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湖北武汉市蔡甸区汉阳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武汉市蔡甸区汉阳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7-09-25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母亲生病的那几年,我形影不离地守在她的床边。精心的照顾,希望她早日从疾病的苦痛中走出来。

B. 农村文明建设要从细节做起,一些地方的调停会制度就很好。经过他们的调解,素不相能的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了。

C. 今天,你看比尔柯莱的《第五个神秘世界纪》了吗?这篇文章内容固不必说,就是在遣词造句方面,也能够做到石破天惊,精粹无比。

D. 新闻发布会上,面对来自各地的众多的记者的指责,他哑口无言,但还是要虚张声势,进行狡辩,表示错不在他那边。

难度:
知识点:成语(熟语)
使用次数:19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运用能力A项,形影不离应换为寸步不离表示一步也不离开。C项,石破天惊应换为炉火纯青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艺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而石破天惊形容文章议论观点新奇惊人。D项,哑口无言应换为理屈词穷表示理由已被驳倒,无话可说。故选B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如哑口无言:像哑巴一样。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理屈词穷: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句中表达的是理亏而无话可说这一意思,只能用理屈词穷。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MG平台在整个游戏产业链中,占据了中游资源,不仅成为海外市场拓展的先行者,而且是中国民族网络游戏、移动互联网市场应用的领跑者。

B. 不管是植物学、动物学、还是生态学,秦岭都是研究这些学科当之无愧的基地,而秦岭学也将成为一门重要的研究学科。

C. 谈到易建联在湖人队的遭遇,特邀评论员马健讲起他在美国打篮球的种种不易,接着,又对目前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的选人制度做出尖锐批评。

D. 村庄改造在保护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传统民俗、民居得到了保护,农村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传统、接受熏陶。

难度:
知识点:病句辨析
使用次数:14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分析。A项语序不当,不仅……而且内容互换。C项表意不明指代不明;D项中途易辙,在传说民俗前加使

3.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煮红薯一般要烧豆秸,或者是玉米秸,这些秸秆煮饭,烧地锅的人是幸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秸秆做饭,是乡间人对待庄稼的独特祭奠方式,这样的方式,有很浓的仪式感在里面。

前段燃烧,后端会汩汩涌出一些汁液

有一些甘蔗汁一样的气息

有时候,玉米秸稍稍潮一些

滚烫滚烫

散发出甜丝丝的香气

秸秆在用火舌舔着灶釜

A. ③①②⑥④⑤    B. ③①④②⑥⑤

C. ⑥②④⑤①③    D. ⑥⑤③①④②

难度:
知识点:句子衔接
使用次数:18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属于连贯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此题排序时注意由一般情况到特殊情况(玉米秸稍稍潮一些。然后再根据这两种情况烧秸秆的先后逻辑顺序排列。比如特殊情况——玉米秸稍稍潮一些时,秸秆前段燃烧,后端会汩汩涌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给人触觉感觉是滚烫的,因为有些潮湿,所以散发出一些甘蔗汁一样的气息,没有干燥些秸秆燃烧时发出的甜丝丝的香气。所以该段句子排列顺序为⑥⑤③①④②。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搞美术理论的陈传席曾说过画若没有古意,格调便不高。

 美术的要义是要通过画面将传达给欣赏者。而客观美对于中国画来说只是一个方面,它还要求在客观之上有精神的追求。也就是说创作者在创作中不仅要表现客观现实的美,还要讲求中国文化中那种虚灵、澄澈的诗意的审美理想,更高一级的话,还要有哲学的意味,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一句话,中国画讲究的是气韵、格调,是要创造一种超自然的精神氛围,因而它比单纯的造型艺术多了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应该说,这是中国式的审美理想,还有宇宙观的延伸。

 那么中国画中的古意究竟如何表现,该如何理解呢?

