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1黑龙江高三上学期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同步练习105849
2021黑龙江高三上学期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同步练习105849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20-09-23
题号
评分
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首先需要深入研究中华文化,不断探究中华文化精神。

研究中华文化,就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整体性。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域板块、各民族群体都为中华文化发展增添了不同的文化要素。以史诗为例,中原文化由于受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影响,史诗和神话传说得不到完整记载,散落成为碎金状态,以致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史诗。但是,如果把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计算进来,中国就是史诗的富国和强国。《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史诗,有六十万行以上;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也有十几万、二十万行。南方和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神话史诗、民族起源史诗、民族迁徙史诗,数量达几百种之多。因此,研究中华文化、探究中华文化精神,要从整体上考察中华文化。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也要善于从整体上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

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既呈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品格,也有自大封闭导致落后的遗憾。汉唐时代,中国具有一流的综合国力和文化实力,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唐朝大规模汲取外来音乐,南海舶”“西域舶和日本遣唐使的船队络绎不绝。这种开放带来的繁华,使得中国人以汉为名,叫作汉人;以唐为字,叫作唐人街。然而,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北京进贡自鸣钟、世界地图时,《明史·神宗本纪》中只记一句话:大西洋利玛窦进方物。万历皇帝只把自鸣钟看作洋玩意儿,把世界地图绣成壁画来欣赏。当时的统治者只知享受西方文明却不思吸收借鉴西方文明,导致潜在的取法西方发展科技和工业的契机无声无息地滑走了。到了18世纪,尽管清朝乾隆时期《四库全书》以乾嘉考据学的功力展示了中国数千年博大精深的学术文化史,但可惜当时的体制不能使科学研究与创造发明相结合,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依然浪掷于以八股求利禄之中,无法开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历史一再证明:开放包容则兴,自大封闭则衰。正是在近代付出惨重代价后,中国人的精神在压抑中爆发、在挫折中提升,终于迎来中华文化的新发展,也迎来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我们研究中华文化、探究中华文化精神,要植根大地、连通地气。精致的瓷碟只能培育出绿豆芽,广阔的大地才能生长出参天大树。学术研究也是如此。为此,有必要提倡五学法门,即眼学、耳学、手学、脚学、心学。所谓脚学,就是要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注重田野调查,以双脚丈量写在大地上的中华文化血脉。就算研究中国传统文学,我们也要用好脚学,通过田野调查形成文学地理学。这种方法接地气,可以形成文学与地理关系上的七巧板效应。通过田野调查,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国的少数民族史诗属于草原史诗、高原史诗、山地史诗,因而不同于古希腊的海洋城邦史诗、印度的热带雨林史诗。

(摘编自杨义《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数民族的大量文学作品,给整个中华文化增添了光彩,各民族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

B.由于受到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言论的影响,中原文化没有了产生史诗和神话传说的土壤。

C.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唐朝大规模汲取外来音乐,体现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未来的文化品格。

D.文中提到的七巧板效应是指通过田野调查,可以发现文学与地理的关系,了解中华文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指出研究中华文化、探究中华文化精神的意义,然后分角度阐发如何加以研究和探究。

B.文章在论述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时,运用大量材料增强了说服力,并运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

C.文章引用《明史·神宗本纪》和《四库全书》中的内容,论证了自大封闭会导致落后的观点。

D.文章在最后一段论述了利用好脚学对区分少数民族史诗与希腊、印度史诗有着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黑格尔对中华文化存在片面、错误的解读,所以他才得出了中国没有史诗的结论。

B.明朝统治者只知享受西方文明却不思借鉴,使中国错失了取法西方发展科技和工业的契机。

C.清朝乾隆时期注重八股取士,忽视学术文化研究,导致中国无法开启自己的工业化进程。

D.用好脚学,注重田野调查,就会产生积极效应,使中国传统文学研究出现繁荣景象。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3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B.“没有了……土壤分析错误,原文是得不到完整记录

2C.文章并没有引用《四库全书》的内容。

3B. (A.黑格尔认为中国没有史诗的原因是中原文化由于受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影响,史诗和神话传说得不到完整记载,散落成为碎金状态,”C.“忽视学术文化研究分析错误,原文说当时的体制不能使科学研究与创造发明相结合,文章强调的是体制的原因。D.过于绝对,还有其他条件)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翟芳桂家的店铺,在埠头区的斜纹二道街,是最招乌鸦的。一是因为门前那两棵粗壮的大榆树,使乌鸦有落脚之处,再就是她家开的是粮栈。五谷的味道,对乌鸦来说,无疑是诱人的。

