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8河南高二上学期高中语文开学考试103061
2018河南高二上学期高中语文开学考试103061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7-09-24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正忙于准备《四美图》个唱的李玉刚,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回乡参加赈灾义演,人们纷 纷称赞舞台上长.袖.善.舞.的李玉刚,台下的品德也很高尚。

王晓峰同学绠.短.汲.深.,做语文课代表再合适不过了,他基础知识扎实,文学功底深厚, 相信他能协助语文老师把我们班的语文学习搞得更生动活泼。

老舍先生的《茶馆》聚国事家事、世态人情于一室,整部作品犹探.骊.得.珠.,让我们在 啼笑中感知着民众的无奈以及时代的黑暗。

写作文章,要善于向文学史上的名家大家学习遣词造句的精妙,谋篇布局的严谨,这 才能取长补短,陈.陈.相.因.。

清明时节,是后人追思先辈的日子。重温抗战英烈的家书家训,感受他们的好家风, 能使优秀民族传统在新时代得到薪.火.相.传.。

A. ①②    B. ④⑤    C. ③⑤    D. ②④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20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望文生义,长袖善舞:喻有所凭借,事情容易成功.这里误以为长长的衣袖便于跳 谦敬失当,绠短汲深: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 艰巨的任务.谦辞,不能用在他人身上;正确,探骊得珠: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 刻,措辞扼要, 得到要领.符合语境;感情色彩不当,陈陈相因:多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创造和革新.贬义词,这里误以 为褒义词;正确,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 传.符合语境。

2.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也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

B. 腐败观光游活动风靡墨西哥。该活动组织游客参观与腐败案关联密切的 10 个地 方,其中包括血色 43 纪念碑等。

C. 韩国检方称朴槿惠涉嫌 13 项指控,其中有 8 项均被检方认为涉嫌亲信干政事件 核心人物崔顺实等共谋犯罪

D. 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在藏品清理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为此对书画部尺牍 整理等项目组进行了表彰。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3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A项,语序不当,它不仅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也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 节日递进颠倒,可将关联词后的内容互换。C项,成分残缺,其中有 8 项均被检方认为涉嫌亲信干政事件核心人物崔顺实等 谋犯罪’”介词残缺,应在涉嫌后加 D项,结构混乱,前后句中途易辙,前句对努力与成就没有表述完整,后句便更换了 陈述对象,且后句主语不明,可改为为表彰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在藏品清理过程中付 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故宫对书画部尺牍整理项目组进行了表彰

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D因中途易辙造成结构混乱。

3.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博大精深的《红楼梦》,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内容之丰厚,思想之深邃,艺术之精妙,不是轻易能够领会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第一回的这首诗,作 者对知音的期待,对后世每一个读者的诱惑,翻开《红楼梦》吧!走进那个奇妙的艺术 世界,你一定会获得前所未有的精神享受。

A

不但

既是

/

B

不仅

而且

/

不是

而是

C

不仅

既是

也是

/

D

不但

而且

因此

/

更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0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关联词语运用的一道题目,考生要注意结合语段的语义准确辨识关联词的运用。本题的一二两个空是并列关系所以要用不仅——也。

4.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文学语言是文学赖以栖身的家。但作家们常常感到,自己想说的很多很多,可实际 说出的却很少很少。我们古人苦于言不尽意,提出了超越语言的理想,而其思路和 实践则与现代心理学息息相通。

