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7辽宁高二上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98580
2017辽宁高二上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98580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7-04-02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当饺子遇上圣诞帽,我们失落了什么?

这一周,我们迎来了两个节日。一个是中国传统的节气冬至,一个是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虽然两个节日只差两天,但得到的待遇却是大相径庭。

对于冬至,知道的人则提提冬至应该吃饺子,不留意的人也就不经意间平淡过去了。但对于圣诞,相信没有几个人会不经意。大街小巷的圣诞装扮,食品上的圣诞工艺,电影排期的圣诞扎堆,人情里的圣诞邀约等等,都让这个跟中国人其实没任何关系的西方节日狠狠发酵,氛围可以说浓到令人感慨万千。

为什么以圣诞节为代表的各类西方节日能如此大行其道,而与我们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四时节令却频频遇冷?

当然,这其间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全球化格局下不同文明、文化间必然的碰撞与融合,也有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普遍遭遇的心理变迁。但自己的传统节日遭遇冷落,还是令人唏嘘不已。在国家强调我们应该拥有文化自信的今天,如何复兴传统节日的内涵,重拾失落的文化意义,是非常重要并迫切的。

为唤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国家这几年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其中最直观的便是在几个重要的传统节令上放假,如清明、端午、中秋,但令人无奈的却是假期仿佛对唤醒人们的文化寻根心理收效甚微。且不说3天的小假期是通过七挪八凑得来,纵使得来,人们也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去体验传统节日上,更多的要么选择在家休息,要么选择出门游玩。传统节日氛围没感受到多少,民族文明没唤起多少,反倒是催生了小长假的拥堵和各类不文明现象。真是除了无奈,便是无语。

反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浓郁的过节氛围让传统节日黯然失色。拿马上到来的圣诞节来说,各大商场在12月初就开始装饰布置,圣诞树、圣诞彩灯、圣诞挂件、圣诞音乐处处可见可闻,各大餐饮的圣诞之夜也早已预定满座,人们茶余饭后也在探讨平安夜去哪里过,要去看什么电影等等。这样的现象或许真的需要引起我们反思:我们没有给西方节日安排放假,但即使这样,人们依旧在热热闹闹地期待憧憬着如何过节,反倒是我们自己的节日,有专门的假,却依旧门庭冷落,鲜有问津。

由这一冷一热,其实可以看出,重拾失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仅仅放几天假就可以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积极参与,寻找文化认同,唤醒集体记忆。在节日周期里,营造浓郁氛围,同时,在现代语境里,加入适应现代人的节日内涵,从心理上营造人们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亲近和向往。此外,还需要动员和鼓励各类社会力量,加大节日期间的活动举办力度,让渴望亲近传统节日的广大群体有更加丰富、多元的活动可以去参与、体验。自然,重建对传统节日的记忆,重构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并非一朝一夕,它需要历经比较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才能看到效果。

冬至已至,但冬至或许又未真至。四时节令背后,如何重新感悟民族文化的底蕴,道路依旧漫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周迎来两个节日,中国的冬至和西方的圣诞,但得到的待遇却大不相同。

B.现代化进程中普遍遭遇的心理变迁使得我们的传统节日变冷,而西方节日大行其道。

C.在几个传统的节日放假为的是唤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结果却只能让人无奈与无语。

D.重拾失落的文化传统,可以借鉴西方节日,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加入适应现代人的节日内涵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我们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四时节令的遇冷与各类西方节日的大行其道,引发了作者的深入思考。

B.不同待遇背后所隐含的原因是复杂的,如何复兴传统节日的内涵,重拾失落的文化意义是非常重要并迫切的。

C.为了唤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国家这几年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传统节令放假,但效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D.媒体和商业对西方节日的炒作、极力地包装宣传,以及国人的过度关注,是造成这一冷一热的主要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冬至饺子的备受冷落说明我们还没有从心理上营造人们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亲近和向往。

B.传统节令的放假虽已唤起我们的民族文明,但也催生了各种问题,表明我们重拾失落的传统文化并没有找到得当的方法。

C.西方节日可以在中国盛行,同样,重建传统节日的记忆,重构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虽非一朝一夕,但也绝非不可能。

D.“冬至已至,但冬至或许又未真至。”说明重建对传统节日的记忆,重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重新感悟民族文化的底蕴的道路还很漫长。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7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B【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B以偏概全。“现代化进程中普遍遭遇的心理变迁使得……”错误,原文是“有……也有……”两方面的原因。

2D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D这仅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传统节日的记忆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如D项根据文本内容“这其间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全球化格局下不同文明、文化间必然的碰撞与融合,也有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普遍遭遇的心理变迁。但自己的传统节日遭遇冷落,还是令人唏嘘不已”可知,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传统节日的记忆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3B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B项“虽已唤起我们的民族文明”错,原文为“民族文明没唤起多少”。

