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0高中语文高考模拟105353
2020高中语文高考模拟105353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0-08-17
题号
评分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性道德评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社会性道德评价的导向效力及其强弱,除了要以被评价者的心理机制为内在基础,还会受三个外部社会条件的制约。

其一,人们是否处在彼此之间能相互关注的熟人社会中。如果是,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强;反之,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弱。在熟人社会,人们相互之间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每天差不多要和同样的人打交道,相互关注成为自然而然的事,这就为及时做出社会性道德评价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熟人社会中的人都彼此知根知底,这就为对每个人做出全面准确的道德评价提供了有利条件。熟人社会中一个评价结论一旦给出,就会对评价对象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如果社会性道德评价给予一个人的是好名声,他就会由此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善待;反之,他就会由此受到人们的鄙视和孤立。不论是其中的哪一种情况,在对该人没有做出新的评价之前,都不会有什么改变。

其二,同一社会范围内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是否大体相同。如果是,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强;反之,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弱。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一个行为者及其作为进行善恶评价,通常都以他们所持有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为评价标准,符合该标准则为道德或善,不符合则为不道德或恶。如果人们所持有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是一致的,就会形成统一的声音或社会舆论;反之,则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或社会舆论。显然,只有统一的社会舆论对评价对象才有最大的威力,而说法不一的社会舆论要么使评价对象无所适从,要么使评价对象把评价不当一回事。

其三,社会成员是否乐于自觉地充当道德评价的主体。如果无人乐意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那么就不会有社会性道德评价;只有少数人乐意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也形成不了强有力的社会舆论。不因与自己无关而仍愿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并不是一件可以轻松做到的事。首先这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倘若需要用明评的方式对评价对象做出否定性评价,还得冒得罪人的风险。因而必须是有较强道德感或正义感的人,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主动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的角色。

综上所述,只有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人们生活在可以相互关注的熟人社会、同一社会范围内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趋于一致、人们乐于自觉地充当道德评价主体,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才最强。缺少任何一个,都会影响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整体效力。相对而言,第三个条件最为重要,因为倘若无人乐于充当评价者,那社会性道德评价根本就不会发生:而前两个条件缺失其一或全部缺失,只会不同程度地减弱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

(摘编自韩东屏《论社会性道德评价及其现代效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熟人社会中,对个人的评价结论具有持久性,新的评价难以改变人们的态度。

B.统一的社会舆论才会对评价对象产生威力,否则,只会使评价对象不放在心上。

C.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首先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其次要有较强的道德感或正义感。

D.三个外部条件的作用并不等同,前两个条件缺失,社会道德评价仍然具有一定的效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论述三个条件在社会性道德评价中的作用时,主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道理论证。

B.文章指出与自己无关仍乐于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并不轻松,并阐述了其中的原因。

C.文章主要论述了三个条件在社会性道德评价中的内在联系,并阐明第三个条件最重要。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阐述了三个外部社会条件在社会性道德评价中的效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彼此间相互了解、关注,才能做出全面准确的社会性道德评价。

B.只有同一社会范围内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趋于一致,才有助于形成强有力的社会舆论。

C.如果人们所处的外部社会条件相同,那么社会性道德评价对评价对象的导向效力也相同。

D.社会性道德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效力,社会道德建设离不开社会性道德评价。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3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D

解析:A选项曲解文意,新的评价难以改变人们的态度错误,根据原文在对该人没有做出新的评价之前,都不会有什么改变可知是在做出新的评价前都不会改变,而不是新的评价难以改变人们的态度B选项篡改文意,统一的社会舆论才会对评价对象产生威力错误,由原文只有统一的社会舆论对评价对象才有最大的威力可知,是最大的威力,而不是产生威力C选项张冠李戴,其次要有较强的道德感或正义感错误,由原文更重要的是,倘若需要用明评的方式对评价对象做出否定性评价,还得冒得罪人的风险可知,其次的是还得冒得罪人的风险。故选D

