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7四川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期末考试104001
2017四川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期末考试104001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7-11-12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piē)       (dī)        (hái)       (wěng)蓊郁郁

B. (bǔ)        (chàn)      (xiào)      望风披(mí)

C. (yì)       (xiān)      (xuán)      (zài)笑载言

D. (pí)        (yìn)       (liáng)     义愤填(yīng)

难度:
知识点:字音
使用次数:16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字音字形辨析能力。字音字形辨析要与字义紧密结合记忆。B项,望风披靡(mí)”应读“mǐ”C项,管弦(xuán)”应读“xián”D项,义愤填赝(yīng)”应为义愤填膺(yīng)”。故选A

2.

2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煤窑发生瓦斯爆炸,少数不法之徒不事救援,却趁火打劫,火中取栗,大发灾难之财。

B. 我记得,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从没有过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

C. 教育是社会阶层间实现流动的主要渠道之一,特别是对于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教育无疑是可以实现改变自身命运的终南捷径

D. 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韩剧为何能在中国造成万人空巷的场面,这和中韩悠久的文化渊源是分不开的。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1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A项,火中取栗:比喻被被人利用,替人冒险,自己却一无所得。不符合语境;B项,耳提面命:指导教诲殷切,要求严格,句中误解为严厉凶狠。C项,终南捷径: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符合语境;D项,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万人空巷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符合语境。故选C

3.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市场尽管对国企改革、京津冀一体化等热点反应强烈,但这些预期政策带来的仅仅是短期炒作,A股总体依然维持弱势格局。

B. 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但要真正减少塑料袋污染,还需消费者从自身做起。

C. 家规文化是在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训诫后辈子孙的一种方法,是古代先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D. 中央在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各地积极落实,并于近期相继向社会公布了具体实施细则。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7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A项,语序不当,应把市场置于尽管后;C项,语序不当,将一种调至在修身前;D项,语序不当,将提到中央前。故选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比如A项,市场尽管对国企改革、京津冀一体化等热点反应强烈,但这些预期政策带来的仅仅是短期炒作有误,应把市场置于尽管后。对于语义性语病,应注意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4.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在没有汽车的古代,有交通法规吗?

答案是肯定的。

早在唐朝时,我国就有了指导交通和礼仪的文书——《仪制令》。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颁发了《唐律·仪制令》,其中有一则为: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交通规则。

《仪制令》兴于唐朝,盛于宋朝,山西省略阳县灵崖寺内就珍藏着这样一块路碑。宋廷规定,交管部门必须在京城开封及各州的主要交通要道悬挂木牌,并在上面刻上《仪制令》,要求人人遵守。到了南宋时期,这一规定由各州辐射到了各县,悬挂的木牌也换作了易于保存的永久性石碑。

具体来说,古代的交通法规主要有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贱避贵。即老百姓要让官员先行。我们由此可以窥见封建王朝的尊卑观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即便在交通法规中也不会忽略这一点;第二个层面,少避长。即年轻的要主动避让年长者,这体现了尊老爱幼的思想;第三个层面,轻避重。即负重轻的车要给负重重的车让行,这不仅体现了礼让为先的思想,也能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伤害;第四个层面,去避来。即出城的要让进城的先行,进城是为了办事,而出城是为了回家,当然得考虑其中的缓急。由此可见,古代的交通法规重在礼让和文明出行。

另外,交通法规对行车也做了相应的规定,要求靠右行走,这与现代交通规则是完全一样的。据说,这一规则来源于军队的队列。在冷兵器时代,士兵的主要武器装备是长矛和刀剑,当两队士兵相遇时,他们肩上的长矛总会误伤别人。为了避免这种伤害,两队人只好不约而同地分开,都将左边让给对方,自己紧靠右边行走。久而久之,这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演变成了一项重要的交通规则,时至今日,我们依然遵守这一规则。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人车分流、行人分行的国家。先秦文献《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序三门。意思是说,王城外有三门,三门中有三途,男子靠右行,女子靠左行,车辆从中间行。《大唐新语·厘革》亦载:城门入由左,出由右。意思是说,进城的人必须靠左行走,而出城的人必须靠右行走。这一规定既方便了守城官兵对行人进行检查,又避免了行人间的拥挤和碰撞,后人称之为公私便焉

有了交通法规,但如果人们不遵循怎么办呢?对此,古人自有应对的方法。《唐律疏议·违令》中记载:令有禁制,谓《仪制令》行路贱避贵、去避来之类,此是令有禁制,律无罪名,违者得笞五十。《杂律》中亦载:诸违令者,笞五十,别式减一等。由此可见,古代对交通违法的处理十分严厉,虽然不会被扣分,但屁股通常会被打开花。想想就让人害怕,谁还敢去肇事,难怪杜甫会留下忆昔开元全盛日,九州道路无豺狼的佳句。

