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57
更新时间:2020-12-08
纠错
1.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注)矣。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草隶虫篆。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乃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粥。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后主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贞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注)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

34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舅尚书王筠其有佳致     奇:稀奇

B草隶虫篆                 工:擅长

C唯贞与卓独不             坐:受株连而获罪

D贞累固辞                 启:禀告

35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晋太傅安九世孙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B忧毁灭性,谁养母邪    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C太建五年,贞还朝      入,具告沛公

D后主敕舍人施文庆曰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35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B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C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D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35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贞天性聪慧,小时候读过不少典籍,有的读过就能背诵,有的粗通大意;他八岁时写的诗就深得长辈称赞。

B谢贞受府长史周确委托,为他撰写辞让都官尚书的表文。陈后主读过之后,怀疑该表文不是周确亲笔所作。

C谢贞非常孝顺,小时候祖母因病难以进食,他便也不进食;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

D母亲去世后,谢贞一心守丧,极度悲痛,骨瘦如柴,令人叹息。他忧病而死后,后主下令长期供他儿子吃穿。

35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辙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2)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

查看答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349A

350B

351B

352C

3531)谢贞猜度叔陵会有叛逆之心,就和阮卓自行疏远叔陵,每当有宴饮游乐,总是称病推辞,不曾参与。叔陵一向(或非常)钦敬他,不怪罪他。

2)吏部尚书姚察和谢贞交好,到谢贞病重的时候,姚察去探望他,问他身后之事。

【分析】

34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的意思是堂舅尚书王筠惊奇他有高雅的情趣。所以,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以……为奇、认为……不一般、惊奇。

35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B项,都是假如”“如果的意思;A项,前一个表判断,后一个是句末语气词;C,前一个是的意思,后一个是于是、就的意思。D项,前一个:于是,后一个:凭借、依靠。

351试题分析:给文言文断句,先要通读全文,了解句意,本句意思为:父亲谢蔺因母亲阮氏去世,不吃饭哭泣到眼中出血而死。家人宾客害怕谢贞也会这样,叔父前往华严寺,请禅师来为谢贞说法。然后寻找句子一些特定的名词、动词进行推断。

35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不正确。文中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这一时期未能孝顺母亲。

点睛:解答此类题要认真阅读题干要求,然后将题中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35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1)句关键词得分点:度、因、辙辞以疾(定语后置句)、雅;第(2)句关键词得分点:友善、笃、省、后事。

参考译文: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谢安的九世孙。父亲谢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谢贞自幼聪敏,有卓绝的品性。他的祖母阮氏生前苦于风眩病折磨,每次发病就一两天不能吃饭。谢贞当时七岁,祖母不吃饭,他也不吃饭,常常是这样,亲戚没有不对此感到惊奇的。母亲王氏,教谢贞学《论语》和《孝经》,谢贞读完就能背诵。八岁时,谢贞曾经写作了《春日闲居》一诗,堂舅尚书王筠惊奇他有高雅的情趣,对亲戚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成大器。十三岁时,谢贞大致通晓了《五经》的要义。尤其擅长《左氏传》,工于草隶虫篆。十四岁时,遭逢父亲去世,谢贞号哭跌倒在地上,昏倒而后又苏醒的情况有多次。当初,父亲谢蔺因母亲阮氏去世,不吃饭哭泣到眼中出血而死。家人宾客害怕谢贞也会这样,叔父前往华严寺,请禅师来为谢贞说法,禅师于是对谢贞说:孝子既然没有兄弟,就极须爱护自己,如果哀伤过度损害身体,谁来赡养你的母亲呢?从这以后谢贞才稍微吃一点稠粥。

在太清年间的动乱中,亲属散亡,谢贞在江陵落入敌手。暠逃难逃难,贞母出家在宣明寺。及高祖即位,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谢贞才回朝。等到始兴王叔陵担任扬州刺史时,征召谢贞做主簿。谢贞揣度叔陵将会有叛逆之心,于是就自动疏远他,每当有宴会交游,总是以患病为借口推辞,不曾参与,叔陵向来钦佩看重他,没有怪罪他。不久高宗驾崩,叔陵叛逆作乱,叔陵府中的属官先后受到牵连而被拘捕,唯独谢贞没有获罪。

陈后主于是下诏让谢贞入宫担任中宫管记一职。府长史周确刚被任命为都官尚书,请求谢贞为他撰写辞让的奏章,后主看过后认为奏章写得很不寻常。后主曾经趁着宴席的机会问周确:你的奏章是你自己写的吗?周确回答说:我的奏章是谢贞写的。后主就赐给谢贞一百石米。

至德三年,谢贞因母亲去世而离职。不久,朝廷下诏让他回来任原职。谢贞多次上奏坚决推辞,朝廷答复说:查看了奏章,详情俱悉, 虽然知道你内心哀痛,但官府急等用人,守丧的礼节有理由改变,你可以立即回官府任职。谢贞哀伤过度身体瘦弱,最终也没能到官府任职。当时尚书右丞徐祚、 尚书左丞沈客卿一同来看望谢贞,见到他瘦骨伶仃,两人泪流不能自抑,哀怜着默默而出。吏部尚书姚察与谢贞友善,及贞病重,前去探望,询问以后事。谢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这夜死了。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

=
类题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难度:
使用次数:158
更新时间:2020-11-16
加入组卷
1.

