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3上海高一上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105719
2013上海高一上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105719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20-09-15
题号
评分
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白杨树的湖中倒影

龙应台

(1)为什么需要文学?了解文学、接近文学,对我们形成价值判断有什么关系?如果说,文学有一百种所谓“功能”,我必须选择一种最重要的,我的答案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

(2)鲁迅的短篇《药》,讲的是一户人家的孩子生了痨病。民间的迷信是,馒头沾了鲜血给孩子吃,他的病就会好。或者说《祝福》里的祥林嫂,祥林嫂是一个唠唠叨叨的近乎疯狂的女人,她的孩子给狼叼走了。

(3)让我们假想,如果你我是生活在鲁迅所描写的那个村子里头的人,那么我们看见的、理解的,会是什么呢?祥林嫂,不过就是一个让我们视而不见或者绕道而行的疯子。而在《药》里,我们本身可能就是那一大早去买馒头,等看人砍头的父亲或母亲,就等着要把那个馒头泡在血里,来养自己的孩子。

(4)但是透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村子里的人生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药》里头,你不仅只看见愚昧,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你同时也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在《祝福》里头,你不仅只看见贫穷粗鄙,你同时看见贫穷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学,使你“看见”。

(5)我想作家也分成三种吧!坏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伟大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的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这是三个不同层次。

(6)文学使我们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里,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还有直觉的对“美”的顿悟。美,也是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

(7)苏东坡的《江城子》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8)你说这短短七十个字,它带给我们什么?它对我们的价值判断有什么作用?你说没有,也不过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那欲言又止的文字,文字里幽渺的意象,意象所激起的朦胧的感觉,使你停下来叹一口气,使你突然看向窗外倏然灭掉的路灯,使你久久地坐在黑暗里,让孤独笼罩,与隐藏最深的自己素面相对。

(9)但是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如果鲁迅的小说使你看见了现实背后的纵深,那么,一首动人、深刻的诗,我想,它提供了一种“空”的可能,空,是另一种现实。我们平常看不见的、更贴近存在本质的现实。

(10)假想有一个湖,湖里当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到它树干的凹凸的质地。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但事实上有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不注意到它的存在。水边的白杨树,不可能没有倒影,只要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而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而且它那么虚幻无常:风吹起的时候,或者今天有云,下小雨,或者满月的月光浮动,或者水波如镜面,而使得白杨树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破碎的,它是回旋的,它是若有若无的。但是你说,到底岸上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还是水里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然而在生活里,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头,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头那个“空”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的层面。

(11)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

(节选自《百年思索》,有删改)

1. 在第(4)段中,作者说:文学,使你“看见”。请结合文章,概括《药》和《祝福》使我们“看见”的两层内容。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简析第(6)段在文中的作用。

3. 第(10)段中的“白杨树”指的是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白杨树的倒影”指的是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祥林嫂似的人物视而不见或绕道而行,只有通过文学我们才对他们充满同情。

B. 作家借文学作品使我们和现实之间产生了艺术的距离,从而让我们对现实有了更理性的理解。

C. 诗词的文字、意象、意境会带给读者突然的触动,让读者更贴近自己的内心,看见真实的自己。

D. 与鲁迅小说的现实性作用不同,苏东坡的词向我们提供了看不见却更贴近存在本质的“空”。

5. “一首动人、深刻的诗,我想,它提供了一种‘空’的可能,空,是另一种现实。我们平常看不见的、更贴近存在本质的现实。”请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例(本文涉及的文学作品除外),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3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1). 第一层:文学使我们从日常人物和生活状态中认清人类的生存状态。    (2). 第二层:文学使我们对人类生存的悲伤与痛苦(精神苦难)产生尊敬和悲悯(深刻体悟)。   

2. 总结上文文学能使我们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的两层内容,同时,引出下文。   

3.     (1). 理性的现实世界    (2). 感性的心灵世界    4. A   

5. 如《明天》,我们不仅看到了旧社会人民生活的苦难,还看到了人性的丑恶。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提炼概括。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有:(1)整体阅读语言材料。把握语言材料的内容要点,即明确文中透露的信息点。(2)根据题干要求,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阅读,查找与题干相对应的信息源,辩别真伪,筛选所需信息。(3)在阅读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将文章前后进行比照、勾连,归纳出文章大意。这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操作过程。整体感知的直接体现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概括准确是整体感知正确的表现,是深入解读的基础。

从“在《药》里头,你不仅只看见愚昧,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你同时也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可知,文学使我们从日常人物和生活状态中认清人类的生存状态;从“在《祝福》里头,你不仅只看见贫穷粗鄙,你同时看见贫穷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可知,文学使我们对人类生存的悲伤与痛苦产生了尊敬和悲悯。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思维角度涉及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三方面。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等等。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本题考查的是过渡段的作用。

