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言文阅读
>
历史事件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39
更新时间:2018-01-30
纠错
1.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3题。

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以沛公①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封项羽为长安侯。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高祖本纪》有删改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自以精兵三万人……大破汉军。汉军皆走……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②,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③。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④。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⑤。

——《项羽本纪》节选

【注】①沛公,汉高祖刘邦。②孝惠,刘邦的嫡子;鲁元,刘邦之女。③本段史料在《高祖本纪》中没有写双方军队的人数,第四处省略号后的故事在《高祖本纪》中没写。④太公,此指刘邦的父亲。⑤本段故事在《高祖本纪》中也没写。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B.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C.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D.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春秋战国时期的五等爵位由高到低依次是:王、侯、伯、子、男。

B.符,中国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征调兵将的凭证,用铜、玉、竹、木等制成,双方各执一半,合二为一方有效,如兵符、虎符等。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者出使时用作凭证。

C.弃市,是死刑的一种,自商周时即有。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称弃市

D.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时君主面南而坐,臣子面向北方朝见天子,故以北面指称臣。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杀秦王子婴,说明刘邦宽厚仁德容人;但他也有极端自私、薄情的阴暗一面,比如为了自己逃命,几次从车上推下自己的亲生儿女。

B.刘邦进入咸阳后,丝毫不为重宝女色所动,直接封闭府库,还军霸上。这足以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的方面。

C.与项羽的屠烧做法形成对照,刘邦入关后与民约法三章,废除秦朝苛法,秋毫无犯,赢得了秦地人民的拥护,人心所向为他日后打败项羽奠定了基础。

D.就节选部分而言,《高祖本纪》对刘邦多有赞美,哪怕是顺手一笔写了刘邦的本性,也是淹没在刘邦能从谏如流、宽政爱民的众多信息之中,而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则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刘邦冷酷无情的一面。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5分)

译文:                                                                        

(2) 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5分)

译文:  

查看答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0.D(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11.A(春秋战国时期的五等爵位是:公、侯、伯、子、男。)

12.B丝毫不为重宝女色所动”“直接错。欲止宫休舍说明他还是觊觎秦宫中的财宝美色的,不是丝毫不为所动;字说明封秦重宝财物府库并非刘邦本意初衷,是经过樊哙、张良劝谏后才采取的举措。)

13.1)秦地的百姓非常喜悦,争着把牛羊酒食拿来慰劳(沛公的)士兵。沛公又辞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很多,并不缺乏,(我)不想让大家破费。”“”“”“各一分,句意1分。飨,用酒肉犒劳。)

2)像这样做过好几次。滕公对汉王说:虽然情况紧急,车马也不能驱赶得更快些(或车马跑不快),但怎么可以舍弃他们呢?于是姐弟俩终于得以脱险。(”“”“奈何各一分,补出前后省略的对象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秦二世三年(前207),楚怀王任命沛公为砀郡太守,封为武安侯,封项羽为长安侯。和诸将相约,谁先进入函谷关平定关中,就让谁在关中做王。

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轵(zhǐ,纸)道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本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城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之,我到这里来的原因,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

项羽于是向西行进,一路屠杀,焚烧了咸阳城内的秦王朝宫室,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遭毁灭的。秦地的人们对项羽非常失望,但又害怕,不敢不服从他。

这一年春天,汉王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兵马,共五十六万人,向东进兵讨伐楚国。项王……自己率领精兵三万人……把汉军打得大败。汉军四处逃散……汉王才得以带领几十名骑兵慌忙逃离战场……汉王在路上遇见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就把他们带上车,一块儿西逃。楚军骑兵追赶汉王,汉王感到情况危急,就把孝惠帝、鲁元公主推落车下,滕公夏侯婴每次都下车把他俩重新扶上车,这样推下扶上有好几次。滕公对汉王说:“虽然情况危急,马也不能赶得再快,可是怎么能把他们扔掉呢?”就这样,姐弟俩才得以脱险。

就在这个时候,彭越几次往返梁地,断绝了楚军的粮食,项王为此深感忧虑。他做了一张高腿案板,把汉王父亲太公搁置在上面,向汉王宣告说:“现在你如果不赶快投降,我就把太公煮死。”汉王说:“我和项羽作为臣子一块接受了怀王的命令,相约结为兄弟,这样说来,我的老子也就是你的老子,如果你一定要煮了你的老子,就希望你能分给我一杯肉汤。”

=
类题推荐:
历史事件类
难度:
使用次数:139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53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4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8.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 

B. 越国以(边邑)远

C. 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 (使……缺,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9. “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 以为死,或以为

C.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 以为得之矣

10. 翻译正确的一组句子是

①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②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

① 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些您是知道的啊。

② 等到他在东边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B.

