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7甘肃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期末考试103715
2017甘肃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期末考试103715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7-10-23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

A. 他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剔透,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

B. 某些城市大货车频繁出事,车主贪图利益,安全意识淡薄,货物超载,积重难返,这导致路途中经常出现严重交通事故。

C. 勤政廉洁的社会风尚,不是一次讲座、一次报告就能形成的。只有全社会成员一起长时间地上行下效,身体力行,才能促成。

D. 一系列诬蔑不实之词的威吓,可谓振聋发聩,他却始终冷静处之,没向恶势力低头,不愧是铮铮硬汉。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1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形容人聪明伶俐。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上行下效:(贬)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振聋发聩:用文字唤醒麻木的人(褒)。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

A. 在钓鱼岛问题上,假如某些国家把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必将自食恶果。

B. 十一假期,莫言旧居接待的游客超过千人。游客中既有单纯去参观沾文气的,也不乏抠墙皮、挖砖块的。

C. 合肥市食药监局与合肥市食药监督检验所在全省连锁门店提出七统一管理理念并于近期实施,首开全省药品零售连锁管理之先河。

D. 在这部话剧里,他扮演的王威的弟弟王强为了能与未婚妻张妍过上宽裕的生活,铤而走险,贪污了 30 万元公款。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6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A项,搭配不当,句中的要改为C项,语意重复。首开先河重复,可去掉首开D项,表意不明。他扮演的到底是王威还是王强不明。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中产阶级妇女形象。                                 ,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特别是微翘的嘴角和舒展的笑肌

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展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

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

据记载,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

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

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详而又意味深长

A. ⑤④①⑥②③    B. ④②①⑥⑤③    C. ⑤②①⑥③④    D. ④③②①⑥⑤

难度:
知识点:句子衔接
使用次数:14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此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同时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分析可知:衔接横线前的内容,谈其身份,应放在首位;介绍画中形象;②①⑥评论画中微笑的形象;是总结。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切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人物形象的创造,动画电影作为电影的一个类型,它同样具备电影艺术的所有文化品质和美学特征,动画形象塑造是动画电影创作成败的关键。

国外的动画电影,其美学特征非常清晰,一看就知道,这是美国的,这是日本的,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日本的动漫,尤其注意塑造自己的民族英雄形象,赋予人物极强的民族个性特征,他们的动漫形象已成为日本公民中的一个成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中国动画电影出现了一批具有民族文化品格和美学特征的动画形象,至今深入人心。比如孙悟空、阿凡提、哪吒、三毛、葫芦兄弟、小蝌蚪、三个和尚等等。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尤其是动漫产业的推进,中国动画电影从资金投入到题材拓展、风格定位等诸方面全面开始学习好莱坞和日本。遗憾的是,这种学习很多却变成了跟风和模仿,跟在好莱坞和日本之后亦步亦趋,除了学到了别人的风格和技术,并没有学到好莱坞和日本动画中最动人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反而因为太想追求国际化而丢弃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独到的人物形象塑造。我们看到很多中国动画作品不是太像日本动画形象就是照搬好莱坞的创意。因此,无论从形式还是人物塑造上,中国动画的民族文化特征亟待重新建构。

分析中国一些不成功的动画电影,除了题材贪大,主要是缺少幽默、诙谐、轻松的故事,缺少贴近现实、贴近常人情感的故事。动画人物太过沉重,动辄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无所不能,人物身上往往集合了所有人的品格,附加的东西过多,缺乏个性塑造,缺乏想象力,成人观众看得都喘不过气,何况小观众?相反,《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恰恰是来自观众对片中形象的喜爱。比如灰太狼这个形象,本应是个反面形象,片中对它人格化的塑造却非常贴近现实生活,成了一个令人同情的妻管严,经常挨老婆平底锅的痛打,总想抓个小羊来巴结老婆;比如风靡全球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中,极其张扬、自作高傲、不可一世的唐老鸭,总是被可爱、温和、智慧的米老鼠捉弄,二者性格对比非常强烈;《西游记》的成功也是因为师兄四人鲜明的性格特征差异,孙悟空虽能上天入地,却抵不过师傅唐僧的一句咒语,师徒四人皆优缺点共存,不是完人和超人,以上的这些成功形象都能和现实中的人物找到对应的人物性格。所以,在动画形象塑造上,无论是神话、科幻中的形象,还是现实中的形象,都要有血有肉,要落地,切忌云里雾里,缺少人格化和贴近性。

