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言文阅读
>
人物传记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79
更新时间:2022-01-27
纠错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上交,涿州范阳人。本名远,字上交,避汉祖讳,遂以字称。上交身长七尺,黑色,美风仪,善谈论,负才任气,为乡里所推。后唐同光中,尝诣中山干王都。 有和少微者亦在都门下,忌之,颇毁訾上交,都遂不为礼 。上交不得志,因南游洛阳,与中官骠骑大将军马绍宏善。绍宏领北面转运制置大使,表为判官,迁殿中丞。秦王从荣开府兼判军卫,以上交为虞部员外郎,充六军诸卫推官。李浣、张沆、鱼崇远皆白衣在秦府,悉与上交友善。累迁司封郎中,充判官。从荣素豪迈,不遵礼法,好昵群小。 上交从容言曰王位尊崇当修令德以慰民望王忍为此独不见恭世子戾太子 之事乎从荣怒出之 历泾、秦二镇州节度判官。从荣及祸,僚属皆坐斥,上交由是知名。晋初,会废翰林学士,以上交为中书舍人,迁刑部侍郎。尝上言: “伏睹长兴中诏书:‘州县官在任详谳刑狱、昭雪人命者,不限岁月赴选,许令超资注官,仍赐章服。诸道州府给付公验,躬赴行部投状,随给优牒,庶绝欺罔,以存激劝。’载详元诏,止言州县,未该内外职司。乞自今但能雪活冤狱,不限中外官,并加旌赏。诸道州县委长吏抄案以闻。俟本人考满,即诣刑部投状,毋得隔越年岁,庶使内外同律。”诏从之。俄迁户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弹举无所阿避。广顺初,拜礼部侍郎。会将试贡士,上交申明条制,颇为精密,始复糊名考校。擢扈载甲科,及取梁周翰、董淳之流,时称得士。转户部侍郎。明年再知举。时枢密使王峻用事,常荐童子,上交拒之。峻怒,奏上交选士失实,贬商州司马。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干闻,当时称有公辅器。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一,有删节)

(注) ①恭世子、戾太子:前者指春秋时晋献公世子申生,因其自经而死,陷其父于不义,故谥号不得称为孝,只能称为“恭”。后者指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因被江充诬陷而起兵反抗,在汉武帝带兵镇压时自杀,其子汉宣帝即位后封其谥号为“戾”。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訾上交 毁:诋毁

B 僚属皆 坐:受牵连

C 明年再 知:了解

D 中山干王都 诣:到,去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避汉祖讳,遂 字称 父任

B 负才任气, 乡里所推 莫不求忠以自

C 南游洛阳 羝乳 得归

D 及取梁周翰、董淳 郯子 徒,其贤不及孔子

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交从容言曰/王位尊崇/当修令德以慰民/望王忍为此独/不见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从荣怒出之/

B 上交从容言曰/王位尊崇当修/令德以慰民望/王忍为此/独不见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从荣怒出之/

C 上交从容言曰/王位尊崇当修/令德以慰民/望王忍为此/独不见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从荣怒出之/

D 上交从容言曰/王位尊崇/当修令德以慰民望/王忍为此/独不见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从荣怒出之/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上交善于言谈论事,遭到他人嫉妒。他在后唐同光中期,曾遭到和少微的嫉妒和诋毁,后来到了洛阳,才被骠骑大将军马绍宏上表奏为判官。

B 赵上交敢于直言相谏,直陈上司缺点。他在秦王从荣府署担任司封郎中时,劝谏从荣应树立美德以避祸,因而被从荣驱逐,但后来他却因此出名。

C 赵上交尽心所掌职责,提出修改意见。他在担任中书舍人时,曾上书对长兴年间的诏书提出修改建议,这建议得到皇帝的采纳,他也因此升任户部侍郎。

D 赵上交坚持秉公原则,从不阿避权贵。他在负责选拔贡士时,为了坚持秉公原则,他开始恢复了糊名考试的制度,被当时人们称赞为善于选拔人才。

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和少微者亦在都门下,忌之,颇毁訾上交,都遂不为礼。

6 赵上交为人刚正,请在文本中找出两个这样的事例。

查看答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 C

2 D

3 D

4 C

5 有个叫和少微 也在王都门下,和少微妒忌赵上交,诋毁辱骂他,王都也因此就不礼遇赵上交了。

6 拜御史中丞,弹举无所阿避;时枢密使王峻用事,常荐童子,上交拒之。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 .“明年再知举”,意思是“第二年再主持科举考试”。知:主持。