 举个例说,李璟的词《山花子》开头的两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菡萏荷花的别称,如果将““菡萏香销翠叶残改为荷花凋零荷叶残,阅读起来没有了障碍,但读词时的感觉随着词句的改变而起了变化。叶嘉莹说,这样一改就会失去原句所包含的那种丰富的潜能,也就是艺术品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意象。为什么呢?菡萏一词出自《尔雅》。《尔雅》是中国的第一部词典,距今至少2000年了,够古老;而且《尔雅》收集的都是近乎规范的雅言,本身就与现实的日常用语有着一定的美感距离。因此有了一分古雅,也更加珍贵,格调自然出俗。”“是芬芳的香气,不只是绿的颜色,还能让人联想到美且珍贵的翠玉。这么多珍贵的、美好的意象,了、了,消失了、残破了,使人感受到的是极端的残酷,所以王国维读罢就有了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慨,荷花凋零荷叶残虽然通俗易懂,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给人这种强烈的感受。

  距离产生美,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用于诗词、绘画创作也一样产生意想不到的美感。

 中国画中的古意,是因为它重意境,它所追寻的意象和美感是超现实的,有着一种现实生活的喧嚣躁动、急功近利遥不可及的静寂、旷远与超尘,所以古意盎然,珍贵且格调出俗,也因此有着丰富的意象和再创作的空间,令欣赏者可以尽情地驰骋自己的想象,也能给欣赏者以安宁、超然的感觉,而不只是享受它的客观美所带来的感观享受。

 中国画与西洋画最大的区别不仅是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的问题,而更是中国画中有的存在,有精神上的追求和寄托,创作的过程就是作者在与自己对话,如同一次心灵的散步。中国画肇始就是在客观之上表现作者自己,特别是自从宋代的文人染指绘画以后,中国画便有了一种特别的追求──文人气。文人们将自己追求的诗意精神需求融入笔墨之中,重意趣自然,追寻高古清幽、离尘绝俗,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愿望。所以说,中国画的精神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延伸,强调文人诗意情怀,强调高古的气韵格调。无论画山水、人物,还是花鸟,画中可以无人影,但中一定有一个人,就像中国人论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随着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国门打开,西洋画随着欧风美雨,进入中国。面对写实逼真的西洋画,许多人惊讶不已,西洋画里那铜制的泛着金属光泽的纽扣,那细密逼真的发丝,那如同真人一般,好像还有着温度的人,似乎让重神不重形的中国画相形见绌,中国画好像成了明日黄花,许多有见识的文化人,此时也像是被洗了脑,反对写意,要改良中国画。但是智慧者是始终知道水墨意韵的,带有写意精神的中国画是谁也取代不了的,

遗憾的是,许多人舍弃滋养自己的本土文化,试图丢掉自己身上的文化基因,不再关心中国画的文化内涵,不再关心中国文化赋予艺术的那种诗意的精神追求,放弃自己主观精神的追求,过分强化和追逐外在的表现形式,甚至有些人剑走偏锋,以哗众取宠为能事。借鉴是手段,不是目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硬地照搬照抄会水土不服,或许最终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也弄不清自己要到哪里去。                                  

    (节选自《中国画为什么要讲究古意》,有删改)

4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画要求作者在创作中不仅要表现客观现实的美,更要讲求审美理想,以及哲学意味,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B. 菡萏香销翠叶残有一种古雅的美感,能给人以词语意义之外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如果换成荷花凋零荷叶残则意味索然。

C. 中国画重意境,古意盎然,能给欣赏者丰富的意象和再创作的空间。欣赏者不仅能享受到客观上的美,还能获得主观上的美。

D. 西洋画的特点是细密逼真,所画人物好像还有温度。西洋画的引进让中国画坛的画风和画技更加丰富多彩。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菡萏香销翠叶残传达了一种香消玉殒的悲凉之情,以致王国维读完后有了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慨。

B. 中国画讲究古意,远离现实,追寻超现实的意象和美感,强调意趣自然,离尘绝世,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

C. 自从文人参与绘画以后,中国画便有了文人的气质,有了文人的诗意情怀,强调高古的气韵,无论什么内容,画中总有的存在。

D. 西洋画与中国相比,西洋画重形像,中国画重神似。中国画更强调意蕴,重视精神上的追求和寄托。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距离产生美,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绘画,古典生僻难懂,便能产生最美的境界,所以越是远古的绘画越具有审美价值。