乌鸦喜欢群飞,所以落在榆树上的乌鸦,三五只那算是少的。通常,翟芳桂清晨打开店门,会发现榆树矮了一截,乌鸦好像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你若想让榆树恢复原样,就得舍一把谷子,将它们撒到树下,乌鸦便纷纷落地啄食。榆树颤悠几下,个头又回去了。

翟芳桂不讨厌乌鸦,首先它们会穿衣服,黑颜色永远是不过时的。其次,它们性情刚烈,不惧寒冷。到了冬天,那些色彩艳丽的鸟儿,都扑扇着翅膀南飞了,乌鸦却仍在北方的雪野中挺立着。还有,它那粗哑的叫声,带着满腔的幽怨,有人间的色彩,不像画眉、黄鹂、燕子,虽然叫得好听,但太像天上的声音了,总觉得无限遥远。翟芳桂因为爱乌鸦,有时会偷着撒几把谷物给它们吃,若是被她男人纪永和看见,他就把她和乌鸦连在一起骂:有本事自己找食儿去呀,白吃我的,小心烂嘴!在他眼里,乌鸦穿着丧服,叫起来跟哭一样,不是吉祥鸟。乌鸦也认人吧,若是先打开店门的是纪永和,不等他驱赶,它们一轰而起,朝松花江畔飞去。

纪永和厌恶乌鸦,粮栈的生意只要稍差一点,他就会赖在乌鸦身上。为了阻止它们来,他曾爬上榆树,将乌鸦蛋悉数掏了,再将巢捣毁。乌鸦蛋是绿皮的,纪永和打碎它们的时候,不怀好意地对翟芳桂说:哼,藏在春宫里的,就不会是什么好鸟!翟芳桂想起自己在娼寮的日子,只能叹息一声。乌鸦有记性,它们被端掉窝后,不再来筑巢,可是那两棵榆树,它们还是恋的,依然一早一晚地光顾。气得纪永和直想把那两棵榆树拦腰截断。可是树虽然长在他家门前,却不归粮栈所有,是俄国人的。伐掉榆树,等于是在洋人头上拔毛,纪永和没那个胆子。

纪永和骂乌鸦的时候,也避讳人的,比如在斜纹三道街开糖果店的陈雪卿。她是满人,传说乌鸦救过清太祖,乌鸦在满人的心目中,就是报喜神和守护神。朝廷里特设索伦杆,祭祀乌鸦。满人看见乌鸦,分外喜欢,撒以五谷,从无伤害。陈雪卿有一件宝蓝色的织锦缎子旗袍,胸前就绣着一双乌鸦。有一回纪永和骂乌鸦,正赶上陈雪卿来粮栈,她气得扭头就走。纪永和追上去,一迭声地赔不是。纪永和抠门得出名,但在陈雪卿身上,他不敢不大方。她来买粮,他舍得低价出售。除了迷恋这女人的气质,纪永和惧怕的是陈雪卿背后的男人,因为他是胡匪。其实,几乎没谁见过那个男人。他回到哈尔滨,似乎永远是在夜间,而且进了家也不出门,待个三两天就走了。平常的人,就只有从陈雪卿生的儿子身上,揣测胡匪的相貌了。那人应该是方脸吧,小眼睛,蒜头鼻子,长着一张可以吃四方的阔嘴巴。陈雪卿的店面不大,卖的糖又都是阿什河糖厂产的,单调,生意算不得好,但她吃的穿的,却比谁都精细和讲究。人们背地议论,陈雪卿的糖果店,不过是个招幌。她真正的财路,在那个神出鬼没的男人身上。他为她送来了大把大把的银子,陈雪卿花钱时,才能挺直腰杆。就说埠头区吧,自中东铁路修建之后起,这里就是俄国人的天下了。他们开的面包坊、咖啡店、香肠铺、冷饮亭、鲜花店,去的中国人少而又少,可陈雪卿常去。她夏季的各色旗袍,十几套不止,光冬季的旱獭皮大衣,就有两件,一件雪青色,一件深黑色。陈雪卿常在周末时,扯着孩子,去商务街口的伊留季昂电影院,看直接从巴黎和柏林购进的外国电影。这家影院开业之时,翟芳桂恰好从门前路过。看着影院门口燃起的上千支庆典的蜡烛,翟芳桂心想,要是能跟个知冷知热的人,坐在里面看上一场电影,多美!在她想来,看场电影不难,而能跟意中人看电影,就难了。

