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6-2017学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7-09-24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5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企业为了避免因生育二孩而可能出现岗位人力紧缺的问题,制定员工生育时间表,这既不合理又不合法更不合情。

B. 江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印有墨梅图案,寓意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表达对寒窗苦读的学子的赞誉。

C. 不忘初心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我们党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

D. 《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展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成果的电视连续剧,是廉政建设的生动教材和重要措施。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8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A语序不当,既不合情又不合理更不合法;B中途更换主语,在寓意前加上此图D搭配不当,将和重要措施去掉

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B暗换主语造成结构混乱

2.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欣赏写景美文的同时,我们很快联想到咏物佳作。景与物有时是难解难分的。物的概念很宽泛,除了人,其他一切①    可以统统称作物,②    景物不同于动物,动物不同于植物,景物与植物又有密切关系。有些可总称事物,而某一件又不能等同于事物。③    写人的一部分,如手、脚、衣、饰,到底属于写人还是咏物?看起来很复杂。④     ,细分是不必要的,文学艺术毕竟不同于其他学问,⑤    从审美出发,于描写对象、方法上大致划分,⑥    赏析,能够意会即可。

A. 也许 虽然 假使 然而 只须 惠于

B. 抑或 不过 如果 本来 只有 利于

C. 或许 但是 倘若 其实 只要 便于

D. 大抵 可是 若要 但是 无论 利于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4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解答类似题目一是揣摩上下句的句间关系,二要善于运用排除法。结合上下文,处用惠于显然不当,可排除A,根据可排除B,根据可排除D

3.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小品《你好,李焕英》中,演员贾玲真情投入,表演丝丝入扣,将剧情演绎得非常感人,让许多观众流下了眼泪。

B. 旅游途中,常有游客在景点乱涂乱刻,但遗憾的是周边的游客却置若罔闻,没有人劝告,更没有人制止。

C. 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一字千金,对承诺兑现的问题明确责任主体,拿出有效举措,落实到位,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D. 低龄留学值与不值、好与不好,也需因人而异。既不能投鼠忌器,甘心做了井底之蛙;也不能盲目跟风,唯留学是出路。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0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B项,置若罔闻:放在一边 好像没听见,指不理睬C项,一字千金:指文章写得好D项,投鼠忌器: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常用于打击坏人方面。不合语境,这里可改为畏首畏尾

4.

4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

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的生气。

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空中还飘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层湿漉漉、静悄悄青黛色雾霭。

A. ③①②④⑤⑥    B. ②④⑤⑥①③    C. ③①⑤⑥②④    D. ⑤⑥③①②④

难度:
知识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使用次数:18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首先浏览这段文字,把握中心意思,然后再浏览所给的小句子,寻找提示性的词语,比如关联词、反复出现的词。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解答此题,可以用排除法。试题应首先找准起始句。从这一组句子看,句是全组句的开头,其他句子都是描写江南梅雨季节看到的景色。推窗望去看到的景色是由,由,其视线由远而近,由高而低,全组句子以空间为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谓社会流动,简而言之,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社会流动是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社会富有活力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面对社会流动增大的现实,宋人感慨颇多: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饿饥。宋代社会流动趋势增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政治上:贱不必不贵。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这种状况到唐代没有根本性改变。宋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官民之别可以转化。宋太宗曾叹息:大臣子孙皆鲜克继祖父之业。

宋代政治上的社会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和唐代不尽相同,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采取弥封、誊录等措施,平民子弟仕进的可能性增大。明代学者胡应麟说:五代以还,不崇门阀。宋代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人们更加看重科举和官职,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士庶不通婚、不交往一类的旧习俗有所改变。

其二,经济上:贫不必不富。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经济色彩浓重。中唐前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时至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商品经济竞争性强,胜负盈亏难料。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舍。政治权力往往向经济力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减少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和干预。土地作为商品较多地进入流通领域,土地所有权转换频率明显加快,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

