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7安徽高二下学期高中语文期末考试102969
2017安徽高二下学期高中语文期末考试102969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7-09-22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疋确的一项是

A.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身着旗袍和中式外套,面对中外记者侃侃而谈,强调要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落实不走样、不变形。

B. 家访中我们发现,正是由于家长无为而治,孩子才会尤所顾忌,甚至由此走上犯罪的道路。

C. 自雄安新区宣布设立后,来自全国的购房客蜂拥而至,到雄安去建房、买房的热潮扣人心弦,但国家早就有了积极的应对预案。

D. 近日,我国第一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通信技术再上新台阶.真是大快人心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6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使用正确。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此处不合语境。扣人心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此处望文生义。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本题所考查成语均是生活和学习中常见易错成语,按上述方法辨析即可找到答案。

2.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中方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主张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愿同美方就半岛问题保持沟通协调。

B. 日前在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网络文学论坛认为,政府主管部门一定要完善扶持优秀原创的政策,形成打击盗版的查证、处罚力度。

C.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中国的航道,埃塞俄比亚和老挝的成功崛起就归功于复制中国模式并引进中国投资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D. 《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两档节目的相继播出,让文化节目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对象,这在文化学者看来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难度:
知识点:标点符号
使用次数:12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A项成分残缺,缺介词,应为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B项搭配不当,形成……力度应为增强……力度 C项杂糅,应去掉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3.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陈淏子   ①   亲自实践,   ②   善于总结别人的经验,并提到理论的高度。陈淏子曾举了这样的例子:   ③   有的人很喜欢养花,常常从千里之外把心爱的花带回家,   ④   不到半年就枯死了,或者再也不开花了。他说:这是   ⑤   不知道它的特性。   ⑥   掌握了它的特性,没有不长的树木,没有不盛开的花草,这全凭种花人的细心观察。

A

除了

即使

然而

由于

只有

B

不仅

而且

虽然

因为

只要

C

/

由于

如果

D

/

固然

可是

因为

一旦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2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的正确运用。第一句中前后两个分句间是递进关系,所以应填不仅”“而且;空缺各自所带的分句前后存在转折关系,应填入虽然”“;空缺所在的语句是对上文所述结果的原因解释,应填人因为一词;而空缺所带分句与下文存在充分条件关系,应填入只要一词。

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出场定型,意为人物一出场,作者即总体概括其思想性格,描绘其肖像特征,以使读者对此人物形象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 的中心人物, 对他们的出场,作者就采用了出场定型的聚焦式方法,以给读者一个总体的深刻印象。二人正式出场是在第三回,作者以内视点的方法集中笔墨次第写来,先在林黛玉眼中贾宝玉,再于贾宝玉眼中写林黛玉。作者着意在对方眼中写出, 可谓别出心裁, 颇有深意。

黛玉见宝玉是先视形,再由形窥神,由神知人。形包括服饰与容貌等方面,服饰描写一再强调,冠、褂、袄、裤、靴、玉齐全,纯用工笔,显出贵族公子的气派;容貌描写双重用墨,面、色、鬓、眉、目、态具在,昭示其美男子的神韵。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重在写其内心之情,强调他是古今少有的多情种。两首《西江月》 , 意在揭示其与传统评价标准相违背的带有叛逆色彩的独特思想性格。似贬实褒、 明贬暗褒、寓褒于贬,全面地概括了贾宝玉的不合时宜特征,为统领贾宝玉形象的总纲。

宝玉见黛玉是先总写, 再细描; 先观貌, 次看神, 后写心。总写只用八个字: “ 细看形容, 与众各别。这是形神兼备的包括气质、风度在内的出类拔萃的整体感觉。细描重在借形传神, 眉目传情达意。似蹙非蹙状之, 现出其多愁善感;似喜非喜状之, 写出她敏感多疑。而闲静等词语意在突出她的气质的独特性。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强调其聪明颖悟及病态之美。 宝玉眼中的这段描写又与前面众人眼中的黛玉形象——“ 举止言谈不俗” , “ 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相互映衬,相互印证。

