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6浙江高三上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78579
2016浙江高三上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78579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6-01-18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chéng)饭       噬(niè)          好莱(wū)           沐猴而(guàn)

B.灭jiān)         水(bàng)         淋淋(xiě)          晕头向(zhuàn)

C.大(ruò)         羽(shā)          压戏(zhòu)         模两可(léng)

D.笔(gān)         棕(lǚ)           马脚(lòu)          令人(zé)舌

难度:
知识点:字音
使用次数:13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关键词“全都正确”C 项全都正确,其他选项正确的读音应该为:A项,坞wù; B项,泵bèng ;  D项,杆gǎn  榈lǘ。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如本题“”“”“”“”“”“”“杆”属于多音字,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如“杆”读作“gān”意思是较长的棍:~子(a.长棍;b.方言,指揭竿而起的人;c.指结伙抢劫的土匪)。旗~。桅~。读作“gǎn”意思是1.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秤(区别于台秤等)。笔~儿。~菌。2.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一~笔。一~步枪。“泵”是统读字。“榈”应该是生僻字,考生很容易读错。

2.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南浔区从人民大会堂捧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证书,标志着南浔古老的蚕桑习俗文化正式挤身世界级文化殿堂。

B.雷军说在45岁生日当天他收到了两份大礼,一份是360投资结盟酷派,另一份是华为发布荣耀6plus,“这个行业的竞争恐怖得一踏糊涂”。

C.一个人着装时不拘礼节可能表示你对交流沟通的另一方的漠视,肮脏的牛仔裤与笔挺气派的西装会给人以截然不同的印象。

D.记者从省文联获悉,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创作奖、获奖题名作品展”15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难度:
知识点:字形
使用次数:19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没有错别字的一项”关键词“没有”,选项中C项没有错别字,其他选项中应该修改为:A.跻身  B.一塌糊涂   D.提名。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汉字的字形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正确把握字形、不写错别字和工整书写两个方面。高考的考查重点多为音近字、形近字和音、形相近字。首先,我们必须做到:1.书写时,不写不规范的汉字——“繁体字”“异体字”已经淘汰的“简化字”。2.要注意音、形、义三者相结合,特别是意义。3.对形似字进行整理,形成表格,集中突破。其次,要注意以下方法:1.语义辩识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例如:A项中“跻身”(跻:登;上升)指突然获得成绩,使自己(的地位)上升到(某种行列、位置等)置身;“挤身”意思完全不同。D项中“题名”:①古人为纪念科场登录﹑旅游行程等,在石碑或壁柱上题记姓名。②指为留纪念所题记的姓名。③借指科场登录。④指门额。⑤.犹命题;命名。⑥题目名称。⑦文献名称,包括书名、刊名、篇名等。“提名”:在评选或选举前提出有当选可能的人或事物名称。两者区别:题名为在某处题记姓名提名在评选或选举前提出有当选可能的人或事物名称。明白两词的区别,平时就不会用错了。2.字形辩识法汉字中有80%的字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的意义类别。因而,推断形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该字在词境或语境之中的运用正确与否,从而辨别书写的正误。例如题中嘻闹-嬉闹 嬉:游戏、玩耍,嬉戏。嘻:叹词。3.结构分析法 有些成语的构词方式上有个特点,前两个字和后连个字的结构相同,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或者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反,据此规律,可以有效的防止错别字。例如:“纷至沓来”,“沓”和“纷”是相对应的两个字,“沓”是纷繁义,与相对应的“纷”的意义相同。全词意义就是纷繁热闹地到来。“沓”常被误写为“踏”,那是因为不了解“沓”与“纷”相对应的结构关系。5.语音辨识法 通过朗读该词,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有些字是由于读错了字音而随着就把字写成了别字。6.来源结合法  一些成语有一定出处,要么从神话传说中来,或从寓言故事中来,或从名言名句中来,联系其本源出处,易判断字形。

3.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学者认为,清明节成型于大唐盛世,是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三者       而成的节日。查阅典籍可以发现,唐代的正史、野史、诗歌文论中        清明的记载比比皆是,向我们展示了时人过清明的真实图景。

②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       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        ,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各有千秋,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

