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6北京高三上学期高中语文期末考试81346
2016北京高三上学期高中语文期末考试81346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16-03-14
题号
评分
一、现代文阅读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党员干部一旦走上领导岗位就要心系群众,眼睛盯着群众向“下”看,而不能一门心思向“上”看。

B.该市莲花豫剧团今晚在京华学校举行首场演出,节目《穆桂英挂帅》的演出现场人头攒动,对面走过来了一位老大爷也驻足观看。

C.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D.近年来,全国多个城市陆续推动“引才”新政,符合条件的人才将获得包括落户、租房补贴、安家费、创业贷款等多方面的政策激励。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2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二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有自由,也要有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在这样一个用户数量达32亿的全球网络空间里,良性的运行规则是必不可少的。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是“宝库”还是“魔盒”,取决于国际社会的治理水平和能力。一方面,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对人类文明进步将发挥更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信息鸿沟,到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的不完善,再到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全球公害,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和挑战表明,只有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互联网才能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多边、民主、透明是基本原则。主权平等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应该适用于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不容无序运行。只有尊重网络主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全球互联网的共享共治才有前提。只有构建良好秩序,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同时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全球互联网才能良性运行,健康发展。

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是重要的价值理念。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各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网络空间,不应成为各国角力的战场,不应成为“扳倒”他国的工具,更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因而,维护和平安全,应当也必须成为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基本要求。“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各国推进互联网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彼此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互利共赢,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国际社会坚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加强对话合作,致力推进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定能实现全球互联网善治,让互联网释放出造福人类的强大正能量。

(取材于2015年12月18日《 人民日报 》)

4.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以提供文章内容梗概为目的,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章重要内容。请给“材料二”写内容摘要,不超过100字。

5.“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同一话题下,各自议论的重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0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网络空间存在问题,应有良性的运行规则,要以多边、民主、透明的基本原则及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价值理念,来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于全人类。

5.材料一:促进互联网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材料二: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解析】

4.给“材料二”写内容摘要,首先概括段落大意。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一段“良性的运行规则是必不可少的”,第二段,写了建立良性规则的必要性,第三段,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多边、民主、透明是基本原则。第四段,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是重要的价值理念。把各段段意综合起来,整合成文。

5.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同一话题下,各自议论的重点是什么,要抓住各自重点段落的大意。两则材料重点段落在首尾两段,材料一“今天,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国际社会携手推进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我们定能让这个家园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更好地造福全人类。”材料二“国际社会坚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加强对话合作,致力推进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定能实现全球互联网善治,”提炼要点,概况答案。

3.

《论语·季氏篇》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  ),友多闻。益矣。”

A.友善柔           B.友便辟             C.友谅            D.友便佞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0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这一代的清风明月

①电影《黄金时代》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萧军、萧红受邀到上海见鲁迅先生的那一幕:两人站在虹口内山书店的门外,隔着玻璃窗望见坐在书店里的鲁迅。演萧红的演员虽没有太剧烈的肢体语言,却让我清楚地读到萧红当时的兴奋与激动。我当年第一次见董桥先生,表情虽不自知,却亦大约如是。

②初读董先生文章,始自《乡愁的理念》一书。之后因公务来往香港渐频,于是一本本补买,补读,补功课。董先生年轻时写时评,发议论,奇思妙构,引经据典,笔下常埋珠玑。过了耳顺之年多谈旧物、旧人、旧事,往往睹物思人,因人念事,旧南洋、旧台湾、旧香港、旧英伦,一幕幕好像是铁皮饼干盒里翻出来的老明信片,四边泛黄,往事仿佛都镶了楠木镜框,等你挂它上墙。

③老派文人都爱字画古董,都读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董先生尤是。2003年出版的《小风景》,书里用董先生的藏品照片为文章配图,从此  甲 (一发不可收拾/一发不可收),字画、成扇、竹木、牙角、铜炉、砚台、嵌宝、雕漆、吉金、古玉、印章、葫芦、藏书票,还有手工装帧的西洋典籍。董先生一边收藏,一边考据,一边落笔成文,集结付梓,活脱脱十几部白话版的《前尘梦影录》(清代徐康所撰写的文物考古的专著),也成了我开始接触字画文玩的参考书。无奈“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闲财碎银,都付于那僻摊、冷肆、拍卖行,落得个家有长物,身无余资,倒也不算凄凉。多年后我请董先生为拙作《玉成墨影》题写书名,趁机打趣,说这都是他教我,也是他“害”我,更是他“救”我了

