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1黑龙江高中语文月考试卷106315
2021黑龙江高中语文月考试卷106315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20-10-27
题号
评分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今天,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文学,正凝聚起中国思想、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作家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与时代同行,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文学评论家也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这个时候,用“中国派”来强调文学评论家的文化身份、立场站位和思想意识,更能触及文学评论的根本。

说到文学评论的“中国派”,自然会让人联想到,是不是还有一个“西方派”。回答是肯定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学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评论家读西方理论就更普遍、更深入。读来读去,一些人就读成了“西方派”评论家,另一些人则成为“中国派”评论家。前者容易当,留个学,读些书,接受个思想体系就可以了。后者不容易当,光留学读书不行,还得读懂中国经济社会这部大书。所以现在中国文学评论家群体里,总体态势还是前者多,后者少。

做一个中国文学评论家确实很难,难就难在读懂中国这部大书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一条披荆斩棘的艰难之路。我们每前进一步,都要经受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因此这部书很难读,可是越难读、越读不懂,才越要去读。一个中国的文学评论家,必须要有读中国大书的文化自觉、责任担当和意志品质。对文学评论家来说,深刻认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才能认识把握中国文学的基本规律,才能准确把握文学的基本关系,也就是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生活、文学与人民的关系。能有这样的思想站位,文学评论的许多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其实,在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的时代,文学基本关系有时很脆弱,不时会出现被模糊被动摇被颠覆的风险。基本关系不稳,文学发展就会出问题,基本关系变了,文学的本质也就变了。挑战文学基本关系大都靠文学思想、文学评论。比如,用西方的历史虚无主义、文明冲突论来否定或妖魔化中国革命历史,否定或妖魔化新中国和改革开放,从而图谋改变中国当代文学的方向和性质。比如过分宣扬西方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并渗透到中国的文学观里,深度影响文学意识形态。比如用金钱和市场绑架文学,把文学变成金钱的奴隶。比如用西方的文学思想和体系来建立文学标准,引导中国文学向“西化”渐变等。对文学基本关系的挑战日益严峻,使得中国文学评论建设十分紧迫,这也在考验中国文学评论家的责任担当意识和攻坚克难的意志。

文学评论家的作用不言而喻。19世纪俄国历史转折时期,既有一大批如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莱蒙托夫这样伟大的作家,也产生了如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这样伟大的文学评论家。他们共同开辟了俄罗斯影响世界的文学时代。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力量正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我们需要产生伟大的中国作家,也需要产生伟大的中国文学评论家。这不仅是中国文学的愿景,更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中国自己的文学评论家,才有中国文学评论的未来。

                                          (编自张陵《做文学评论“中国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作家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理念,文学评论家就能做到与时俱进。

B.在中国自已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文学评论家,就不必向西方评论家学习和借鉴。

C.读懂中国这部大书,是中国文学批评家解决当前文学评论许多难题的重要条件。

D.文学评论家要意志坚定,因为对文学基本关系的认识往往决定他们的思想站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中国文学谈起,引出有关文学评论家的话题,在结构上是逐层推进的。

B.文章通过对文学评论“中国派”和“西方派”的对比,突出了做文学评论“中国

派”的必要性。

C.文章列举挑战文学基本关系的不良现象,既充实了内容又突出问题的严重性。

D文章末段论证当今中国迫切需要一批像19世纪俄国出现的作家和文学评论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学评论家群体里“中国派”少于“西方派”,是因为评论家们乐意读西方理论,而不愿读有关中国的书籍。

B.对文学评论家而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既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也能激发他们深入认识中国经济社会的斗志。

C.面对中国文学“西化”渐变的现象,中国文学评论家有责任加强中国文学评论建设,也有信心扭转文学标准的混乱局面。

D.中国文学走向世界,需要一批伟大的中国作家,也需要发挥重要作用的伟大的中国文学评论家,这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必然。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9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C    (A.原文第1段中“文学评论家也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是对文学评论家的要求,选项中把前后句内容说成充分条件天系,不合逻辑,且对作家、评论家的关系分析牵强。B.“不必向西方评论家学习和借鉴”有误,原文第2段的表述是“光留学读书不行,还得读懂中国经济社会这部大书”,强调两者不可或缺。D.从原文第3段“深刻认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视律…才能准确把握文学的基车关系”和第4段“挑战文学基本关系大都靠文学思想,文学评论可知,应是文学评论家的思想站位决定了们对文学基本关系的认识,选项颠倒了主从关系。)