2.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从信中看,“民国第一清官”石瑛与张难先、严立等彼此密切关注,相互应和,书信往来极为频繁,正所谓    

②演员李易峰和张云龙在电影《栀子花开》中分别扮演两个乐队的主唱,在影片中他们的才能不分伯仲,他们对彼此的音乐才华    。

③老人说,太极拳中蕴含了阴阳五行、为人处世等诸多中国传统哲学,在打拳的过程中他结交了一群    的好友。

A 惺惺相惜   志同道合    同气相求    

B.同气相求   惺惺相惜   志同道合

C. 惺惺相惜  同气相求    志同道合    

  D.志同道合   同气相求    惺惺相惜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3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3.B

3.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法国巴黎暴恐事件和多名犯罪嫌疑人集体涉案事件的发生,中东难民群体在欧洲社会的形象遭遇重大危机。

B.英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在英国被称作“创意产业”,也是第一个利用公共政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

C.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领土幅员和人口规模,更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

D. 今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大赛的两大主题。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1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4.c 

4.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  )(3分)

网络阅读的读者主要是青少年,他们的阅读趣味实际上支配着网络文学的走向。于是网络文学就天然地具有“80后”和“90后”的文化烙印。这些人没有历史重负,更注重表现自我的想象力和个体生命的细微感受。而由于拥有大量作者,网络文学也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收入模式和良性运营的路径。           ,作者对读者的需求非常熟悉,读者对于作者的影响也是即时性的。

A.双方在网络上互动频繁,其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较之传统纸面文学更加紧密

B.其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较之传统纸面文学更加紧密,双方在网络上互动频繁

C.较之传统纸面文学,双方在网络上互动频繁,其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更加紧密

D.传统纸面文学的作者和读者,因为双方没有网络上的频繁互动而不甚紧密

难度:
知识点:句子衔接
使用次数:13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5.B本题考查选用、变换句式的能力。首先通读大意,这段话谈的是网络文学里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要重点关注空格前后的句子,空格前一句“网络文学也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收入模式和良性运营的路径”,接下来就应该谈这种独具特色的具体表现,即“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较之传统纸面文学更加紧密”,空格后“作者对读者的需求非常熟悉”,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前面一句应谈原因,即“双方在网络上互动频繁”,故选B项。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上亦欲用之。安世闻之,惧不敢当。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 唯天子怜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与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于安,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①,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                               (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注释】①弋绨:黑色粗厚的丝织物。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B.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C. 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D. 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休沐”,休息沐浴,古人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后指政府官员每五天一次的例行休假。

  B.“擢”在古代官职任命制度中,表示“提拔”的意思,与“贬”意思相反。

  C.“顿首”中的“顿”是“稍停”的意思。“顿首”是指行礼时,头轻轻低下,稍微停一会,然后抬起。

  D.“乞骸骨”就是官员自请退职,字面意思就是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 张安世工作尽责。供职尚书时,工作尽心尽责,连例行节假日也没有外出过。担任光禄大夫后,大将军霍光很看重他,御史大夫魏相也对他评价很高。

  B. 张安世为人谦逊。皇帝想任用他为大将军,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担此重任,但坚持推辞并没有成功。

  C. 张安世对家人要求严格。他认为自己和儿子地位都尊贵显耀,内心很不安,就向皇帝请求让他的儿子延寿离开京城补职。

  D. 张安世善于治家。他虽然有万户封地,但生活节俭,夫人亲自纺织,家童都有手艺活做。张家凭勤劳节俭、善于经营而富有,和大将军一样风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5分)                                             

⑵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5分)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6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B3分)

5C3分)(顿是以头叩地的意思。顿首是以头叩地即起,没有稍停一会的意思)

6D3分)(富于大将军光比大将军霍光还富有)

7、(10分)⑴(5分)皇上出行亲临(到)河东,曾经丢失了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只有张安世记得那些书里的内容.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详备或详细地写出或记录书中的内容)(“幸”、“亡”、“识”、“具”各1分,大意1分。)

⑵(5分)天子很敬畏(说“尊敬害怕”也行)大将军,但是内心里亲近张安世,比对霍光还要亲密。(“惮”、“内”、“于”、介词结构后置句各1分,大意1分。)

三、语言表达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2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1
91.66%
基础
1
8.33%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4
33.33%
文言文阅读
1
8.33%
语言表达
3
25.0%
填空题
1
8.33%
现代文阅读
2
16.66%
作文
1
8.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8.33%
人物传记类
1
8.33%
1
8.33%
其他
1
8.33%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8.33%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8.33%
成语(熟语)
1
8.33%
病句辨析
1
8.33%
句子衔接
1
8.33%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8.33%
图文转换
1
8.33%
材料作文
1
8.33%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黄亮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