2.C

解析:C选项文章主要论述了三个条件在社会性道德评价中的内在联系错误,文章没有论述三个条件在社会性道德评价中的内在联系,只是论述了各自对道德评价的作用。故选C

3.C

解析:C选项以偏概全,如果人们所处的外部社会条件相同错误,根据原文社会性道德评价的导向效力及其强弱,除了要以被评价者的心理机制为内在基础,还会受三个外部社会条件的制约可知除了外部条件以外,还有被评价者的心理机制为内在基础。故选C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812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20191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后,最终成功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据介绍,嫦娥四号着陆地是从未实地探测过的处女地,或将取得突破性发现。

探月工程自2004年正式启动以来,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再到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对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乃至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嫦娥四号任务于2016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其工程目标,一是研制发射月球中继通信卫星,实现地月中继通信;二是研制发射月球着陆器和巡视器,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嫦娥四号的科学任务主要是开展一系列的月球背面探测研究。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1210日第2版、20190104日第2)

材料二 月球背面像一个盾牌,为地球挡住了陨石的直接撞击。因此,月球背面陨石坑的数量远远多于正面,而且,月面布满沟壑、峡谷、悬崖,平坦区域极少,如何实现软着陆是月球登陆的技术性挑战。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科学岛上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出软着陆用关键产品缓冲拉杆,为此次月背软着陆提供了关键保障。

2007年起,固体所就开始承担拉杆材料的研制任务。经过了无数次实验,历时六年,最终研制出一种新型缓冲吸能拉杆材料,命名为高效吸能合金。据介绍,目前商业应用的金属材料最高塑性只能达到50%,而高效吸能合金的塑性可达到80%110%。也就是说,一根1米长的缓冲拉杆,最大可拉伸至2.1米。这种材料的吸能特性远远优于现有的金属材料,在国际也属于领先水平。

就这样,固体所项目组研制的高效吸能合金,为着陆机构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也填补了我国地外天体探测器着陆缓冲用拉杆材料的空白。而利用高效吸能合金材料研制出来的缓冲拉杆产品,塑性达到70%以上,能够吸收巨大的冲击力,从而为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在月面着陆时提供重要的保障。

除了科学岛上的固体所,还有多个研究机构,为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0110日第8)

材料三 《日本经济新闻》1229日报道《中国探月领先世界一步》称,月球正面与背面的地形和构造等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实际着陆展开调查,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还有望在水资源等调查上取得成果。进入21世纪后,成功让探测器在月球着陆的只有中国,此次通过挑战月球背面着陆,中国在月球开发领域领先世界一步。

在截至目前的各国探月研究中,有关月球背面的数据不断积累,这是因为着陆需要地形等详细的数据。以2007年发射、在环绕月球的同时调查详细地形等的日本探测器月亮女神为代表,2010年前后美国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印度的月船1相继对月球进行了探测。中国则先后在2007年和2010年发射了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提出再次将人类送上月球的计划,随后全球对探月的关注出现升温。不仅是国家,民营企业的月球旅行和月球资源开发等计划也浮出水面,但都没有明确的时间和具体的计划。

美国《华盛顿邮报》13日报道《中国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开创历史》,称中国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开创世界先例,标志着中国成为太空大国和科研强国。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专家认为中国登月说明中国科技已经达到高度成熟水平。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四号探测器从成功发射到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成功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B.固体所研制出的缓冲拉杆产品的塑性达到80%110%,是目前商业应用的金属材料最高塑性的一倍左右,其吸能特性远超现有金属材料。

C.月球背面与正面的地形和构造等存在明显差异,在月球背面着陆并开展探测研究,在水资源等方面的调查上可能会取得成果。

D.进入二十一世纪,各国探月研究不断加强。近年来,全球对探月的关注出现升温,甚至有了月球旅行和月球资源开发等计划。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自2004年探月工程正式启动以来,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事业持续发展,嫦娥四号在从未实地探测过的月球背面登陆,可能取得突破性发现。