2.D   (文章末段阐述了怎么做”的问题,而不是“论证当今中国迫切需要一批像19世纪俄国出现的作家和文学评论家。)

3.A   (从第2段“评论家读西方理论就更普遍、更深入”“前者容易当,留个学,读些书,接受个思想体系就可以了。后者不容易当,光留学读书不行,还得读懂中国经济社会这部大书”看,此项“评论家们乐意读西方理论,而不愿读有关中国的书籍”说法有误,没有孤住问题的实质。)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宅”这个名词起源于日本,是“御宅族”的简称,最早是由日本著名漫画家中森明夫1983年通过漫画作品提出的,主要形容那些对动漫着迷并且不顾时间、精力全身心投入的人群。后来,“宅”就逐渐演变成对那些待在家里,沉迷于个人兴趣、爱好,而与社会脱节的青年之统称。“宅文化”的不断发展,引领着网络消费文化的改变。随着“宅文化”的兴起,各种与之相关的产业也在高速发展,“宅经济”也应运而生。

网路无疑是“宅经济”的主要集中地,众多“御宅族”成为商家们开拓目标消费人群的潜在市场。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网上订餐……人们无须迈出家门,就能兼顾生活、娱乐和工作,有人形象地将时下这类依赖互联网解决各种生活服务问题的人群称为“网活族”。而随着“宅文化在年轻人中的流行,“网活族”也日益壮大,这也悄然改变了不少商家的运作模式。

    “宅经济”在本质上是网络发展的结果,核心价值是网上购物。减少出行次数,购物、聚餐、逛街等消费形式转换为一人一台电脑或者手机,由网购代替外出购物,由网络娱乐代替聚会,由外卖代替外出聚餐。依靠网络,“网活族”甚至可以足不出户搞定自己的一切生活。“宅经济”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及参与者年轻化等特点,不断转变着现代人的消费模式,也改变了生活方式。

“宅经济”潜力巨大,成为很多商家和企业眼里一座可以挖掘的大金矿。不过,“宅经济”仍然存在经营商家门槛低、廉价低层等现象,假货、水货、低质产品的出现,使得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发展“宅经济”需要严格规范立法,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宅经济”发展的有利保障和强大催化剂。

(编自何雅君《天生我宅必有用:“宅经济”能否改变生活?),光明网2017818)

材料二:

由“懒人经济”演变而来的“宅经济”,成为共同战“疫”期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事实上,它诞生已久,但在此次疫情中,在线上课、生鲜配送、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等细分业态最受关注。

“宅经济”保障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需求,还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业内人士认为,宅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物流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稳步提升,没有这些,即使人人居家,“宅经济”也不可能异军突起。

该业内人士指出,“宅经济”领域的新金业、新行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与之相关的行业也将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不过,经济火热的背后,考验的是平台力量。最近由于需求暴增,与宅经济相关的不少线上软件出现崩溃现象,还有一些线上教育急功近利,盲目照搬线下内容。所以,后续如何增强平台硬实力,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或将成为关键所在。

(摘编自卜岚《无接触消费,“宅经济”细分圈粉),《三湘都市报》2020223)

材料三:

受疫情的影响,线下的各行各业按下“暂停键”,人们原本的生活消费习惯也被打乱。然而,以线上服务为主的“宅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人们对线上购物、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等的需求大幅增长。疫情下,“宅经济”愈发成为重要角色。

