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现代文阅读
>
科普类文本阅读 自然类文本阅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03
更新时间:2012-06-23
纠错
1.

为何热水冻结速度很快

有时候,热水的冻结速度反而会超过冷水,这是为什么呢?这种怪异的现象困扰了几代科学家。经过数百次实验,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负责辐射安全的官员詹姆斯·布朗里奇最终发现证据,证明这种现象可能与水中杂乱无章的杂质有关。

热水快速冻结现象被称之为“姆佩巴效应”,以坦桑尼亚学生埃拉斯托·姆佩巴的名字命名。对于姆佩巴效应,物理学家曾提出几种可能的假设,其中包括水分更快蒸发导致热水体积变小,一层霜隔绝了温度更低的水以及溶质浓度存在差异。但任何一种解释都很难让人信服,因为这种效应并不可靠,冷水冻结速度往往还是超过热水。

布朗里奇认为,杂乱无章的杂质才是导致热水更快速冻结的关键因素。过去10年时间里,他利用空闲时间进行了数百次有关姆佩巴效应的实验,最终发现这种效应基于不稳定过度冷却现象的证据。

布朗里奇说:“水几乎从不在温度降到零度时冻结,通常是在更低温度下才开始冻结,也就是所说的过度冷却现象。冻结点取决于水中与冰晶形成有关的杂质。通常情况下,水可能含有几种类型杂质,其中包括尘粒、被溶解的盐类以及细菌,每一种杂质都能在特定温度下触发冻结机关。核化温度最高的杂质决定了水的冻结温度。”

布朗里奇对两个同样温度的水样(20的自来水)进行了实验。他把水样装入试管,而后放入冰箱中冷冻。由于杂质的随机混合导致其拥有更高冻结点,其中一个水样将首先冻结。如果这种差异足够大,姆佩巴效应便会出现。布朗里奇选择自然冻结点更高的水样,并将其加热到80,另一个则只加热到室温,而后将试管放回冰箱。他表示,如果热水冻结点至少高出5,其冻结速度往往会超过冷水。

可能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区区5就是一个足够大的差异,帮助温度更高的水首先“冲过终点线”。而如果以60作为起步点,它们在这场冻结较量中便要以失败告终。物体与周围环境——具体到这项实验,指的就是冰箱——的温差越大,其冻结的速度就越快。也就是说,在温度较低的水样达到零下7℃这一冻结点前,热水样首先达到零下2℃这一冻结点,进而以更快的速度冻结,

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布朗里奇表示,其他人在一次研究一个因素时并没有很好地控制实验环境,例如必须控制容器的类型以及水样在冰箱中的位置。但布朗里奇所做的工作不可能终结有关姆佩巴效应的争论。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乔纳森·卡特兹便持怀疑态度。

根据卡特兹的理论,加热能够驱除二氧化碳等杂质,进而提高水的冻结点。这也就意味着,加热实际上提高了水首先冻结的机会,而不是布朗里奇所说的与杂乱无章的杂质有关。他说:“他可能发现了一种与姆佩巴类似的过度冷却效应。”

(选自《科学大观园》,20115月下半月)

7下列对文中出现的几个概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姆佩巴效应”是指热水快速冻结现象,是以坦桑尼亚学生姆佩巴的名字命名,这是一种不可靠的效应,困扰了几代科学家。

B.“过度冷却”是指水不在温度降至零度时冻结,而在更低温度下才开始冻结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水来说是普遍存在的。

C.“冻结点”是指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它取决于水中与冰晶形成有关的杂质的特点,核化温度最高的杂质决定了水的冻结温度。

D.“不稳定过度冷却效应”是指过度冷却现象常常出现在特定的条件之下,带有不可靠性,冷水冻结速度往往还是超过热水。

8、下列关于布朗里奇实验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试管取两个温度相同的水样(20的自来水),随机混入一些杂质,将它们放入冰箱冷冻,其中一个水样将首先冻结。

B.选择自然冻结点更高的水样,将它加热到80,另一个只加热到室温,而后将试管放入冰箱,如果冻结点差异够大,姆佩巴效应就会出现。

C.要想热水冻结速度超过冷水,热水冻结点至少超过冷水冻结点5,即冷水样达到零下7这一冻结点前,热水样首先达到零下2的这一冻结点。

D.如果以60为起步点,则热水样的冻结点超过冷水样冻结点不到5,那么冷水冻结速度仍然超过热水。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姆佩巴效应是一种过度冷却效应,布朗里奇的实验可能只是发现了另一个类似的冷却效应,所以,他的发现不可能终结姆佩巴效应的争论。

B.布朗里奇做实验时特别注意控制实验的环境,即容器的类型和水样在冰箱中的位置,这是他发现“杂质说”的关键因素。

C.根据布朗里奇的冻结点与水中的杂质有关的理论,我们可以推知含有少量水分的食物在冰箱中的冻结速度一定比自来水冻结速度快。

D.归根到底,姆佩巴效应的出现,跟热水与冰箱的温差、溶质的浓度,以及溶于水的杂质——盐类有关。

查看答案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 自然类文本阅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7B(原文是“几乎从不在温度降到零度时冻结”,该项缺“几乎”一词;而实验中看到的现象不能说是“普遍存在”。)

8A(原文中的“杂质的随机混合”是指水样本身的杂质在加热状态下的自然化学变化,而非“随机混入一些杂质”。)

9D(推论武断,在原文中也找不到依据。)

=
类题推荐:
科普类文本阅读 自然类文本阅读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weiqiang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