B.月球背面遭受陨石直接撞击的次数多于正面,陨石坑数量众多,地形复杂,平坦区域极少,增加了嫦娥四号软着陆的难度。

C.日本的月亮女神、美国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印度的月船1在月球着陆,为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提供了参考。

D.国外媒体对我国嫦娥四号成功发射并登陆月球背面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在月球开发领域领先世界,科技水平已高度成熟。

6.嫦娥四号成功发射与着陆的原因有哪些?请联系材料简要概括。

难度: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9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B

解析:B选项篡改文意,是目前商业应用的金属材料最高塑性的一倍左右错误,由原文目前商业应用的金属材料最高塑性只能达到50%,而高效吸能合金的塑性可达到80%110%”可知,原文并没有说是目前商业应用的金属材料最高塑性的一倍左右。故选B

5.C

解析:C选项为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提供了参考错误,由原文2007年发射、在环绕月球的同时调查详细地形等的日本探测器月亮女神为代表,2010年前后美国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印度的月船1相继对月球进行了探测可知,并没有说为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提供了参考,只是说在截至目前的各国探月研究中,有关月球背面的数据不断积累。故选C

6.①国家批准实施;我国数次成功探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个研究机构的参与提供了保障;各国探月研究积累了数据。

解析: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原文嫦娥四号任务于2016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可知成功发射与着陆的原因是国家批准实施。由原文探月工程自2004年正式启动以来,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再到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对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乃至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知发射与着陆的原因是我国数次成功探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除了科学岛上的固体所,还有多个研究机构,为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作出了贡献可知发射与着陆的原因是多个研究机构的参与提供了保障。由在截至目前的各国探月研究中,有关月球背面的数据不断积累,这是因为着陆需要地形等详细的数据可知原因是各国探月研究积累了数据。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罗霄山

徐向林

双方短兵相接,展开了激烈巷战。

村民们都躲到了罗霄山上,一双双惊恐、焦虑的眼睛,将目光投向山脚下的田野和村庄。

罗霄山海拔并不高,山势呈环状绵延,恰好将山村环揽在怀中。这也导致小山村的偏远和交通不便,但也正因为罗霄山的拱卫,当大山外面的世界硝烟四起时,小山村的村民们仍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清贫,却也安宁。

两天前,一支在淮海战役中被击溃的国民党残军,慌不择路地窜进了罗霄山下的小山村。他们还没来得及喘气,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某部独立营就追击而至,将山村团团围住,他们的战斗目标是歼灭这支残军。

国民党残军退无可退,他们是国民党军嫡系部队,没人敢提投降二字,他们只得困兽犹斗、拼死相抗。

双方的短兵相接打得很艰苦,丁营长预计三个小时结束的歼灭战,结果打了五个小时还是没打下来。负责正面主攻的二连长老于急红了眼,他请示丁营长:咱们用迫击炮轰他娘的。

丁营长在前沿阵地举着望远镜,朝村里看了一会儿,口气坚定地说:不许开炮,绝不能毁了老乡的房子!

那咋办?老于不断摩拳擦掌,劲儿却没地方使。

村子西面有个开阔地,咱们开个口子,放他们出来,再伺机歼灭。丁营长说。

口子一开,占据村子的国民党残军蜂拥而出,争先恐后地往开阔地带跑。他们刚出村子,二连长老于就率部堵住了村口,封住了残军的退路。

战斗再度打响。残军被前后夹击,双方都明白,暴露在开阔地上的这支残军,已成了刀俎下的鱼肉,被歼灭是迟早的事。

然而,战端刚开,村里突然窜出了六头山羊,估计是受了枪炮的惊吓,从隐藏地跑了出来,它们一头扎进了剑拔弩张的战场,光打圈,并不往远处跑。

子弹是不长眼睛的,如果继续打下去,这六头山羊将一个活口也不会剩下。山羊窜出来后,丁营长立即下令停火。他亲自拿着扩音喇叭,对国民党残军喊话:为了老乡们的山羊,我们可以放你们一马,你们自己选个方向逃跑。谁要是开枪打死或打伤一头山羊,我对你们绝不会手软,要你们以血偿血!