凡此可见,“出场定型的写人方法是颇为允当的,它可以在人物亮相的瞬间一下子使其形象鲜明起来, 给读者一个明确深刻的总体印象, 使读者容易把握。 同时, 也为人物思想性格的丰富与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楼梦》中的出场定型是曹雪芹在集前人之大成基础上的新创造。《三国志演义》的主要人物诸葛亮、 刘备、 关羽、 曹操等均是出场定型”,如曹操的奸雄性格在作者57个字的概述中出场定型,并且以许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定下其一生的性格特征,在以后一系列反复强化的情节中,作品围绕其”“这两个层面,不断强化其性格特征。《水浒传》的中心人物——宋江形象的塑造,也是出场定型。但是,《三国志演义》《水浒传》所定之” ———思想性格, 主要包含人物道德与才能等内容, 还显得单薄, 而《红楼梦》所定之”——人物的思想性格还显得单薄,而《红楼梦》所定之”,其内涵则丰富得所,已深入到人物的感觉、知觉、意志、情感等层面,而这些内容显然是人物形象塑造当中更细密、更隐微、更个性化的东西。

(选自《谈<红楼梦>的人物出场艺术》,有删改)

4下列对于出场定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出场定型是小说描写人物的一种很得当的方法,它的好处是能使读者对人物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B. 出场定型说白了就是指人物一出场,作者就从总体上概括其思想性格,描绘其肖像特征的一种方法。

C. 出场定型能够使小说中的人物在亮相的瞬间形象鲜明,它主要包括由形到神由神到形两种。

D. 出场定型这种方法在《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小说中都得到了应用,如对贾宝玉、曹操等人的描写.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对中心人物,曹雪芹都采取了出场定型的方法.如对贾宝玉,作者从服饰、容貌、内心之情等多个方面为其定型

B. 对林黛玉的出场描写,作者先用细看形容,与众各别概括林黛玉给人们的整体感觉,然后从”“神心进行细描。

C.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定下了曹操一生的性格特征,在随后的情节发展中,曹操”“的性格特征不断得到强化。

D. 《红楼梦》所定之的内涵比《三国演义》《水浒传》的要丰富得多,已深入到人物的感觉、知觉、意志、情感等层面。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红楼梦》第三回,作者描写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出场,分别从对方眼中写出,这样的写法正是作者别出心裁之处.

B. 曹雪芹塑造人物善于以形写神.如对林黛玉”“的描写就写出了她多愁善感、敏感多疑、聪明颖悟的

C.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的人物出场定型法,可谓是既集前人之大成,又有自己个性化的新创造.

D. 运用出场定型法描写人物的小说,其人物形象容易被读者把握,其成功经验已经被曹雪芹等人证明。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8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C

5A

6B

【解析】

4试题分析:C项无中生有,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四段,相关内容为它可以在人物亮相的瞬间一下子使其形象鲜明起来, 给读者一个明确深刻的总体印象, 使读者容易把握……”据此可知,选项中说它主要包括由形到神由神到形两种于文无据属于无中生有

点睛:本题既考查理解概念的能力,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社科概念含有特定的属性,隐含信息比较丰富,必须准确把握。这类题目的命题的手段一般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所以在理解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所给选项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解答时将各选项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C项无中生有。

5试题分析:A对中心人物,曹雪芹都采取了出场定型的方法不当,过于绝对。文中只说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 的中心人物, 对他们的出场,作者就采用了出场定型的聚焦式方法,并没有说对中心人物都采取出场定型的方法。

6试题分析:B项错解文意,对林黛玉’‘的描写就写出了她……聪明颖悟的’”不当,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相关内容为“‘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强调其聪明颖悟及病态之美,由此可知,聪明颖悟是通过心比比干多一窍写出的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幸存者

梁小萍

这是一场残觭的战斗.