B. 画家石鲁曾感慨:画山就是画人、画人格、画精神、画自己。说明了中国画的创作就是作者在与自己对话,与自己交流。

C. 文章批评了当今一些人忽视中国画的文化内涵,不再关心中国画所体现的诗意与精神追求,而过分强调外在表现形式的现象。

D. 中国画与西洋画比较,二者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是特点不同而已,所以对西洋画应运用拿来主义,吸其精华,西为中用。

难度: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1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4A

5B

6A

【解析】

4试题分析:A. 中国画要求作者在创作中不仅要表现客观现实的美,更要讲求审美理想,以及哲学意味,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不仅要表现客观现实的美,更要讲求审美理想错原文是并列关系,并不是所有中国画都要有哲学意味。

5试题分析:B. 中国画讲究古意,远离现实,追寻超现实的意象和美感,强调意趣自然,离尘绝世,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并不是远离现实,而是远离现实中的喧嚣躁动,急功近利

6试题分析:A. 距离产生美,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绘画,古典生僻难懂,便能产生最美的境界,所以越是远古的绘画越具有审美价值。越是远古的绘画越具有审美价值,文中无据。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橘 子

李培俊

他上衣破了,裤子也撕开了一道不小的口子。脸上还有几条浅色的灰道子,其中一条越过眉梢,在腮帮上拐了个S形的小弯,一直延伸到嘴角那里。他显得异常狼狈。天快黑时,他出现在卖橘子的小摊前。橘子又香又甜的滋味,对于又渴又饿的他具有致命的诱惑力,他恨不得立即拿起一个,剥去外皮,塞进嘴里!但他没有。他用力咽下一口口水,手下意识地伸进上衣空无一物的口袋,他最后又犹豫着把手伸向鼓鼓的裤袋……

这时,摊主拿起一只又圆又大的橘子递到他手上,那只橘子是摊子上最为鲜亮的一只。摊主笑笑说:忘记带钱了吧?以后记住,男人出门,口袋可不能空。吃吧,吃吧,自家树上结的。

他说了声谢谢,拿着橘子离开了。

两天后,他又一次出现在那个卖橘子的小摊前。没等他开口,摊主就拿起橘子塞给他,不是一只,而是四只。他张张嘴,想对摊主说些什么的,可他欲言又止,终于什么也没说,把一份折叠起来的报纸放到大堆的橘子旁,走了。晚上摊主收摊,发现了那份报纸,打开一看,摊主惊呆了,上面有一则公安部门的悬赏通缉令,照片上那个通缉犯,竟是他!自己竟两次送橘子给他吃!几经犹豫之后,摊主还是拨通了报警电话。

公安部门调集警力,在小摊周围设伏,静等着逃犯的再次出现。三天后的中午,逃犯果然出现了。他没有马上进入警方的埋伏圈,而是远远站着,朝四周张望一阵之后,做出了一连串令人费解的动作:他先从裤袋里掏出一把尖刀,举得高高的,在空中晃动几下,然后五指一松,尖刀在阳光下划出一缕寒光,哐当一声落到地上。随即,他举起双手,走进警察的埋伏圈。警察一拥而上,给他戴上手铐,推向远处的警车。他说,请等一下,能让我和卖橘子的老板说句话吗?带队的警长犹豫片刻答应了,两个警察架着他,来到卖橘子的摊主面前。他对摊主说:那张报纸是我故意放在你这里的。说完,逃犯如释重负地吐出一口长气,跟着警察上了警车。

摊主连忙找出那份报纸,发现背面有几行用铅笔写下的小字:长期以来,我像一只被猎人追赶的兔子,东躲西藏,白天钻进不见天日的密林,晚上睡在阴暗潮湿的山洞,吃没吃的,喝没喝的,我都快疯了……当我为选择怎样结束自己的生命犹豫不决时,你送给我橘子吃,还对我微笑。老实说,是你的善良感动了我。对你,我无以为报,举报不是有2万元的赏金吗?权作是我对你善良的报答吧。

