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阅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14
更新时间:2017-05-28
纠错
1.

材料二

吹管乐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先民们用飞禽的肢骨制成骨笛(也称骨哨),在狩猎时用于模仿动物的声音,以诱捕猎物或发出信号。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了160余件骨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迹址墓葬中出土了20多支骨笛,经过碳14测定,它们已有7000——8000年的历史,是后世竹笛等一系列管笛乐器的鼻祖。

战国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两支“篪”,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竹质笛子实物。它们有一个吹孔、五个按音孔和一个后出音孔,能演奏出六声音阶。篪的吹孔平面与指孔平面相交约为90度的夹角。东晋郭璞注《尔雅》:“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翘,横吹之,小者尺二寸。”关于竹笛的起源,并不像有些资料所说,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从中亚细亚一带传入的。

据史料记载,到唐代竹笛才加开了膜孔,这也成为中国竹笛区别于西洋乐器长笛及其他国家笛子的显著特征。西洋长笛没有膜,所以音色团润、温暖、细腻,音量较小。因为有了笛膜,中国竹笛的音色清脆亮丽,穿透性强。竹笛发展到唐代,在形制上已经和现代竹笛基本相似。唐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为鼎盛的一个朝代,诗歌得到了繁荣,竹笛艺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很多唐诗中都有对竹笛的精彩描写:“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王昌龄《江上闻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施肩吾《夜笛词》)……不管是在,还是在,或是在,都可听闻清丽悠扬的笛声。这些也是竹笛与诗歌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体现。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转。古人谓“荡涤之声”,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的称谓。

宋元两代,竹笛得以广泛普及。到了明清,竹笛成为民间音乐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乐器,演奏技巧也在不断地提高。

(取材于徐凯《中国竹笛发展的主要特征》)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骨哨一样属于吹管乐器

B.材质为竹,“”字的形旁可印证

C.吹孔与指孔不在同一平面

D.横吹,在形制上与现代竹笛接近

4.根据“材料二”,下列对竹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源于中国本土          B.优于西方长笛

C.曾经没有膜孔          D.音色清脆亮丽

5.根据“材料二”,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①清冷的江水边      ②名楼揽胜处          ③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

B.①名楼揽胜处        ②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  ③清冷的江水边

C.①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②清冷的江水边        ③名楼揽胜处

D.①名楼揽胜处        ②清冷的江水边        ③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

查看答案
题型:现代文阅读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3.(3分)D    4. 2分)B      5.(3分)

=
类题推荐:
实用类文本阅读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m123456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