从“文学使我们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可知,第(6)段总结了上文“透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村子里的人生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药》里头,你不仅只看见愚昧,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你同时也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在《祝福》里头,你不仅只看见贫穷粗鄙,你同时看见贫穷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学,使你‘看见’……”。同时,引出下文。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提炼概括。

由“假想有一个湖,湖里当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到它树干的凹凸的质地。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可知,第(10)段中的“白杨树”指的是理性的现实世界;由“水边的白杨树,不可能没有倒影,只要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而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而且它那么虚幻无常……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头,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头那个‘空’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的层面”可知,第(10)段中的“白杨树的倒影”指的是感性的心灵世界。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

A项,“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祥林嫂似的人物视而不见或绕道而行,只有通过文学我们才对他们充满同情”错误,原文是说“让我们假想,如果你我是生活在鲁迅所描写的那个村子里头的人,那么我们看见的、理解的,会是什么呢?祥林嫂,不过就是一个让我们视而不见或者绕道而行的疯子……”,原文只是假设的情况,并不代表现实中就是如此。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题干中的句子的含义,重视文学作品中“平常看不见的、更贴近存在本质的现实”的一面。考生还要注意题目要求,所举文学作品的例子不能是本文涉及的文学作品。如以鲁迅先生的《明天》为例,《明天》讲述了鲁镇的寡妇单四嫂子的丧子之痛,抨击了黑暗社会吃人的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旧社会人民生活的苦难,还看到了人性的丑恶。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凤凰一去不复返

赵川

①好些年前,我跟亲戚开了一辆大车,穿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沙漠地带,进入亚里桑那州,再绕道内华达州,看过各种奇怪的人类不宜生存的地貌──那样子,我们以为快要到达火星了。然而,穿过一大片亲戚称之为鸟不生蛋的荒凉地方,最后我们突然就抵达了车水马龙、灯火通明的拉斯维加斯。拉斯维加斯对于去过的人已不必细述。对于没去过的,你就想象吧。它像一个普及版的欲望幻象,在购物商厦到处开花的今天,其实已不那么令人惊诧。那里有包裹了大量赌博设施而搭起的威尼斯水城、埃及金字塔墓道,那里要热带有热带,要未来世界有未来世界。但是,种种舞台布景似的主题景观,堆砌起来,不是为了传递文明,也不是出于景仰之心。山寨版的奇观和异域情调是欲望的景观,让人们陡增自信,打开了胃口和征服欲。同时,它们也是项混淆视听的基础工作,将声名狼藉的赌,藏匿在游乐的花花表皮之下。盖在原本印第安人土地上的拉斯维加斯,骨子里的真正文明是赌业,其他大都只是晃动起来的贩售幌子,而且绝对是美式快餐口味。

②去年金秋十月我在湘西,因为靠得近,与几个朋友去了趟凤凰古城。车从怀化一路开去,在青绿的山色树影间,山水重叠,层层叠叠,蜿蜒而进。那样的路途算不上辛苦,但也有些远离尘烟的感觉。在那个下午的汽车颠簸中,有关“边城”的种种描述,总像是要在下一个山路拐角后面,陡然落为现实。

③然而早已成了“景点”的凤凰出现时,却让人像从内华达沙漠一下子冲进了拉斯维加斯。那晚下着雨,一排排灯红酒绿的食肆商铺,忙碌吃喝的游客,做各种兜售的商贩,着急却又堵在那里的汽车,沈从文家乡的旧事,在那种现场里当然无从着落。后来,落脚的一家腾姓苗家姑娘跟我讲,当地人多数以出租房子为业,闲着几乎都在搓麻将。如果这时上天有一只手,同时揭开当地人家的屋顶,可以看到家家几乎都在玩着“围城”的游戏。我倒并不是因为凤凰的人都在搓麻将,才将它与拉斯维加斯并提,而是看到这小城,终于人声鼎沸地突兀在万山丛里,煞是奇观。它极尽所能,描红画绿,形态夸张,硬生生山寨了自己,为的是能够便利当场消费。

④晚一些,酒吧街上夜店的巨大霓虹灯幌子洋气十足,成排耸起在山前,倒映在沱江里,看起来美轮美奂。想起伊拉克朋友讲,巴格达城边上的底格里斯河,平日里也就是一般的秀美,那阵子美军夜夜来轰炸,爆炸时腾空而起的焰火,倒映在河里,她说那景象也有人欣赏的,那些夜景图片网上便能找到。凤凰城酒吧街每晚发出震耳欲聋的强劲节奏,声声如雷,想必也震动着对岸不远处坡上沈从文的墓石和尘土。