寄意于言外,就是古人提出的超越语言的理想。刘勰首先在《文心雕龙隐秀》篇提 出文外之重旨义主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的主张。所谓文外之重旨” “义主文外,即追寻言外之意。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刘勰的一大发现。他认识到言 征实而难巧,于是就想到是否可以在提炼语言的基础上,使意义产生于语言之外,就 好像秘密的音响从旁边传来,潜伏的文采在暗中闪烁。这样一来,不但言不尽意的 困难被克服了,而且可以收到以少总多、余意无穷的效果。所以,从言不尽意义 主文外,可以说在思想上实现了一次飞跃。在刘勰所开辟的这一超越语言的思路上, 后人多有发挥与补充。如唐代司空图就直接提出了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重要 命题。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见解,他曾对欧阳修说:诗家虽率 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 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他认为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 指陈以言也,但通过景物、形象的真切描写,还是可以略道其仿佛的。以上所述, 是我们的古人解决文学语言与审美体验疏离、对立的思路,即以语言去写景状物,从言 外去追寻所要表达之意。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义主文外说或言外之意说,就将语言与感觉、想 象同一化,是很有道理的。语言作为一种心理实体,具有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例如,这个词,一方面它是一个概念,它是对各种各样的山的一种抽象,它无法直 接作用于人的感觉,任何人也无法感觉到作为概念的。另一方面,这个词 又是一种音响形象,中国人听到“shān”这个词的声音,就会立刻在头脑中唤起那 高低起伏的、苍翠碧绿的峰峦的形象。如果你的命运与山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的话,那 么这个音响形象还可能拨动你的心弦。这时候,这个词已属于我们的 感觉、情感和想象的心理领域,或者说与我们的感觉、情感、想象实现了某种同 一。这样这个词的表现功能就凸显出来。一般地说,语言的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 是重合在一起的。但在文学创作中,语言的表现功能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作 家就可以利用语言的表现功能,栩栩如生地去写景状物,这样,语言就感觉化了、心理 化了,语言也就突破了自身的一般化的缺陷可以自由地去表现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 情和意,收到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摘编自童庆炳《文学语言论》)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想说的很多很多说出的却很少很少之间的距离,体现了文学创作中言不尽意这种困境。

B. 刘勰提出文外之重旨义主文外的主张,为解决文学语言与审美体验疏离、 对立提供了思路。

C. 寄意于言外这种方法,既能克服言不尽意的困难,又可以收到以少总多、佘 意无穷的效果。

D. 司空图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梅尧臣的意新语工略道其仿佛, 是对刘勰主张的发挥和补充。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这个词作为一种概念,是抽象的,任何人也无法感觉到作为概念的。作为概念的体现了语言的指称功能。

B. “shān”这个声音就是音响形象,中国人听到这个声音就会将其与自己 的感觉、情感、想象实现某种同一。

C.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语言是一种心理实体,具有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这两种功能 一般是重合在一起的。

D. 利用语言的表现功能去写景状物,使语言感觉化、心理化,能够解决言不尽意的 问题,实现寄意于言外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很早就开始研究文学语言言不尽意的问题,通过人们的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 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B. 寄意于言外,是古人提出的超越语言的思路,但要追寻言外之意,首先需要对语言进 行提炼,对景物、形象进行真切描写。

C. 言不尽意不仅是文学语言问题也是心理学问题,古代文学家和现代心理学家都从 自己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D. 语言不能自由地表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和意,时常让人感到言不尽意,说 明语言本身也有一定局限。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7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D

5B

6C

【解析】

4试题分析:梅尧臣的意新语工”“略道其仿佛 不是对刘勰主张的发挥与补充,而是他对文学语言与审美体验疏离、对立的思路开辟的 又一种途径。

5试题分析:该项与原文不符,去掉了原文的前提, 如果你的命运与山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的话,那么这个音响形象还可能拨 动你的心弦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混淆范围。

6试题分析:古代文学家对言不尽意 文学现象提出了解决办法,而现代心理学家只是用现代心理学的原理解释了这一现象, 并未提出解决办法。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莲池老人

贾大山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山门殿宇早坍塌了, 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墨绿,气象苍古。寺院西南两面是个池塘, 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 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 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 羽,弥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 隔着池塘喝喊:

——不要上去,危险﹣﹣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保管所的所

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

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老人家,辛苦了。

不辛苦,天天歇着。” “今年高寿了?”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

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有米、面吃就行。 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栽了一沟大葱。 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 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道理,很有趣味。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 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我说:

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不买。他说,那是玩具。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买

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他记得那座寺院里当年有几 尊罗汉、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住着几窝鸽子。秋 夜天凉,我让他去披件衣服。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 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

 “喂﹣﹣下来,那里玩不得呀!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喊声未落,见一物腾 空一跃,逃走了。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竟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知道那野物上钟 楼呢?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到一棵小树 下,添了一个新坟头。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杨莲池之墓。字很端正, 像用白灰写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 了一点儿,给他烧化了……

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进院门,吃了一惊,屋里传 出了欢笑声。推门一看,几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正听他讲养生的道 理。

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你不是死了吗?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钱了!” “哎呀,白让你破费了!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树木也多, 一朝合了眼,就想到那里去。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怕没了自己的地方,就先 堆了一个。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他:好啊,抢占宅基地!天暖了,他又在池边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鸽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钟楼,他 就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清明节,我给父亲扫墓,发现他的坟头没有了,当天就去问他:你的坟头呢?