如今为应对疫情,人们选择减少外出,宅在家中,这让线上服务需求激增之余,更让“宅经济”迎来快速发展的利好环境。毕竟,即使人们足不出户,其日常生活需求不但不会减少,反而有可能会随着居家时间的增加,产生新的消费需求与习惯。而新的需求与习惯,也会倒逼线上服务创新模式,拓展业务形态。比如,外卖平台创新“无接触配送”,生鲜超市成立专门团队送货上门,以及在线医疗平台的线上问诊等。此外,在“宅经济”的刺激下,一些传统的线下服务行业也作出调整,向线上化、智能化靠拢,从而迎合大众“宅”的需求。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宅经济”逆市火热,很大程度上是疫情所“推动”的。而目前的“宅经济”所涵盖的各领域线上服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比如有的线上教育存在急功近利倾向,盲目照搬线下内容,脱离用户实际需求,缺乏长期的发展策划。

作为新生业态,“宅经济”未来的发展,除了需要特定的环境支持之外,更需要自身持续的变革与创新。让“宅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才能让它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摘编自陈文杰《培育好疫情下的“宅经济”》,《广州日报》2020218)

4.下列不属于有关“宅经济”现象的一项是                           

A.待在家里,与社会脱节,沉迷于个人兴趣、爱好。

B.依靠网络,足不出户搞定自己的一切生活。

C.在线上课、生鲜配送、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等。

D.传统的线下服务行业作出调整,向线上化智能化靠拢。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活族”寄生于网络,依赖互联网解决各种生活服务问题,人数还在不断壮大,也悄然改变了不少商家的运作模式。

B.宅经济”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及参与者年轻化等特点,也存在经营商家门槛低、廉价低层产品质量差等现象,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

C.在共同战“疫”期间,“宅经济”保障了人们正常生活的所有需求,成为不可或缺的选择,为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进步提供了动力。

D.当前“宅经济”逆市火热,很大程度上是由疫情推动而形成的,但随着线上服务需求的激增,“宅经济”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6.请结合材料,概括关于进一步发展“宅经济”的具体措施。

难度: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2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     A   根据材料一宅就逐渐演变成对那些待在家里,沉迷于个人兴趣、爱好,而与社会脱节的青年之统称来看,A说的是宅,而不是宅经济。

5.     C    由材料二宅经济保障了人们正常生活需求,还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可知,保障了人们正常生活的所有需求,成为不可或缺的选择,说法绝对。

6.     1)严格规范立法,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2)增强”宅经济”平台硬实力,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3)除了需要特定的环境支持之外,更需要“宅经济”自身持续的变革与创新。

(如今“宅经济“的火爆是疫情推动的结果,要进一步发展“宅经济”,需要有一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在每则材料的最后一段都有涉及,只要抓住关键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刘建超

父亲名字叫海,名字叫海的父亲当兵前从来没有见过海。给父亲起名叫海的爷爷也没有见过海。

父亲曾问过爷爷,海是什么?爷爷指着村子里几亩地大的池塘,说,江河湖海都是水,这池塘就是海。去,下海耍吧。

父亲光着屁股在池塘里扑腾,那时他以为,天下有水的地方就是村里的这一方池塘。

父亲参军,跟着部队南下。

首长问,你们谁能爬山?

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从小就上山放羊砍柴,每天翻山越岭如走平地,没啥说的

首长又问,你们谁会游泳?

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会。村里的海,我能一口气扑腾几个来回。没啥说的

父亲的两个没啥说的,就随着部队的改编成了海军。他以为海军就是要上舰艇,开着军舰像开着坦克车一样。

父亲被派去学习航标灯和柴油发电机的维护和保养。他学得很快,成绩也好。学习结束,他被分配到远离大陆的小岛上,岛上只有他一个人,日夜守着航标灯。

排长对父亲说,这个小岛你就是岛长了,所有活着的东西都归你管。岛上活着的东西就是空中的海鸟,海滩上的海龟、螃蟹。

排长说,守护好航标灯就是守护好祖国的领土。能看到航标灯的地方都归你守护,小海,你要自豪呢。

父亲很自豪。父亲每天的日子就是在小岛上巡逻,给航标灯添加柴油。父亲从没有一点儿的失落。

日子单调枯燥,父亲却喜爱上了这座小岛。父亲说,守岛的日子里,他真的学会了游泳,学会了钓鱼,学会了和海鸟说话。

寂寞的时候,父亲就给母亲写信,每周来岛上送给养的船就成了他们传书的鸿雁。父亲的书信封封都是海岛的说明书,岛的静、岛的动、岛的趣、岛的乐,没有半句岛的苦、岛的累。他告诉母亲,坐在礁石上可以看到水中的游鱼,扎个猛子可以捞出红薯大小的海参,晚上睡觉,都会有螃蟹来敲你的柴门。

