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7福建高二下学期高中语文期末考试103125
2017福建高二下学期高中语文期末考试103125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7-09-25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参加·飞翔夏令营,要说一说自己的特长,我是唱歌、跳舞、打球全不好,算是身无长物了,怎么介绍自己啊?

莱斯之所以能敏捷地抓住机会并打开成功之门,是因为他平日早就厝火积薪,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这个家伙原想着独吞这两千块钱,没成想给当面抖搂出来,只得三一三十一,和那两个,每人六百六十六地平分。

这部片子真实还原了那个如火如荼的英雄年代,抓住并回答了有关那场战争的三个核心问题,让观众荡气回肠。

窗外,夜色朦胧,春风化雨,融化了我的清梦,柔美了我的心海,淡淡的墨香在小屋四处飘散,尽释了我满腹惆怅。

通俗并不等于低俗,也就是说,只要运用得当,弘扬下里巴人式的文艺,同样可以为时代带来更多的精粹。

A. ①②⑤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③④⑥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2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身无长物: 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此处望文生义。厝火积薪出自《汉书·贾谊传》,意思是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也作积薪厝火。此处不合语境。三一三十一本是一种珠算口诀,类似于二一添做五,意思是三个人分十个分不均匀一人拿三个还剩下一个,现指一件事物三人平均分配使用正确。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作用正确。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此处对象不当。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此处使用正确。

2.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一旦流星在灿烂的天空开始炫耀自己的光亮,也就即将结束自己的一切;人也如此,即便取得再大的成就,也要保持低调做人的态度。

B. 余旭在不久前结束的珠海航展上表示,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如果要跟男飞行员达到一个同样的水平,我们女飞行员注定要付出更多。

C. 有人说,既然生活不如自然那般美好,但我们仍可让生活充满诗意;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其实都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D. 生活中有许多被我们忽视的夜班族95后新蓝领选择做夜班族,主要原因是受自身工作性质与公司安排等内外因素影响。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8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 A项,语序不当,前后分句主语一致,主语应放在关联词语前,因此应将流星放在一旦前面,做后面两个分句的主语。C项,既然……搭配不当,将既然改为虽然D项,主要原因是受自身工作性质与公司安排等内外因素影响句式杂糅,将原因删掉,或改为主要原因是自身工作性质与公司安排等内外因素

点睛: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3.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真正的在自然状态下的野生虎都是独居, ①  在交配期雄虎和雌虎在一起生活。野生动物园保证观赏性,把一大群老虎圈养在同一片区域,说这个区域看起来很大、很宽敞,跟野外环境里一只老虎正常的巡游范围还是没法比,这种圈养方式本身还是在违背动物的天性。

A. 因此 才 为 虽然因此    B. 尽管 / 因为 即使 有点 所以

C. 只有 才 为了 即便 完全 /    D. 只要 就 / 所以 有点 而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4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处上文说自然状态下的野生虎是独居的,下文说交配期雄虎和雌虎在一起生活,可见上下文之间不是因果关系,可排除A项。处上文交配期是下文在一起生活的条件,由此可知①②两处应填一组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据此可排除B项。把一大群老虎圈养在同一片区域的目的是保证观赏性,可知处应填为了下文说看起来……”实际上还是不能满足老虎的正常巡游,据此可确定处应填表假设和加强语气的即便,而应填完全处上下文衔接紧密,不必再填词语。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人为本四个字家喻户晓。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儒家论述这种思想的文章比较多,而法家的相关论述似乎很少。其实,法家思想中也有以人为本的内容。

《管子·霸言》篇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表明,”“”“霸王等概念,在春秋时期就提出来了。战国时期,霸王作为褒义词使用得很普遍。孔、墨对基本是肯定的。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在孔子眼里,没有明显的对立,但指诸侯扮演了的角色,比稍逊一等。其后,分化为不同的政治路线。商鞅游说秦孝公,就明确分出帝道、王道与霸道,王道行礼,霸道行法。孟子把视为对立的政治路线,认为是对的破坏与否定。在董仲舒以后,对立成为儒家的主流观念。

法家则在很大程度上认为相通,霸王之道的目的是争人。《管子·正世》中说: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半者霸。这里虽区分了。但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等次关系。争人需要以利为纽带,让百姓获得切实利益;反之,不考虑民利,一味盘剥,只会引起百姓的逆反。说到利,最重要的是赋役问题。对此,《正世》篇和韩非子都有的说法,即不能,也不能,要适中。这与孔子所说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意思基本相同。