埃布尔躺在横七竖八的尸体堆里,他还有一丝微弱的喘息,也有知觉,但他动不了。他没有睁开眼睛,他在努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神经来感知环境。确认周围没有异常动静,他睁开了眼睛,天空灰蒙蒙的,看不出是什么时辰,空气中夹杂着浓烈的血腥和火药的味道。

埃布尔不知道战斗是什么时候结束的,他只记得他们部队坚守阵地三天三夜,一个团的兵力最后只剩下一个排。而且从对方部队的火力可以判断出对方的兵力也很薄弱了,对方的援军还没到来的黎明时分,是他们最后也是唯一的突围机会。就在突围时,一个炮弹在埃布尔身边不远处爆炸,他失去了知觉。

这会儿他醒了,先看看身边的尸体,没有看到自己熟悉的战友,他想也许战友都顺利突围了。他也没有看到对方部队的活人,也许对方还没来得及打扫战场,或者说已经打扫过战场了,而他漏网了。埃布尔心里突然有点儿庆幸,在确定暂时安全后,他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他发现自己没有致命伤,只是伤到皮肉,也许是炮弹强大的爆破力震晕了他,突围时没人注意到他其实只是受伤晕了,并没有死。他坚信如果战友知道他还活着,一定不会抛弃他。

埃布尔挪动一下四肢,似乎还可以动,于是他准备挪到一个相对安全一点儿的地方。这时突然传来了说话声,他赶紧闭上眼睛一动不动,大脑仔细辨认着声音和方位,原来是对方部队的士兵在打扫战场。他顿时又是一阵绝望,双手下意识地在身边摸索,还好,还有一个手榴弹。他想就算死也要多拉几个垫背的。埃布尔没有选择,因为他是一位有信仰的军人,他从没想过当俘虏。

一个士兵晃悠悠地端着枪朝埃布尔这个方向走来,边走边用刺刀拨弄地上的尸体。埃布尔眯着眼睛,用眼角的余光观察:这是一个年轻的士兵,估计和自己差不多大。他不禁有点儿惋惜,两个年轻的生命即将消失。这一线惋惜只是一个闪念,在埃布尔的脑子里一晃而过,他的手还是逐渐握紧了手榴弹,小拇指慢慢伸进了手榴弹尾部的拉环。士兵走到埃布尔的身边,用刺刀拨拉着他的身体,刀尖划过他的面颊,突然停留在他的胸口,埃布尔睁开眼睛,紧握手榴弹的那只手微颤而坚定地举过身体。他双目怒瞪着士兵,士兵显然也被这一突发状况吓着了。他们彼此对视着,埃布尔的心脏感觉到刺刀刀尖的锋利,他的小拇指仍旧紧勾手榴弹的拉环。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个声音:还有活的吗?”士兵看着埃布尔,略一停顿,面无表情地说:没有。远处的声音发出一声号令:!”士兵回话时一直看着埃布尔,然后把刺刀缓缓从他的胸口拿开,转身走了。埃布尔的手紧紧握着手榴弹,小拇指绷紧了手榴弹的拉环,直到阵地上又是空无人声。

战争结束了。对方部队宣称,这场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全歼敌军一个团。这一个团说的就是埃布尔所在的部队。可是埃布尔还活着。当然这个消息也是埃布尔很久以后才听说的,不过没多久埃布尔就知道自己的战友在那场战斗中全部阵亡,他是唯一的幸存者。可是他却没有向组织说过他生还的这一段经历,一辈子也没说。

后来,埃布尔渐渐淡忘了这件事。再后来,埃布尔又常常想起这件事,而且越来越清晰。战争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能活着就是奇迹。埃布尔当时没有想到活。他是军人,一个刚强的军人,他只有一个选择,就是与敌人同归于尽。可是当他听到敌军打扫战场的士兵,面对活着的他却说没有人活着时,他犹豫了。

埃布尔不知道那个士兵会不会像他一样活到老,可以安逸地坐在家乡的老榕树下,喝着自己酿造的红葡萄酒,慢慢欣赏夕阳的落幕,但是他真心希望那个士兵还活着。

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段的环境描写有效补充了故事情节,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说明战斗的惨烈,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现场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为下面故事的发展作铺垫。

B. 打扫战场的士兵发现了埃布尔,先是一怔,被怒目圆瞪的埃布尔吓到,接着看到埃布尔钩着手榴弹,意识到情势于他们双方都不利,因而选择了明哲保身。

C. 面对生死抉择,埃布尔没有选择马上拉响手榴弹,他的犹豫给了自己一个生存机会,也给了对方一个生存机会,他们都是战争的幸存者

D. 本文虽属于战争题材小说,但作家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而是另辟蹊径,把笔触固定在激战之后清理战场的截面,用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构思巧妙。

