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各题。
未成年
大卫·波罗威尔(法)
我坐在去往巴黎的列车上,车厢里坐着一个姑娘,她的身边似乎从来都不缺乏异性,总有一些人主动跑过来向她搭讪。我看着她,觉得似曾相识。
到了马赛,我们一伙人都下了车,准备吃些东西。我看到她牵着一个男人的手,同大家一起在车站内的一个小餐馆里吃饭。大家都坐了下来,那个男人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瓶威士忌,他把威士忌放在桌子上,嘭的一声,我们都朝着他那边看去。
“伙计们,嘿,有开瓶器吗?伙计们?”他朝着桌上的每一个人问到。
几乎每个人都摇了摇头,正当那个男人感到沮丧想要坐下的时候,我从包里拿出了一个开瓶器,递给了他。
“嘿,伙计,多谢啦!您的名字是什么?”他问我。
“布朗。”我对他说。
他把威士忌打开后,又将开瓶器还给了我,“我叫狄耳逊,是巴黎一家银行的老板。这次巴黎那边出了点急事,我要回去处理一下。瞧,这是我的朋友,叫安娜。她刚刚高中毕业,打算到巴黎去上大学,她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所以我能帮助她一点就帮助她一点……助人为乐嘛……助人为乐”他一边讲话,眉毛一边随着嘴巴不停的转动,就像榭丽舍大街上行驶的车正在转动的车轮一样。
那位姑娘对我笑了笑,她站了起来,伸出手,对我说道:“布朗,很荣幸认识你。”
我也站起来,跟她握了握手。
回去的时候,我不禁多看了安娜几眼,她仍然牵着狄耳逊的手,我们一同进入了车厢。
卖花的人走了上来,他跑过来对着安娜说道:“亲爱的美丽的小姐,买一份报纸吧,我相信像您这样的人一定需要一朵花,这样才能衬托出您的气质,衬托出您的高贵。”
狄耳逊的脸色似乎很难看,一会儿青一会儿绿,安娜叫了叫他,他没有理她,只是皱着眉头。安娜于是把头偏回来看着我。
那个卖花的人朝我走过来,“先生,”他指了指安娜,“这位美丽的小姐一定是您的女朋友吧,瞧,她多高贵啊,能有这样的一位女朋友真是您的福气!快买一朵花送给她吧,她一定会十分开心的。”
安娜将期望的目光投向我,我难以拒绝,买了几朵花请卖花人送给她。安娜收下了,脸上露出幸福的神色。
之后去巴黎的路上,她一直坐在我的旁边。
到了巴黎,狄耳逊直接走出了车站,头也没有回。我牵着安娜的手,走出车站,我呆在原地不动,安娜仍然往前走,她转过头来对我说:“走啊,呆在这儿不动干嘛?”
“去哪儿?”
“去你家啊。”她微笑着看着我,对着我说道。
我点了点头,带着她往威尔逊大街走去。
我和安娜同居了。
有一天早上,安娜走的很早,她走的时候,我还在睡着。我仍然能记得当我睡眼朦胧的时候,安娜收到那封短信的情景。那样的慌张,害怕,我从来都没见过。
我在焦虑和担忧的陪伴度过了一上午,到了中午,安娜终于回到了家,她很狼狈不堪,变得十分憔悴,她的手脚上似乎也多了几道伤痕。我赶紧招呼安娜坐下,并倒了一杯水给她。她趴在我的肩上,忍不住开始哭了起来。
“狄耳逊破产了,听说他跑回阿尔萨斯了,这边欠了一屁股的债。他的夫人今天来找到我,说她已经知道了我和狄耳逊的关系了,她认为我是不三不四的人,喜欢乱搞男女关系。我几次三番的跟她解释说不是这样的,我和他之间是很纯洁的朋友关系,”她哭着对我说,“我从他夫人家出来,就被几个自称是狄耳逊的债主的人讨债,还被人打了几巴掌,被关在卢浮宫对面的那条小巷的一个黑暗的屋子里,我用碎玻璃割断绳子,这才跑了出来。布朗,我跟狄耳逊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你要相信我,真的,你要相信我。”安娜的泪水打湿了我的后背。
我抚摸着她,对她说:“安娜,我相信你,我相信你真的跟狄耳逊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都很平凡,我们同样的渺小,我们同样的微不足道,我们是喧哗中唯一保持沉默的人。我知道你受了很多的委屈,可是,你要坚强,你要勇敢,你要振作起来。”
晚上,安娜告诉我,她决定走了,她要去马赛。
第二天,我送她到火车站,我看着她慢慢地离我远去,在她将要踏上火车的一刹那,她又走了回来,她在我耳边问:“你没有挽留我的意思?”我看着她,笑了,我对他说,走吧,去马赛要好好生活,要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她踏上火车,便没有再回头。
一如既往,也似从前,仍然有很多异性围绕在她的旁边。
我看着火车卷着炊烟伴随着轰隆轰隆的汽鸣声,夹带着黄昏的几朵云彩逐渐离我远去。
毕竟是一见钟情。
可我终究还是未成年。
(2002年法国克罗尔微型小说金奖,选做考试文章时文章稍有改动)
4.赏析下面的句子,任意从一个方面分析。
他一边讲话,眉毛一边随着嘴巴不停的转动,就像榭丽舍大街上行驶的车正在转动的车轮一样。
5.从文章结构和故事人物分析卖花人的作用。
6.文章划线句是关于安娜离开时的一段景物描写,说说该景物描写的作用。