爱民、利民、惠民、富民,是儒家和法家都认可的主张。法家主张凡事要依法行事,把法作为察言、观行、考功、任事的准绳;并从不同方面说明法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关于事物的一般、普遍的规定,因此又将法称为事之。同时,法家有很多关于君主高于法的论述。《管子.君臣上》说:主画之,相守之;相画之,官守之;官画之,民役之。所以从根本上说,法家所谓法治其实是人治;法家所认定的是等级法,没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思。

法家论述以人为本,根本目的是用民。《管子·法法》中说:计上之所以爱民者,为用之爱之也。《商君书·算地》说得更直白:夫治国者,能尽地力而致民死者,名与利交至。也就是说,治国者讲爱民、利民等不过是手段,目的在于用民。法家是的讴歌者,而力量藏于民间,君主用赏罚的目的就在于利用民间之力。其实孔子倡言道德,也是为了使民,正如他所说的:惠则足以使人。在使人这点上,儒法是相通的。我们今天讲以人为本,可以批判吸收法家爱民、利民的思想,但一定要摒弃其中包含的使民、用民的功利思想。

(摘编自刘泽华《法家眼中的以人为本》)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法家思想中有以人为本的内容,而在一般人看来,儒家对这种思想的论述较多,而法家的相关论述似乎较少。

B. 春秋时,”“”“霸王等概念已经提出;战国时,霸王作为褒义词普遍使用,孔、墨对基本持肯定态度。

C. 孔子以后,的所指分化,在孟子眼里,两者是对立的;董仲舒以后,对立成为儒家主流观念。

D. 法家认为霸王之道的目的在于争人,以利为纽带,让百姓获得切实利益,而利的核心是赋役,所以法家主张要轻徭薄赋,以收民心。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法家把法作为察言、观行、考功、任事的准绳,认为法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关于事物的一般、普遍规定,称其为

B. 法家关于君主高于法的论述较多,因此,法家所谓的法治实为人治;法家主张要有等级,并不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我们今天讲以人为本,对法家思想不能全盘接纳,可以吸收其爱民、利民的思想,但一定要摒弃其使民、用民的功利思想。

D. 法家所说的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在于用民,君主用赏罚的目的在于利用民间之力。这一点是和儒家思想相通的。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法家、儒家都有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的相关论述,都认可爱民、利民、惠民、富民的主张,都有让百姓获得利益的相关说法。

B. 法家论述以人为本,根本目的在于用民;孔子倡言道德,是为使民,儒家、法家在根本上是相通的。

C. 法家有很多关于君主高于法的论述,其所谓治与现代意义的法治有根本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对其观点要批判性地继承。

D. 儒家、法家对”“含义的认识虽不同,但对”“目的的认识相通,均考虑以利刀纽带争得民众支持。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8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D

5C

6B

【解析】

4试题分析:D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由原文对此,《正世》篇和韩非子都有的说法,即不能,也不能,要适中可知,法家不是主张要轻徭薄赋,而是要适中A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C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

5试题分析:C项扩大范围。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原文是批判吸收法家爱民、利民的思想,而选项中是吸收其爱民、利民的思想吸收批判吸收意思不同。

点睛: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本题中A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四段,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四段,D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是后一段,通过与原文比对,可知这三个选项是正确的。

6试题分析:B“儒家、法家在根本上是相通的不妥,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原文为法家论述以人为本,根本目的是用民;孔子倡言道德,也是为了使民,据此只能推断出两者在使人这点上,儒法是相通的,并不是在根本上是相通的

二、诗歌鉴赏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孤独的收割者(节选)

华兹华斯

你看!那高原上年轻的姑娘,

独自一人正在田野上。

一边收割,一边在歌唱。

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

她独自在那里又割又捆,

她唱的音调好不凄凉;

你听!你听她的歌声,

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

在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

疲惫的旅人憩息在绿荫旁,

夜莺在这时嘀呖啼啭,

也不如这歌声暖人心房;

在最遥远的赫伯利群岛,

杜鹃声声唤醒了春光,

啼破了海上辽阔的沉寂,

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看!那高原上年轻的姑娘,/独自一人正在田野上”,既点出诗歌主人公的形象,也饱含诗人的赞美之情。

