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其他
>
单元测试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72
更新时间:2009-12-17
纠错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科学家发现地球可自救,海藻可延缓气候变暖

儒学发展到宋初,已经处于困境之中,面临着种种危机。这主要表现在儒学本身的僵化衰颓以及佛道之学的挑战这两个方面。

面对思想界的这种状况,宋初许多儒者清醒地认识到,佛道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思想观念是迥然不同的,佛道之学的盛行,构成了对儒家传统的君臣父子的伦常观念的巨大冲击,削弱了儒学的地位。这种状况如果任其发展,儒学就会产生更大的危机乃至彻底衰败,儒学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全面指导就无法确立,现实中的纲常秩序也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为此,从北宋初到中期,儒家士人进行了复兴儒学的种种努力。宋初,柳开、王禹等士人继承韩愈的某些思想资料,抨击佛老,开启了北宋排斥佛道运动的先声。庆历前后,排斥佛道运动高涨,孙复、石介、欧阳修、李觏等儒家学者纷纷著文,从不同方面力排佛道之学,形成了一股反佛道的社会思潮。在这过程中,欧阳修、李觏等已注意探究佛道之学理论上的长处,认识到儒学自身的理论缺陷,提出了修其本的要求。由此,吸收佛道之学的思想资料与理论成果,构建新的儒学体系已是势在必然了。

庆历年间,儒学学风开始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士人们围绕复兴儒学的主题,力图摆脱汉唐经学拘囿于家法师法、沉溺于训诂考证的治学方式,大胆发疑,标新立异,形成了一股疑经惑古的时代思潮。

在宋初诸儒复兴儒学活动的基础上,王安石的荆公新学、周敦颐的濂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邵雍的象数学以及三苏父子的苏氏蜀学在北宋中期先后兴起。他们反省儒学危机,突破了章句训诂之学的局限,注重从整体上探索、把握儒家经典的内涵,根据自己的主观体认来直接领悟并阐发儒家经典中蕴含的大义。与此同时,他们在探究佛道之学长处的基础上,立足儒家而又广搜博采,兼收并蓄,充分吸收利用佛道之学的理论思维成果。在经过长期而艰苦的理论探索之后,新的儒学体系得以建立并不断发展完善,儒学走向复兴。

荆公新学是北宋中期儒学复兴的重要代表。荆公新学学者通过对经典义理的阐发,提出了以为核心的较为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北宋的时代课题,有效地回应了佛道之学在本体论上的挑战,实现了儒学的自我更新。在北宋中后期,荆公新学独行于世者六七十年,风靡一时,其代表性著作《三经新义》颁行后,就被作为全国学校的统一教材和科举考试定本,其他著作也多行于场屋,为青年士子所宗,影响很大。

周敦颐、张载、二程、邵雍等理学学者力图建立贯通宇宙、社会与人生的理论体系,他们分别以”“”“天理”“为最高范畴提出了其本体理论,并通过对一系列范畴、命题的阐述,建构了较为完备的人性论与修养论。周敦颐由天及人的宇宙生成论、道德起源论与修养论,张载太虚即气的本体论,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的划分以及心统性情”“大其心之说的提出,二程天理论的建构以及对格物致知的理学化阐释,都将儒学的理论思维水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苏氏蜀学学者长于经史文学,他们在改造佛道思想资料的基础之上也建构了以为核心范畴的理论,并提出了颇具自然人性论色彩的不当复有善恶之说的人性学说,由此与荆公新学、二程洛学之间在诸多问题上形成对立。而荆公新学与二程洛学之间也存在巨大的理论分歧。这样,几派学者之间互相攻讦,互相批判,又互相补充,形成了良性互动,推动着儒学不断发展与完善。

6. 下列各项不是儒家士人努力复兴儒学行动的一项是

A.宋初,柳开、王禹等士人继承韩愈的某些思想资料,抨击佛老,开启了北宋排斥佛道运动的先声。

B.欧阳修、李觏等已注意探究佛道之学理论上的长处,认识到儒学自身的理论缺陷,提出了修其本的要求。

C.庆历年间,士人们围绕复兴儒学的主题,力图在保持沉溺于训诂考证的治学方式的基础上,继续师法汉唐经学,以发展自我。

D.新兴儒学在探究佛道之学长处的基础上,立足儒家而又广搜博采,兼收并蓄,充分吸收利用佛道之学的理论思维成果来发展自我。

7. 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发展到宋初,已经处于困境之中,面临着种种危机。这些危机主要是儒学自身的僵化衰败和佛道之学的挑战。

B.宋初许多儒者清醒地认识到,佛道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思想观念是相同的,佛道之学如果盛行,那么就会削弱儒学的地位。