因为纪永和在身后盯着,所以这个早晨,尽管是翟芳桂打开的店门,栖息在榆树上的乌鸦,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装满五谷的屋子。不过,合该它们有口福,正当它们要飞离的时候,陈雪卿出现了。陈雪卿穿着蓝色的棉布旗袍,肩上搭着洋红色披肩,足蹬半高跟皮鞋,把整条街巷踏得有声有色的。纪永和从窗口发现陈雪卿,连忙抓了两把米,撒到榆树下。乌鸦落地啄食的时候,陈雪卿停下脚步,微笑着看了片刻。不过她并没有走进粮栈,乌鸦没走,她先走了。翟芳桂见纪永和拉长了脸,知道他在心疼那两把米,很解气,忍不住笑了起来。

                                         选自迟子建小说《白雪乌鸦》

18.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段,寥寥数笔便把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也表现出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B.翟芳桂对乌鸦的喜爱,是因为它们“会穿衣服”“性情刚烈”“叫声带着满腔的幽怨”,这实际上反映出人物的生活情趣、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
C.
纪永和讨厌乌鸦,想把家门前两棵榆树伐掉,却因树归俄国人所有而不敢动手,这个细节是为表现殖民者对中国的掠夺和对百姓的欺压。
D.
很少有人见过陈雪卿丈夫的相貌,只能根据他的儿子揣测,陈雪卿吃穿用度和冷清的生意又很不相符,这些都增加了人物身份的神秘感。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1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8.C于文无据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4-9小题。

彭越,昌邑人,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陈胜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

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越谢曰:“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引一人斩,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莫敢仰视。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

沛公击昌邑,彭越助之。汉二年,沛公与诸侯击楚,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拜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汉王败彭城,越复亡其所下城,将其兵北居河上。汉三年,越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汉四年,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越下睢阳、外黄十七城。汉五年秋,项王南走,越复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以给汉王食。项籍已死。立越为梁王,都定陶。

十年秋,陈稀反,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征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谢。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至郑, 逢吕后从长安来,道见彭王。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 愿处故昌邑。吕后许诺,与俱东至洛阳。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于是吕后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越宗族,国除。

选自《史记·彭越列传》

:①青衣:县名。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       略:掠夺      B.使将将兵诣邯郸          诣:拜访

C.太仆亡走汉                 亡:逃亡      D.遂夷越宗族,国除        除:废除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斛”是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B汉二年不是年号纪年法。中国从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如《游褒禅山记》中的至和元年、《琵琶行》中的元和十年都是年号纪年法。

C高祖是庙号,是皇帝在宗庙中被供奉时称呼的名号。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

D太仆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秦汉时主管皇帝车辆、马匹。它和丞相、太师、尚书、门下省、中书省等都是官职名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泽中的一百多个年轻人聚焦在一起,前去追随彭越,并且请求彭越做他们的首领,彭越开始拒绝了他们,还说不愿和他们一起干。

B.第二天最后一个人直到中午才来。大家都觉得是个小事情,可是彭越命令校长杀掉了这个人,并设置土坛,用其人头祭祀。

C.汉五年,彭越又攻下昌邑旁二十多座城,得到大量粮食供给汉王。最后汉王封彭越为梁王,建都定陶。

D.彭越对着吕后哭泣,亲自分辩没有罪行,希望回到故乡。吕后却让彭越的门客告他再次阴谋造反。皇上诛杀了彭越并灭其家族。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

B. 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

C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

D.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臣,君主时代的官吏,也指官吏对君主的自称,有时还可以表示谦卑时自称。

B. 相国,古官名,春秋战国时除楚国,各国都设相,称相国、相邦,为百官之长。

C廷尉,位列三公,是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事宜。

D.夷,古代一人犯死罪而杀灭其亲属的刑罚制度,通常犯谋反罪的人会受此刑罚。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彭越为人冷静,富有管理才能。陈胜起义,少年劝他效仿,他没有此想法,成为首领后,他明确命令坚定执行,确立了威信。

