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学常识及鉴赏
>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57
更新时间:2017-05-11
纠错
1.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9-20题。(8分)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诗人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

19. (原创)本诗三、四两句用了哪两种手法?请具体说明。(4分)

20. (原创)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4分)

查看答案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诗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9. 【参考答案】(1)反衬:通过写花落、鸟啼之动态,来反衬春山无人之寂静/芳树、鸟啼,可谓乐景佳境,诗人却通过“自”和“空”巧妙翻转,写出了美景无人欣赏之寂静、荒漠,道出了诗人对安史之乱后时代的叹惋和面对大好河山的寂寞、伤感。(2)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2分)

    【考点对应】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首先准确辨识诗词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侧重对内容表达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答题模式一般采用手法+具体分析+效果。

20.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写景,句句含情,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考点对应】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后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解答该题,首先要理解这两联诗句的意思。然后再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际理解其情感。诗歌情感的表现方式如下: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用典抒情等。题干已经给出了方向——情景关系的角度,考生应接着考虑,情与景有哪些关系。如果情与景一致的话,应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如果情与景相反的话,则为反衬。本诗最后两联所写的景物看似是乐景,但实则是表达愁情,以乐写哀,更显其哀。

=
类题推荐:
难度:
使用次数:198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6-7题。

再 别 康 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6.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 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 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先是由舒缓转向激昂,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 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7.对这首诗艺术特色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向读者展现了康桥的秀丽风光。在形式上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体现诗歌的建筑美,体现新月派的诗歌主张。

B.诗歌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优美的节奏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着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C.诗中比喻用得颇为精到,如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

D.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以动衬静,表现画面的静态美。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诗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75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诗经》里的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

秦风・兼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凄凄,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注释】①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同‘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②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行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③游:通“流”,直流的水道。④(xī):晒干。⑤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⑥跻(jī):升高,意为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⑦坻(chí):水中高地。⑧未已:未干。已,止。⑨(sì):水边。⑩右:迂回弯曲。⑾(zhǐ):水中高地。

1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细读全诗后,选出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

A.讽刺秦国君主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

B.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

C.描写对朋友(“伊人”)的思念之情。

D.描写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

2)这首诗与《诗经》中其他许多诗篇一样,各章有的句子重复,有的只更换一两个字。这种表达形式有什么好处?

答:                                                            

                                                                

3)把第12两章改写成新诗。

1章:                                                        

                                                               

2章:                                                         

                                                               

题型:填空题
知识点:诗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47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阅读李白《登太白峰》,完成1723题。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17.诗中两个“太白”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夕阳穷登攀”中一个“穷”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诗人怎样描写太白峰的高峻雄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诗人想象的乘风而去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矛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蜀道难》中与“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出同一机杼的两句诗句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学习李白《蜀道难》和《登太白峰》的表现手法写一段话,描写一个自然景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
知识点:诗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谷川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