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的交通法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兴于唐朝,盛于宋朝的《唐律·仪制令》是指导交通和礼仪的文书,里面记载了我国最早的交通规则。

B. 凡行路巷街,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这些交通法规表明了古代十分重视礼让和文明出行的礼节。

C. 古代交通法规对行车做了靠右行走的规定,这一规则可能是来源于军队的队列,今天我们依然在遵守。

D.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人车分流的国家,先秦文献《考工记》和《大唐新语·厘革》对此均有明确记载。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唐太宗李世民颁发的《唐律·仪制令》在南宋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时的人们必须遵守交管部门刻在木牌上的《仪制令》。

B. 贱避贵就是指奴仆及百姓等要给主人、官吏等让路,这是带有封建等级色彩的交通法规,对于今天的我们没有多少借鉴意义。

C. 靠右行走的交通规则可能是在冷兵器时代逐渐形成的,为避免士兵肩上的长矛误伤别人,两队人行进时都将左边让给对方。

D. 忆昔开元全盛日,九州道路无豺狼这一诗句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交通违法的处理很严厉,人们不敢随意去肇事。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没有汽车,但有体现尊老爱幼和礼让为先思想的交通法规,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伤害。

B. 所谓行人分行在先秦是指男子靠右行,女子靠左行,在唐代是指进城的人必须靠左行走,而出城的人必须靠右行走。

C. 从《唐律疏议·违令》以及《杂律》中记载的违者得笞五十笞五十等条令中可以看出唐代十分完善的处罚制度。

D. 本文引用了很多古代交通法规的条文,一方面让全文的内容更加充实,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3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D

5A

6C

【解析】

4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的交通法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重要概念能力。D项,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人车分流的国家,先秦文献《考工记》和《大唐新语·厘革》对此均有明确记载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七段,原文为《大唐新语厘革》亦载:城门入由左,出由右。意思是说,进城的人必须靠左行走,而出城的人必须靠右行走。这是行人分行的规则,不是人车分流。故选D

5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项,刻在木牌上的《仪制令》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四段,原文为到了南宋时期,这一规定由各州辐射到了各县,悬挂的木牌也换作了易于保存的永久性石碑,由此可知南宋《仪制令》是刻在石碑上。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通读文章,在文章中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然后把握选项内容仔细与原文进行对照分析。此类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比如本题A项,南宋《仪制令》应是刻在石碑上,而选项说是刻在木牌上。

6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C项,十分完善说法无依据,处罚制度说法不够准确,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内容,应为交通违法处罚制度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因整容而毁容的故乡

王开岭

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只能指认和珍藏一个故乡,且故乡的信息又是各自独立、不可混淆的,那么,面对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城市,我们还有使用故乡一词的勇气和依据吗?我们还有抒情的心灵基础吗?

 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哪怕蛛丝马迹,哪怕一井、一石、一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何以肯定此即魂牵梦萦、藏有童年的地方?如果眼前的事物与记忆完全不符,往事的青苔被抹干净,没有一样东西提醒自己曾经与之朝夕相处……它还能让你激动吗?还有人生地点的意义吗?那不过是个供地图使用、供言语消费的地址而已。

地址或许和地点重合,比如前门大街,但它本身不等同于地点,只象征方位、坐标和地理路线。而地点则是个生活空间,是个有根、有物象、有丰富内涵的信息体,它繁殖记忆与情感,承载着人生活动和岁月的内容。比如你说什刹海,南锣鼓巷、鲁迅故居,即活生生的地点,去了便会收获你想要的。

地址是死的,地点是活的,地址仅仅被用以指示,地点则用来生活。

其实,故乡的全部定义,都将落实在地点和它养育的内容上。简而言之,故乡的文化任务,即演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逻辑,即探究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即追溯他那些重要的生命特征和精神基因之来源,若抛开此任务,故乡将虚脱成一个空间。

当一位长辈说自己是北京人时,他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由老胡同、四合院、五月槐花、前门吆喝、六必居酱菜、王致和臭豆腐等组合成的整套记忆,或者说是京城喂养出的那套热气腾腾的生活体系和价值观。而今天,当一个青年自称是北京人时,他指的多半是户籍,联想到的也不外乎房屋、产权、住址等信息。

空间的本能是变幻和扩张,它有喜新厌旧的倾向;地点的秉性是沉静和忠诚,无形中它支持保守与稳定。二者的遭遇折射在城市的变迁中,即城区以大为能,建筑以新为尚。而熟悉的地点和传统街区,正遭受垃圾一般的命运。其实,任何更新太快和丧失边界的事物,都是可怕的,都有失去本位的危险,都是对地点的伤害。像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一个人再把它唤作故乡,恐怕已有启齿之羞。