公安部门按照通缉令的承诺,第三天便把2万元赏金送给摊主。摊主接过钱,颤抖着打了一张收条,把钱掖进内衣口袋。

8年之后,劳改农场的储油仓库发生火灾,危急关头,他冲进火海,搬出了8桶汽油,避免了一次灾难性的事故发生,又因一辆失控的卡车冲向一个狱友的时候,他及时推开狱友,却永远失去了左腿。

他获准减刑4年。出狱那天,他没有回家去见妻子儿子,而是拄着双拐去了那个小镇,去找送他橘子的摊主。摊主的妻子红着双眼告诉他,丈夫已经在两年前去世了。说着,她递给他一个沉甸甸的纸包,对他说,临死前让我把这包东西交给你,说你用得着。他让你也摆个水果摊,挣钱虽然不多,可那是自己挣的,花着踏实。他打开纸包,里面是那2万元钱的赏金,分文未动。包钱的报纸,也是他当年留给摊主的那张。

几年时间,纸张已经发黄,通缉令上的照片也已有点模糊不清。

(选自《小小说精选》)

7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写到的的衣着、神情、动作、心理等,都暗示出是个逃亡在外的罪犯,并为下文接受橘子,报恩等情节做了铺垫。

B. 摊主两次送给橘子,一方面显示出摊主对的同情,一方面也有摊主对畏惧,因为摊主拨打报警电话前,有过一番心理博弈。

C. 摊主接过钱,颤抖着打了一张收条,把钱掖进内衣口袋。其中颤抖一词含义丰富,既有得到两万块钱的激动,也有对报恩的感动。

D. 小说叙事紧凑而不散乱,语言细腻而生动,作者匠心独运,通过对摊主这样的普通人善良品质的歌颂,让人们体会到社会风气的转变。

8文中的三次来到水果摊,试简要分析来水果摊的目的。

9小说结尾出乎意料,试结合全文,分析这样结尾的好处。

难度: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使用次数:17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7A

8第一次来是因为饥饿难耐想抢橘子。小说中写到他又渴又饿”“他最后又犹豫着把手伸向鼓鼓的裤袋……”②第二次来是为了报恩。把一份折叠起来的报纸放到大堆的橘子旁想让摊主发现他是罪犯并报案领奖金。第三来是为了自首。即让摊主领了奖金,也想结束自己的逃亡生活。

9情节(艺术效果)上,结尾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使小说的情节曲折,增强了阅读的兴趣。人物形象上,使摊主的形象更加丰满。他善良、不贪、踏实做人。主旨上,深化了小说的主旨。从一个单纯的感恩主题,深化为踏实做人,本分做事。

【解析】

7试题分析:A项,有得到两万块钱的的激动理解错误;C项,一方面也有摊主对畏惧理解错误; D让人们体会到社会风气的转变无中生有

8试题分析:注意概括原因:第一次来是因为饥饿难耐想抢橘子第二次来是为了报恩第三来是为了自首

9试题分析:注意从情节(艺术效果)上,结尾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人物形象上,使摊主的形象更加丰满主旨上,深化了小说的主旨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文章的结尾主要有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戛然而止”“直接点明主旨”“急转直下”“环境渲染等方式,作用分别结构严谨、悬念丛生”“留下回味、想象的空间”“中心突出”“富有戏剧性等,还要结合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进行进一步分析,此题为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然后从情节、人物和主旨的角度分析。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2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1
91.66%
基础
1
8.33%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3
25.0%
现代文阅读
3
25.0%
文言文阅读
1
8.33%
语言表达
3
25.0%
填空题
1
8.33%
作文
1
8.3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成语(熟语)
1
8.33%
病句辨析
1
8.33%
句子衔接
1
8.33%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8.33%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
8.33%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8.33%
人物传记类
1
8.33%
1
8.33%
其他
1
8.33%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
8.33%
修改应用文
1
8.33%
材料作文
1
8.33%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qiujianping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