动画电影更能实现人们无法实现的梦想,刻画出鲜明的个性形象。比如灰太狼的老婆一平底锅下去就把灰太狼敲扁了、唐老鸭常常被米老鼠用外力挤成一张纸片儿、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两个夸张的头型对比、胖熊猫的超强武功等等夸张的表现,都是深化人物性格的手段。动画形象的塑造,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要什么形象就有什么形象,要什么演技就有什么演技。随着动画技术的进步和动画从业者对动画技术掌控能力的提高,动画电影的成本是可预知的,可能会越来越低,因此,动画电影产业的前景非常乐观。综观我们的动画电影创作,不外乎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形象。首先从历史文化名人中寻找形象;其次从民族民间文化中寻找形象。比如家喻户晓的孙悟空、阿凡提、花木兰、玉兔等经典动画形象;三是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形象。比如《家有浆糊》、《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

除此之外,动画电影应善于从文学作品中寻找形象。近年来,儿童文学的发展非常繁荣,每年文学图书发行量排在前列的多是儿童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刻画是文学创作的灵魂,可以为动画电影提供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所以,动画电影创作不该忽视或轻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起码不能忽略来自文学作品中的灵感。

4下列关于动画电影的民族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否能塑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动画形象,是动画电影创作成败的关键。

B. 民族特色的形成,既需要动人的情感表达又需要融入民族文化品格。

C. 由于学习模仿外国的动画电影,中国的动画电影逐渐失去了民族特色。

D. 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缺乏独特的创意,它的民族文化特征亟待重新建构。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动画电影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创造,因此制作动画电影就应该重视塑造人物形象。

B. 动画人物具有所有人的品格,无所不能,如孙悟空往往能够得到观众的喜爱。

C. 上世纪阿凡提、哪吒、三毛等动画电影形象,他们身上都具有民族文化品格。

D. 灰太狼被敲扁,唐老鸭被压成一张纸片,形象鲜明,体现出他们的个性。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动画电影要植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美学风格,如果只是机械地学习别人,这样去制作动画电影是没有前途的。

B. 古典名著《西游记》之所以能够得到观众的喜爱,主要是因为书中人物性格鲜明,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像他们的形象。

C. 动画人物形象的来源多样,一是历史文化名人,二是民族民间文化,三是现实生活,四是儿童文学作品。

D. 文章就我国动画电影的制作,着重从故事情节的设计上深入分析了其成功与不足,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4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C

5B

6D

【解析】

4.试题分析:B这种学习很多却变成了跟风和模仿,跟在好莱坞和日本之后亦步亦趋,除了学到了别人的风格和技术,并没学到好莱坞和日本动画中最动人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反而因太想追求国际化而丢弃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独到的人物形象塑造。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一些不同的对应关系、程度、范围等上,多多熟悉误区设置的点,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试题分析:D“动画人物具有所有人的品格,无所 不能说的是中国一些不成功的动画电影,而孙悟空抵不过师傅唐僧的一句咒语,……不是完人和超人。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试题分析:C“着重从故事情节的设计上深入分析了其成功与不足错。此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阿庆基造反

[芬兰]本蒂·韩佩

一条板凳安放在路旁,只要行人累了,就可坐下来休息。累了!是的,难道这还有什么奇怪的吗?一个人在七十年岁月里要跨出多少步子啊——短的、长的、急的、慢的。板凳被发明和制造出来正是为了人们能够坐它。或许这条板凳还有别的目的,因为冷饮亭就在它的旁边……

托比亚斯·阿庆基多次感到奇怪,这条板凳看来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人们仅仅是在散步途中想让腿脚歇上一歇时,才意识到它的存在。

托比亚斯·阿庆基坐在板凳上,他的头发斑白,但精神却很矍铄,他用大拇指托着烟斗,完全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没过多久,越来越近的歌声唤醒了他,立刻使他想起,现在是生活在动乱时期。罢工、骚乱……打吧!吵吧!有的是理由……可是这么干难道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如果像被拴着鼻子的小牛犊那样发疯似的挣扎,能行吗?托比亚斯·阿庆基已经七十岁了,现在世道是不是变了?也许是吧,也许人们的眼界有所不同。可是生活是不是好过些了?嗯,他们应当尽可能过得更好些。这就有足够理由去进行斗争……

他听见一个过路人说,罢工工人在游行示威。

游行示威吧!——托比亚斯·阿庆基,已上了年纪,只能坐在板凳上观望。在这种时期,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实在有趣得很哪!