母亲被父亲的描绘给迷住了,带着红薯干炒花生到了海岛。母亲上岛的日子遇到了风浪,母亲被颠簸得把胆汁都吐出来了,船还是靠不了岛,只是依稀地看到个人影在挥手。母亲没有上岛,她死心塌地要嫁给父亲。母亲说,那么艰苦的日子父亲都乐观地面对着,跟着这样的男人,靠得住。

排长带着送给养的几名战士,为父母亲举办了简单而又热烈的婚礼。母亲留下和父亲相伴在孤岛上守候航标灯,两个人的世界把寂寞过成了快乐。闲暇,父亲教母亲游泳,在滩头捉螃蟹抓海参。他们把钓的鱼晾干,让给养船带回连队的炊事班。

父母最快乐的事就是给未来的孩子起名字。两个人对孩子叫什么名字争执不下,父亲说,周一、三、五,叫我起的名,周二、四、六叫你起的名,星期天咱俩一起带出来玩。

于是经常听到父亲喊着,海星、海带和我一起出操,正步走!母亲会说,岛儿、灯儿开始做饭喽。

母亲怀着我的时候,遇到一场特大风暴。

浓雾翻滚,暴雨雷鸣,海天像倒翻过来一样,几十米高的巨浪一排排咆哮着疯了般拍到岛上,航标灯都被震得直摇晃。父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阵势,有些不知所措,偏偏柴油机发生了故障。

母亲说,这么大的风浪,不会有啥船只过往,等风浪小了再上塔修理吧。

父亲背上工具包说,上级交给我的任务就是维护好航标灯,首长说过,岛上的灯塔就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一分钟也不能灭。

父亲登塔,风浪扑得他站立不住。母亲担心,找来绳子系在父亲的腰间,另一端缠在自己身上,两人就这样守护在机器旁,在咆哮的海浪中坚持到天明。

父亲看着累瘫在身边的母亲,抚着她的秀发说,今天该哪个孩子陪咱出操了?母亲抱着父亲哭了,父亲说母亲上岛就哭过那一次。

部队裁军,灯塔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父亲也脱下了军装,可他依然留在岛上。父亲在孤岛上守护灯塔四十年,直到退休。

父亲病重期间,我正带着舰队在波斯湾护航。

母亲说,父亲念念不忘他那座小岛。老海啊,你放心,等我俩都走了以后,让孩子给咱办个海葬,把咱俩的骨灰撒进大海,撒在当年的海岛上,我陪着你一起守护大海。父亲欣慰地笑了,伸出枯瘦的手,抹去母亲的泪痕,自己的眼角却淌下泪水。

我是舰长,每次出海执行任务,路过那座小岛,我都会行注目礼。在那座小岛上,伫立着一座无形的灯塔。

父亲给我起的名字叫洋。我告诉父亲,我给儿子起的名字叫深蓝。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两个“没啥说的”,是父亲回答首长问话时的质朴语言,也显示出父亲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B.排长给父亲交代任务,并见证了父亲的婚礼,虽是次要人物,但与主要人物的命运息息相关,也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

C.作者善以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文中“浓雾翻滚,暴雨雷鸣”,巨浪响哮等描写,表现了父亲牢记使命,挺身而出的勇毅和奉献精神。

D.结尾处写父亲“欣慰地笑了”,却又“淌下泪水”,这一细节看似矛盾,实则意蕴丰富,父亲为母亲的理解面笑,也为母亲的良苦用心而流泪。

8.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起名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小说以“灯塔”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4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7.D    也是为母亲的良苦用心而流泪,表述有误。父亲眼角淌下泪水,是被母亲几十年来对自已不离不弃、至死不渝的爱情感动而流泪。

