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言文阅读
>
公文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95
更新时间:2012-03-11
纠错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上范司谏①书

    欧阳修

   前月中,得进奏吏报云,自陈州召至阙,拜司谏。即欲为一书以贺,多事匆卒,未能也。司谏,七品官耳。于执事得之不为喜,而独区区欲一贺者,诚以谏官者,天下之得失,一时之公议系焉……拜命以来,翘首企足,伫乎有闻,而卒未也,窃惑之。岂洛之士大夫,能料于前,而不能料于后也?将执事有待而为也?昔韩退之作诤臣论,以讥阳城不能极谏,卒以谏显,人皆谓城之不谏,盖有待而然,退之不识其意而妄讥,修独以为不然。当退之作论时,城为谏议大夫已五年,后又二年,始廷论陆贽,及沮裴延龄作相,欲裂其麻,才两事耳。当德宗时,可谓多事矣。授受失宜,叛将强臣,罗列天下,又多猜忌,进任小人。于此之时,岂无一事可言,而须七年耶?当时之事,岂无急于沮延龄论陆贽两事耶?谓宜朝拜官而夕奏疏也。幸而城为谏官七年,适遇延龄陆贽事一谏而罢,以塞其责。向使止五年六年,而遂迁司业,是终无一言而去也,何所取哉﹗今之居官者,率三岁而一迁,或一二岁,甚则半岁而迁也。此又非可以待乎七年也。今天子躬亲庶政,化理清明,虽为无事。然自千里诏执事而拜是官者,岂不欲闻正议而乐谠言②乎?今未闻有所言说,使天下知朝廷有正士,而彰吾君有纳谏之明也。夫布衣韦带之士③,穷居草茅,坐读书史,常恨不见用;及用也,又曰彼非吾职,不敢言;或曰吾位犹卑,不得言;得言矣,又曰吾有待;是终无一人言也,可不惜哉!伏惟执事,思天子所以见用之意,惧君子百世之讥,一陈昌言,以塞重望,且解洛士大夫之惑﹗幸甚﹗幸甚﹗

注释:①司谏:宋代谏官名。范司谏,即范仲淹,时任右司谏。  ②谠言:正直的话。③韦带之士:喻穷苦的读书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伫乎有闻,而未也。        终于                 

    B.今之居官者,率三岁而一    调动

C.而吾君有纳谏之明也        显示 

D.常恨不                                 

6.下列项中,表明欧阳修期望范仲淹能直言进谏的一项是(      )(3分)

A.人皆谓城之不谏,盖有待而然。         

B.是终无一言而去也,何所取哉! 

C.谓宜朝拜官而夕奏疏也。            

D.一陈昌言,以塞重望,且解洛士大夫之惑﹗

7.下列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仲淹从陈州来到京城担任司谏,职位很高,欧阳修认为值得祝贺,他还认为谏官可以评论天下之得失,代表着公正的议论。

B.欧阳修对时人指责韩愈“讥阳城不能极谏”一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韩愈写《诤臣论》批评阳城不能尽力进谏是正确的。

C.欧阳修诚恳地提醒范仲淹,要让天下的人知道朝廷有正义之士而显示天子有纳谏的明智之举,作为谏官就必须经常有“正议”和“谠言”。

D.欧阳修在分析“终无一人言”的原因时特别指出,那些“布衣韦带之士”不敢进言是十分可惜的,希望珍惜谏官之职。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必修五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夫布衣韦带之士,穷居草茅,坐读书史,常恨不见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公文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5D项。“见”:被。

6D项正确。(A人们为阳城不进谏而寻找托词;B项身为谏官而不为,不值得肯定;C项是欧阳修议论谏官必须尽责)

2)这个老婆婆,是我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给(我家)两代人喂过奶,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4分)(判断句1分,“乳”1分,“先妣”1

3)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看成完全一样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平等完全是妄造的。(“固”1分,“一”和“齐”各1分)

参考译文:

