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0安徽高二下学期高中语文开学考试105967
2020安徽高二下学期高中语文开学考试105967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20-09-29
题号
评分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得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除非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

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不过自从罗马霍瑞斯《讽训集》卷二第六首以后,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形式的作品,在西洋诗卓然自成风会。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每逢这类人讲到中国文艺或思想的特色等等,我们不可轻信,好比我们不上“本店十大特色”那种商业广告的当一样。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

(节选自钱钟书《谈中国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不同意西洋读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中国的诗情感,典故丰富,因而显得厚重。

B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没有差别,都不乏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的田园诗。

C.作者认为,中国的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和外国诗是相融相通的。

D.作者认为,中国诗和外国诗相比就像中国人和外国人一样,共同点大于不同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善于运用比较分析和比喻说理的方法,如用“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说明了中国诗的音调单薄的特点。

B为了论述诗歌音调的轻重与语言的本质有关,特意将法国诗、英国诗、德国诗,拉丁诗与中国诗比较。

C.作者以哈巴狗为喻,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又用“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讽刺了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D希腊哲学家说的“家居”是指读本国诗,“出门”是指读外国诗,“回家”指读完外国诗又想起了本国诗,看看二者的区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诗的狂放与西洋诗不尽相同,中国的诗人狂得不过有仙意﹐而西洋的诗人则有“兽力”与“神威”,这是由东西方不同的饮食习惯造成的。

B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说明中国古代与西洋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融合。

C.作者认为,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不如西洋诗雄厚和沉重,西洋诗和中国诗各具千秋,

应以一种文化的特点来否定另一种文化。

D.只要在研究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上多下功夫,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优势﹐就能在文化交流

中处于文化优势,同化外国文化。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5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B (原文是“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说明有差异但不大,而不是“没有差异”。)

2. D (解释错误,这并非希腊哲学家的本意,只是作者借此用来说明“读诗”的道理。)

3.C (A,“这是由东西方不同的饮食习惯造成的”错,这种分析无中生有,根本原因是文化的差异。B,“说明中国古代与西洋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融合”错,作者的目的是在说明两种文化之间有相融通的共性。

D,“就能在文化交流中处于文化优势,同化外国文化”错,应该是在交流中融合,共同发展。)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扶贫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始终以消除贫困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从而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删改)

材料二:

摘编自《图表: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

材料三: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还有约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

具体民生目标如下:

居住----统筹各项扶贫和保障措施,确保完成剩余390万左右贫困人口搬迁建设任务,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

医疗----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支付后自负费用仍有困难的患者,加大医疗救助力度。

教育-----实施贫困学生台账化精准控辍﹐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改善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待遇﹐落实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均衡配置城乡教师资源。

交通-----扩大农村客运覆盖范围,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目标。加快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冷链设施建设。

环保-----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让保护生态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更多受益。在居住环境方面,开展贫困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因地制宜普及不同类型的卫生厕所,同步开展厕所粪污治理。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开展生活污水治理。

电力和网络----实现大电网延伸覆盖至全部县城。

扶贫工作有奖有罚:

------加强对县委书记的工作考核。注重发挥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

-----坚决撤换不尽职的村书记。防止封建家族势力、地方黑恶势力违法违规宗教活动侵蚀基层政权,干扰破坏村务。大力整顿贫困村党组织,坚决撤换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的村党组织书记。

------对扶贫干部、基层干部提拔使用。

------中央巡视机构组织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视。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巡视巡察工作重点,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等行为。

摘编自《中央部署脱贫攻坚作战图2020年要实现这些民生目标》,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十八大以来,虽然我国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已由原来的6 000余万减少到不足2 000万,但数目依然不小,任务依然很艰巨。

B.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5 067万减少到1540,发生率由原来的24.4%减少到7.4%,充分说明我国的扶贫政策成效显著。

C.目前,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区相比,数量最少,所占比例最低,五年间脱贫人数也最多。