8.①起名,且名字都与海有关,寄托了上辈人对下辈人的期望②首尾两度写到起名,既是结构上的呼应,也强调了起名之中含有的深意③使小说的主题得以升华,寄寓爱国情怀必将代代相传。(每点2)(小说结尾两度写到起名这一细节,形成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爷爷给父亲起的名字叫海,儿子取的名字叫深蓝,三代人的名字都与海有关,都热爱海,意味着守护海岛、保卫海洋,护卫国家土的爱国情怀将代代相传,这样使得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广。

9.①一语双关,既指有形的灯塔,即航标灯,又指无形的灯塔,是国家主权的象征;②灯塔喻示着父亲与工作的联系,蕴含着父亲恪尽职守,不畏艰苦、坚强乐观、爱国奉献的精神,又暗含儿子对父亲的敬仰,以及父子俩守护祖国领土维护国家主权的意志。(每点3)

(标题“灯塔”一语双关,既指有形的灯塔,又指无形的灯塔。父亲守护岛上的航标灯,体现了父亲爱岗敬业、不怕艰苦、坚强乐观爱国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像灯塔,指引着儿子守护好海洋,守护好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可从一语双关、隐含意义的角度组织语言答题。)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邓润甫字温伯,建昌人。第进士,为上饶尉、武昌令。举贤良方正,召试不应。熙宁中,王安以润甫为编修中书条例、检正中书户房事。神宗览其文,除集贤校理、直舍人院,改知谏院、知制诰。同邓绾、张琥治郑侠狱,深致其,入冯京、王安国、丁讽、王尧臣于罪。

擢御史中丞。上疏曰:“向者陛下登用隽贤,更易百度,士狃于见闻,蔽于俗学,竞起而萃非之,故陛下排斥异论,以图治功。然言责之路,反为壅抑;非徒抑之,又或疑之。论恤民力,则疑其违道干誉;论补法度,则疑其同乎流俗;论斥人物,则疑其讦以为直。故敢言之气日以折,而天下事变,有不得尽闻。曩变法之初,势自当尔。今法度已就绪宜有以来天下论议至于淫辞诐行有挟而发自当屏弃如此则善言不伏而真大治也”又言:“兴利之臣,议前代帝王陵寝,许民请射耕垦,而司农可之。唐之诸陵,因此悉见芟刈,昭陵乔木,翦伐无遗。熙宁著令,本禁樵采,郊祀则敕吏致祭,德意可谓远矣。小人掊克,不顾大体。愿绌创议之人,而一切如令。”从之。

迁翰林学士。因论奏相州狱,为蔡确所陷,落职知抚州。移杭州,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召复林学士兼掌皇子阁笺记,一时制作,独倚润甫焉。哲宗立,惟润甫在院,一夕草制二十有二。进承旨,修撰《神宗实录》。以母丧去,终制,为吏部尚书。梁焘论其草蔡确制,妄称有定策功,乃以龙图学士知亳州。阅岁,复以承旨召。数月,除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请郡,得知蔡州,移永兴军。

元祐,以兵部尚书召。章惇议重谪吕大防、刘挚,润甫不以为然,:“俟见上,当力争。”无何,暴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邓润传》)

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法度已就绪/宜有以来天下论议/至于淫辞诐行/有挟而发/自当屏弃/如此/则善言不伏/而真大治也/

B.今法度已就绪/宜有以来天下/论议至于淫辞诐行/有挟而发/自当屏弃/如此/则善言不伏/而真大治也/

C.今法度已就绪/宜有以来天下论议/至于淫辞诐行/有挟而发/自当屏弃/如此则善言/不伏/而真大治也/

D.今法度已就绪/宜有以来天下/论议至于淫辞诐行/有挟而发/自当屏弃/如此则善言/不伏/而真大治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射,指古代贵戚、官僚等向朝廷求取土地的手法,也指贵戚、官僚向朝廷请求处理官荒地的办法,文中指前者。