⑤其实,隔了几月,我几乎忘了那个因“市场”了、空间拥挤、甚是无趣的凤凰“古城”。但春节从一位朋友那儿,随手翻到本讲中国重要旅游景观的书,翻到介绍凤凰的那一页,那里仍刊印着沈从文的旧话:“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当可有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竿”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里,安顿下三五千人口……”看看书里,再没有那地方的其他“真相”,我心里有点儿无名恼火。

⑥那天离开凤凰,在道口塞了个把小时的车,看到沿了山叠了江,成片新的“古城”楼盘正整齐地向城外挺进。招商或正开始,商机已经到来。拉斯维加斯也是文化搭台,商业唱戏。回到我生活的城市,哪儿不都不容争辩地在日新月异?也是在春节里,读到拉贾·舍哈德在《漫步巴勒斯坦》中讲,以色列在西岸山上的开发,“永远摧毁了贫瘠土地和丰饶居民区之间的戏剧性对比,正是这种对比规定了圣城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作为人类文明面对荒野的最后边区,耶路撒冷的独特性就来源于此”。是呀,沈从文先生,如今让我们怎么还能理解那些经济之外的事情?

6. 第①段在交待去拉斯维加斯的路程时作者有意采用了繁笔,简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7. 作者在第③段写到:“凤凰出现时,却让人像从内华达沙漠一下子冲进了拉斯维加斯。”说说让作者出现这种感受这两个城市的相似点。

8. 下列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A. 第②段作者把凤凰想象成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表达了其对文学大师的仰慕之情。

B. 在刚进凤凰时作者罗列了雨中古城的一系列景物,貌似客观却饱含不解和失望。

C. 作者在第④段中提及伊拉克朋友所讲之事是为了将底格里斯河之夜景与凤凰美丽繁华夜景作比较,为后文表达凤凰被“市场化”的悲哀、无奈做铺垫。

D. 第⑥段中作者写了凤凰城外正在建设的大片楼宇,字里行间满是嘲讽又满含悲哀。

E. 文章写的是凤凰却多次提到拉斯维加斯,意在通过比较写出对凤凰被“市场化”的愤恨。

F. 文章最后两段引用了名人话语,作者借此表达自己与两位名人都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感到深深的忧虑。

9. 文章末尾作者向着沈从文先生抒发了对于当今凤凰的感慨,而当年的沈从文也是因为感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写下了名作《边城》。

10. 本文以“凤凰一去不复返”为题好在哪里,请结合文章主旨加以赏析。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5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6. 强调拉斯维加斯周边环境的荒凉,反衬出作为赌城的拉斯维加斯的繁华。   

7. 两者同样都是突兀在远离烟尘自然环境中的喧闹之城;两者同样都极尽所能,描红画绿以鼓动人们各种欲望,充斥着浓重的商业气息。   

8. AF   

9. 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与价值观正在失落   

10. 主旨:通过写作者在已然商业化的湘西古城的见闻,表达了作者对当前社会发展只注重经济而丢弃优秀民族文化状况的深深忧虑。手法:双关或比喻,凤凰既指凤凰古城又指传统文化;化用,“黄鹤一去不复返”;比拟,“一去不复返”。

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文本的艺术手法分析文本的思想内容,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从“穿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沙漠地带,进入亚里桑那州,再绕道内华达州,看过各种奇怪的人类不宜生存的地貌──那样子,我们以为快要到达火星了。然而,穿过一大片亲戚称之为鸟不生蛋的荒凉地方,最后我们突然就抵达了车水马龙、灯火通明的拉斯维加斯”可知,第①段在交待去拉斯维加斯的路程时作者有意采用了繁笔,繁笔在描神刻物、穷形尽相方面有着细致入微的作用。这里强调拉斯维加斯周边环境的荒凉,反衬出作为赌城的拉斯维加斯的繁华,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能更强烈的感染读者。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整合。