B.“她独自在那里又割又捆,/她唱的音调好不凄凉”中,“割”“捆”写收割者的动作,诗句展现了她一边劳动一边歌唱的情景。

C.“你听!你听她的歌声,/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写收割者的歌声具有空谷传音的效果,高亢而欢乐,扣人心弦。

D.“杜鹃声声唤醒了春光,/啼破了海上辽阔的沉寂,/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形象地写出了收割者的歌声激动人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运用第三人称,以旁观者的视角写收割者的孤独及其歌声的优美,并选取情绪化的词语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B.“在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一句营造了辽阔的空间感,以“荒凉”修饰“沙漠”,充满冷色调,衬托了旅人的疲惫。

C.“夜莺在这时嘀呖啼啭,/也不如这歌声暖人心房”,运用象征手法,写出了收割者歌声的美妙动听,能给人以精神上的安慰。

D.全诗视听结合,勾勒出一幅视野辽阔、层次分明的乡村图景。语言流畅自然,诗人在普通人身上挖掘出独特的美。

3.“在最遥远的赫伯利群岛,/杜鹃声声唤醒了春光”中的“唤醒了春光”该如何理解?

4.诗歌是如何塑造收割者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难度:
知识点:外国文学
使用次数:11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C

2.C

3.①杜鹃的啼叫声打破了沉寂,宣告冬天结束,春天即将到来。②被唤醒的春光与沉寂荒凉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4.①交代劳动环境,如“独自一人正在田野上”,表现了收割者的孤独。②通过“一边收割,一边在歌唱”的特写镜头,从正面写出了收割者的勤劳和乐观。③以夜莺的啼啭和杜鹃的啼叫衬托出收割者歌声的优美动听和强大的感染力。④调动视觉和听觉,融入自我心理感受,以极富形象感的画面展示收割者的内心世界。

【分析】

1.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

C项,“欢乐”错,根据前面“她唱的音调好不凄凉”一句可知,收割者的歌声应是凄凉的。

故选C。

2.本题考查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艺术法的分析,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有时是无中生有,有时是张冠李戴。分析时也要结合诗句,不可孤立理解。

C项,“象征”有误,应是衬托。用夜莺的叫声衬托收割者歌声的美妙动听。(衬托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来陪衬或对照的一种修辞手法。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象征是借助具体形象表现抽象的思想情感等的一种表现手法。如以冰雪象征高洁品质,以月亮象征乡愁,以柳树象征别离等。)

故选C。

3.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回答此类题型,往往分三步走:第一步,看该句是否运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步,该句描写了(或突出了、表现了)什么;第三步,分析情感或结构上的作用。解答此题,按照这三步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即可。

本题可从含义、手法、情感三方面分析。首先,解释“春光”的表层含义——自然界的春天,杜鹃的啼叫声打破了沉寂,宣告冬天结束,春天即将到来。深层含义(象征意义)——希望,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其次,联系具体语境,分析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被唤醒的春光与沉寂荒凉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体会诗人满怀希望的激动之情。

4.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以及分析塑造形象手法的能力。首先,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方面整体思考;其次,明确正面描写是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直接描写,侧面描写主要是通过对其他人、物、景等的描写从侧面来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的;最后,结合诗歌具体内容,综合分析本诗是如何塑造该形象的。

分析原诗句,“一边收割,一边在歌唱”属于正面描写中的动作描写,写出了收割者的勤劳和乐观;“独自一人正在田野上”属于侧面描写中的环境衬托,表现了收割者的孤独;“夜莺在这时嘀呖啼啭,也不如这歌声暖人心房”使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以夜莺的啼啭衬托出收割者歌声的优美动听和强大的感染力;同时,整首诗还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比如,“独自一人正在田野上”是视觉,“一边收割,一边在歌唱”是听觉,以极富形象感的画面展示收割者的内心世界。

【点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三、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1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0
90.90%
基础
1
9.09%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4
36.36%
诗歌鉴赏
1
9.09%
现代文阅读
1
9.09%
文言文阅读
1
9.09%
语言表达
2
18.18%
填空题
1
9.09%
作文
1
9.09%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词语
2
18.18%
病句辨析
1
9.09%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9.09%
外国文学
1
9.09%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9.09%
人物传记类
1
9.09%
1
9.09%
其他
1
9.09%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9.09%
材料作文
1
9.0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你猜啊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