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其他
>
单元测试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66
更新时间:2009-12-17
纠错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

枪杆子  秤杆子  笔杆子  烟袋杆子

马洁涛

中国的古代历史,是一个血与火的历史,是强势群体鱼肉弱势群体的历史。

手握枪杆子的人永远是强势群体。军人,战争年代,他们驰骋疆场,若能抓住战机,连战连捷,那么小则封侯,独守一方;大则称王,“振长策而御宇内”。和平年代,他们趁机跻身政界,手握大权,作威作福。

手握秤杆子的人当然也是强势群体。商人,能把那秤杆子耍弄得得心应手的人,绝对是聪明绝顶的人。俗话说得好:“商场如战场。” 经过商场洗礼的商人,他们对人情世故的理解是最深刻的。因此,他们用“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处世法则来做钱权交易,拿自己兜里的钱来买官吏手中的权。这样,他们就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交际中游刃有余,在危机四伏的商战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手握笔杆子的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读书人,如果运气好,在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金榜题名,或走入仕途,或成为白领,这也能使自己挤进强势群体之中;若运气稍次的话,或成为教师,或成为医生,这两类人应该是处于中层地位的,虽说凭自己的能力也能养家糊口,但却常常被“搜先生刮大夫”的世俗之语奚落得颓唐不安。另外,笔者认为,社会上还有这样三种读书人是始终摆脱不了弱势群体的。一是读死书的人,二是死读书的人,三是读书死的人。读死书,这里的“死”是修饰“书”的。这类读书人,只会呆呆的读书,不辨真伪,不懂得取舍,把书中的那些古板、僵化的思想吸收了,结果是无实际用处,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读了一辈子书,读成书呆子,是个废人。死读书,这里的“死”,是形容读书的人。这类读书人,是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么就钻进象牙塔里,空搞创作;要么就是闭门苦读,与世隔绝;结果是人情世故一点儿不懂,说话做事像个外星人,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可想而知,不能融入社会的人当然要属于弱势群体。读书死,这里的“死”,是补充说明“读书”的。这类读书人只会拼命的读书,却不懂得将书中的道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是只会“纸上谈兵”的教条主义者,他们做事死板,不知道变通,或迂腐不堪,或酸味十足,结果是时时令人生厌,处处受人排挤,最后沦落为被时代遗弃的无用之人。

手握烟袋杆子的人始终是弱势群体。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挥汗如雨,却收获甚微。结果“殚其地之出”,还抵不上多如牛毛的纳苛捐杂税;“竭其庐之入”,也赶不上飞速上涨的物价。尽管人们习惯上在“农民”前面冠以“勤劳”、“朴实”、“善良”等美称,但勤劳的果实常常被贪官污吏搜刮得所剩无几,朴实的言行常常被奸诈之人所愚弄,善良的心地常常被丑恶的灵魂所吞噬。“劳力者治于人”是孟子给农民最准确的定位。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随之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但如果你留心祖国发展的各个阶段,便会发现:不同的历史阶段,总有一种群体独领风骚。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枪杆子”的时代。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令那些好斗的行伍之人如鱼得水。他们身穿绿军装,手持黑红棍,到处贴大字报,天天开批斗会,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一个一个的“枪杆子”纷纷由打砸抢分子摇身一变,成为政府官员。这是耻辱的灵魂,耻辱的年代,耻辱的历史。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秤杆子”的时代。改革开放给那些头脑灵活的人提供了契机,他们开公司,搞个体;抓货源,跑销路。乘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春风,大干一番。于是由身无长物变成腰缠万贯,由名不见经传变成知名富商。

二十一世纪,是“笔杆子”的时代。“知识经济”概念的出现,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与能力、文凭与学力的重要性。只要你有真才实学,那么,出身贫寒的人也能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公仆;农民的子女也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成为声名显赫的企业家。

二十一世纪,也是“烟袋杆子”的时代。“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令农民欢欣鼓舞;“减免农业税,建设新农村”使得如释重负的农民有了用武之地。机械化的生产完全代替了牛耕人种的原始劳作,出外闯荡的新理念完全代替了安土重迁的旧观念。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使得庄稼高产,年年有余钱;出外闯荡,或打工,或经商,财源滚滚。于是农民也开始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近些年来,鸡窝里飞出金凤凰已屡见不鲜。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农村会出现很多大型机械化生产的庄园主,会出现以生产“绿色食品”为主的农民企业家。到那时,昔日的“烟袋杆子”会成为社会的风流人物。

我们经常讲,社会是一个大家庭,而这个大家庭是由很多群体组成的。不同的群体有着各自的生活方式,而同一群体里的人又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人为了钱透支青春,有人为了钱出卖灵魂,有人为了钱背信弃义。有些人有了钱,终日挥金如土,骄奢淫逸,变成了败家子;有些人有了钱,不忘回报社会,接济穷人,变成了慈善家。有些人有了权,欲壑难填,锒铛入狱;有些人有了权,为民做主,流芳百世。在这里,我要大声地呼吁:人类在保护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净化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要弘扬奉献精神,唾弃贪欲之人;要宣扬仁义之德,铲除邪恶之徒。力争给我们的子孙留下一片生存的净土。

 00八年八月七日

11. 文中所说的“枪杆子”“秤杆子”“笔杆子”“烟袋杆子”分别指哪些人?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概括文中所讲的“三种读书人”的特点。(要求:每种读书人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6分)

