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作文及写作
>
命题作文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12
更新时间:2011-12-12
纠错
1.

命题作文

珍藏温情的老屋

查看答案
题型:作文
知识点:命题作文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珍藏温情的老屋

余娇娥

回乡的第二天,我们和老父亲一起来到了山上的老屋。在寂静的山中,老屋像生命的绿舟载着我童年的梦,朦胧之中装满了幸福和快乐,飘洒着微笑和眼泪,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此时又下起了多情的雨,清越的雨声,像一首温情的歌在我的耳边吟唱,“叮叮咚咚”全是爱的音符。倾听着错落有致的雨滴声,你可曾听见老屋在轻声地召唤?

“老屋是家的象征,有老屋就有老家,有老家就有根,有根就不会忘本。”爷爷的这番话一直铭刻在老父亲和我的心中。虽然我们在外乡生活,但是这老屋,已经是我们思念爷爷、奶奶的精神寄托。无论何时何刻,当我们回到家乡的时候,看到这座老房子,就可以看到爷爷、奶奶依旧挺拔的身子,伫立在老屋的门槛旁,等待着我们的来临。我望着和我对视的老屋,眼泪突然流了出来。

穿越时间的隧道,昨日的景色跃入记忆,也悠然地定格在三十多年前的一个下午,阳光斜斜地照在暗黄的墙壁上,小麻雀旁若无人地落到老屋的门口寻找着吃的,燕子也在屋角忙着筑巢。和蔼的爷爷坐在门槛上抽着旱烟,嘴角不时地散出悠悠的笑意;谦和的奶奶正声调高扬在门口撒稻谷,喂她的那几只“叽叽喳喳”喧闹的鸡。小女孩儿犹如红色的蜻蜓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在他们身边徘徊,蒲公英的种子随着那张小嘴轻轻地飞扬……慢慢的月亮爬上了屋后的竹梢,那小小的心事在古老的童谣里沉沉的睡去,童谣里最亮的那颗星星永远是小女孩儿的,梦中的微笑在那张稚气的脸上荡漾开来,梦里有蛙的欢叫,有知了的歌声,有鱼儿的鼾声,有爷爷慈祥的爱抚,有奶奶在耳边轻轻的细语,也有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在做着五彩缤纷的梦。

这一草一木曾经是那样的熟悉,这是一间矮小不起眼的老屋,却装满了温情。它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阅尽了我幼年的春秋冬夏,是我快乐爱的见证者。老屋高不逾4米,屋顶朝上隆起成三角状。一面墙上镶着一对木门子,木门子左右嵌着两扇方格子窗子,似一老人的脸,而那通体青灰色的砖瓦,就又仿佛成了老人穿的灰布衣衫。久历雨水的冲刷,在一场暴风雨中老屋倒塌了一处。打开那扇斑驳的木板门,屋顶依旧用一根粗树干支撑着。屋内零乱不堪,灰褐色的泥巴地面高低不平,坑坑洼洼,一些生活用品凄凉的躺在地上等候着主人的归来……屋角四周有株株的茅草,攥写时间的步伐。墙壁上让我怀念的老照片已经没有,墙壁上的道道印痕,刻下了老屋的沧桑生涯。屋里屋外发生的一切至今仍历历在目。我仿佛被抽空了,不知如何感受这逝去的一切……

爷爷、奶奶生前都是非常慈祥和善的老人。他们终身信奉佛教,与世无争、与人为善,这些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他们的子孙,他们把坚强厚实、勤劳诚恳的品质传给了后辈。在我的记忆中爷爷、奶奶总是没有闲的时候。爷爷曾是这里的护林员,他和奶奶在这里面简居疏食,奔波山林,在山上洒下汗水和力气。每天在山梁的荒坡处种树、护林,磨破了许多双结实的解放鞋,磨没了几块足有三指宽的磨铲石,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这份奔波,这份寂寞,并不是一般人能切身体会得到的,但他们却获得了山里人的坦荡,朴实和豪爽,他们的歌声如雨后彩虹,给他们以生活的快乐和希望。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贫困的,但在精神上却是富有的。他们在这里踏过春夏秋冬,踏过自己的一生,最后都长眠于此。

出了老屋,雨虽然停了,但是还可以感觉到雨的存在。不知名的野花和芳草的香味在空气里静谧地飘荡,雨后的泥土散发着浓郁的清香。我抚摸着门前爷爷亲手种植的桂花树,我忽然感受到爷爷、奶奶抚摸我脸上的那一双布满皱纹及老茧、沧桑而又温暖的手掌所发出的脉脉温情……阵阵山风拂过,桂树、橘子树、油桐的叶子在风中翩翩起舞,朝云暮雨,高树倾耳,白云驻足,一起陪伴着老屋。我曾想过我们永远都不会离开它,可是碾过岁月的年轮,我们到底都走了,只留下了老屋一个。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有机会安抚你的苍凉和寂寞的情怀?