8试简要分析埃布尔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9文章到第自然段即可自然结尾,作家又补充了后两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7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7B

8勇敢、刚强。他和战友们一直坚守阵地三天三夜,奋力突围;发现敌军清扫战场时想要与敌人同归于尽。机警、临危不乱。他被炮弹震昏后醒来做的第一件事是观察环境,寻找逃生的机会;被清扫战场的敌人发现后,他没有慌乱,而是镇定地做出抉择。有信仰、懂感恩。他在战场上从没想过做俘虏,被发现后也做好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战争结束后,晚年的埃布尔真心祝福敌军那个打扫战场的士兵,希望他也活着到老。

9从情节上来看,结尾点出了小说关键的环节――埃布尔在战后和平时期的所思所感,这是故事情节的合理延续,使得小说的结构更加完满、流畅。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两个人物都是战争的幸存者。战后生活的宁静美好也是平凡人生的共同追求,这使得人物形象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个体,而是代表了经历过战争的一代人的心灵,具有典型性。从主旨上来看,表现了对美好人性的追求与向往,更使读者意识到生命高于一切;体会到国家安宁、生活幸福的来之不易;使文章意蕴厚重,言近而旨远。从语言上来说,这一情节设置将战争的残酷与战后的诗意放在一起对比映衬,具有抒情性和美感。(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7试题分析:B项,意识到不准确,由原文来看,打扫战场的士兵告诉战友没有活着的的时候,他是面无表情文中也没有暗示他的真实想法,因此说,打扫战场的士兵”“意识到情势于他们双方都不利只是一种推测;另外,明哲保身是指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多指怕连累自己而回避斗争的处世态度,用在这里对内容解释不恰切。

点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细节鉴赏。其中A项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B项分析小说次要人物的心理,C项鉴赏小说人物形象及主题,D项鉴赏小说的构思技巧。解答此类题的方法:通读全文,关注细节。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小说刻画人物的个性特点与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分析主人公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明确主旨,关注手法。结合小说主旨和细节做出准确判断。

8试题分析:小说第三段就告诉读者埃布尔和他的战友坚守阵地三天三夜,一个团的兵力只剩下一个排,遇到打扫战场的敌人时,他心里想的是他是军人,一个刚强的军人,他只有一个选择,就是与敌人同归于尽,可见他是勇敢刚强的。埃布尔清醒之后努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神经来感知环境。确认周围没有异常动静之后,先找战友,再看敌人的情况,冷静分析战场和自己的情况,准备挪到一个相对安全一点儿的地方,表现出机警、临危不乱的特点。他是一位有信仰的军人,他从没想过当俘虏表明埃布尔是一个有信仰的军人。他真心希望那个士兵还活着,表明埃布尔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9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首先要答出小说最后两段写了什么内容,然后从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情节发展、语言特色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从内容上来看,小说最后两段写的是战争结束后埃布尔的感受及反思;从情节发展来看,这些反思都是针对上文他死里逃生经历的,是上文情节的延续,这就使得小说结构更加完整;埃布尔的反思表现出他懂得感恩的特点,他的反思也代表了所有战争幸存者的反思,所以说埃布尔这个形象也就具有了典型意义;最后两段描写了战后的宁静祥和生活,并写出了埃布对那个士兵的美好祝愿,表现出人们对和平的热爱,对美好人性的赞美,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从语言特点来看,这两段的语言风格与上文截然不同,起到了对比的作用。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2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1
91.66%
基础
1
8.33%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4
33.33%
现代文阅读
2
16.66%
文言文阅读
1
8.33%
语言表达
3
25.0%
填空题
1
8.33%
作文
1
8.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成语(熟语)
1
8.33%
标点符号
1
8.33%
词语
1
8.33%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8.33%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8.33%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8.33%
人物传记类
1
8.33%
1
8.33%
其他
1
8.33%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8.33%
图文转换
1
8.33%
材料作文
1
8.33%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罗欣琳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