4.
①修辞方面,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狄耳逊当时的神态。
②人物描写方面,属于神态描写,生动地反映出狄耳逊圆滑、世故,幽默的个性。
5.
①卖花人不经意的牵线搭桥,化解了安娜的尴尬,使“我”和安娜的关系进一步地发展。
②卖花人走到安娜和狄耳逊身边的时候,狄耳逊的表现暗示下文中的狄耳逊破产一事的发生,照应狄耳逊走出车站后头也不回的情节,在结构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6.
①凄凉、孤寂的景象,表现了“我”送别安娜时的“我”心中的寂寞、孤独和悲伤。
②表现了“我”送别安娜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解析】
试题分析:
4.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要立足原文,找到“他一边讲话,眉毛一边随着嘴巴不停的转动,就像榭丽舍大街上行驶的车正在转动的车轮一样”,抓住“眉毛一边随着嘴巴不停的转动”“像”等内容分析,如修辞方面,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狄耳逊当时的神态。人物描写方面,属于神态描写,生动地反映出狄耳逊圆滑、世故,幽默的个性。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句子赏析的切入点: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2.从特殊句式入手赏析。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6种:总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前后呼应(照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如本题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抓住“眉毛一边随着嘴巴不停的转动”等内容分析,人物描写方面,属于神态描写,生动地反映出狄耳逊圆滑、世故,幽默的个性。
5.真实一道小说情节的作用概括的题目,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语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此题的语段在文章的中间,分析时注意和标题文章的开头,文章的主旨的联系。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卖花人不经意的牵线搭桥,化解了安娜的尴尬,使“我”和安娜的关系进一步地发展。卖花人走到安娜和狄耳逊身边的时候,狄耳逊的表现暗示下文中的狄耳逊破产一事的发生,照应狄耳逊走出车站后头也不回的情节,在结构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小说的情节是小说必考的内容之一,主要以概括和分析作用的形式出现,分析作用也首先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如本题考查人物塑造的作用,卖花人不经意的牵线搭桥,化解了安娜的尴尬,使“我”和安娜的关系进一步地发展。卖花人走到安娜和狄耳逊身边的时候,狄耳逊的表现暗示下文中的狄耳逊破产一事的发生,照应狄耳逊走出车站后头也不回的情节,在结构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6.真实一道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概括的题目,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语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此题的语段是安娜离开时环境描写,分析时注意和标题文章的开头,文章的主旨的联系。内容上描述了凄凉、孤寂的景象,表现了“我”送别安娜时的“我”心中的寂寞、孤独和悲伤。表现了“我”送别安娜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也首先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如本题描述了凄凉、孤寂的景象,表现了“我”送别安娜时的“我”心中的寂寞、孤独和悲伤。表现了“我”送别安娜时的依依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