残军的几个军官经过一番商量,他们提出了条件:往罗霄山上跑。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跑出了罗霄山,解放军仍会对他们穷追猛打,而跑进山林茂密的罗霄山,兴许还有一条活路。

丁营长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老于不甘心地说:让他们逃上山,几乎就没有歼灭的可能了。

但丁营长没理会他,他命令已下,就不能再更改。

国民党残军开始往山上跑,但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刚爬到半山腰的国民党残军,竟然纷纷掉了头,又往山下跑。到了山脚下,他们向解放军举起了白旗,正式投降。

原来,村民们用石头在半山腰上封堵了上山的路。有人想攀爬过去,村民们居高临下,举起石头朝他们猛砸。

领着国民党残军投降的,是一个团长。他长叹了一口气,对丁营长说:没想到你们这么得民心,在这个偏远的穷山村,村民们都支持你们。

丁营长心里明白,这个山村,过去从来没有红色部队进驻过,村民们的选择,完全是自发性的。

若干年后,罗霄山下的这座村落,成了远近闻名的山羊养殖致富村,村里盖起了许多小别墅,连城里人都经常开车过来度假。

这一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进了村史纪念室,他在罗霄山解放战役的展板前久久伫立。讲解员告诉他:当年,是解放军保住了小山村,也是解放军,保全了村里仅有的六头种羊,现在的山羊,都是当年种羊的后代。

听完讲解,老人嘴角露出了微笑,这微笑,是他在给几十年前的自己点赞。

那时的他,做出了一个正确的抉择。因为,他就是当年率部投降的那个团长。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二段写村民们都躲到了罗霄山上,这为后文村民们封堵上山的路并用石头猛砸败逃的国民党残军埋下伏笔。

B预计三个小时结束的歼灭战,结果打了五个小时还是没打下来,是因为这支国民党残军战斗力强、拼死相抗。

C.小说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塑造了解放军丁营长、于连长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让人觉得真实可敬。

D.罗霄山下的这座村落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羊致富村,巧妙地呼应了前文战斗过程中解放军保护六头山羊这一情节。

8.小说写战斗过程跌宕起伏,请简要概括其跌宕之处。

9.小说结尾写白发苍苍的老人参观村史纪念室,这一情节是否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8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7.B

解析:B选项是因为这支国民党残军战斗力强、拼死相抗错误,由文章丁营长在前沿阵地举着望远镜,朝村里看了一会儿,口气坚定地说:不许开炮,绝不能毁了老乡的房子!’”可知,时间拖长的原因是解放军不想毁老百姓的房子。故选B

8.①包围了村庄中的国民党残军,却不能开炮。将残军放至开阔地歼灭,却出现了羊。残军逃至罗霄山,却遭到村民猛砸,只得回到山脚下投降。

解析: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丁营长在前沿阵地举着望远镜,朝村里看了一会儿,口气坚定地说:不许开炮,绝不能毁了老乡的房子!’”此句可知包围了村庄中的国民党残军,却不能开炮。由然而,战端刚开,村里突然窜出了六头山羊,估计是受了枪炮的惊吓,从隐藏地跑了出来,它们一头扎进了剑拔弩张的战场,光打圈,并不往远处跑可知将残军放至开阔地歼灭,却出现了羊。由原来,村民们用石头在半山腰上封堵了上山的路。有人想攀爬过去,村民们居高临下,举起石头朝他们猛砸可知残军逃至罗霄山,却遭到村民猛砸,只得回到山脚下投降。