C.在宋初诸儒复兴儒学的基础上,各家新儒学都主张继续努力探讨章句训诂之学,强调从整体上探索、把握儒家经典的内涵。

D.荆公新学是北宋中期儒学复兴最重要的代表。荆公新学学者通过对经典义理的阐发,提出了以为核心的较为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北宋的时代课题。

8. 下列各项根据原文所做的推断无误的一项是

A.在宋初诸儒复兴儒学的活动中,如果先后出现的各种儒学,如王安石的荆公新学、周敦颐的濂学、三苏父子的苏氏蜀学等学派能合力统一,那么儒学将会取得更高的成就。

B.在北宋中后期,荆公新学独行于世者六七十年,风靡一时,其代表性著作《三经新义》颁行后,影响很大,这主要是王安石任宰相的缘故。

C.因为荆公新学与二程洛学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发展了儒学,所以他们之间不存在什么巨大的理论分歧。

D.周敦颐、张载、二程、邵雍等理学学者建构了较为完备的人性论与修养论,将儒学的理论思维水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推动了宋代儒学的发展。

查看答案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单元测试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6.C   7.A   8.D

=
类题推荐:
单元测试
难度:
使用次数:175
更新时间:2021-07-13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人也。少为廷尉书佐。琅邪太守赵贡行县,见宣,甚说其能。察宣廉,迁乐浪都尉丞。幽州刺史举茂材,为宛句令。大将军王凤闻其能,荐宣为长安令,治果有名,以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宣数言政事便宜,举奏部刺史郡国二千石,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出为临淮太守,政教大行。会陈留郡有大贼废乱,上徙宣为陈留太守,盗贼禁止,吏民敬其威信。始高陵令杨湛贪猾不逊,持郡短长,前二千石数案不能竟。及宣视事,诣府谒,宣设酒饭与相对,接待甚备。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宣察湛有改节敬宣之效,乃手自牒书,条其奸臧,封与湛。曰:“吏民条言君如牒,又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章。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可复伸眉于后。即无其事,复封还记,得为君分明之。”湛自知罪臧皆应记,而宣辞语温润,无伤害意。湛即时解印绶付吏,为记谢宣,终无怨言。又频阳县北当上郡、西河,为数郡凑,多盗贼。其令平陵薛恭本县孝者,功次稍迁,未尝治民,职不办。而粟邑县小,辟在山中,民谨朴易治。令巨鹿尹赏久郡用事吏,为楼烦长,举茂材,迁在栗。宣即以令奏赏与恭换县。二人视事数月,而两县皆治。宣因移书劳勉之曰:“昔孟公绰优于赵魏而不宜滕薛,故或以德显,或以功举,‘君子之道,焉可怃也!’属县各有贤君;愿勉所职,卒功业。”宣得郡中吏民罪名,辄召告其县长吏,使自行罚。晓曰:“府所以不自发举者,不欲代县治,夺贤令长名也。”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宣归恩受戒者。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性密静有思,思省吏职,求其便安。下至财用笔研,皆为设方略,利用而省费。吏民称之,郡中清静。后宣坐免为庶人,归故郡,卒于家。

①十金法重:汉律,科吏赃至十金,即死罪。  ②楼烦:县名。

(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所贬退进,白黑分明                称:相称

B.杨湛贪猾不,持郡短长              逊:恭顺

C.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              章:显露

D.愿所职,卒功业                    勉:尽力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宣为官治理效果的一组是 (3)

①治果有名,以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    ②盗贼禁止,吏民敬其威信

③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          ④湛即时解印绶付吏,为记谢宣

⑤宣即以令奏赏与恭换县                ⑥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宣归恩受戒者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A.琅邪太守欣赏薛宣的才能,幽州刺史推举他为茂材,大将军推荐他任长安令。薛宣在得到这些人的赏识和提携后,仕途上较为顺畅。

B.针对贪猾的杨湛,薛宣虽接待周到,暗地里却在收集他的罪证,并晓之以利害得失,使杨湛在正言厉色面前,敢怒而不敢言地交出权力。

C.薛宣深谙用人当用长之道,在掌握相关官员情况后,把他们调整到合适的县上任职,数月后,治理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薛宣趁机传信勉励他们。

D.薛宣性情密静而肯动脑筋,力求便利安妥。从官吏职责到物资财用,都设立相关规定,操作方便又节省开支,郡中清净,受到官民称赞。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宣察湛有改节敬宣之效,乃手自牒书,条其奸臧,封与湛。(3)

                                                                                      

2)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可复伸眉于后。(3分)

                                                                                     

3)其令平陵薛恭本县孝者,功次稍迁,未尝治民,职不办。(4分)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单元测试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张薇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