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6贵州高三上学期高中语文月考试卷99948
2016贵州高三上学期高中语文月考试卷99948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7-05-21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

袁济喜

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寻中。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意义的体认,在特定年代往往获得直接的表现。汉魏以来,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动乱分裂之中,在各种哲学思潮展开对于天道人事重新思考的同时,审美活动也成为人们重铸精神人格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融入美学思想之中。当时虽然佛教活动开始兴盛,然而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重构方面,审美活动显然更具有人文意蕴,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底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乐天知命而不忧”,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钱钟书先生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蕴涵。中国古代美学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上,同时表现在运用这种成果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审美活动不仅是个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与普及活动,是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功利的有机融合。中国传统的“人文”是指用人类的文明成果教化人民,由自然形态的人走向文明形态的人。先秦时儒家强调“六艺之教”,道家重视“行不言之教”(老子语),后如《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兼融儒道,将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调和起,用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通过这种教育思想与具体实施,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

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看,美学人物首先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他们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比如春秋以来,随着宗法制度向封建制度的嬗变,儒道法墨诸家围绕对礼乐文明的评价,以及由此而的天道人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鸣,对真善美问题作了不同的回答。儒家的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人文意识与美学理论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

中国传统美学由于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因而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它在形态上具有黑格尔在《美学》中所提出的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所谓暂时性是指它的历史具体性,这些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而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比如追求人生的审美化,人与自然的统一等等,这些精神性的东西不但不会消逝,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生生不息,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之中。

                                                        (有删节)

1.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具体表现在以人为本,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它赋予了中国传统美学无限的生命力。  

B.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为不懈地追寻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审美活动常在特定年代获得直接表现。

C.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体现在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  

D.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格自我完善的成果在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便是这种心理的体现,它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

B.《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兼融儒道,调和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

C.体现着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的儒家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  

D.中国传统美学在形态上具有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契合黑格尔的《美学》理论,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虽然佛教活动在汉魏开始兴盛,然而审美活动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的重构方面,显然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B.中国古代美学主张以审美体验为中介,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

C.美学人物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他们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  

D.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时代变迁而变迁,而永恒的人文底蕴不但不会消逝,而且会随时代发展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中。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3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C(曲解原意。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错,原文第段所说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并无排斥宗教的意思。ABD项的阅读区间分别在第①②④段。)

2A(张冠李戴。生生之谓易体现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而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才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BCD项的阅读区间分别在第④⑤⑥段。)

3D(以偏概全。在段中说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并非永恒的人文底蕴ABC项的阅读区间分别在第②③⑤段。)

2.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就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___________

②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___________ 的现象将大大减少,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作风将有很大的转变。

③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________、贬低别人、粗暴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起父亲的提醒:“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A.釜底抽薪  滥竽充数  自以为是      B.雪上加霜   尸位素餐  自以为是

  C.釜底抽薪  尸位素餐  自行其是      D.雪上加霜  滥竽充数  自行其是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1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语言表达

13答案:解析:“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雪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尸位素餐: 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自以为是/自行其是:前者指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后者指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前者强调“认为”,后者强调“做”。③横线后面说的是黑格尔的所想,用“自以为是”。

3.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中国梦赋予了当代中国青年新的历史使命。当代中国青年是中国梦的实现者、助跑者和寄托者,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托起中国梦。

    B.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

    C.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气氛,学校举办“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D.北京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网络社会也是法治社会,公安机关也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对利用互联网编造或传播谣言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8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4答案选 B

解析A项,语序不当,“实现者、助跑者和寄托者”应为“寄托者、助跑者和实现者”。

C项,成分残缺,“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丽依旧的自然美”前缺少主语“参展作品”