① 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两城作为酬谢,可是他早晨刚渡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 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

C.

① 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 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

D.

① 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作为酬劳,可是他早晨刚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 等到他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11. 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B.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C.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D.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12.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 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

C.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D. 烛之武说秦国退兵的理由一共有两条。

13. 下面是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其中正确的几项是

A. 怀才不遇,牢骚满腹

B. 能言善辩,智能过人

C. 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D. 巧舌如簧,挑拨离间

E. 不卑不亢,善于激将

F. 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14. 用原文填空:

烛之武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表现出他能言善辩、智能过人。其说辞大体可分三个层次,二、三层次中又可各分两小层意义:

    第一小层:不卑不亢,引出话题:                        

    第二小层:分析情势,说明利害:

    a. 亡郑,对晋有利:                                           

    b. 存郑,对秦有利:                                           

    第三小层:回顾历史,预见未来:

    a. 过去,晋国曾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b. 将来,晋国必贪得无厌,进犯秦国: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19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晋文公

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犯而问曰:“敌众我寡,奈何而可?”咎犯对曰:“臣闻蘩礼之君,不足于文;蘩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  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反而为赏,雍季在上。  左右谏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君用其言而赏后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不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孔子闻之,  曰:“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文公虽不终始,足以霸矣。”赏重则民移之,民移之则成焉。成乎诈,其成毁,其胜败。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文公处其一,知胜之所成也。胜而不知胜之所成,与无胜同。秦胜于戎而败于崤。楚胜于诸夏而败乎柏举,武王得之矣,故一胜而王天下。众诈盈国,不可以为安、患非独外也。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敌众我寡,奈何而可           奈何:怎么办                         

B. 焚薮而,岂不获得           田:打猎

C. 而尊贤                     反:与诈术相反

D. 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     乃:仅仅

2. 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线的字在意义用法上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 繁战之,不足于战       成毁,其胜败

    亦诈之而已             ④ 文公处

A. 两个“君”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B. 两个“君”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C. 两个“君”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D. 两个“君”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

3. 下列句子中的加线词和例句中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国家之急而私仇也

A. 泽而渔,岂不获得       

B. 焉有以一时之务百世之利者乎

C. 足以                  

D. 君用其言而赏其身

4. 下列各句中的“所以“与文中句子加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胜而不知胜之所以

A.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     

B. 天地之所以养人者

C. 而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     

D.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5.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诈伪之道,今虽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A. 欺诈作假的手段,即使现在勉强可行,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长久之计。

    B. 欺诈作假的手段,虽然现在可用在偷盗上,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好办法。

    C. 欺骗作假的手段,即使现在可用在偷盗上,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长久之计。

D. 欺骗作假的手段,虽然现在勉强可行,以后不会再有效果,不是好办法。

6. 众诈盈国,不可以为安、患非独外也。

    A. 各种诈术充斥整个国家,不能靠它来形成安定的局面,祸患不只是外国才有的。

    B. 各种诈术充斥整个国家,不能认为是安定的局面,祸患不只是外国才有的。

    C. 各种诈术充斥整个国家,不能认为是安定的局面,祸患不只是来自国外啊。

    D. 各种诈术充斥整个国家,不能靠它来形成安定的局面,祸患不只是来自国外啊

7. 以下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作者和雍季、晋文公、孔子等四人的观线完全一致。

    B. 四人的观线基本一致,但作者更接近雍季,孔子更接近晋文公。

    C. 四人的观线在基本相同之外各有一些差异。

    D. 作者、晋文公、孔子的观线完全一致,与雍季则有一些差异。

8. 本文的中心意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反对在战争中使用诈术,否则胜了也会很快失败。

    B. 主张行赏要从百世之利着眼,而不要从一时之务着眼。

    C. 主张战争可用诈术,但治国要着眼于王道。

    D. 主张战争以后要总结经验,找出取胜原因,否则胜与不胜一个样。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53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题型:填空题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潘玉军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