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言文阅读
>
散文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82
更新时间:2022-10-14
纠错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曰: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 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 ,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 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 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 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曰: “规矩,方圆 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 尧舜而已矣。不 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 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 。名之曰 幽厉 ’,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孟子曰: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 社稷 ;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孟子曰: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 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节选自《孟子 ·离娄章句上》)

4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放辟邪 ,无不为已 侈:奢靡

B .谨庠序之教, 之以孝悌之义 申:告诫

C .二者皆 尧舜而已矣 法:效法

D .礼人不答 其敬 反:反省

4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然后从 刑之 貌恭 不心服

B .故民 从之也轻 规矩,方圆 至也

C .勿夺 皆出于此乎

D .虽董之 严刑 舜之所以事尧事君

48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士,先秦时期贵族最低等级,地位低于大夫。文中指有道德操守的官员,以区别百姓。

B .幽厉,指西周幽王和厉王,合称幽厉。幽王昏庸,身死国亡;厉王暴虐,被国人驱逐。

C .弑,古代统治阶级称儿子杀父亲、臣子杀国君为 。文中的 指百姓杀君王。

D .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后用社稷泛指国家,反映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特色。

4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曰 / 道二仁与 / 不仁而已矣 / 暴其民甚 / 则身弑国亡 / 不甚 / 则身危国削

B .孔子曰 / 道二 / 仁与不仁而已矣 / 暴其民甚 / 则身弑国亡 / 不甚 / 则身危国削

C .孔子曰道二 / 仁与 / 不仁而已矣 / 暴其民 / 甚则身弑国亡 / 不甚 / 则身危国削

D .孔子曰 / 道二 / 仁与不仁而已矣 / 暴其民 / 甚则身弑国亡 / 不甚 / 则身危国削

5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甲孟子在分析 恒产 恒心 关系基础上,进而提出推行王道的关键在于先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然后进行教化。

B .选文甲思路清晰、说理透彻、气势磅礴。 则盍反其本矣 是孟子对齐宣王的呼告,如见其色,如闻其声,富有感染力

C .选文乙中孟子认为君臣都应该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尧、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国君应该向尧、舜学习,实行仁政以保天下。

D .两则选文都体现了孟子核心政治思想:仁政。选文甲侧重正面阐述行仁政的措施,选文乙多从反面论说行仁政的重要性。

5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2 )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查看答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散文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战国 左传 40 筋骨相接的地方 擦拭 增加 延伸、扩张 41 D    42 C    43 .没有这个人的助力,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这是不仁道的;失去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 - 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44 .( 1 )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着超凡的技能,行行出状元就是这个道理。

2 )应该学会享受工作,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做成自己的爱好,把工作的过程变成一个享受的过程。(言之成理即可) 45 巧攻心理。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从秦国的利益出发, 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以利益来引诱秦穆公,让他动心。

巧析形势。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 邻之厚,君之薄也 ,进一步指出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感到危险的存在,切中要害。

巧施离间。拿出史实 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指出晋言而无信,忘恩负义,不可共事。

这样烛之武以退为进,站在对方角度分析问题,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39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甲文是庄子的《庖丁解牛》,庄子是战国时期人,所以第一空填:战国。

乙文是《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所以第二空填:左传。

4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1 )句意: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 ,筋骨相接的地方。

2 )句意:将刀擦净,收藏起来。 ,擦拭。

3 )句意: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增加。

4 )句意: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延伸、扩张。

4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 句意:(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使动用法,使 …… 成为边境。

B. 句意:使秦国土地削弱来使晋国得利。 ,使动用法,使 …… 削弱; ,使动用法,使 …… 得利。

C. 句意:假如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 ,使动用法,使 …… 灭亡。

D. 句意: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 ,意动用法,把 …… 当作边邑。

只有 D 项是意动用法,其他都是使动用法。

故选 D

4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于硎发 ,因此,它用了十九年,刀口却像刚刚从磨石上磨出来一样。

B.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 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假如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

C. 正常句式,句意:每次碰到筋骨盘结的地方。

D.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 以其于晋无礼 ,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

故选 C

4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如果没有; 夫人 ,那个人; , 依靠; ,损害; , 明智; ,用; ,符合武德; ,语气副词,表祈使,还是。

4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根据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可知,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着超凡的技能,行行出状元就是这个道理。

根据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可知,人们应该学会享受工作,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做成自己的爱好,把工作的过程变成一个享受的过程。

45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首先,依据原文 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首先站在秦国的立场上,从秦国的利益出发,以秦国保留郑国后郑国给秦国带来的好处来劝说秦穆公放弃攻打郑国。

其次,依据原文 邻之厚,君之薄也 ,分析形势,告诉秦穆公,如果攻打下郑国只会增加晋国的土地,增强晋国的势力而秦国并不能得到好处,以此来劝说秦穆公放弃攻打郑国。

最后,依据原文 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从过去秦穆公曾经帮助过晋文公,晋文公曾答应过给秦国焦瑕,但晋文公言而无信,且对秦穆公提防有加,以此来劝说秦穆公这样忘恩负义的晋文公不可共事,从而使秦穆公放弃攻打郑国。

参考译文:

甲文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 “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 “臣下所注重探究的,是解牛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几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即使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 “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乙文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 “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 “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
类题推荐:
散文类
难度:
使用次数:138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散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46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小题。(15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3.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荷塘上的月色,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4分)

14.文段中描写的月光是“淡淡的”,“不能朗照”,但作者却说“这恰是到了好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15.文段最后,作者说“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有什么作用?(5分)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散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高山流水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