9.不多余。白发老人成为村民致富的见证者,丰富了小说内容,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点出老人就是当年率部投降的团长,情节安排巧妙,颇具匠心。升华了爱护百姓、热爱和平这一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情节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看前面的情节(包括标题)是否有伏笔暗示、结尾对主题的拓展与深化、情节突转造成的艺术效果、结尾对人物形象的丰富、结尾提供给读者的想象空间等角度进行分析。由当年,是解放军保住了小山村,也是解放军,保全了村里仅有的六头种羊,现在的山羊,都是当年种羊的后代可体现文章的主旨:爱护百姓、热爱和平。由听完讲解,老人嘴角露出了微笑,这微笑,是他在给几十年前的自己点赞可知白发老人成为村民致富的见证者,丰富了小说内容,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由文章中那时的他,做出了一个正确的抉择。因为,他就是当年率部投降的那个团长可看出老人就是当年率部投降的团长,造成了情节突转的艺术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于仲文,字次武。少聪敏,髫龀就学,耽阅不倦。九岁,尝于云阳宫见周太祖,太祖问曰:闻儿好读书,书有何事?仲文对曰:资父事君,忠孝而已。太祖甚嗟叹之。其后就博士李祥受《周易》《三礼》,略通大义。及长,倜傥有大志,当时号为名公子。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迟迥作乱,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迥又遣宇文胄、宇文威复攻仲文。贼势逾盛,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檀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檀让以余众屯城武,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飨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未几,其叔父太尉翼坐事下狱,仲文亦为吏所簿,于狱中上书。书曰:当群凶问鼎之际,黎元乏主之辰,臣叔翼总驭燕、赵,南邻群寇,北捍旄头,内外安抚,得免罪戾。伏愿下降云雨之施,录涓滴之功,则寒灰更然,枯骨生肉,不胜区区之至。上览表,俱释之。

(节选自《隋书·于仲文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

B.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

C.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

D.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髫龀,儿童七八岁。髫,指小儿下垂的短发;龀,指小孩子换牙。

B.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后成为专通一经、教授生徒的官职。

C.起家,文中指于仲文从家中被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初步踏上仕途。

D.黎元,文中指百姓。古代黔首”“豪右”“黎庶均指百姓。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仲文少年聪慧,深得太祖赏识。他从小沉迷读书,认为读书能帮助父亲、侍奉君王,行忠尽孝,周太祖非常赞叹。

B.于仲文坚守大义,不与叛军为伍。他拒绝了尉迟迥的引诱,多次受到攻击,在敌人强大的攻势下死战得以脱身,到达京师。

C.于仲文精于谋略,多次获得胜利。他趁檀让懈怠,攻取武城;夺取金乡,斩杀徐善净;俘获檀让,平定黄河以南。

D.于仲文勇于自辩,获得皇帝宽宥。他主动向皇帝上书,力陈自己的叔父于翼在动乱的时局中立下了功劳,最终和叔父一起被释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

(2)未几,其叔父太尉翼坐事下狱,仲文亦为吏所簿,于狱中上书。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0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0.B

解析:仲文伪北的主语,不能断开,故仲文前断句,排除选项CD,根据文意是使檀让的军队大败,所以大败让军中间不能断开,故让军后断句,排除选项A。故选B

11.D

解析: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选项“‘豪右指百姓错误,豪右指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故选D

12.C

解析:C选项斩杀徐善净错误,原文仲文执之,遂取金乡只是说于仲文捉拿住徐善净,于是夺取了金乡,并没有说斩杀他。故选C

13.(1)(于仲文)冲破包围逃走,被贼人追赶,边战斗边逃跑,跟随他战死的骑兵有十之七八。

(2)不久,他的叔父、太尉于翼因事犯罪被关进监狱,于仲文也被官吏收押,他在狱中上书。

解析: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溃:冲破。遁:逃走。且…………:边…………。所从骑死者:跟随他战死的骑兵。十七八:十之七八。(2)未几:不久。坐:因犯……罪。下狱:被关进监狱。为……所:被。簿:收押。