 玉成墨影”四个字写得真好,半隶半楷,五分何绍基,三分倪元璐,两分台静农,融在墨里,变成自己。老先生做事认真,裁了瘦长条的洒金粉笺,用铅笔打了淡淡的格子再写,看了让晚辈感动。写字实难,临古人先贤临到七分相似是本事,是用功;临了几十年,终于在漆黑的墨汁里琢磨出自己的一点风骨,是天资,是造化。北京中华书局最近选编沈从文先生以“古代文化”为主题的文章,出版了一本《古人的文化》,书里有一篇谈写字,沈先生说得中肯:“必明白字的艺术,应有的限度,折中古人,综合其长处,方能给人一点新的惊讶,新的启示……这种专家当然不多。另一种专家,就是有继往开来的野心,却无继往开来的能力,终日地乱涂抹,自得其乐……这种专家一多,结果促成一种风气,便是以庸俗恶劣代替美丽的风气。”古人没有书法“专”家,读书人个个都要练字,字写得俊的,也大都学问好,文采佳。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书法好,文章更好。

⑤董先生退休,闲来无事,天天在家读书练字,朵云轩仿古木板水印花笺上写蝇头行楷,有时默几行唐诗宋词,有时录满页笔记旧谈,写完正文更题跋文。跋文要比正文还好看,跋文里你能知道董先生年少时读过什么书,临过谁的字,背过多少诗,能知道董先生与前辈结交的前尘往事,能知道香岛半山,南窗灯下,董先生读书写字,竟到天明。我最喜欢董先生录杜少陵《佳人》后题的那一段:

予小学读杜甫《佳人》,至今不忘,老师谓天宝乱后当是实有其人其事,杜工部状

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合当千古绝唱。甲午年深秋录此旧爱,追念

往事不无感慨,古今佳人无数,予有缘相识二三而已,今垂垂老矣,再诵此诗追忆似水

年华耳。香岛半山书斋南窗下。

⑥好一个“似水年华”,好一个“不无感慨”!

⑦董先生水印花笺写了几十张,朋友林道群先生看惯了他的墨迹,说他的字近来越写越好,董先生称之为“养字”,我说看这字能养心

⑧旧字画、旧文玩就好像旧时代的清风明月,董先生总爱这样比喻,常说他这辈人是有幸  乙 (如沐春风/沐得清风)、照见明月的最后一代。也是,旧年月文人只要笔头勤快大都小康,运气好,冷摊上能换一两件小文玩。那时候的冷摊真冷,冷得只剩清风明月。  丙 (斗转星移/白驹过隙),这几年拍卖兴旺,富翁豪客一掷亿金,清风明月身价陡涨,东西一贵,赝品也多,读书人想要一件前辈文人像样的手迹比登天还难。我求董先生匀我些写好的花笺,让我替他办一个精致的文人墨趣展,多少是盼着清风又来,明月再度。

⑨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清风明月,每一代的清风明月不尽相同,但都相似。这一代的人,还是要找回这一代的清风明月才好。

 (取材于潘敦同名散文)

8.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发不可收拾   如沐春风   斗转星移

B.一发不可收     如沐春风    白驹过隙

C.一发不可收     沐得清风    斗转星移

D.一发不可收拾    沐得清风    白驹过隙

9.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桥先生酷爱字画古董,藏品丰富,且有深入研究,著作颇丰,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B.文章画线句中的“融”字,含有模仿、借鉴、吸纳、融合等意思,言简意丰,堪称妙笔。

C.沈从文的话,表达了对有继往开来野心而无能力的专家的讥讽之意和对董桥先生的欣赏之情。

D.作者在第⑧段表达了对当今社会难得“清风明月”的遗憾以及对“清风又来,明月再度”的期许。

10.第③段作者与董先生“打趣”说,“这都是他教我,也是他‘害’我,更是他‘救’我了。”根据文章内容,简析作者话中之“趣”。

11.请简要回答,作者为什么认为看董桥先生的字能“养心”。

12.文中的“清风明月”喻意丰富,请根据全文内容加以解说。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1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8.C