B.彭越助汉灭楚,立下汗马功劳。在楚汉之争中,彭越帮助刘邦攻楚,曾截断过楚国粮道,还攻下很多城池,最后被封为梁王。

C.彭越拒绝出兵,引来高祖责备。汉高祖率兵讨伐陈稀,向彭越征兵,彭越称病,只派将领带军队到邯郸,高祖派人责备他。

D.彭越坚持己见,未听造反建议。彭越害怕高祖怪罪,本想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扈辄建议他发兵反叛,可彭越并未听从。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8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B,……

5.D“门下省、中书省等不是官职名,在古代是政府行政机构。

6.B“可是彭越命令校长杀掉了这个人错误,彭越命令校长,但校长没有杀掉那个人,是彭越直接拉过那个人亲自杀掉了他。

7.B解析:少年前去投奔彭越,彭越是往从的宾语,的主语为少年,排除A少年作为强请的主语,排除C项;百余人泽少年的定语,排除D

8. C解析:廷尉不是三公。

9. A解析:从原文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可见他有想法,只是在等待机会。

参考译文:

彭越,是昌邑人,表字仲。常在钜野湖泽中打鱼,伙同一帮人做强盗。陈胜、项梁揭竿起义,有的年轻人就对彭越说:很多豪杰都争相树起旗号,背叛秦朝,你可以站出来,咱们也效仿他们那样干。彭越说 :" 现在两条龙刚刚搏斗,还是等一等吧。"

过了一年多,泽中年轻人聚集了一百多人,前去追随彭越,说:"请你做我们的首领。"彭越拒绝说:" 我不愿和你们一起干"。年轻人都执意请求,彭越才答应了他们。跟他们约好明天太阳出来集合,迟到的人杀头。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迟到的有十多人,最后一个人直到中午才来。当时,彭越很抱歉地说 :"我老了,你们执意要我当首领。现在,约定好时间而有很多人迟到,不能都杀头,只杀最后来的一个人。"命令校长杀掉他。大家都笑着说 :"何必这样呢,今后不敢再迟到就是了。"于是彭越就拉过最后到的那个人杀了。设置土坛,用人头祭祀,号令所属众人。所属众人都大为震惊,害怕彭越,没有谁敢抬头看他。于是就带领大家出发夺取土地,收集诸侯逃散的士兵,有一千多人。

汉代元年秋天,齐 王田荣背叛项王,就派人赐给彭越将军印玺,让他带领军队渡过淮阴河攻打楚军。楚军命 令萧公角率兵迎击彭越,却被彭越打得大败。汉王二年春天,汉王和魏王豹以及各路诸侯向东攻打楚国,彭越率领他的部队三万多人在外黄归附汉王。汉王说:"彭将军收复魏地十几座城池,急于拥立魏王的后代。如今,魏王豹是魏王咎的堂弟,是真正魏王的后代。" 就任命彭越做魏国国相,独揽兵权,平定梁地。

汉王举兵追击楚军,却被项籍在固陵打败。便对留侯说:"诸侯的军队不跟着来参战,可怎么办呢 ?" 留侯说 :" 彭越本来平定了梁地,立下了累累战功,当初您因为魏豹的缘由,只任命彭越做魏国的国相。如今,魏豹死后又没有留下后代,何况彭越也打算称王,而您却没有提早作出决断,您和他约定: : 假如战胜楚国,睢阳以北到各城的土地,都(分封给彭相国)并让他为王。您能拿出这些土地答应分给彭越,您很快就可以招来他,即使不能招来,事情发展也不致完全绝望。"于是汉王派出使者到彭越那里,按照留侯的策划行事。使者一到,彭越就率领着全部人马在垓下和汉王的军队会师,于是大败楚 军。项籍已死。那年春天,封彭越为梁王,建都定陶。