前月中旬,看到进奏的吏报上说,你从陈州被召到京城,担任司谏。我当时就想写一封信来道贺,多事匆忙,未能如愿。司谏,只是七品官。对于您来说担任这官职不算喜事,可是我独自想道贺一下,确实是因为谏官关系到天下的得失,联系着一时的公正的议论……您接受任命以来,我抬着头踮起后脚跟,长久地站立着想听到您的谏言,可是终于没有听到,我私下里感到困惑。难道洛阳的士大夫,能在前面料想到,却不能在后面料想到?还是您有所期待才进谏呢?从前韩愈写《诤臣论》,来批评阳城不能尽力进谏,后来阳城因为敢于进谏而闻名。人们都说:阳城开始不进谏,是因为有所期待才那样做的,退之不知道他的用意而妄加批评;我独自认为这样说是不对的。当退之发出这样的议论时,阳城已经做了五年的谏议大夫,在这之后两年才开始在朝延上为陆贽辩论,以及为阻止裴延龄作宰相而想撕裂用麻纸写的诏书,只不过这两件事罢了。当时德宗在位,社会上的灾难很多,诸如用人不当,叛将权臣遍及天下,天子又猜忌.任用奸诈小人。在那个时代,难道没有一件事可以进谏,而要等上七年吗?当时的事,难道没有比阻止裴延龄、为陆贽辩护这两件事更急迫的吗?我认为身为谏官就应该早晨领命晚上呈奏,幸而阳城做谏官七年,恰巧遇到裴延龄、陆贽的事,只进谏一次就被罢官,也算是尽到他的职责;假如只五年六年就调任国子司业,自始至终没有进谏过就离职了,有什么可称道的呢!现在的官吏大概三年就调动一次,或者一两年,甚至半年就调动一次,这就不能等待七年了。当今天子亲自处理朝政,天下太平,虽然没有什么事端发生,然而把您从千里之外召到朝廷就任谏官,难道不是为了听到公正的言论,喜欢听到正直的言辞吗?然而到现在还没有听到您对朝廷有所进言,以让天下的人知道朝廷有正义之士而显示天子有纳谏的明智之举。贫寒穷苦的读书人,困厄地居住在茅草屋里,坐着诵读经书史籍,常常抱怨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到被任用,又说那不是我的职责,不敢进言;或者说我的地位卑微,不能进言;能进言,又说我有所等待。这样最终也没有一个人进言,难道不可惜吗?希望您想想天子任用自己为谏官的本意,警惕君子百代的谴责,陈述你正直的言论,以满足众人的期望,而且消除洛阳的士大夫们对您的疑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真是太荣幸了,太荣幸了。

=
类题推荐:
公文类
难度:
使用次数:160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公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85
更新时间:2011-12-27
加入组卷
1.

阅读《陈情表》选段,完成610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奉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苟欲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慈父             余贫苦,遂用于小邑

B.九岁不             余嘉其能古道

C.舅母志             匹夫不可志也

D臣洗马             黎明即起,赛扫庭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臣供养无主         木欣欣向荣

B.州司临门,急星火   青,取之于蓝,而青

C刘病日笃           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

D.臣进退,实为狼狈   胡为夫遑遑欲何

8.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上的一表文。

B.所选文段的第一自然段分别陈述了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和家庭所遭受的不幸。

C.第二自然段写朝廷对作者优礼有加而作者却因供养祖母而不能奉诏的两难处境。

D.本文感情真挚,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让人读来不禁油然而生同情之心。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译文:                                                                  

2)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公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53
更新时间:2011-12-31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9分)

       

   (明)王鏊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惴惴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①听政。”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适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唐皇城之北盖古之外朝也,其北太极门,盖古之正朝也,又北两仪殿,盖古之内朝也。宋时常朝文德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内殿引见,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闷,鲜有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官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烂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路寝:帝王正殿所在。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视之,谢恩见辞          特:只是,只不过

B.方将有为,而民之无        禄:福气,福分

C.退路寝听政                适:恰好

D. 天下至今以为            恨:遗憾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和颜色道之                 策扶老以流憩,门虽设常关

B.孝宗晚年,深感有慨       仆碑,又悲夫古书之不存虚心而问之,

C.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   积土成山,风雨兴

D.正朝,象太极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君臣沟通在治政中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地位的差异,常常使君臣无法交流。

B.作者认为恢复古代的朝见制度,便于君臣交流,而内殿引见,则有三朝制度的遗风。

C.作者认为本朝在奉天殿、奉天门举行朝见可谓古代正朝、外朝,而独缺内朝。

D.作者希望君王能在外朝时可以端正上下的名分,在内朝时可以据此沟通远近的情况。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公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何小刚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