9.C

10.“教”“害”“救”语意陡转,于起伏中幽默地表现出丰富的意趣:以“教”字郑重表明对董桥先生引领自己接触字画文玩、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谢意;“害”字则正话反说,似埋怨董桥先生使自己因收藏而身无余资,实则感激董桥先生对自己迷恋上字画文玩的影响之深;又以“救”字一转,略带夸张地表达了对董桥先生助己小有所成(找到精神寄托)的感恩之心。

11.①董桥先生的书法有自己的风骨,令人赏心悦目;②董桥先生书写的作品富有文化内涵,可以陶冶人的性情;③董桥先生书法作品中所蕴含的品格、体悟,给人启迪。

12.“清风明月”既指字画文玩等藏品,又代表了高雅的传统文化,还寓指董桥先生这一代文人身上所具有的认真勤勉、提携后进等美好品格及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

【解析】

8.C,一发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既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如沐春风,形容心情愉快舒服。 与对“景物”的感受无关。沐得清风,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斗转星移,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9.沈从文的话,没有涉及到对董先生的态度。

10.解答此题,重点是,审读题干,分析题干中的重点词“打趣”“救”“害”。 联系上下文,“无奈“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闲财碎银,都付于那僻摊、冷肆、拍卖行,落得个家有长物,身无余资,倒也不算凄凉”,结合分值,得出答案。

11.回答此题,需要从文本中明确答题区间,找出文章中“作者认为看董桥先生的字能“养心””原因所涉及的文字,划分层次。从文中“老先生做事认真,裁了瘦长条的洒金粉笺,用铅笔打了淡淡的格子再写,看了让晚辈感动”、“ “ 玉成墨影”四个字写得真好,半隶半楷,五分何绍基,三分倪元璐,两分台静农,融在墨里,变成自己。”、“跋文要比正文还好看,跋文里你能知道董先生年少时读过什么书,临过谁的字,背过多少诗,能知道董先生与前辈结交的前尘往事,能知道香岛半山,南窗灯下,董先生读书写字,竟到天明”等可以归纳答案。根据分值,分条作答。

12.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首先,审读语境。对文章中具体词语含义的理解必须把词语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词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它的含义。其次,把握词语的比喻意义。“旧字画、旧文玩就好像旧时代的清风明月”,这是词语的比喻义。“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清风明月,每一代的清风明月不尽相同,但都相似”是 针对全文说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水北山居记

古之君子,其在朝市也,虽繁华之胶葛,恬然视之,而却有山林之遐思焉。今之君子,其在山林,虽清旷有余,往往嗤鄙为不足,而数兴朝市之外慕,唯恐失之。岂人之彝性或固然欤?抑习俗相仍之久而弗克变欤?有能特立而不为所移者,殆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也。

湖府经历君伯旼,世居永嘉城中。永嘉为海右名郡,南引七闽,东连二浙,宦车士辙之所憩止,番舶夷琛之所填委,气势薰酣,声光沦浃。人生其间,孰不闻鸡而兴,奔走于尘土冥茫中,以求遂其尺寸之欲?伯旼则不然。结庐蜃江之北,茅檐竹扉,仅蔽风日,名之曰水北山居。间与二三友携酒壶,出由白鹿城,登华盖名山,持杯浩歌,声振林木;或櫂短艇,具笭箵,垂纶于江水中;或呼小奚奴相随,行吟梦草堂上,诗句不逼古人不欲休。当其适意时,乾坤空阔,竟不知荣辱之代迁,而寒暑之往来也。人皆曰:贤哉,吾伯旼!高情逸韵,皦皦霞外,迹虽朝市而心实山林,其近于古之君子哉!