A.融合    关于    旷日持久    大相径庭

B.融合    对于    经年累月    南辕北辙

C.融汇    对于    旷日持久    南辕北辙

D.融汇    关于    经年累月    大相径庭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9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题干问的是“最恰当的”。答案选择A项。融合:若干种事物互相渗透,合为一体。融汇:融合汇集。关于:突出相关性;对于:强调针对性。旷日持久:指耗费时日,拖延得太久。经年累月:指经历很长的时间。大相径庭: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南辕北辙:指行动与目的相反。第一句中说“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 而成”根据上下文推断应使用“融合”第二空下文“清明的记载”,推断应该是“关于”;第二句中,“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文中的是强点争论耗费时日,拖延得太久,应该用“旷日持久”。第二空根据前文“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可以推断文意在于意见、看法截然不同,应该用“大相径庭”。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本题中的三个词语,其使用的对象都是做事,但词义有区别,比如“举棋不定”重在“犹豫不决”;“瞻前顾后”重在“顾虑过多”;“ 优柔寡断”多指“办事迟疑,没有决断”。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4.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是有过《诗经》的民族,我们是有过诗意表达的民族。我们需要诗歌,需要意义,  我们需要生活;我们不光需要面包,还需要玫瑰。

B.从杭州的胡斌到保定的李启铭,再到西安的药家鑫,接二连三发生的驾车撞人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让人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和责任感。

C.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D.为了避免广大教师在我省高中第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不会无头绪、无目标,市教育局组织人员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可供借鉴的案例。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1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题干问的是“没有语病的一项”答案选B。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 “我们……”语序不当,应改为“我们需要生活,我们需要诗歌,需要意义”,与后文的“面包”“玫瑰”对应;C“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一面对两面;D “为了避免……标”多重否定不当,不合逻辑,且缺少“避免”的宾语。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比如A 项要与后文的“面包”“玫瑰”对应,“应改为“我们需要生活,我们需要诗歌,需要意义”;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比如D “为了避免……标”多重否定不当,不合逻辑,因该去掉其中的“不”。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15分)

红房子     (德)黑塞

①从你身边经过,头一回经过时,我的流浪的乐趣就震颤地想起了它的对称极,我又一次奏起往昔经常弹奏的旋律:有一个家,绿色花园里的一幢小屋,周围一片寂静,远离村落;在小房间里,朝东放着我的床,我自己的床;在小房间里,朝南摆着我的桌子,那里我也会挂上一幅小小的古老的圣母像,那是我在早年的一次旅途中,在布雷西亚买到的。

②正如白昼是在清晨和夜晚之间,我的人生也是在旅行的欲望和安家的愿望之间渐渐消逝的。也许有朝一日我会达到这样的境地,旅途和远方在心灵中属我所有,我心灵中有它们的图像,不必再把它们变成为现实。也许有朝一日我还会达到这样的境地,我的心灵中有家乡,那就不会再向花园和红房子以目送情了——心灵中有家乡!

③如果有一个中心,所有的力从这个中心出发向两端摆动。那是,生活会是多么不同啊!

④但是,我的生活没有这样一个中心,而是震颤地在许多组正极和负极之间摇摆。这边是眷恋在家安居,那边是思念永远在旅途中。这边是渴望孤独和修道院,那边是思慕爱和团体!我收集过书籍和图画,但又把它们送掉。我曾摆过阔,染上过恶戏,也曾转而去禁欲与苦行。我曾经虔诚地把生命当做根本来崇敬,后来却又只能把生命看作是功能并加以爱护。

⑤但是,把我变成另一个模样,这不是我的事情。这是神奇的事情。谁要寻找神奇,谁要把他引来,谁要帮助它,它就逃避谁。我的事情是,漂浮在许多紧张对立的矛盾之间,并且做好了精神准备,如果奇迹突然降临到我头上的话。我的事情是,不满并忍受着动荡不安。

⑥绿色中的红房子!我对你已经有过体验,我可不想再次体验了。我曾经有过家乡,建造过一幢房屋,丈量过墙壁和屋顶,筑过花园里的小径,也曾把自己的画挂在自己的墙上。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欲望——我也想按这种欲望来生活!我的许多愿望已经在生活中实现了。我想成为诗人,也真的成了诗人。我想有一所房子,也真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我想有妻室和孩子,后来也都有了。我要同人们谈话并影响他们,我也做了。可是每当一个愿望实现了以后,很快就变成了不满足。但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我于是怀疑起写诗来了。我觉得房屋变狭窄了。已经达到的目的,都谈不上是目的,每条路都是一条弯路,每次休憩都产生新的渴望。 我还会走许多弯路,还将实现许多愿望,但到头来仍将使我失望。总有一天一切都将显示它的意义。