D.总的说来,十八大以来,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明显缓解,贫困人口比例正在以每年约3%的速度递减,成效显著。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A.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贫困不是社会主义。消除贫困,使3 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居有住、病能医是我们党现阶段肩负的重要使命。

B.扶贫脱贫事关人民福祉和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形象和长治久安,而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脱贫工作的关键指标。

C.一切扶贫开发工作,都要以消除贫困为主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最终目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走特色扶贫之路。

D.中央部署的三年脱贫攻坚的目标,为未来三年打嬴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6.结合材料三,你认为实现2020年脱贫攻坚的目标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6)

难度: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0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 C(“五年间脱贫人数也最多”错误,材料二图表中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人口由3121万减少到1 032,和其他地区相比,减少数量最少,不是最多,因此脱贫人数不是最多,而是最少。)

5. D(前三项相关信息在材料一中,D项在材料三中。A项“消除农村,使3 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居有住、病能医是……的使命”错误,根据材料三可知,消除贫困不仅解决居住和医疗问题,还有教育、交通、环保、电力网络等。B项“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脱贫工作的关键指标”错误,原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C项应为“以消除贫困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

6.①上下一心,脱贫攻坚形成合力。脱贫是政府和贫困百姓之间的事情,二者同心协力,效果才会更好。②因地制宜,扶贫工作精准施策。各地情况不同,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各地适合的扶贫政策,不搞一刀切。③稳打稳扎,正视问题戒除急躁。不搞形式主义政绩工程,实现稳步脱贫、真正脱贫。④加强管理,确保干部真抓实干。加强对基层干部的考核,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奖惩分明,中央巡视机构要组织开展扶贫脱贫领域巡视。(每点2,答出三点即可)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树王(节选)

阿城

队长宣布要烧山了,嘱咐大家严密注意着,不要让自己的草房生出意外。

太阳将要落山,大家都出来站在草房前。队长和几个老职工点了火把,沿山脚跑动着,隔一丈点一下。不一刻,山脚就连成一条火线,劈劈啪啪的声音传过来。忽然风起了,我扭头一望,太阳沉下山峰,只留亮亮的天际。风一起,山脚的火便振奋起来,急急地向山上跑。山下的火越大,山头便愈黑。树都静静立着,让人替它们着急。

队长和几个人围山跑了一圈回来,喘着气站下看火。火更大了,轰轰的,地皮抖起来,草房上的草刷刷地响。突然一声巨响,随着嘶嘶的哨音,火扭作一团,又猛地散开。大家看时,火中一棵大树腾空而起,飞到半空,带起万千火星,折一个筋斗,又落下来,溅起无数火把,大一些的落下来,小一些的仍旧上升,百十丈处,翻腾良久,缓缓飘下。

我忽然心中一动,回头向肖疙瘩的草房望去,远远见到肖疙瘩一家人蹲在房前。我想了想,就向肖疙瘩的草房走去。场上此时也映得如同白昼,红红的令人疑心烫脚。我慢慢走到肖疙瘩一家人面前,他们谁也不看我,都静静地望着山上。我止住步,仰头望望天空。无空已成红紫,火星如流星般穿梭着。

忽然六爪尖声叫起来;“呀!麂子!麂子!”我急忙向火中用眼搜寻,便见如同白昼的山顶,极小的一只麂子箭一般冲来冲去,时时腾跃起来,在半空中划一道弧,刚一落地,又扭身箭一样地跑。火将山顶渐渐围满,麂子终于不动了,慢慢跪了前腿,头垂下去。大家屏住气,最后看一眼那麂子。不料那生灵突然将身耸起,头昂得与脖子成一竖直线,又慢慢将前腿抬起,后腿支在地上,还没待大家明白,便箭一样向大火冲去,蹬起一串火星,又高高地一跃,侧身掉进火里,不再出现。大火霎时封了山顶,两边的火撞在一起,腾起几百丈高,须仰视才能看得全貌。那火的顶端,舔着通红的天底。我这才明白,我从未真正见过火,也未见过毁灭,更不知新生。