故选 C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以”,介词,凭;介词,因为。

B .“为”,介词,表被动;动词,帮助,辅佐。

C .连词,于是;副词,才。

D .都是代词,这、这些。

故选 D

3.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尊崇”是“王位”的谓语,而“修”是“令德”的谓语,“当”是“修”的状语,应在“当”前断开,排除 BC

“民望”是一个词语,是“慰”的宾语,而“王”是“忍为此”的主语,应在“望”后断开,“独……乎”是固定句式,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

句子大意是:

上交从容进言说: “王位尊贵崇高,您理当立美德以符合百姓的期望。秦王您忍心这样做,难道不知道恭世子、戾太子的事吗?”从荣恼怒,逐他出府。

故选 D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他在担任中书舍人时”错,原文是“以上交为中书舍人,迁刑部侍郎。尝上言:‘伏睹长兴中诏书……’”,可见对长兴年间诏书提出修改建议时,他的官职是“刑部侍郎”。

故选 C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本句中, “忌”,妒忌;“毁訾”,诋毁辱骂;“礼”,礼遇。

6.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文中写道 “俄迁户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弹举无所阿避”,即:担任御史中丞,平时弹劾或荐官员从无讨好或回避,能体现赵上交“为人刚正”;

再如 “时枢密使王峻用事,常荐童子,上交拒之”,即:当时枢密使王峻执政,经常推荐童生,上交拒绝了他,也能体现其“为人刚正”。

参考译文:

赵上交,涿州范阳人。本名远,字上交,为了避汉祖的名讳,就只称表字。赵上交身高七尺,肤色黑,风度仪表俊美,善长言谈论事,仗着有才华而任性使气,被乡里人所推重。后唐同光年间,赵上交曾经去中山拜谒王都。有个叫和少微的也在王都门下,妒忌上交,诋毁辱骂他,王都也就不礼遇他了。上交不得志,就南游洛阳,与中官骠骑大将军马绍宏交好。绍宏兼任北面转运制置大使,上表推荐他为判官,后升任殿中丞。当时秦王从荣开府兼判军卫,任命上交为虞部员外郎,充任六军诸卫推官。李浣、张沆、鱼崇远都是没有功名就在秦府,全都和上交友善。多次升迁担任司封郎中,充任判官。从荣向来性情豪迈,不守礼法,喜欢亲近小人。上交从容进言说: “王位尊贵崇高,您理当立美德以符合百姓的期望。秦王您忍心这样做,难道不知道恭世子、戾太子的事吗?”从荣恼怒,逐他出府。上交后来又做过泾、秦二镇州节度判官。从荣遭遇灾祸,他的幕僚下属也都获罪(受牵连)被贬。上交也因此出名。后晋初年,适逢朝廷废除翰林学士,任命上交为中书舍人,升任刑部侍郎。曾上书说:“我见到长兴年间的诏书:‘州县官员在任时审理案件,能昭雪人命的,不限任职时间长短参加选拔,允许他们破格委任官职,同样赐给章服。各个道、州官府给付出具证明,亲自到行部投递文书的,随时发给优待文书,可以杜绝欺瞒,以起到激励作用。’记载详见原始诏书,诏书只说到州县官员,未提到内外职司官员。恳请今后只要能够昭雪冤案救活人命的,不限朝中还是地方官员,都给予表彰奖赏。各道州县委托长吏抄录案件来报告朝廷。等到本人任职期满,就到刑部投递文书,不要隔越年岁,希望使内外律法相同。” 下诏采纳了他的建议。随即又升为户部侍郎,担任御史中丞,平时弹劾或荐官员从无讨好或回避。后周广顺初年,担任礼部侍郎。碰上将开科考贡士,上交订立申明条例制度,十分精密,从这时又开始糊名考试。提拔扈载为甲科,并录取梁周翰、董淳等人,当时被称赞是得士。转任户部侍郎。第二年再主持科举考试。当时枢密使王峻执政,经常推荐童生,上交拒绝了他。王峻恼怒,上奏说上交选士失实,贬为商州司马。宋朝初年,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去世,享年六十七岁。上交所担任的官职都以干练闻名,当时人们称赞他有宰相之才。

=
类题推荐:
人物传记类
难度:
使用次数:105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1题。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6.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之         省:探望。    