⑧那儿,矛盾消失的地方,是涅槃境界。可是,可爱的眷念的群星还向我放射出明亮的光。

【小题1】通读全文,阐释“红房子”的两层意思。(2分)

【小题2】文章第段划线句子应怎样理解,请具体说明。(4分)

【小题3】请概括本文中心思想。(不超过40字)(3分)

【小题4】.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其特色,请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人称使用等方面分条举例赏析。(任选两个方面即可)(6分)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4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小题1】(1)实指红色的房子和舒适的现实生活;象征实现了的理想、愿望。

【小题2】 “矛盾消失的地方”指人生不停追求的渴望和对安宁舒适生活向往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的境界; “可爱的眷念的群星还向我放射出明亮的光”指在到达一个理想的境界、实现一个愿望之后,人又会产生新的愿望,永远不会满足。(每点2分)

【小题3】本文提示了对人生目标不停追求的渴望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之间的矛盾。

【小题4】修辞手法丰富多样。第段中的比喻、第段中的反复、第段中的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表达方式灵活多变。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灵活多变,相辅相成。人称转换自由灵活。第两段第二人称“你”似与“红房子”对面交流,便于抒发作者的感情。(评分细则:3点任答两点即可,每点总说特点1分,举例分析2分,例子应具体。)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红房子’两层意思”条件是“通读全文”,这是考察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红房子”是文章的标题,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它有表层和深层两层意思。表层意思:指红色的房子和舒适的现实生活,这表现在第一节“有一个家,绿色花园里的一幢小屋,周围一片寂静,远离村落;”;深层意思:实现了的理想、愿望,表现在第二节和最后一节“许有朝一日我还会达到这样的境地,我的心灵中有家乡,那就不会再向花园和红房子以目送情了——心灵中有家乡!”“已经达到的目的,都谈不上是目的,每条路都是一条弯路,每次休憩都产生新的渴望。 我还会走许多弯路,还将实现许多愿望,但到头来仍将使我失望”。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散文语言考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考查,即理解句意。这个考点是着重在语言的思想性层面的,是对诸如中心句、点睛句、过渡句、矛盾句、哲理句等的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句外意义的分析概括。二是对“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考查,即鉴赏语言。这个考点重在考查对语言的艺术性的理解和把握,是对语言的表达技巧、修辞、写作手法及其效果的分析。常见的命题形式: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意;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意思;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意思。考查的重要语句内涵比较丰富的语句——对重要句子含意的考查通常情况下是考查句子中某个或某几个词语的丰富内涵。答题步骤:抓关键词——上下勾连。使用特殊表现手法的语句——有的重要句子,就是因为它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所以我们在分析句子的时候,就要抓住它使用的表现手法。答题步骤:还原手法+作用+情感(把握修辞——由表及里)。结构复杂的句子——句子本身有时结构比较复杂,需要对这类句子给以足够的重视。不同结构的句子强调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对句子每一部分都要给以解释。答题步骤:复杂句子简单化+写关键解析+作用+情感。本题属于考察的第一类,考察的词语“红房子”是内涵丰富的词语,考生答题时要按照:深层和表层两个方面来答题,抓的是“红房子”的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