一方面,大城市的欲望无边无际,使得任何人都只能消费其极小的部分,没人再能从整体上把握和参与它,没人再能如数家珍地描述和盘点它,没人再能成为其名副其实的老人地主

另一方面,由于它极不稳定,容颜时时被更新,结构任意被涂改,无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供人体味,一切皆是暂时、偶然的,沉淀不下故事。于是你记不住它,产生不了信赖和深厚的感情。总之,它不再承载光阴的纪念性,不再对你的成长记忆负责,不再有记录你身世的功能。

吹灯拔蜡式的扫荡、删除,无边无际的大城宏图,千篇一律的整容模板……

无数地点在失守,被改弦更张。

无数故乡在沦陷,被连根拔起。

不只是城市,中国的乡村也在沦陷,且以更惊人的速度,因为它更弱,更没有重心和屏障,更缺乏自持力和防护力。我甚至怀疑:中国还有真正的乡村和乡村精神吗?央视魅力小镇的评选,不过是一台走秀,是在给遗墟颁奖。那些古村名镇只是没来得及脱下旗袍、马褂,里头早已是现代内衣或空空荡荡。在它们那里,我似乎没觉出小镇该有的灵魂、脚步和炊烟——那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美学和心灵秩序……

天下小镇,都在演出,都在伪装。真正的乡村精神——那种骨子里的安详和宁静,是装不出来的。

没有故乡,没有身世,人何以确认自己是谁、属于谁?

没有地点,没有路标,人如何再称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个时代,不变的东西太少了,慢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头也不回地急行,而身后的脚印、村庄、影子,早已消散无踪。

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

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在作者看来,故乡所包蕴和传递的信息应是各自独立、不可混淆的,故乡负载着生活的记忆,为人们提供了抒情的基础。

B. 作者阐释地址和地点的区别,旨在强调故乡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域空间,而是一个负载着生活体系和价值观的鲜活生活空间。

C. 故乡是永恒的精神家园,是每一个人始终无法忘却的所在。尽管时空转换,人世沧桑,任何时候人们的故乡情结都不会消失。

D. 城镇化进程的大幅发展,拆旧建新,千篇一律,让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丧失了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故乡渐行渐远。

E. 文章在写法上融情于议,作者愤怒地斥责了当前形同神似且缺乏稳定性的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的罪恶,抒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之情。

8在作者看来,故乡应该具备哪些特质?请简要说明。

9作者为什么认为故乡因整容而毁容?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10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请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1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7CE

8故乡应该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故乡应该有演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逻辑、探究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追溯他那些重要的生命特征和精神基因之来源的文化任务。(一点3分)

9(1)当前的城市建设乃至乡村建设千篇一律,形同神似,使原本各自独立、不可混淆的故乡信息荡然无存。

(2)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建设以大为能,建筑以新为尚;更新太快,丧失边界,无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供人体味,一切皆是暂时、偶然的,沉淀不下故事。

10作者对当前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城市和乡村建设持否定态度。作者认为故乡是每个人(游子)魂牵梦萦的心灵归宿地,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应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美学和心灵秩序。

【解析】

7试题分析:本题题干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是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能力。C项,任何时候人们的故乡情结都不会消失错误,根据原文内容可知,作者认为当前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城中建设和乡村建设让人们失去了故乡,失去了故乡情结的心灵基础。E项,作者表达的主要是伤感、遗憾的情感,而没有愤怒地斥责……”,而抒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之情则属于无中生有。故选CE

点睛:对文章内容理解,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的情感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等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故乡是文中出现的重要概念,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分析故乡的特质,实则是诠释它所负载的深刻内涵。文中第二段、第武断对故乡集中做了诠释,将其中的关键语句筛选出来即可得出答案。

9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作者为什么认为故乡因整容而毁容?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是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文中辩题因整容而毁容的故乡揭示了文中的写作对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认为,地点在失守,故乡在沦陷。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当前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建设千篇一律且缺乏稳定性,毁弃了故乡应有的文化任务和精神特质。

10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请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能力。通读全文,不难看出,作者对当前的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持否定态度。在行文上,作者以故乡的被毁弃作为切入点,引入对当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而导致的故乡特质缺失问题的议论,阐述自己读到的见解。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1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0
90.90%
基础
1
9.09%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4
36.36%
现代文阅读
1
9.09%
文言文阅读
1
9.09%
语言表达
3
27.27%
填空题
1
9.09%
作文
1
9.09%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字音
1
9.09%
成语(熟语)
1
9.09%
病句辨析
1
9.09%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9.09%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9.09%
散文类
1
9.09%
1
9.09%
其他
1
9.09%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2
18.18%
命题作文
1
9.0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邢海波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