D项,语意重复,“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与“依法”重复。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韩世忠,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卜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崇宁四年,西夏骚动,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墙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绍兴四年,是岁,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
  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
  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沈与求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帝曰:“第优赏之。”于是部将董旼、陈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有差。
  世忠尝戒家人曰:“吾名世忠,汝曹毋‘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岳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独世忠怒桧。又抵排和议,触桧尤多,或劝止之,世忠曰:“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
  嗜义轻财,赐赍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然知人善奖用,成闵、解元、王胜、王权、刘宝、岳超起行伍,秉将旄,皆其部曲云。解兵罢政,卧家凡十年,澹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晚喜释、老,自号清凉居士。                     

(选自《宋史·韩世忠传》)

4.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B.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C.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D.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崇宁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二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古代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

   C.避讳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主要分为国讳和家讳,文中就是避国讳。

   D.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词语有升、拔、加、迁、陟、擢。其中擢是指在原官上提拔某人做官。

6.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韩世忠早年勇猛过人,占卜的人说他将官至三公,世忠认为侮辱了自己,而将其痛打一顿。后来,他凭借勇猛和骑马射箭技艺高超而使自己勇冠三军。

   B.世忠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金人和刘豫的合兵,沉着镇定,巧用计策,在途中设伏,经过激战几个回合,金兵伤亡惨重。

   C.世忠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同金的作战,整个朝野都给世忠很高的评价,其部下也受到了嘉奖。

D.世忠为官正派,告诫家人不要忘忠。在岳飞蒙冤这一事件上,不肯依附丞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世忠这个人还轻财好义,把自己收到的租税分给了各户百姓。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5分)

2)“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5分)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7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A项。分析此句文言文,间道是状语后置,表示的意思是在间道复出,在间道后可以断开;世忠为人名,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构成主谓宾+宾补的结构,少却构成主谓结构,因此之间可以断开;皆是动词,为世忠发出的动作,因此在之后可以断开;敌众是名词,与溃败构成主谓结构,故在敌众之前可以断开。
断句译文:不久西夏人又在小路出现,韩世忠独率敢死队兵士与西夏人殊死战斗,敌人稍稍后撤。战斗中韩世忠看见敌营中有一个非常勇猛的骑士,韩世忠骑马上前将其斩首,敌军大败溃散。

5.C项,文中是避家讳。

6.D项,第七段中嗜义轻财,赐赍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可知,并非把自己收到的租税分给了各户百姓,而是将皇上的赏赐全部分发给将士,所受赐的田地同编户同等交租,选项不合文意,故D项不正确。

 翻译:

7.1)于是率领军队驻扎在大仪,布下五阵,在二十多处设下埋伏,相约听到鼓声即发动攻击。(得分点:①引:率领 ②次:驻扎 ③所:量词,处。一个点一分,句意通顺两分。)

2)现在害怕祸患苟且赞同,他日死后,怎能在太祖殿上接受铁杖呢?(得分点:①苟同:苟且赞同、②他日瞑目:他日死后、③受铁杖于太祖殿下: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倒装为“于太祖殿下受铁杖”。一个点一分,句意通顺两分。)