【参考译文】

于仲文,字次武,幼年就聪明灵活,小时候上学,就沉迷书中而不知疲倦。于仲文九岁时,曾经在云阳宫拜见周太祖,太祖问他:听说你爱读书,书中都讲些什么事?于仲文答道:帮助父亲,侍奉君主,只是些忠孝之事罢了。太祖非常赞叹。于仲文后来跟随博士李祥学习《周易》《三礼》,大概知晓书中的要义。等到长大之后,胸怀大志,气度超凡,被当时的人称为名公子。从家中被征召出来做官,担任赵王的属官,不久升迁为安固太守。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时,尉迟迥发动叛乱,派人诱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尉迟迥对他不听从自己非常愤怒,派遣仪同的宇文威进攻他。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的军队,尉迟迥又派遣他的部将宇文胄、宇文威,又进攻于仲文。贼人的势力更加旺盛,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池西门,冲破包围逃走,被贼人追赶,边战斗边逃跑,跟随他战死的骑兵有十之七八。于仲文仅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檀让拥有数万军队,于仲文用瘦弱的士兵来挑战。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于是于仲文派遣精锐部队从左右两侧夹击贼兵,使檀让的军队大败,活捉了五千多人,斩杀了七百人。檀让率领残余的军队驻扎在城武。于仲文假意下发公文到各州县说:大将军来了,应多多聚集粮食。檀让还认为于仲文不可能马上就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于仲文知道他松懈了,于是挑选精锐的骑兵袭击他,一天便赶到了,于是攻占了城武。尉迟迥的部将席毗罗,拥有十万军队,驻扎在沛县,他的妻子儿女在金乡。于仲文派遣人假称是席毗罗的使者,对金乡城的守主徐善净说:檀让明天午时到达金乡,将要宣布蜀公的命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认为真的这样。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徐善净望见于仲文的军队将要到达,还以为是檀让到了,于是出城迎接谒见。于仲文捉拿住他,于是夺取了金乡,俘获了檀让。用囚车把他送到京师,黄河以南地区全部平定。不久,他的叔父、太尉于翼因事犯罪被关进监狱,于仲文也被官吏收押,他在狱中上书。书中说:正是群雄图谋夺取政权的时候,百姓缺乏主君的时候,我的叔叔太尉于翼一起抵御燕、赵两国,南面和群贼相邻,北面捍卫外族入侵者,内外一起安顿抚慰,应该免了他的罪过,我希望陛下能降云雨的恩施,记录下这小小的功劳,那么死灰都会再次复燃,枯骨都能长肉,我不胜感激。皇上看了他的奏表,一起释放了他和他叔叔。

三、未分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 此诗为苏轼被贬海南岛后,遇赦北还渡海时所作。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参横斗转,指时近深夜,点出渡海的时间,又照应诗歌题目。

B.遇赦北归,诗人回想自身遭际,发出了空有乘桴渡海之意的感慨。

C.诗人被贬海南蛮荒之地,九死不恨,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贞之情。

D.诗歌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自然贴切,格调明朗,意蕴深远。

15.诗的颔联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难度:
知识点:诗
使用次数:11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4.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的形象、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贞之情错,九死南荒吾不恨的原因是兹游奇绝冠平生,意为诗人在偏僻荒远的南方看到了奇绝的景观,表达了苏轼豁达的胸襟。

15.①乌云散去,明月高悬,不需点缀;青天碧海,本就澄澈清明。意在表明人生的磨难终将结束,自己原本就是清白的。表达了诗人遇赦北还时的欣喜之情。

解析:在赏析诗歌关键诗句时,要注重对诗句所使用的手法进行赏析;体会诗人情感,赏析古代诗歌的关键诗句要注重把握诗人的情感,诗人的情感可以从诗歌描写、叙述的具体内容中体会。颔联中海色本澄清体现了作者的清白,云散月明表明人生的磨难终将结束,从而表达了诗人遇赦北还时的欣喜之情。

四、名句默写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5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0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6
60.0%
偏难
2
20.0%
容易
2
2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现代文阅读
3
30.0%
文言文阅读
1
10.0%
未分类
1
10.0%
名句默写
1
10.0%
语言表达
3
30.0%
作文
1
10.0%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10.0%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10.0%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10.0%
人物传记类
1
10.0%
1
10.0%
其他
1
10.0%
词语
1
10.0%
图文转换
1
10.0%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1
10.0%
材料作文
1
10.0%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张林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