汉十年秋天,陈豨在代地造反,汉高祖亲自率领部队前去讨伐,到达邯郸,向梁王征兵。梁王说自己有病,派出将领带着军队到邯郸。高祖很生气,派人去责备梁王。梁王很害怕,打算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扈辄说:"大王当初不去,被他责备了才去,去了就会被捕。不如就。此出兵造反。"梁王不听从他的意见,向外假称自己有病。梁王对他的太仆很生气,打算杀掉他。太仆慌忙逃到汉高祖那儿,控告梁王和扈辄阴谋反叛。于是皇上派使臣出其不意地袭击梁王,梁王不曾察觉,逮捕了梁王,把他囚禁在洛阳。经主 管官吏审理,认为他谋反的罪证具备,请求皇上依法判处。皇上赦免了他,废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县。向西走到郑县,正赶上吕后从长安来,打算前往洛阳,路上遇见彭越,彭越对着吕后哭泣,亲自分辩没有罪行,希望回到故乡昌邑。吕后答应下来,和他一块向东去洛阳。吕后向皇上陈述说 :" 彭王是豪壮而勇敢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这是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杀掉他。所以,我带着他一 起回来了。"于是,吕后就让彭越的门客告他再次阴谋造反。廷尉王恬开呈报请求诛灭彭越家族,皇上就批准,于是诛杀了彭越,灭其家族,封国被废除。

三、未分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鸂鶒( xī chì):一种像鸳鸯的水鸟。柘(zhè):一种树。树皮有长刺,皮可以染

黄色,叶卵形,可以喂蚕,木材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池塘里森森蒲草,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儿也不怕人,为第四句“东邻西舍无相侵”作了铺垫与烘托。

B.颌联写村庄前后到处是蓬勃生长的翠色葱茏的桑树和柘树,显示物产的富足,村民生活的安宁和睦,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和情趣。

C.颈联描写了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牧童吹笛和衣而浴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生活的艰辛和蚕娘丰收的喜悦,又表现出牧童性格的顽皮。

D.晚春是山中忙碌的季节,诗人却着墨于静,于是静中有动,景中有情,景外有人,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此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1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尾联通过描写山翁的神态、动作、心理,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

C.本诗末尾用一“熟”字写“西坡瓜豆”,描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D.晚春是山中忙碌的季节,然而诗人却着墨于写宁静,由宁静中见农忙。景中有情,景外有人,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难度:
知识点:诗
使用次数:12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0. C(“写出了农家生活的艰辛与全诗意境不符。)

11 B(心理描写错误)

四、语言表达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语言文字运用

一场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验,被      地推上了前台,却以意想不到的成长速度发挥作用。

2月开启“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授课以后,截止511日,中小学国家网络云平台访问次数达20.73亿,浏览人数达17.11亿,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收视率也大幅跃升,一举进入全国卫视关注度前十名。

目前,已有近4成学生线下复课,随着复课的人数越来越多,步子越来越大,线上教育是否可以功成身退、        ?答案是        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514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线上教育将与线下教育有机衔接,从新鲜感走向新常态。在基础教育方面,吕玉刚表示,将认真总结线上教育的宝贵经验,分析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导各地继续做好疫情期间线上学习及与开学后课堂学习的教学衔接工作。“同时,要巩固深化这次线上教育教学的成果,进一步完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应用,推动教学模式变革,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服务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加快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

复课后,要防止“抢时间”“赶进度”。(      )吕玉刚表示,中小学生      能力比较弱,居家学习的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衔接方面,有很多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首当其冲   不了了之   否定   自主

B.突如其来   不了了之   肯定   自主

C.突如其来   束之高阁   否定   自律

D.首当其冲   束之高阁   肯定   自律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2月开启“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授课以来,截至511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次数达20.73亿,访问人次达17.11亿

B.2月开启“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授课以来,截止511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访问次数达20.73亿,浏览人次达17.11亿

C.2月开启“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授课以来,截止511日,中小学国家网络云平台浏览次数达20.73亿,访问人次达17.11亿

D.2月开启“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授课以后,截至511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和访问次数分别达20.73亿和17.11亿

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超长假期之后的一段时间,不少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同学,是一个非常紧张的复课阶段。

B. 超长假期之后,对毕业班同学甚至不少学生来说,复课是一个非常紧张的阶段。

C. 超长假期之后的一段时间,对不少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同学来说,复课是一个非常紧张的阶段。

D. 超长假期之后的一段时间,对不少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同学来说,是一个非常紧张的复课阶段。

难度:
知识点:词语
使用次数:12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2.C    13.A    14.D

五、选择题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4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9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4
44.44%
容易
2
22.22%
基础
3
33.33%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现代文阅读
2
22.22%
文言文阅读
1
11.11%
未分类
1
11.11%
语言表达
1
11.11%
选择题
3
33.33%
名句默写
1
11.11%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11.11%
人物传记类
1
11.11%
1
11.11%
词语
1
11.11%
文学常识及鉴赏 单元测试
3
33.33%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11.11%
其他
1
11.11%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小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