如今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其实,宋时已有此一说:此今之富民,鲜有三世之久者。对于经济上的社会流动,宋人概括道:富儿更替做贫富久必易位。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相适应,人们格外重视教育后代:人生至要,无如教子,以此来防止家道衰败。

其三,职业上:士多出于商。在我国古代,人们的身份被固化为四大类别——士农工商。士列四民之首,商居四民之末,等级差别明显,高低贵贱分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贵者始富,贱者不富的旧格局被打破,出现了贫富贵贱,离而为四的新趋势。四民由四种不同的身份逐渐演变为四种不同的职业,且有相互转化的可能。

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宋代士商相混。由于某些贱商旧规被突破,商人之子摇身一变而为士,再变而为官者大有人在。宋仁宗时出任都转运使的郑骧、宋神宗时官拜参知政事的冯京就是两个突出的实例。宋人说:钱如蜜,一滴也甜。在金钱的诱惑下,官吏经商成风,甚至一身二任。

最后应当指出,社会流动与社会控制是社会自我调节的两翼,社会流动绝非越大越好。尤其是经济上的上下流动,一旦规模过大,贫困户猛增,暴发户飙升,势必造成社会动荡。宋代多数时间全国范围内的社会流动尚属适度。这正是宋代既富有活力,又不曾发生全国规模的民众反抗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宋代的社会流动是有限的,有学者称之为单线社会流动,贫者贱者上升的概率不大,远远不足以填平贫富贵贱分化、阶级阶层分野的鸿沟。

(张邦炜《从社会流动看宋代社会的自我调节与活力》,有删改)

12下列有关宋代社会流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前代相比,作为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的社会流动,其趋势在宋代增大,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以及职业等三个方面。

B. 宋代科举取士一切考诸试篇,平民子弟也能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因此宋代政治上的社会流动趋势增大,都是因为科举改革。

C. 苏洵曾说:富者之子孙或不能保其地,以复于贫。这正是对宋代经济上社会流动趋势增大的感叹。

D. 随着宋代社会流动趋势增大,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士商相混。有的商人成为士,担任朝廷官员,甚至一身二任。

13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尽管宋代社会上的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但士庶间在通婚、交友等方面的旧习俗并没有完全改变。

B. 宋代土地较多地进入流通领域,而且政府也减少了对土地买卖、流通的限制、干预,是宋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C. 社会流动是社会富有活力与否的重要标志。社会流动性越大,标志着社会越有活力,发展越健康。

D. 尽管宋代社会流动趋势增大,但贫贱者上升为富贵者的几率并不高。可见,宋代社会的流动是有限的。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假如生活在宋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增大。

B. 假如生活在宋朝,婚姻不问阀阅所交不限士庶等现象在生活中还是不太可能流行的。

C. 假如生活在宋朝,若还懒惰必饥寒,莫到饥寒方怨命,人们重视教育后代勤俭持家。

D. 假如生活在宋朝,(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之类贱商的情形有所减弱,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7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2B

13C

14B

【解析】

12试题分析:都是因为科举改革太绝对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B项混淆范围。

13试题分析:“……发展越健康不符合社会流动与社会控制是社会自我调节的两翼,……一旦规模过大……势必造成社会动荡的意思。

14试题分析:与宋代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人们更加看重科举和官职,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士庶不通婚、不交往一类的旧习俗有所改变说法不符。

二、名句默写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1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0
90.90%
基础
1
9.09%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5
45.45%
名句默写
1
9.09%
文言文阅读
1
9.09%
语言表达
2
18.18%
现代文阅读
1
9.09%
作文
1
9.09%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病句辨析
1
9.09%
词语
1
9.09%
成语(熟语)
1
9.09%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9.09%
其他
1
9.09%
人物传记类
1
9.09%
1
9.09%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9.09%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9.09%
图文转换
1
9.09%
材料作文
1
9.0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张大海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