【小题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第段划线句子应怎样理解,请具体说明。”,画线句子“矛盾消失的地方”“可爱的眷念的群星还向我放射出明亮的光。”句子出现在文章结尾,原句是“那儿,矛盾消失的地方,是涅槃境界。可是,可爱的眷念的群星还向我放射出明亮的光。”这是内涵比较丰富的语句——对重要句子含意的考查通常情况下是考查句子中某个或某几个词语的丰富内涵,本题抓住“矛盾”“ 可是”“眷念的群星”“放射出明亮的光”几个丰富内涵关键词,由关键词来理解句意。所以依据上文“矛盾”指人生不停追求的渴望和对安宁舒适生活向往之间的矛盾,“消失”指矛盾的解决。“眷念的群星”“放射出明亮的光”表现新的愿望对人生的吸引。关键词含义理解了,整个句子的含义就出来了。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解题方法:一、抓关键词语来答题。对句子的理解更多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本题抓住“矛盾”“ 可是”“眷念的群星”“放射出明亮的光”几个丰富内涵关键词,由关键词来理解句意。句子里的关键词有以下几个特点:1.句中的特定称谓2.句中的指示代词3.句中的动词和修饰语,多为形容词和条件、原因状语4.运用了修辞的词语,多指比喻、比拟、借代、反语、反复.本题中的“眷念的群星”用的比喻修辞手法。5.注意句子中有特色的也往往是某一点,题中考查的往往集中在某一个方面。二、结合位置特点来答题。根据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和作用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首句,一般具有点明主旨,总领全文的作用;还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以及交代起因或缘由.2.过渡句,多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3.段首段尾句,多能对本段内容进行总领和总结。三、由浅入深,全面完整地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要考查的句子大都是具有内涵丰富和表达特色的,要分析清楚,力求不遗漏要点.。1。含蓄委婉的句子要用直接明确的语言转述出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2.概括简练的句子要根据句子中的内容分点解说出来.3.内涵丰富的句子要说出它的浅层意思和深层意思.4.总体来讲,要分析句子的深刻含义,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至少要写出它在文章里的字面意思和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或深刻道理.本题就是结合上文,打出句子的深层含义,在到达一个理想的境界、实现一个愿望之后,人又会产生新的愿望,永远不会满足。因此才会有精神追求“红房子”。四、抓住句子的陈述主体来答题。1.分清句子的陈述主体可以明确回答的方向,不至于抓不住重点.2.如果句子的陈述主体在句中省略必须通过上下文来推断,把它补充出来。五、抓住题目中的提示语或引导语来答题。提示语有明确的也是暗示的,但要记住,题干中一定会有这样的信息,一定要加强审读,不能大略看一下问什么和有几问,就草草答题。

【小题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请概括本文中心思想。”,这是考查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本文以“红房子”为题,给与“红房子”实现了的理想、愿望的象征意义。文章的开头作者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文章的结尾作者有抽象的语句阐述了人生的矛盾:不停追求却又向往安宁生活。考生抓住标题和开头结尾段就能概括出主题。

【考点定位】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做这类题目,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中心意思”的含义。我们认为,它至少包括这样两层含义:(1)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2)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本题属于第二类,考生不光要概述内容还要考虑写作意图。文章中心意思概括方法:1.抓关键部位。就文章的中心而言,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眼等,都是尤其需要注意的关键部位。本题中考生答题时要抓的就是“题目”“开头”“结尾”。文题常能反映作者的立意或命题角度,从不同方面与文章中心相关联:文章的开头或开门见山,或设例引譬,例如“红房子”。文章的结尾或卒章显志,或总结全文、引申开拓,均与中心意思密切相关,如本文最后一节“那儿,矛盾消失的地方,是涅槃境界。可是,可爱的眷念的群星还向我放射出明亮的光。”。2.归纳层意和内容要点。从文章中提取要点,归纳各层层意,进而提炼出中心意思,是分析文章中心意思的一种传统的、实在的、有效的方法。

【小题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其特色,请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人称使用等方面分条举例赏析。”。首先要审题,一审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答题关键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人称使用”,答案从这几个角度,结合文章句子来分析概括。修辞手法丰富多样。第段中的比喻、第段中的反复、第段中的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表达方式灵活多变。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灵活多变,相辅相成。人称转换自由灵活。第两段第二人称“你”似与“红房子”对面交流,便于抒发作者的感情。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

散文语言考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考查,即理解句意。这个考点是着重在语言的思想性层面的,是对诸如中心句、点睛句、过渡句、矛盾句、哲理句等的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句外意义的分析概括。二是对“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考查,即鉴赏语言。这个考点重在考查对语言的艺术性的理解和把握,是对语言的表达技巧、修辞、写作手法及其效果的分析。本题属于第二种考察方式,考生抓住答题关键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人称使用”从达技巧、修辞、写作手法及其效果方面来组织答案,一定要联系具体文章,空谈框架会失分。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1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0
90.90%
基础
1
9.09%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4
36.36%
现代文阅读
1
9.09%
文言文阅读
2
18.18%
填空题
1
9.09%
语言表达
2
18.18%
作文
1
9.09%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字音
1
9.09%
字形
1
9.09%
词语
1
9.09%
病句辨析
1
9.09%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9.09%
散文类
1
9.09%
其他
1
9.09%
1
9.09%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1
9.09%
图文转换
1
9.09%
材料作文
1
9.0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赵振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