然予窃有疑焉:使伯旼为布衣时,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也。今佐大府,为元僚,任七品之职,耸四民之望,亦云重矣;而犹不忘乎山居,无乃不可乎。试以伯旼之意逆之:官书丛脞,不暇爬梳,戴星出入,犹以为不足,其能索句于寂寞之滨乎?上承乎府公,下辖乎掾曹,不敢抗之以为高,不欲抑之以为卑,虑宜详矣,其能钓沧波而出白鱼乎?民情真伪而莫之辨,官事鞅掌而莫之集,凝思入乎茫杪,精析极乎毫厘,其又能漱醪看山而流连光景乎?是三者,伯旼今咸无之,而犹道之不置者,将冯梦以见之耶?或志之以示不能忘也?我知之矣:士君子不以出处二其心,故贱贫不能慑,富贵不能骄,始终一节,卓为名臣。伯旼之贤所可称道者,盖如是而已

虽然,予犹有一说,为伯旼告焉:当大明丽天,万物毕照,名一艺者必收,占一才者必庸。有如伯旼之学之美,谁不羡之,其有不登于枢要者乎?伯旼宜悉屏江湖之念,而益存魏阙之思。俟他日功成名遂,归老于水北山居,岸巾而坐,与二三友追叙平生旧游,烹鲜酣觞,从容而赋诗,尚未晚也。

(取材于宋濂同名散文)

【注释】①罍洗:古代祭祀或进食前用以洁手的器皿。②经历:官名,职管出纳文书。③鞅掌:繁忙劳累。④魏阙:朝廷的代称。

13.对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的注音、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岂人之性或固然欤               彝:yí            常

B.官书丛脞,不暇爬梳               丛脞:cónɡcuǒ     细碎,杂乱

C.其又能漱醪看山而流连光景乎       漱醪:shùláo      喝酒

D.将梦以见之耶                   冯:fénɡ          凭借,依靠

14.下列选项中加横线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也     百战不

B. 以求其尺寸之欲           天人愿

C. 试以伯旼之意之           以意

D. 一艺者必收               一文不

15.根据文章第一段内容,概括“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的特点。(均不超过10字)

1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段“伯旼则不然”中“然”所指的内容:________。

(2)第三段“伯旼之贤所可称道者,盖如是而已”中“是”所指的内容为________。

1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抑习俗相仍之久而弗克变欤

(2)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也

18.请用自己的话回答,作者在最后一段给叶伯旼提出了什么建议。

难度:
知识点:散文类
使用次数:17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3.D

14.A

15.古之君子:身在朝市,心在山林;今之君子:身在山林,心慕朝市。

16.(1)忙于求一己之欲。(2)不以出处二其心,贱贫不能慑,富贵不能骄,始终一节。也可答作:不因为出仕或退隐改变心志,贫贱不能(令其)恐惧,富贵不能(令其)自满,操守始终如一。

17.(1)还是习俗沿袭久远不能够改变呢? (2)借此来摒除杂念消除忧愁,或许是可以的吧。

18.伯旼应彻底打消寄情自然的念头,多一些为朝廷做事的心思。功成名就后再辞官回到水北山居养老,过潇洒从容的生活。

【解析】

13.D 项,冯,píng,古同“凭”,凭借,依靠。

14.A项,大概,危险 B 顺从 C 揣测 D 占有

15.根据文章第一段“古之君子,其在朝市也,虽繁华之胶葛,恬然视之,而却有山林之遐思焉。今之君子,其在山林,虽清旷有余,往往嗤鄙为不足,而数兴朝市之外慕,唯恐失之”。概概括“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的特点,取主舍次,去掉次要信息,提取主要内容,得出答案。

16.“然”意为:代词,这样,根据上文“人生其间,孰不闻鸡而兴,奔走于尘土冥茫中,以求遂其尺寸之欲”得出答案。

17.文言文句翻译首先确定得分点,采分点一般为实词、重点虚词,句式。实词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句式包括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翻译时要注意字字落实、直译为主。同时注意上下文,强调关注语境,在基本明确大意的前提下,正确运用方法翻译。

