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检验一个人的重要标准,是看他把时间放在了哪里;检验一件事的重要标准,是看事情在时间面前被证明的意义。当一切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时间之上,真理不朽
杨绛曾言:“我们都渴望生命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大千世界,许多行人来去匆匆,总在感慨时光易逝,烟花易冷,总是在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可是,我们是否有曾停下这脚步,去思考这时间背后的意义呢?
时间总不会说谎,因为无论有多曲折的过程,事情总会被证明,就如同真理一样,在经过岁月洗涤后,总会被人认清。
“平生积学曾何用,愧对苍生老亦悲。”水利专家黄万里就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他感叹自己不得志,感叹无人认清真理事实。他所坚持的,在那时被认为是多么荒唐的真理,却也在经过历史变迁,科技进步后被人们认清。
所以,时间是最公正的,因为真理是独立于一切之外的,它绝不会因为外在的压力而丧失其客观性。
真理在时间面前被证明,或许这就是黄老一直所相信的,所追求的吧。
在一切干扰面前, 时间总不会说谎,所有事实都将会被证明。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这个被誉为“拉丁美洲的良心”的人物,就是一个在实践与现实面前的不妥协者。他力图用文字来溯清历史本源,他相信历史真理最终绝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所以他始终不停的奔走,希望能在有限的生命中让人们认清历史的正向。他是历史的不屈服者,因为他始终相信,时间并不能毁灭一切,相反,时间更能让那些伪装成真理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揭开面具,露出真相。
像加莱亚诺这样的“世界的呐喊之声”始终相信着,时间并不会磨平历史的棱角,一切虚伪丑陋,最终都会在时间面前暴露出原来面目,当一切走到尽头,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或许无法把握已经流逝的时间,但无论过去做过什么,始终相信,时间不会说谎。
所认清的真理事实,总能被时间证明,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有颗平和,从容的心,去等待花开一刻。
始终相信,时间之上,真理不朽。
【解析】
试题分析:1.命题意图:高中生写作考查,应着力引导他们进行思辩式思考和表述。
2.这是一则以“时间”为话题的材料作文。材料中有人与事两个方面,强调人与事的价值与意义只有在时间面前才能被证明。学生写作应较为紧密地抓住“时间”这一核心要素,去表达对人事的思考与认知。人的行为或事件发展最初往往以“假象”呈现给人,经过时间的淘洗,方能见其真伪或意义。而这种真伪或意义的发现,同时又往往是在时间基础上人努力认知和思考的结果。
3.如果考生仅仅抒写时间的重要性,当视为跑题。抒写的重心应是时间在证明人事的价值与意义上的重要性。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阅读的意义。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材料作文的写作:1.写议论文:(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论题或论点。(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的论据。(4)对材料要进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2.写记叙文:(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2)围绕中心,拟定文章的标题。(3)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心。(4)文章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要扣题目(中心),点题目(中心)。(5)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