山上是彻底地沸腾了。数万棵大树在火焰中离开大地,升向天空。正以为它们要飞去,却又缓缓飘下来,在空中互相撞击着,断裂开,于是再升起来,升得更高,再飘下来,再升上去,升上去,升上去。热气四面逼来,我的头发忽地一下立起,却不敢用手扶它们,生怕它们脆而且碎掉,散到空中去。山如烫伤一般,发出各种怪叫,一个宇宙都惊慌起来。

忽然,震耳的轰呜中,我分明听见有人的话语:“冷。冷啊。回去吧。"看时,六爪的母亲慢慢扶着肖疙瘩﹐肖疙瘩一只手扶着六爪,三个人缓缓向自己的草房里去了。我急忙也过去搀扶肖疙瘩。手摸上去,肖疙瘩的肋下急急地抖着,硬硬软软,似千斤重,忽又轻不及两,令人恍惚。

肖疙瘩在搀扶下,进到屋里,慢慢躺到床上。外面大火的红光透过竹笆的缝隙,抖动着在肖疙瘩的身上爬来爬去。我将肖疙瘩的手放上床,打得碎石头的手掌散着指头,粉一样无力,烫烫的如一段热炭。

这之后,肖疙瘩便一病不起。我每日去看他,日见其枯缩。原来十分强悍而沉默的一个汉子,现在沉默依旧,强悍却渐渐消失。我连连劝他不要因为一棵树而想不开。他慢慢地点头,一双失了焦点的眼睛对着草顶,不知究竟在想什么。

半月后,一天六爪来叫我,我随了六爪到他家,一进门,见肖疙瘩斜起上身靠在床上,不觉心中一喜,:“呀!老肖,好多了吗?”肖疙瘩扬起手指,示意我坐在床边。肖疙瘩仍旧枯缩,极慢地说,没有喉音:“我求你一件事,你必须答应我。”我赶紧点头。肖疙瘩停一停,又说:“ 我有一个战友,现在四川,在部队上残废了,回家生活苦得很,这自然是我对不住他。我每月寄十五元给他,月月不敢息慢。现在我不行了----”我心下明白,急忙说:“老肖,你不要着急,我有钱,先寄给他----” 肖疙瘩不动,半天才有力气再说:“不是要你寄钱。我的女人与娃儿不识字,我不行了,要写一封书信给他,说我最后还是对不起他,请他原谅我先走了-----”我呆了,心紧紧一缩,说不出话。肖疙瘩叫六爪过来,让他从箱里取出一个信封,黄皮纸,中间一个红框格,上面有四川的地址。我仔细收好,点点头,:“老肖,你放心,我误不了事。”转头一看,不禁惊得发不出声来。

肖疙瘩头歪向一边,静静地斜垂着,上唇平平的,下唇掉下来,露出几点牙齿。我慌了,去扶,手是冰凉的…….

(有删改)

()①《树王》作为阿城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树王肖疙瘩保树护树与以李立为代表的知青进行斗争,最后失败,巨树被砍,自己抑郁而终的故事。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写为了开辟生产空间而放火烧山的故事,鞭挞了人与天争、肆掠自然的暴行,启示人们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B.放火烧山时,人们在狂欢,只有肖疙瘩静静地望着山上,见了“我”也不说话,因为此刻他明白,人类肆虐自然必将遭到自然的惩罚。

C.小说的情节安排独具匠心,先写树王的死,再写麂子的死,最后写肖疙瘩的死,以点代面,从植物到动物到人,都没能逃脱这场灾难。

D.细节描写精彩动人,写火烧麂子,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把麂子痛苦挣扎的情形刻画得惟妙惟肖,突出了场景的惨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8.小说中的“我”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加以概括。