平了。” “怎么又平了?” “那也是个挂碍。

他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摘自《中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写莲池老人不愿买电视这件事,不仅体现了老人的节约,更突出了老人生活的清贫,而最后先占坟头后又平一事又含蓄地写出了老人内心深处自私的一面,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饱满。

B. 小说采用多种描写手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塑造莲池老人这一形象,既有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还有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莲池老人的精神风貌和高尚品质。

C. 本文写了一个普通的老人,练出了不寻常的本领: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隔着一个 池塘,竟能听得出野物上了钟楼。他就像一尊雕像,默默地守卫着那唐代遗物﹣﹣ 钟楼,不为金钱,不为私欲。

D. 这篇小说语言精练质朴、情节曲折,视角独特,主题深远。作者借莲池老人之语﹣﹣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来讽刺现代社会人心的浮 躁和精神生活的匮乏。

8莲池老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9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 小说。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0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7C

8恪尽职守,毫不懈怠。文中两次出现老人隔着池塘喊喂,不要上去,危险, 这一行为表现了他的敬业精神,而文章末段更体现了这一点。幽默达观,洒脱淡定。老人把粗茶淡饭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对于买不买电视的问题 见解深刻,而且言语诙谐,让人忍俊不禁;而从平坟头的事件中足见他对死亡的洒脱豁 达、从容淡定。淳厚朴实,知足常乐。他的生活很简单,不贪图享乐,四元钱的补助,还干额外的活 却从不抱怨,反而在清风明月,水汽荷香的生活环境中怡然自得。

9观点一:这是一篇叙述平常人的寻常事的小说。从题材来看: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叙述了一个普通的守钟楼老人的故事。从主题来看:小说显示出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境遇和人生态度,其中蕴含着朴素的人生 哲理;在对平常人的寻常事的叙述中流露出对其深深的爱怜和敬意。从语言来看:本文语言质朴,通俗易懂,生活味浓,比如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 清楚了等对话表现了平常人的生活态度。观点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小说。从题材来看:选材典型,情节紧凑,撷取老人工作与生活中的几个片段,凸显人物性 格。从主题来看:小说平凡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心无挂碍”“功夫’”的莲池老 人的身上,折射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从语言来看:语言纯净有味,很有表现力。如开头莲池老人的出场,描写意境悠远, 有古典的诗意。

【解析】

7试题分析:A项,更突出了老人生活的清贫错,老人不愿买电视不仅体现了老人的清贫、节 约,更表现了老人的睿智和豁达;写出了老人内心深处自私的一面错,老人先占 坟头后又平行为表现了他的淡然和洒脱,而并非自私。 B项,既有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还有细节描写、心理描写错,心理描写无中生有。 D项,讽刺现代社会人心的浮躁和精神生活的匮乏错,讽刺词义过重,曲解了原文 意思,小说显示出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境遇和人生态度,其中蕴含着朴素的人生哲理:心 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8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老人把粗茶淡饭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对于买不买电视的问题 见解深刻,而且言语诙谐,让人忍俊不禁;而从平坟头的事件中足见他对死亡的洒脱豁 达、从容淡定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幽默达观,洒脱淡定的性格特征。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恪尽职守,毫不懈怠”“淳厚朴实,知足常乐”“幽默达观,洒脱淡定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9试题分析: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从题材主题语言的角度分析原因。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2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1
91.66%
基础
1
8.33%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4
33.33%
现代文阅读
2
16.66%
文言文阅读
1
8.33%
语言表达
3
25.0%
填空题
1
8.33%
作文
1
8.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词语
2
16.66%
病句辨析
1
8.33%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8.33%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8.33%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8.33%
人物传记类
1
8.33%
1
8.33%
其他
1
8.33%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8.33%
图文转换
1
8.33%
材料作文
1
8.33%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王九龙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