B.郊祀,是君王带领大臣在国都郊外祭祀天地,为百姓和国家析福的一种祭祀活动。

C.终制,指古代父母去世后服满三年之丧,此指官员履行丁忧守制这一制度完毕。

D.元祐,是宋哲宗赵煦的年号,年号是自汉武帝建元元年开始古代皇帝纪年的名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润甫进入官场,受到多方提携。他进士及第后入仕,首先被举荐为贤良方正,接着被王安石提拔负责中书省下具体事务,后来被神宗授予集贤校理等。

B.邓润甫直面弊端,极力建言献策。他担任御史中丞时,面对不同意见受打压被怀疑的现状,主张在法律确立时,皇上应允许人们讨论,天下才能大治。

C.邓润甫热心政事,得到皇上支持。他发现司农纵容百姓开垦前朝帝王的陵园,致使那里的树木被砍伐一空,于是及时制止这种无端行为,得皇上认可。

D.邓润甫为人耿介,遇事从不退缩。他因为议论上奏相州狱事,被陷害贬职;他认为章惇议论重贬吕大防,刘挚不妥,表示等到见了皇上,必当竭力相争。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3.  故敢言之气日以折,而天下事变,有不得尽闻。

14.唐之诸陵,因此悉见芟刈,昭陵乔木,翦伐无遗。

难度: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使用次数:14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0.A  “至于”,连词,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论议”,动词,作“天下”的谓语。据此在“至于”前应断开,排除BD两项。“如此”的意思是“像这样的话”,是一个完整的短句,其后应断开,可排除C项。故选A

11.A   “请射”是指向朝廷请求处理官荒地的办法,贵戚、官僚等借此可以敛财兴利。

12.C    “及时制止这种无端行为”不正确。他只是向皇上建议希望贬退首先提出准许垦耕前代帝王陵墓的人,恢复旧的制度。皇上答应了。

13.  所以敢于发表言论的风气逐渐衰落,而天下的事情发生变化皇上不能全都知道。

14.  唐代帝王陵墓上的草木,于是都被铲除,昭陵上高大的树木,被砍伐毫无遗留。

三、未分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小题。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节选)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注】①这首“忆旧游”的诗是作者写寄给好友元演的,元演时为谯郡参军。谯郡,州治在安徽亳州。②《长杨赋》汉代文学家扬雄善于作赋。他随汉成帝到长杨官射熊馆观猎,回来后作了一篇《长杨赋》献给汉成帝。③酂台,一作酂亭,位于谯郡境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行乐”发端,引发议论,“难再遇”一语含前途难测之忧。

B.诗中“北阙”对“东山”,“青云”对“白首”,凸显诗人处境尴尬无奈。

C.诗人观赏暮春落花纷纷的景象,意在借有形之景抒发无形的惜春之情。

D.与《行路难》等不同,此诗并不正面叙写现实,具有深沉含蓄的特点。

16.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难度:
知识点:诗
使用次数:12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5.C   (“意在借有形之景抒发无形的异春之情”分析有误,第八句是以景结情,以幕春落花的纷纷形容离恨之多,抒发了诗人对元演的惜别之情。)

16.①一二句流露出作者想以诗赋获得君王青睐的期盼之情②三四句表达了作者为官无望只得隐居的失落之情③后四句抒发作者对与元演短聚长别的离恨之情。(每点2)

(首先要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概括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长扬赋》是指汉代诗人扬雄献给成帝的赋,诗人想以诗赋获得君王的青睐。“北阙”,指朝廷。“青云”,指为官。作者对此“不可期”,只得再回东山隐居,流露出为官无望的失落之情。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对与元演喜聚恨别之深情,极为感人。)

四、名句默写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5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0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6
60.0%
容易
3
30.0%
基础
1
1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现代文阅读
3
30.0%
文言文阅读
1
10.0%
未分类
1
10.0%
名句默写
1
10.0%
语言表达
3
30.0%
作文
1
10.0%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10.0%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10.0%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10.0%
人物传记类
1
10.0%
1
10.0%
其他
1
10.0%
词语
1
10.0%
修改应用文
1
10.0%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新闻类
1
10.0%
材料作文
1
10.0%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小贝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