9.如何理解文中画线语句:“我这才明白,我从未真正见过火,也未见过毁灭,更不知新生。”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6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7. B(“因为此刻他明白,人类肆虐自然必将遭到自然的惩罚”分析不当,文中看不出肖疙瘩有这样的认识,任意拔高。)

8.①“我”是放火烧山的见证者,以第一人称讲述,显得更为真切;②“我”是故事中的角色,是主角肖疙瘩所信任的人,“我”便于串联情节,组织故事;③“我”是整个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便于抒情议论,表达情感倾向,凸显主题。(每点2)

9.①表层意思:自己并不真正理解火,不知道火能带来毁灭,更不知道怎样的毁灭之后才能有新生。②深层意思:真正的火不受驯养,人力无法控制;人为的火,即盲目的热情和愚蠢无知,具有强大的毁灭力量,并不是创造新世界的手段。(每点3)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衡宇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街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街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B.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C.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D.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种经书。

B.,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辟”,官府征召称“征”。

C.下车,古代指官吏初到某地任职;成语“下车伊始”中仍保留此意。

D.乞骸骨,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古代大臣年老了委婉辞职的请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衡精通儒学,善写文章。曾人太学学习,通晓五经六艺;模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一篇《二京赋》。

B.张衡为人低调,追求高雅。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总是从容不迫,淡泊宁静,不和庸俗的人们往来。

C.张衡致思天文历算,擅长机巧。曾写《灵宪》、《算罔论》等关于历法、数学方面的论著,还制造了测天仪器候风地动仪。

D.张衡不畏权贵,严惩不轨。出任河间相时.河间王和一些豪门大户不遵守法令制度,为非作歹,张衡整顿法制,暗中探知奸党姓名,一网打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2)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7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0.D

11. B(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12. C(“候风地动仪”应为“浑天仪”)

13.(1)(张衡)精心地构思写作,(经过)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也不应召。(“傅会”“乃”“奇”各1,句意2)

(2)(候风地动仪)用纯铜铸造,圆形直径有八尺,盖子中央凸起,样子象个大酒樽。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外面。(“以”“ 员”状语后置句各1,句意2)

三、未分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曲江二首(其一)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此诗是乾元元年暮春杜甫任“左拾遣”时重游曲江所写。当时,经安史之乱,京城虽已收复,但政治腐败而酿成的兵革未息,该年六月,杜甫因早先上疏救房琯触怒肃宗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第二句写实,“风飘万点”展示暮春之景,“正愁人”表达惜春之情。

B.颔联由花及人,残花飘落将尽,面对此景,明知身体不宜饮酒却无法禁止。

C.颈联具体写人事,小堂翡翠鸟筑巢,石墓旁麒麟倒卧,--片荒凉衰败景象。

D.尾联以抒情议论作结:人生应该及时行乐,何必让虚浮的荣誉束缚自身呢?

15.诗人说“莫厌伤多酒人唇”,请联系全诗说说“伤多”的原因。

难度:
知识点:诗
使用次数:12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4.B(“明知身体不宜饮酒却无法禁止”理解有误,正确的理解应是借酒来浇“胸中块垒”,谈不上什么“身体不宜”。)

15.①面对落花点点,春将消逝的暮春之景,诗人产生了伤春、惜春之情。②兵革未息,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因此而哀伤不已。③面对上疏被贬的现实,诗人产生“何用浮名绊此身”的感慨。(每点2)

四、名句默写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5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0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6
60.0%
容易
4
4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现代文阅读
3
30.0%
文言文阅读
1
10.0%
未分类
1
10.0%
名句默写
1
10.0%
语言表达
3
30.0%
作文
1
10.0%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10.0%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10.0%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10.0%
人物传记类
1
10.0%
1
10.0%
其他
1
10.0%
词语
1
10.0%
句子衔接
1
10.0%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新闻类
1
10.0%
材料作文
1
10.0%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冼利禧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