B.不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具以白质    信:使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是吾俸禄之余,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朱亥,俾倪,久立与其客语。

B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后他信,具以白质。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平生。  烧尽北船,延岸上营落。

8.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2)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3)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4)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C.(1)与(2)不同,(3)与(4)相同

D.(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9.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

B.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

C.阴资装,百余里要之――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D.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

①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②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③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⑤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励名节,品格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

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从而赢得了儿子的敬佩。

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

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已远远不如。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63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戚景通传

 戚将军景通,字世显,定远人。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因功以军政掌印。部使者举孝廉,升江南运粮把总。至则祛积弊,却羡余①,比输太仓。故有鬻筹之弊②,客以告。作色曰:“景通自结发事君,壹勿欺。吾宁受簿责③,毋宁自欺。”已输仓,不中计,对簿度支④,当降级。所部张千户者怀赢金三百馈之。景通笑曰:“吾且不欺受罪,顾纳赢金为欺耶?”事白复官。戚勋以总督备倭至,欲引将军为同姓。景通谢曰:“先世故姓倪,载在勋府,即自附,玺书之谓何?”卒却之。拜总督备倭,升山东都司佥书,升大宁都司掌印。河间治河,久未底绩。属为植,不逾月而告成。大宁缺佥书一人,部署匈奴内附者,景通言“安荣可”。荣奉百金为寿,目摄之曰:“吾荐贤,故荐君。以此相加,则吾荐非也。”荣惭而退。……斑白始有子,曰继光。继光綦履过庭,将军大诟曰:“童子何如!綦履⑤必锦衣,锦衣必肉食。尔父清白,必不尔餍。尔他日将饕卒伍以自封!”即知为外氏所遗,卒裂綦废勿著。居第垂二百年,始改作。命绮疏四户⑥,列两楹间。工请益绮疏十二。景通日:“使吾无得罪于先世,犹聚族于斯,四户足矣。不然,此且不保。”季年画策备胡,累数百牍。

 注:①羡余:古代官吏以无名杂税巧取豪夺,而以赋税盈余名义进贡皇室的部分财物,称“羡余”。②鬻筹:指虚报纳入官仓的粮食数量牟取私利。③簿责:根据文书所列罪状责问审理。④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⑤綦履:绣花鞋。綦,鞋上花纹。⑥绮疏:雕饰花纹的窗户。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则祛积弊              祛:除去

B.事白复官                白:(查)清楚

C.使吾无得罪于先世        使:如果

D.季年画策备胡            策:(举起)马鞭

8.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却”字相同,两个“始”字不同。

B.两个“却”字相同,两个“始”字也相同。

C.两个“却”字不同,两个“始”字也不同。

D.两个“却”字不同,两个“始”字相同。

9.分别比较下列名句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故有鬻筹之弊,客以告。②戚勋以总督备倭至。③以此相加,则吾荐非也。④尔他日将饕卒伍以自封。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③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D.①和③相同,②和④句不同。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戚景通正直清廉的一组是

 ①至则祛积弊,却羡余。②吾宁受簿责,毋宁自欺。③先世故姓倪,载在勋府……卒却之。④属为植,不逾月而告成。⑤景通言“安荣可”。⑥命绮疏四户,列两楹间。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③                  D.③④⑤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戚景通升江南运粮把总,按实际情况征收粮食输入太仓。因过去有虚报粮食数量的作弊行为,而戚景通坚决不这样做,致使输入官仓的粮食不符合账簿数目,因此受到度支官的审问,判罪降级。

B.戚景通升大宁都司掌印,在河间治河之事上扭转了长久未取得成效的局面。举荐安荣为佥书,后安荣献给景通百金祝寿,景通严厉地批评了他的这种做法,使得安荣惭愧而退。

C.戚景通年老得子,但能严格教子。看到继光穿绣花鞋过庭,他生气地训斥。他认为孩子现在锦衣肉食,就会败坏了父亲的清白,将来就将会贪占军队的钱财自求富足。

D.戚景通身为高官,居第垂二百年,始改作。工匠请求增加十二扇雕花窗,而景通则坚持四扇窗足够,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只有合乎祖先的好传统,才能使家族不衰而长住此房。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47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填空

作者方苞,字凤九,号________,安徽桐城人,他主张文章要有“义法”,务求雅洁。所谓“义”即“________”,所谓“法”即“________”。方苞被称为________的始祖。

题型:名句默写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张喜乐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