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游息焉。旋属灾潦荐至,沼堙台圮。后又数十載,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タ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

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覙缕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由,革弊兴利,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集》)

(注)鞠:皆,尽  ②荐:连续  ③覙缕:逐条陈述

6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涟者,谓之碧波亭   狎:亲近

B万象               迭:重叠

C杨君缄书           赍:送

D成胜                 概:景象

6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为名也                      我降,与君为兄弟

B作八角亭游息焉                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C由,革弊兴利                夫人相与,俯仰一世

D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        属皆且为所虏

6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

B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再跨一脚为,后即以作为长度单位。

C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蓬瀛,指蓬莱和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所居之处,后常指仙境。

6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且/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咏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B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咏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C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咏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D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咏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7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记叙白蘋洲五亭的由来,描写白蘋洲胜景,赞美杨汉公乐山水”“有善政,叙议结合,言简意赅。

B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白蘋洲五亭的优美风光,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

C作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

D文章对杨汉公大加褒美,这从侧面体现了白居易革弊兴利、关心民生的政治情怀。

7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

2)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

3)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39
更新时间:2016-08-11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唐制,岭南为五府,府部州以十数。其大小之戎,号令之用,则听于节度使焉。其外大海多蛮夷,由 流求 、诃陵,西抵大夏、康居,环水而国以百数,则统于押蕃舶使焉。内之幅员万里,以执秩拱稽,时听教命;外之羁属数万里,以译言赠宝,岁帅贡职。合二使之重,以治于广州,故宾军之事,宜无与校大。且宾有牲牢饔饩,嘉乐好礼,以同远合疏;军有犒馈宴飨,劳旋勤归,以群力一心。于是治也,闬闳阶序,不可与他邦类,必厚栋大梁, 夷 庭高门,然后可以上充于揖让,下周于步武。

今御史大夫扶风公廉广州,且专二使,增德以来远人,申威以修戎政。大飨宴合乐,从其丰盈。先是为堂于治城西北陬,其位,公北向,宾众南向,奏部伎于其西,视泉池子其东。隅奥庳仄,庭庑下陋,日未及晡,则赫炎当目,汗眩更起,而礼莫克终。故凡大宴飨、大宾旅,则寓于外垒,仪型不称。公于是始斥其制,为堂南面,横八楹,纵十楹,飨宴之位,化为东序,西又如之。其外更衣之次,膳食之宇,列观以游目,偶亭以展声,弥望极顾,莫 究 其往。泉池之旧,增浚益植,以暇以息,如在林壑。问工焉取,则师舆是供;问役焉取,则蛮隶是征;问材焉取,则隙字是迁。或益其阙,伐山浮海,农贾拱手,张目视具。

乃十月甲子克成,公命飨于新堂。幢牙茸纛 ( 1) ,金节析羽,旆旗鸩隧,咸饰于下。鼓以鼖晋 ( 2) ,金以铎铙。公与监军使 肃 上宾,延群僚,将校士吏,咸次于位。卉裳罽衣 ( 3) ,胡夷蜑蛮,睢盱( 4) 就列者,千人以上。铏鼎体节,燔炮胾炙,羽鳞狸互之物,沉泛醍盎 ( 5) 之齐,均饫于卒士。兴王之舞,服夷之伎,楔击吹鼓之音,飞腾幻怪之容,寰观于远还迩。礼成乐遍,以叙而贺,且曰: “是邦临护之大,五人合之,非是堂之制不可以备物,非公之德不可以容众。旷于往初, 肇 自今兹,太和有人,以观远方,古之戎政,其曷用加此! ”

华元,名大夫也,杀羊而御者不及;霍去病,良将军也,馀肉而士有饥色。 犹克称能,以垂到今 。矧兹具美,其道不废,愿勒于金石,以水示后祀。遂相与来告,且乞辞。某让不获,乃刻于兹石。

(取材于柳宗元《岭南节度飨军堂记》)

注释:( 1)幢牙茸纛:将帅大旗。(2)鼖晋:古代军中用的大鼓。(3)卉裳罽衣:草裙和毛毡衣物。(4)睢盱:浑朴的样子。(5)沉泛醍盎:泛指美酒。

1 . 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 夷 庭高门 夷:平坦

B . 莫 究 其往 究:追想

C . 肃 上宾 肃:恭请

D . 肇 自今兹 肇:引起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则听于节度使 焉 问工 焉 取

B . 且 专二使 且 乞辞

C . 先 是 为堂于治城西北陬 则蛮隶 是 征

D . 列观 以 游目 以暇 以 息

3 .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军有犒馈宴飨,劳旋勤归

军队举行犒赏士兵的宴席,军人们辛勤劳作,凯旋而归

B . 隅奥庳仄,庭庑下陋

房屋内部低矮逼仄,堂下四周的廊屋粗陋狭小

C . 故凡大宴飨、大宾旅,则寓于外垒

因此所有大规模的宴会、大规模地犒赏军队的活动,就只能到外面的军营里举行

D . 飞腾幻怪之容,寰观于远还迩

飞跃腾空变化万端的杂耍表演,在厅堂的远近都能看到

4 .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岭南的情况决定此处治所应有相匹配的建筑规制。

B . 宾客在新的飨军堂宴饮时,座位朝向发生了变化。

C . 扶风公增建飨军堂楼宇,农夫商贾纷纷前来帮忙。

D . 与华元、霍去病相比,扶风公的做法令作者称道。

5 .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犹克称能,以垂到今。

6 . 清代姚平山《古文斫》评本文: “此柳记中大文字也。”请从地方、庭堂、人物三个方面概述其“大”。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蓝天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