参考译文: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他身材伟岸,目光如电。早年勇猛过人,能骑没有驯服的马驹。占卜的人说他将官至三公,他很生气,认为是侮辱自己,将那人痛打一顿。韩世忠十八岁时,以胆大勇敢应乡州招募,隶属于兵籍。他挽强弓骑马射箭,勇冠三军。
  崇宁四年,西夏骚扰边境,韩世忠攻克关卡,斩杀敌将,将其首级掷于女墙外,诸军乘机发动进攻,西夏人大败。不久西夏人又在小路出现,韩世忠独率敢死队兵士与西夏人殊死战斗,敌人稍稍后撤。战斗中韩世忠看见敌营中有一个非常勇猛的骑士,韩世忠骑马上前将其斩首,敌军大败溃散。
  绍兴四年,金人与刘豫合兵,分路南侵。皇上亲笔致书韩世忠,命他整饬防备,图谋进取,言辞恳切。韩世忠接受诏书,感动地哭着说:主上如此忧虑,臣子怎敢偷生呢!于是从镇江率领军队渡过长江,派统制解元守高邮,等候金的步兵;自己亲自指挥骑兵驻大仪,抵挡敌人骑兵,韩世忠命令士兵砍伐树木作为栅栏,自己断绝退路。
  适逢朝廷派魏良臣出使金国,韩世忠撤掉炊具,哄骗魏良臣说已接到诏书令移守长江,魏良臣急忙骑马离去。韩世忠估计魏良臣已离境,便立即上马,对将士下令说:看我的鞭子指向行事。于是率领军队驻扎在大仪,布下五阵,在二十多处设下埋伏,相约听到鼓声即发动攻击。魏良臣到金军中,金人问宋的动静,魏良臣详细地把所见到的情况都说了。聂儿孛堇听说韩世忠撤退,带领军队到江口。世忠挥小旗鸣鼓,伏兵四起,世忠军旗的颜色与金人的旗帜相混杂,金军混乱,我军不断推进。敌人披甲陷入泥潭,世忠指挥精骑兵四面践踏,将金人马都踩死。世忠又亲自追击到淮水,金兵惊慌溃逃,相互践踏,溺死者很多。
  捷报传来,群臣入朝庆贺,皇上说:世忠忠诚勇敢,朕知道他必定成功。沈与求说:从建炎以来,将士未曾与金人迎战一次,现在世忠连连获胜,挫伤了敌人的锐气,他的功劳不小啊。皇上说:应该依次给予优厚的奖赏。于是部将董旼、陈桷、解元、呼延通等都分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韩世忠曾告诫家人说:我的名字叫世忠,你们不要避讳字,避讳而不再说,这是忘忠啊。岳飞蒙受冤狱,满朝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唯独韩世忠直言触怒秦桧。他又抵制排斥和议,触怒秦桧之处尤其多,有人劝阻他,韩世忠说:现在害怕祸患苟且赞同,他日死后,怎能在太祖殿上接受铁杖呢?
  韩世忠好义轻财,皇上的赏赐全部分发给将士,所受赐的田地同编户同等交租。然而他知人善用,成闵、解元、王胜、王权、刘宝、岳超起于行伍,挥将旗指挥的,都是他的部下。他解除兵权,罢去官职,在家闲居共十年,淡然自如,好像未曾身居权位。晚年喜好佛教、老子学说,自号清凉居士。(选自《宋史·韩世忠传》

三、语言表达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

                         饮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①尘羁。

【注】①绁:捆绑,束缚。

8.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青松”的特点。(5分)

从整首诗看,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难度:
知识点:诗
使用次数:10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诗歌赏析:

8. ①生命力顽强,不畏严寒。青松不屈服于逆境,生在“东园”,且被众草淹没,在凌霜之中备受摧残,但后来却“卓然见高枝”;(3分)

②青松外形伟岸挺拔,与众不同。比成片的树林更能引起人们关注,独自树立,让人称奇。(2分)

(或者先总说青松的特点,然后再结合诗句赏析)

9:①前六句托物言志(手法1分),将感情寄寓在青松之中,表面上写青松在东园被众草掩没的处境,实写自己也如青松一样在“凝霜”的摧残下依然傲立的风姿,表达出自己坚贞不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性;(分析感情2分)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手法1分),诗人心里爱这东园青松,挂壶寒柯,远望松姿,心生感慨,生命如此有限,弥可珍惜,不必把自己束缚在尘网中,失掉独立自由之人格,因而直接抒发了人生苦短、不愿被世俗的尘网束缚的感慨。(分析感情3分)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2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1
91.66%
基础
1
8.33%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3
25.0%
文言文阅读
1
8.33%
语言表达
4
33.33%
名句默写
1
8.33%
现代文阅读
2
16.66%
作文
1
8.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8.33%
人物传记类
1
8.33%
1
8.33%
其他
1
8.33%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8.33%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8.33%
成语(熟语)
1
8.33%
病句辨析
1
8.33%
句子衔接
1
8.33%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1
8.33%
图文转换
1
8.33%
材料作文
1
8.33%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yanchong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