(1)抑:还是。克:能够。

(2)假:借。庶几:或许。

18.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说“伯旼宜悉屏江湖之念,而益存魏阙之思。俟他日功成名遂,归老于水北山居,岸巾而坐,与二三友追叙平生旧游,烹鲜酣觞,从容而赋诗,尚未晚也”。意为“伯旼应彻底打消寄情自然的念头,多一些为朝廷做事的心思。待他日功成名就,辞官到水北山居养老,衣着简率不拘,洒脱而坐,与二三好友追述昔日的游览,烹鱼畅饮,从容赋诗,还不晚啊”。划分层次,得出答案。

文言文译文

水北山居记

(明)宋濂

古代的君子,他们身在朝市,虽然(面对)繁华纷乱, 却能安然自得地看待,常有身处山林的遐想。如今的君子,他们身处山林,虽然(山林)清静空阔有余,(他们)常常不屑地认为不够,多有对山林之外朝市的向往之意,唯恐失去。难道人的常性或许原本就是这样吗?还是习俗沿袭久远不能够改变呢?有坚定的志向操守而不被改变的人,大概就(像)是所说的凡庸粗俗器物中的尊贵器物吧!

湖府经历叶伯旼,世代居住在永嘉城中。永嘉是海右著名的郡县,南边连通七闽,东边与二浙相接,是官宦士子的车马歇息之所,外国的商船珍宝纷集之处,气势盛大,声名深入人心。人们生活在其中,谁不是听到鸡鸣便起,在昏暗无涯的尘世中奔走,来追逐(自己)小小的欲望?伯旼却不是这样。在蜃江的北面建起房舍,茅草的房檐儿、竹制的门扇,仅仅能够遮蔽风日,给它取名为“水北山居”。空闲时与二三好友带着酒壶, 由白鹿城出发,登上著名的华盖山,手持酒杯放声高歌, 歌声高亢响彻山林;有时划着小船,准备好鱼篓,在江中垂钓;有时叫上小童仆相随,行吟在梦草堂上,诗句不接近古人不罢休。当他顺心合意时,(感觉)天地空旷辽阔,竟然不知道荣辱变化,寒暑交替。人们都说:贤明啊,叶伯旼!高尚的情趣、超逸的风韵,高洁脱俗,虽然身在朝市,然而心却归于山林,他真是近于古代的君子啊!

然而我私下却对此存有疑问:假如叶伯旼是平民百姓,借此来摒除杂念消除忧愁,或许是可以的吧。(但)现在他辅佐上官,身为僚佐,担任七品职务,受四民仰望,也可以说是(职责)重大啊;然而(他)还不忘山居生活,恐怕不行吧。试着站在叶伯旼的角度来揣测:官府的文书细碎、杂乱,没有时间梳理,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还是认为(时间)不够,哪里能有时间在清静的水边寻求佳句呢?上要承命于府公,下要管辖掾曹, 认为上级尊贵不敢违抗,认为下属卑微不想压制,考虑得应该很详尽了,哪里能(有心思)于碧波之中垂钓呢?民情真伪而不能分辨,公事繁忙却不能完成,思考得深远细致,又怎能饮酒观山流连风景呢?这三种情形,叶伯旼如今都没有,还说不放弃,(难道)将依靠梦境来实现吗?或者记载下来以表示自己不能忘怀吗?我知道了:士君子不因为出仕或退隐改变心志,所以贫贱不能(令其)恐惧,富贵不能(令其)自满,操守始终如一,超越(众人而)成为名臣。叶伯旼的贤明之所以值得称道,大概就是这样罢了。

即便如此,我还是有一种想法,向叶伯旼告知:当光华照耀天宇,万物普照,拥有一技的人一定会被招收,拥有一才的人一定会得到任用。就像叶伯旼美好的才学,谁不羡慕,岂有不被委以重任之理?伯旼应彻底打消寄情自然的念头,多一些为朝廷做事的心思。待他日功成名就,辞官到水北山居养老,衣着简率不拘,洒脱而坐,与二三好友追述昔日的游览,烹鱼畅饮,从容赋诗,还不晚啊。

三、语言表达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8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8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现代文阅读
4
50.0%
文言文阅读
1
12.5%
语言表达
1
12.5%
作文
2
25.0%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论述类文本阅读
3
37.5%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12.5%
散文类
1
12.5%
1
12.5%
小作文
1
12.5%
材料作文
1
12.5%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湘斯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