从“穿过一大片亲戚称之为鸟不生蛋的荒凉地方,最后我们突然就抵达了车水马龙、灯火通明的拉斯维加斯……”“车从怀化一路开去,在青绿的山色树影间,山水重叠,层层叠叠,蜿蜒而进。那样的路途算不上辛苦,但也有些远离尘烟的感觉……然而早已成了‘景点’的凤凰出现时,却让人像从内华达沙漠一下子冲进了拉斯维加斯”可知,凤凰古城和拉斯维加斯都是突兀在远离烟尘自然环境中的喧闹之城;从“它像一个普及版的欲望幻象……山寨版的奇观和异域情调是欲望的景观,让人们陡增自信,打开了胃口和征服欲。同时,它们也是项混淆视听的基础工作,将声名狼藉的赌,藏匿在游乐的花花表皮之下……” “那晚下着雨,一排排灯红酒绿的食肆商铺,忙碌吃喝的游客,做各种兜售的商贩,着急却又堵在那里的汽车,沈从文家乡的旧事,在那种现场里当然无从着落……我倒并不是因为凤凰的人都在搓麻将,才将它与拉斯维加斯并提,而是看到这小城,终于人声鼎沸地突兀在万山丛里,煞是奇观。它极尽所能,描红画绿,形态夸张,硬生生山寨了自己,为的是能够便利当场消费”可知,凤凰古城和拉斯维加斯都极尽所能,描红画绿以鼓动人们各种欲望,充斥着浓重的商业气息。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

A项,“表达了其对文学大师的仰慕之情”错误,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是说“在那个下午的汽车颠簸中,有关‘边城’的种种描述,总像是要在下一个山路拐角后面,陡然落为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凤凰古城的向往。

F项,“都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感到深深的忧虑”错误,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反映的显然并不是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感到深深的忧虑。

故选AF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对大纲规定的名著名篇有熟悉程度,特别注意情节、人物、主题的把握,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做题时要仔细,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沈从文在《边城》中摹写边城人的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含蓄地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美德与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欲借边城人的生活方式来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通过文章的内容,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倾向,深入解析作者在文字中所寄寓的思想。

题目“凤凰一去不复返”中的“凤凰”既指凤凰古城又指传统文化,可以说使用了双关或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一去不复返”化用了“黄鹤一去不复返”的典故,“一去不复返”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当前社会发展只注重经济而丢弃优秀民族文化状况的深深忧虑。作者通过写在商业化的湘西古城的见闻,表达了对凤凰古城被“市场化”的悲哀和忧虑之情。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填空题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①词,又叫________。

②《合欢树》的作者是________,其小说代表作是___________

③柳宗元,字______,又称“柳河东”、“________”,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④“诗经六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8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诗余、曲子词    (2). 史铁生    (3).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    (4). 子厚    (5). 柳柳州    (6). 风、雅、颂、赋、比、兴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平时整理积累,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或线索梳理文学文化常识,侧重名家名作,分类整理记忆。做题时要仔细分辨,注意时间、国别等重要信息。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合欢树》的作者是中国作家史铁生,其小说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点睛】解答识记文化常识类题目,需要考生熟记大纲规定的文化常识,平时注意分类整理记忆。

三、名句默写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默写。

①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②__________,白露未晞。

③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英俊沉下僚。

⑤孔子曰:“益者三友,__________。友直,_____,友多闻,益矣。

⑥夫子循循然善诱人,____________,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⑦譬如平地,__________,进,吾往也。

⑧子曰:“______________,文胜质则史。___________,然后君子。”

⑨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不复也。”

⑩夫仁者,_______________;己欲达而达人。

难度:
知识点:其他
使用次数:15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怅寥廓    (2). 蒹葭萋萋    (3). 欲辨已忘言    (4). 世胄蹑高位    (5). 损者三友    (6). 友谅    (7). 博我以文    (8). 虽覆一篑    (9). 质胜文则野    (10). 文质彬彬    (11). 不悱不发    (12).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3). 己欲立而立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寥”“萋”“辨”“蹑”“篑”“悱”。

【点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四、选择题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召有司图(           )     ② 故且怠(          )

而鸡豚(          )        ④吾不忍梦得之(          )

难度: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8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通“按”,查看    (2). 困苦    (3). 喂养    (4). 处境困窘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召有司案图”是说“叫有关的官员查看地图(指出划给赵国的几座城)”,“案”:通“按”,查看。

“故病且怠”是说“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病”:困苦。

“遂而鸡豚”是说“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猪”,“遂”:喂养。

“吾不忍梦得之穷”是说“我不忍心梦得被逼得无路可走”,穷:处境困窘。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

本卷还有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3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偏难
1
7.69%
中等
5
38.46%
基础
6
46.15%
容易
1
7.69%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现代文阅读
2
15.38%
填空题
1
7.69%
名句默写
1
7.69%
选择题
4
30.76%
文言文阅读
3
23.07%
未分类
1
7.69%
作文
1
7.69%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2
15.38%
文学常识及鉴赏 单元测试
1
7.69%
其他
1
7.69%
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5
38.46%
1
7.69%
人物传记类
1
7.69%
历史事件类
1
7.69%
命题作文
1
7.6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张佳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