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言文阅读
>
散文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200
更新时间:2022-10-14
纠错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曰: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 中国 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 “若是其甚与?”

曰: “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 “可得闻与?”

曰: “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 “楚人胜。”

曰: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弃集有其一。 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主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 夫子 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 庠序 之教,申之以 孝悌 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5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 / 为能若民 / 则无恒产 / 因无恒心 / 苟无恒心 / 放辟邪侈 / 无不为 / 已及陷于罪 / 然后从而刑之 / 是罔民也

B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 惟士为能 / 若民 / 则无恒产 / 因无恒心 / 苟无恒心 / 放辟邪侈 / 无不为 / 已及陷于罪 / 然后从而刑之 / 是罔民也

C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 惟士为能 / 若民 / 则无恒产 / 因无恒心 / 苟无恒心 / 放辟邪侈 / 无不为已 / 及陷于罪 / 然后从而刑之 / 是罔民也

D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 / 为能 / 若民 / 则无恒产 / 因无恒心 / 苟无恒心 / 放辟邪侈 / 无不为已 / 及陷于罪 / 然后从而刑之 / 是罔民也

53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中心位于黄河流域一带,古称中土、中夏或中华。

B .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旧时也是对学者和老师的尊称,如孔门就尊称孔子为夫子。

C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孟子 · 滕文公上》记载: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D .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弟姊妹为悌。孔子重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5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善于以退为进,引导话题。他不直接否定齐宣王希望 莅中国而抚四夷 的想法,而是用 缘木求鱼 之喻和 邹人与楚人战 之例消解齐宣王称霸之心。

B .孟子善用整句,以增强语言气势。如他以 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等几句描述 发政施仁 产生的结果,因为形成了排比,所以气势酣畅,很有感染力。

C .孟子施政之策,内容十分具体详实。他描述王道景象时所用的数字,如五亩、百亩、八口等,对实施王道的宅之面积、地亩数量、家庭人口做了具体规定。

D .最后孟子从治理百姓、巩固统治进而统一天下的角度来论证,对作为统治者的齐宣王来说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文末描绘的一幅王道乐土图客观上也有利于百姓。

5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2)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6 .经过孟子的游说,齐宣王表示 请尝试之 ,接着孟子提出了 保民而王 的施政纲领,其具体举措有哪些?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散文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A    47 D    48 A    49 B    50 C    51 .( 1 )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怕不足,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

2 )不用尧用来治理百姓的做法来统治百姓,就是残害百姓。

【解析】 4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侈,肆意,过度。句意:肆意为非作歹,没有不做的了。

故选 A

4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第一个 表顺承,第二个 表转折。句意:这样之后再去用刑法去处罚他们 / 外表恭顺内心却不服从。

B. 第一个 是取独,第二个 是结构助词 。句意: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 / 圆规、曲尺是方、圆的最高标准。

C. 第一个 是代词 它们的 ,第二个 是语气副词,表揣测语气。句意:不要失去它们的(喂养繁殖的)时节 / 大概都出在这里吧。

D. 两个 都是介词,用。句意: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监督他们 / 不用舜侍奉尧的做法来侍奉君主。

故选 D

48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A.“ 文中指有道德操守的官员,以区别百姓 错误。文中的 泛指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

故选 A

49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孔子说: 治理天下的道理只有两个:行仁政和不行仁政而已。 残害自己的百姓过于厉害的,就会自己被杀、国家灭亡;即使不太厉害,也会自己遭遇危险、国家削弱。

后为 的内容,应在 后停顿,排除 C

仁与不仁而已矣 中, 连词,连接 不仁 ,与上文 道二 相呼应,故 仁与不仁 不能断开,排除 A

则身弑国亡 则身危国削 结构一致,互相呼应,应分别在其前后断开,排除 D

故选 B

5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用尧、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国君应该向尧、舜学习,实行仁政以保天下 错误,孟子列举尧、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臣应如何对待君的问题。

故选 C

5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 救死 ,使自己摆脱死亡; ,足; ,何,怎么,哪里; ,讲求。

2 ,用; 所以 ,用来 …… 的办法; ,动词,残害, 贼其民者也 ,判断句。

参考译文:

说: “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肆意为非作歹,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这样之后再去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怕不足,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蓄养一些鸡、猪、狗,不要失去它们的(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它们的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在路上背着、顶着东西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还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孟子说: “圆规、曲尺是方、圆的最高标准;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要做国君,就应尽国君之道,要做臣属,就应尽臣属之道,这两者都效法尧、舜就行了。不用舜侍奉尧的做法来侍奉君主,就是对自己君主的不恭敬;不用尧治理百姓的做法来统治百姓,就是残害百姓。孔子说:‘治理天下的道理只有两个:行仁政和不行仁政而已。’残害自己的百姓过于厉害的,就会自己被杀、国家灭亡;即使不太厉害,也会自己遭遇危险、国家削弱,死后被称为‘幽’‘厉’,即使是孝顺仁慈的子孙,经百世之后也无法更改。《诗经》上说:‘殷商的借鉴并不遥远,就在 那夏朝桀统治的时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孟子说: “夏、商、周三代获得天下是由于仁,他们失去天下是由于不仁。国家的兴起和衰 败,生存和灭亡也是如此。天子如果不仁,便不能保有天下;诸侯如果不仁,便不能保有国家;卿大夫如果不仁,便不能保有他的祖庙;士和百姓如果不仁,便不能保全他们的身体。现在有的人怕死却乐于不仁,就好比怕醉却勉为其难喝酒一样。”

孟子说: “我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我,便反省自己仁爱是否足够;我治理别人,却没治理好,便反省自己知识智慧是否足够;我礼貌待人,可人家却不怎么搭理,便反省自己恭敬是否到了家。任何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都要反躬自问。自己确实端正了,天下的人都会归附于他。《诗经》说得好:‘万岁呀,与天意相配的周朝!幸福都得自己寻找。’”

=
类题推荐:
散文类
难度:
使用次数:138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散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46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小题。(15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3.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荷塘上的月色,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4分)

14.文段中描写的月光是“淡淡的”,“不能朗照”,但作者却说“这恰是到了好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15.文段最后,作者说“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有什么作用?(5分)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散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高山流水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