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6福建高一上学期高中语文期末考试83633
2016福建高一上学期高中语文期末考试83633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6-05-02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6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故其后之曰“褒禅”

A.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一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D.鱼虾而友麋鹿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7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每一种句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A.B.C三项与例句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D项为名词的意动用法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介宾短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4.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2.

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尔卜尔筮,体无言(灾祸)                  我戍未定,靡使归(问)            

B.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诟(忍受)            虽与府吏要,会永无缘(相会)

C.何乃太区区 (愚拙)                         舍万殊,静躁不同(趋向,取向)

D.举酒客(劝人饮酒)                        夫以近(平坦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1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B项“渠”:他。同他永远没机会见面了。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实词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渠”⊙大:~帅。~魁(首领)。⊙方言,他:~侬(他,他们)。~辈。⊙车辋,古代车轮的外圈。⊙人工开的水道:沟渠。②姓。③他/她/它(吴语、粤语、客家话)

3.

3.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死生亦大矣          ②凌万顷之茫然     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⑤客有吹洞箫者

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⑦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⑧有碑仆道

A.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B.①③⑥/②⑤/④/⑦/⑧

C.①③/②⑤⑥/④/⑦/⑧          D.①③⑥/②⑤/④⑧/⑦

难度:
知识点:语法
使用次数:15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每一种句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①③⑥为判断句,②⑤为定语后置句,④为被动句,⑦为状语后置句,⑧为省略句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介宾短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4.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4.

4.下列选项中,加横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全都一致的一组是(      )

A.白露横江               而世之气伟、瑰怪、非常之观    

B.酾酒临江               络绎如浮云

C.凌万顷之茫然           放浪形骸之外                  

D.本自无教训             亦将有感于斯文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4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白露:白茫茫的水汽;非常:不平常;茫然:旷远的样子;放浪;放纵无拘束;教训:教养;斯文:这篇文章。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1.词义扩大:“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 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2.词义缩小:“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3.词义转移: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 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4.感情色彩变化:“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 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5.名称说法改变: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 “目不识丁”现在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现在已改用“少”字。

6.词义弱化:“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 示埋怨、责备。

7.词义强化:“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 思。

8.古褒今贬:“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褒义,如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而现 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9.古贬今褒:“乖”古时指偏执,不驯顺,为贬义,如《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而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听话 ,安顺。

5.

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雅”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B.“楚辞”是春秋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此外还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发端。

C.乐府原为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后来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乐府。

D.《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选自南朝宋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难度:
知识点:作家作品
使用次数:15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把握情况。考生要对一些基础的文化常识要熟记于心。A.收录的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雅”主要为贵族作品。B.楚辞起于战国时期;“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一句表述也有误。D.《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汉民族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此外,是南朝陈代。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点面结合记忆法。不管是在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还是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我们都要做到突出重点;同时,还要注重全方位的复习(就是注意相关联的知识点)。在做高考复习题时,有些知识点往往关键节点就在一处,只要把握住了,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举例: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住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喊》,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其次:再来了解一下.纵横结合记忆法。因为每个时代不同,所以每一位作家的写作背景也就不相同,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横的联系。所以我们要把这些纵横交错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网,达到快速而牢固的记忆。举例: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代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 最后:重点了解门别类记忆法。在记忆一些文学常识时,我们可以把所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然后在按照相同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可以成:考点分类、风格分类、地位评价分类、文章体裁分类、题材人物分类、等等。 举例: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上述记忆方法并非只能单独使用,在实际记忆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运用的。既是对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忆,又是变化了的反复记忆,其效果自然会更好。

本卷还有9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4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1
78.57%
容易
1
7.14%
基础
2
14.28%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6
42.85%
现代文阅读
2
14.28%
文言文阅读
2
14.28%
语言表达
2
14.28%
填空题
2
14.28%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词语
3
21.42%
语法
1
7.14%
作家作品
3
21.42%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7.14%
人物传记类
1
7.14%
其他
1
7.14%
字音
1
7.14%
1
7.14%
压缩语段
1
7.14%
材料作文
1
7.14%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梁学刚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