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7湖南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103729
2017湖南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103729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7-10-24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请选出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洗(guàn        度(           异(chà

B. 急(tuān        然(sǒng         hái

C. jiàn        guō         造(shâ

D. 花(          châ         

难度:
知识点:字音
使用次数:16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其他项注音有错的字:度、栈、敕 柝  涕。忖度(chì)、 石栈(zhàn)、敕造(chì)、宵柝(tuó)。学生平时要注意识记、积累。

2.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演讲辞作为演讲时的文稿,除了具有观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外,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法,鼓舞听众的情绪和听众的共鸣。

B. 在新加坡举办的首届亚洲垂直城市竞赛活动中,来自亚洲、北美和欧洲十个著名建筑学院的年轻学生,提出了他们对解决亚洲高密度城市发展带来的拥挤、污染等问题的未来构思。

C. 由于《古文观止》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自问世以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D. 电视剧《花千骨》中的杀阡陌是一个桀骜不驯、破坏力极大却率直坦诚的人,这类形象常常会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4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搭配不当,引起听众的共鸣。 B十个著名建筑学院的年轻学生有歧义。C介词结构掩盖主语,去掉由于

3.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芝麻儿。但人总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__________

A. 山,却缄默不语——它用自己的筋骨,证明着自己的伟大。

B. 山,却冥然不觉——它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C. 山,却欣喜万分——它以为人的攀登作出贡献而自豪。

D. 山,却毫不在意——它相信人永远不会征服自己的。

难度:
知识点:句子衔接
使用次数:14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衔接。这是一个包含对比关系的文段,即以山形与人的精神作对比,联系上文表达的情感应该是对山的藐视,突出了人的伟大。B体现转折关系,所以只有B项符合文意。A项在内容上强调山的伟大。C项和D项不能构成对比关系。

点睛:这类题的特点是:句子间包含因果、条件、递进、对比等逻辑关系。对于含有这些逻辑关系的文段,要辨明其逻辑关系,把握文段中心,根据已知项的特点,去推断衔接句。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对下列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B.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泳、游水

D. 吾尝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跟

5下列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物也

河内凶,则移其民河东

B.      假舟楫,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使之然也

C.      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      积土成山  ,风雨兴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荀子所讲的,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B. 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C. 所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D. 荀子认为,对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努力。

7翻译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难度:
知识点:散文类
使用次数:12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B

5D

6D

71)君子的禀赋(与常人)并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顺着风呼喊,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3)螃蟹(有)六只脚,并且(有)两只大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存身,是因为心思浮躁啊。

【解析】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此句在原文中的意思是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所以形容词活用作使动用法,使……走得快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D项两个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A项,介词,表示引出对象/介词,相当于B项,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

6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D项荀子认为后天的学习对人的成长有重要意义,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误。

7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第一句关键点:第二句;第三句关键点:省略句,省略寄托

点睛: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它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读通、读懂主要内容,并能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的结构关系和含义;二是将文言文句子翻译成合乎规范的现代汉语。理解是准确翻译的前提。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有三项:。掌握六种方法抄录法。文言文中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以照原文抄录。添加法。文言文中的省略部分,翻译时要添加必要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调整法。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词语排列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在翻译时要调整译文的语序。删除法。文言文中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无实际意义,或者同义结构中词义完全相同的词语中的一个可以删除不译。替换法。就是将文言词语替换成现代词语,这是翻译的关键,因为文言文中的许多单音节词都要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替换时要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对译法。就是按照原文的词语、词序和句式,逐字逐句的翻译。这是落实直译为主要求的基本手段。

参考译文: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三、语言表达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列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水口行舟①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 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 依旧青山绿树多。

[①]庆元三年,学禁严峻,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朱熹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感时而作。

8这首诗歌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表达技巧,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

9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请简要阐述。

难度:
知识点:诗
使用次数:13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8绝句,  触景生情或者寓情于景或者对比都可以

9示例1: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

 示例2: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只有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解析】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体裁。格律诗也称近体诗,它的句数是固定的。四句的称为绝句。又按每句七个字五个字划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诗绝句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寓情于景是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点睛: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手法有: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

9试题分析:此诗初看,似是一般旅游之作,联系当时历史背景,会进一步加深对诗内涵的认识。朱熹的这首诗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生活中的风雨、磨难,看似来势汹汹,不可战胜,但是,只要能坦然面对,以百折不回的勇气和韧劲与之较量,就一定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人生也定会因此焕发绚丽的光彩。

本卷还有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8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6
75.0%
基础
1
12.5%
偏难
1
12.5%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3
37.5%
文言文阅读
1
12.5%
语言表达
2
25.0%
名句默写
1
12.5%
现代文阅读
1
12.5%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字音
1
12.5%
病句辨析
1
12.5%
句子衔接
1
12.5%
散文类
1
12.5%
1
12.5%
其他
1
12.5%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12.5%
图文转换
1
12.5%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aiqunyang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