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言文阅读
>
散文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71
更新时间:2018-03-13
纠错
1.

 ()文言文阅读(1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身:身体

C.士大夫之族                        族:类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复:恢复

8.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A.犹且从师而问焉                 犹且:尚且,还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结构助词,的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于:对于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竟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A.本段古今对比,赞美古之圣人,批评今之众人,指出他们在学习态度上是不同的。

B.本段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原则,指出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并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C.本段重点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D.从论证方式上看,本段立足于,逐层批判了士大夫之族”“今之众人君子,从反面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散文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7B(身:自己)   8B(之:助词,起取独作用)   9D(应该是逐层批判了“今之众人”“仕大夫之族”和“君子”)

10、译文(略)

=
类题推荐:
散文类
难度:
使用次数:138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散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46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小题。(15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3.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荷塘上的月色,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4分)

14.文段中描写的月光是“淡淡的”,“不能朗照”,但作者却说“这恰是到了好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15.文段最后,作者说“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有什么作用?(5分)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散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李磊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