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6福建高一上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85132
2016福建高一上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85132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6-06-01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9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逢放学高峰期,仓山区对湖路便呈现出人满为患的热闹景象。

B.近些年,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于网吧,忘却了曾经的理想,真让人痛心不已。

C.关于武则天的生平事迹,研究的人虽然很多,却始终没有一个定论,然而有些观点纯属不刊之论,没有任何历史依据。

D.在世界足坛功利足球泛滥的今天,崇尚艺术足球的西班牙夺得世界杯冠军,可见艺术足球的回归指日可待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7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熟语)。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A项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属贬义,修饰景区的热闹景象,感情色彩不合。B项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专指女子十三四岁。大学生不止十三四岁,望文生义。C项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经典言论。不合语境。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恰当,此题中的“人满为患”属于感情色彩不对,“豆蔻年华”属于望文生义。总之不但要加强成语的意思的积累,还要注意用法的积累。

2.

2.下列词语填入空白中适当的一项是(      )

① 消协承诺,坚决打击不法商人制假造假,       暴利的不法行为。

② 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焦北京,共商      

③ 虽然这次的岗位培训结束了,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学习就此      

A.谋取   国事   中止         B.牟取   国事   终止

C.牟取   国是   终止         D.谋取   国是   中止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3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谋取:设法取得。牟取:谋取名利。“谋取”是中性词,“牟取”属贬义词。①句修饰“不法商人”的,可用“牟取”;“国事”指具体的国家事务,“国是”指国家的大政方针,含庄重色彩。②句“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终止”意为“结束”,“中止”指中间停下。③句根据前面“岗位培训结束了”可知,此处强调结束,故用“终止”。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运用词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如“国事”指具体的国家事务,“国是”指国家的大政方针,含庄重色彩。②句“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如③句;“终止”意为“结束”,“中止”指中间停下。③句根据前面“岗位培训结束了”可知,此处强调结束,故用“终止”。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3.

3.下列句子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B.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中的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C.才子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D.毋庸置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5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A项动宾搭配不当,将“改善”改为“提高”。B项递进关系复句的语序不当,将“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与“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进行对调。C项语意重复啰嗦,“堪”本是“可以”之意,前面再用“可以”,应去掉“可以”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结构混乱是课标卷必考点额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成分残缺、不合逻辑、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主要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表意不明,如C项语意重复啰嗦,“堪”本是“可以”之意,前面再用“可以”,应去掉“可以”。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不恰当的省略丢掉了谓语,造成残缺。句子虽然在语法方面正确,但不符合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逻辑或事理逻辑,因而有较大的迷惑性。如本题B项递进关系复句的语序不当,将“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与“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进行对调。

4.

4.下列各句中全部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浩乎如冯虚御风

②纵一苇之所如

③失其所与,不知

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⑤挟飞仙以遨游

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⑦竖子不足与谋

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⑤⑦           D.③⑥⑧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6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①冯:通“凭”。③知:通“智”,智慧。④卒:通“猝”,突然。⑥共:通“供”,提供。⑧倍:通“背”,背弃;背叛。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通假字类型:1.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2.异体字: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如倍:通“背”,背弃;背叛。3.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其特点是“因音通假”,如冯:通“凭”,共:通“供”,因为古代的字很贫乏,所以用有限的字来表达意思。

5.

5.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秦王柱而走  还:通“环”,绕。     秦之遇将军,可谓矣  深:刻毒

B.正襟坐而问客曰  危:端正           山川相,郁乎苍苍  繆:盘绕

C.父母宗族,皆为戮  没:没收         秦王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悬赏

D.沛公则车骑,脱身独骑  置:准备     大不顾细谨  行:作为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1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D项“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的“置”根据“车骑”可知,译为动词词性。根据后面“脱身独骑”可知,离开这儿,独自一人骑马。“置”应译为“放弃”。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注意词性,如此题的D项“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的“置”根据“车骑”可知,译为动词词性。根据后面“脱身独骑”可知,离开这儿,独自一人骑马。“置”应译为“放弃”。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本卷还有11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6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1
68.75%
基础
4
25.0%
容易
1
6.25%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9
56.25%
现代文阅读
1
6.25%
文言文阅读
1
6.25%
填空题
2
12.5%
语言表达
2
12.5%
作文
1
6.25%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成语(熟语)
1
6.25%
词语
5
31.25%
病句辨析
1
6.25%
语法
1
6.25%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6.25%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6.25%
人物传记类
1
6.25%
其他
1
6.25%
字音
1
6.25%
字形
1
6.25%
作家作品
1
6.25%
材料作文
1
6.25%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徐海翔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