老屋就像我们的亲人。亲情将我们的血脉相连,割舍不断。亲情是至真至纯、掺不得半点虚假的。亲情如同蜡烛一样,可以燃烧许久,直到命枯。人不能没有亲情,不能离开亲情,亲情永远是鼓励我们笑对人生的支撑。当你苦了累了倦了时,亲情能让你倍感温暖,能为你点亮心灯,能为你涤荡疲惫,让你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亲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发的深厚浓烈,永远散发着让你泪流满面的幸福和芬芳!

老屋总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默默替你珍藏着一份份的记忆,温情又温馨。它教我懂得诚实和勤俭,满足和感恩,让我始终保有一份朴实自然的品质,也为我的心底增添了几分充实。

 岁月蹉跎,沧桑世变,捆绑成一段云雨,在未来的岁月里涤荡。用歌谣结束一段文字,停止在键盘上的敲打,希望还在,梦还在,明天的日子一定是美丽的。


解析:

命题作文“珍藏温情的老屋”题目本身颇有诗意。2007年高考作文题目“记忆不会使时间风化”、“提篮春光找妈妈”也属于此类。考生看到这个题目,容易很快打开话匣子。但要想得到高分并非易事。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定义
命题作文:

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
◎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知识扩展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
◎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相关定理

命题作文概说:

1、命题作文类型:
全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

2、全命题作文特点:
题目写作要求明确完整,利于考生通过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步骤,迅速构思行文。但是,审题要求较高,要求审清题目里隐含的内容。只有审清题意才能根据写作特长或者生活积累,明确文体,确定写作重点。

3、半命题作文特点:
给予学生在选材、立意、构思上更强的自主性,开拓学生视野,减少学生审题失误,易于学生自由发挥。在半命题作文中,提示语是关键,提示语能从选材的内容、范围、角度给予学生于启示。

命题作文类型:

(一)全命题作文:
①直接式命题
②含蓄式命题
③设想式命题
④观点型命题
⑤散文型命题

(二)半命题作文结构形式:
①命前半题
②命后半题
③命首尾题

◎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特性

命题作文的提示语:

1、设计提示语,创设写作情境(作用)
①多方列举内容,启发学生从多方面选材构思,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②尽力拓展文题外延。
③提供想象空间。

2、半命题作文设置备选项,拓展写作空间。
补题遵循原则:
①补自己最熟悉的。
②补自己最有把握的。
③补自己最记忆犹新的。
④补自己最能写出新意的。

命题内容范围:

1、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3、运用联想与想象,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

命题作文审题方法:

审题要做到“不漏、不改、不误”,“不漏”指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不改”指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要求;“不误”指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要求。
审题具体做法:
①审清作文题目中的限制语。限制内容主要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性质、程度、范围。
②审清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抓住关键词语,确立文章的写作表意重心,确定写作方向。
③审清提示语提示语对题目或作解释说明,或作补充介绍,或作扩展延伸,具有方向性与暗示性,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打开思路,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

◎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知识对比

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

快速补题技巧补题时,要审清题意:
半命题形式主要有:“半命题+要求”式、“导语+半命题+要求”式。审清导语主要是激发情思,界定选材范围。审清半命题,主要是注意半命题结构形式以及限制语,从而分析重点词语,明确题目限制的写作范围。作文必须围绕题目展开写作,切不可文不切题。
①具体事物补题法
②特定情景补题法
③修辞手法补题法
④特殊符号补题法

补题遵循原则:

1、熟悉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必须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平时积累的素材比较多的。
2、贴切性原则:指标题范围尽量缩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宽泛,将大题化小。
3、新颖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角度应当是与众不同的、新鲜的。
4、正确深刻性原则:指题目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出正确深刻的主题。

命题作文的“凤头”:

技巧一:开门见山,迅速入题
技巧二:文采斐然,引人入胜
技巧三:巧用修辞,文采增色
技巧四:巧妙发问,诱人深思
技巧五:首尾呼应,彰显主旨
技巧六:引用经典,形象寓理

命题作文的“豹尾”:

技巧一:自然收束法
技巧二:首尾照应法
技巧三:卒章显志法
技巧四:抒发情感法
技巧五:呼唤号召法
技巧六:巧发疑问法
技巧七:景物烘托法
技巧八:耐人寻味法

◎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知识点拨

写作误区:

1、不注意审题,盲目乱写。
尤其是针对抽象的作文题或者具有象征意义、比喻意义的作文题的推敲,随兴而写造成偏题、离题。
2、不注重文体各自特点。
3、半命题作文补题随意,导致作文题与作文写作内容产生偏离。

高分作文应对策略:

1、书面整洁有序,字体工整美观。
2、审准题目要求。
3、开头引人入胜。
4、精彩片段闪亮放光。
5、结尾锦上添花。

◎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考试要求
暂无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命题作文
难度:
使用次数:172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命题作文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小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