游行队伍过来了,人不少,除了两旁土路,整个街道都挤满了人群。

他们唱的歌中有激烈的词句:法律骗人,政府压人。

到了明天,普天之下皆兄弟……”

游行队伍过去了,托比亚斯·阿庆基朦胧地感觉到,他们在按照自己的愿望,向着遥远的未来走去……他们在前进,先头部队消失在转弯处的建筑物后面。后来那里发生了阻塞,尽管后面的队伍还在前进,突然的一声枪响,划破了夏末晴朗的天空。托比亚斯·阿庆基被子弹的呼啸声惊呆了。这似乎是不应该的……然而后来他还是平静下来,觉得自己反正是坐在板凳上的旁观者。

游行队伍一下子散了,犹如受到旋风袭击似的扬起了满天尘土,人们掉转头纷纷跑了。托比亚斯·阿庆基看到警察握着步枪和皮鞭,正在寻找示威的人,可是游行示威者都跑散了。这时,警察突然发现坐在板凳上发呆的托比亚斯·阿庆基。

你放什么哨?”警察大喝一声。

托比亚斯·阿庆基只张了张嘴,还没来得及解释自己仅仅是坐在板凳上休息的旁观者,皮鞭已抽到了他的身上。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不可解脱的困境,不禁顿时火冒三丈。这怎么可能呢!要知道他只不过坐在板凳上……可是愤怒只是再次招致皮鞭的抽打,托比亚斯·阿庆基只得拔起僵硬的大腿一逃了之。

但事情并没有完结,他确实陷入了解脱不了的困境。不久,他被捕了。受讯、受审,最后被带到被告席上受到了参与造反罪的控告。

托比亚斯·阿庆基怎么也不能理解,他仅仅是在板凳上坐一会儿而已。而这条板凳看来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他对警察咆哮起来,他怎么也难以接受警察的指控,他难道会热昏了头脑干下这等事!可怜虫……怎么会想得出来:他是狡猾地假装坐在板凳上,企图逃过劫难,实际上是个瞭望放哨的人,或者是工运首脑……

警察就是认定他有罪,一口咬定:你身上有紫血块,你就是参与了造反……

托比亚斯·阿庆基搔了搔头皮,觉悟过来:也许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为旁观者准备的板凳!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托比亚斯·阿庆基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他过着孤独而又没有人理解的生活,每天坐在板凳上观望,成了他最大的生活乐趣。

B.“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实在有趣得很哪!看到罢工工人在游行示威,阿庆基这样想,可以看出他安分守己,也表明他对社会现实认识不深。

C.警察一口咬定阿庆基参与造反,是个瞭望放哨的人,表明了作者批判警察欺软怕硬、玩忽职守、能力低下的情感态度。

D.这篇小说刻画人物非常成功,运用了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刻画阿庆基老人,使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E.作者没有用更多笔墨正面去写警察与罢工工人的冲突,这就使得阿庆基老人的被捕情节更加突出,有力地彰显主题

(2)小说前后两次写道这条板凳看来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小说中阿庆基的心理活动,前后经历了哪些变化?请作简要概括分析。

(4)小说结尾处的画线句有什么含意?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4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小题1ABE

【小题2在作者的笔下,这条板凳就是阿庆基这个老实人的象征,他普普通通、本本分分。(2)②与后文被捕的情节形成强烈反差,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意味。(2)③有利于凸显主题——在荒诞的社会中不能做生活的旁观者。(2)

【小题3小说中阿庆基开始坐在板凳上休息时,内心是平静的。对工人的罢工游行他有些理解,但更乐于作一个观望者。警察的枪声让老人惊呆,他觉得这不应该。当老人被警察毒打抓捕时,他感到愤怒和困惑。当最终老人被认定有罪,无法摆脱时,老人终于觉醒,生活中不应做一个旁观者。(每一点1分,答满5点给6分。)

【小题4最后一句表明阿庆基老人的觉醒,不能做旁观者。(2)②启示:这个世界没有旁观者的位置,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要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得参加斗争。(3)③阿庆基老人原本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与世无争,想做生活的旁观者,结果却被稀里糊涂地当作参与造反者而被抓,可见,做生活的旁观者只能任人宰割。(3)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A他过着孤独而没有人理解的生活原文无依据。C、作者的情感不在于批判警察欺软怕硬,玩忽职守,能力低下,是要以嘲讽警察不能分辨造成的误断而把阿庆基由一个旁观者拉入事件中来。D没有对主人公的语言描写。

【小题2试题分析:注意分析特殊的意义是阿庆基这个老实人的象征,然后从结构和主旨的角度分析作用与后文被捕的情节形成强烈反差”“有利于凸显主题

点睛:小说和散文中经常见到分析某个细节或某种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的题目。回答这类题目首先在文中找到这些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时小说主要从反应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是文章的线索。散文主要分析结构上的照应、线索,内容上的强调情感和文章的主旨。

【小题3试题分析:注意心理的变化平静——观望——惊呆——怒和困惑——觉醒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1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0
90.90%
基础
1
9.09%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4
36.36%
现代文阅读
1
9.09%
文言文阅读
1
9.09%
语言表达
3
27.27%
名句默写
1
9.09%
作文
1
9.09%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成语(熟语)
1
9.09%
病句辨析
1
9.09%
句子衔接
1
9.09%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9.09%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9.09%
人物传记类
1
9.09%
1
9.09%
其他
1
9.09%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9.09%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1
9.09%
材料作文
1
9.0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徐伟杰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