答:(1)读死书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死读书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书死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结合文章,理解“中国的古代历史,是强势群体鱼肉弱势群体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细读最后一段,谈一谈你作为强势群体或弱势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8分)(注意;此题为探究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单元测试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1.军人、商人、读书人、农民。借代。(5分)

12.6分)

1)读死书的人:不辨真伪,不知取舍,思想僵化,做事古板。

2)死读书的人:闭门苦读,与世隔绝,只做学问,不谙世故。

3)读书死的人:死记教条,不知变通,迂腐不堪,酸味十足。

13.6分)

军人、商人以及走上仕途的读书人在古代属于强势群体,“三种读书人”与农民属于弱势群体。军人无论是独霸一方还是登上王位,商人无论是从商还是从政,读书人无论是挤上政坛还是成为白领,如果道德沦丧,那么,他们将会欺压百姓,欺骗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甚至于草菅人命。

14.8分)参考答案:

如果我是强势群体,我绝不会恃强凌弱,因为我知道金钱与权利不是万能的。金钱能买来时钟,买不来光阴;能买来玫瑰,买不来爱情。权利能换来钱财,换不来真心;能换来文平,买不来才干。所以,作为强势群体应该关心弱势群体,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如果我是弱势群体,我绝不会悲观气馁,因为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要知道:虽然我们的钱财没有别人多,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能力比他们差;虽然我们的地位没有别人高,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智商比他们低。所以,我会发愤图强,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缩短与强势群体之间的距离。就算强势群体欺压到头上,我也不会有杀人放火的过激行为,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说明:必须扣住人生观与价值观来谈;只要选择一个方面说透彻即可给满分;两方面都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满分,否则酌情扣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
类题推荐:
单元测试
难度:
使用次数:175
更新时间:2021-07-13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人也。少为廷尉书佐。琅邪太守赵贡行县,见宣,甚说其能。察宣廉,迁乐浪都尉丞。幽州刺史举茂材,为宛句令。大将军王凤闻其能,荐宣为长安令,治果有名,以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宣数言政事便宜,举奏部刺史郡国二千石,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出为临淮太守,政教大行。会陈留郡有大贼废乱,上徙宣为陈留太守,盗贼禁止,吏民敬其威信。始高陵令杨湛贪猾不逊,持郡短长,前二千石数案不能竟。及宣视事,诣府谒,宣设酒饭与相对,接待甚备。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宣察湛有改节敬宣之效,乃手自牒书,条其奸臧,封与湛。曰:“吏民条言君如牒,又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章。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可复伸眉于后。即无其事,复封还记,得为君分明之。”湛自知罪臧皆应记,而宣辞语温润,无伤害意。湛即时解印绶付吏,为记谢宣,终无怨言。又频阳县北当上郡、西河,为数郡凑,多盗贼。其令平陵薛恭本县孝者,功次稍迁,未尝治民,职不办。而粟邑县小,辟在山中,民谨朴易治。令巨鹿尹赏久郡用事吏,为楼烦长,举茂材,迁在栗。宣即以令奏赏与恭换县。二人视事数月,而两县皆治。宣因移书劳勉之曰:“昔孟公绰优于赵魏而不宜滕薛,故或以德显,或以功举,‘君子之道,焉可怃也!’属县各有贤君;愿勉所职,卒功业。”宣得郡中吏民罪名,辄召告其县长吏,使自行罚。晓曰:“府所以不自发举者,不欲代县治,夺贤令长名也。”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宣归恩受戒者。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性密静有思,思省吏职,求其便安。下至财用笔研,皆为设方略,利用而省费。吏民称之,郡中清静。后宣坐免为庶人,归故郡,卒于家。

①十金法重:汉律,科吏赃至十金,即死罪。  ②楼烦:县名。

(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所贬退进,白黑分明                称:相称

B.杨湛贪猾不,持郡短长              逊:恭顺

C.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              章:显露

D.愿所职,卒功业                    勉:尽力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宣为官治理效果的一组是 (3)

①治果有名,以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    ②盗贼禁止,吏民敬其威信

③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          ④湛即时解印绶付吏,为记谢宣

⑤宣即以令奏赏与恭换县                ⑥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宣归恩受戒者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A.琅邪太守欣赏薛宣的才能,幽州刺史推举他为茂材,大将军推荐他任长安令。薛宣在得到这些人的赏识和提携后,仕途上较为顺畅。

B.针对贪猾的杨湛,薛宣虽接待周到,暗地里却在收集他的罪证,并晓之以利害得失,使杨湛在正言厉色面前,敢怒而不敢言地交出权力。

C.薛宣深谙用人当用长之道,在掌握相关官员情况后,把他们调整到合适的县上任职,数月后,治理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薛宣趁机传信勉励他们。

D.薛宣性情密静而肯动脑筋,力求便利安妥。从官吏职责到物资财用,都设立相关规定,操作方便又节省开支,郡中清净,受到官民称赞。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宣察湛有改节敬宣之效,乃手自牒书,条其奸臧,封与湛。(3)

                                                                                      

2)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可复伸眉于后。(3分)

                                                                                     

3)其令平陵薛恭本县孝者,功次稍迁,未尝治民,职不办。(4分)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单元测试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李明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