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
>
词语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02
更新时间:2020-08-08
纠错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自去年10月以来,对华贸易争端完全由美方持续挑起,不仅拖累了美国经济,也损害了美国普通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甚至损耗和挥霍了自己的国家信誉。今年510日,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举行之际,美方宣布将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关税名单涉及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多种产品。面对美国小企业、经济学家和相关人士的大声疾呼,美国的决策者却    ,对这些呼声    

从去年3月至今,中美经贸磋商谈了十一轮,虽然取得重要进展,但也几经反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方的反复无常,翻脸比翻书还快。(  )或许,美方把翻云覆雨当成交易的艺术,但一定是误判了形势,找错了对象。中国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国,向来重信守诺,也从不会    。美方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严重损害了中美互利关系和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希望美方    ,重新回到中美两国合作共赢的正确轨道上来,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对华贸易争端完全由美方持续挑起,不仅拖累了美国经济,也损害了美国普通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损耗和挥霍了自己的国家信誉。

B.美方持续挑起的对华贸易争端不仅损害了美国普通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拖累了美国经济,也损耗和挥霍了自己的国家信誉。

C.美方持续挑起的对华贸易争端不仅拖累了美国经济,也损害了美国普通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反而损耗和挥霍了自己的国家信誉。

D.对华贸易争端完全由美方持续挑起,不仅损害了美国普通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拖累了美国经济,反而损耗和挥霍了自己的国家信誉。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刚愎自用 充耳不闻 逆来顺受 悬崖勒马

B.一意孤行 充耳不闻 低眉顺眼 洗心革面

C.刚愎自用 不闻不问 低眉顺眼 悬崖勒马

D.一意孤行 不闻不问 逆来顺受 洗心革面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往往是刚刚无端指责中国,随后又表态进展顺利;一会儿肆意挥舞关税大棒,一会儿又说要达成重大协议

B.往往是刚刚表态进展顺利,随后又无端指责中国;一会儿肆意挥舞关税大棒,一会儿又说要达成重大协议

C.往往是刚刚表态进展顺利,随后又无端指责中国;一会儿说要达成重大协议,一会儿又肆意挥舞关税大棒。

D.往往是刚刚无端指责中国,随后又表态进展顺利;一会儿说要达成重大协议,一会儿又肆意挥舞关税大棒。

查看答案
题型:语言表达
知识点:词语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7.B

解析:对华贸易争端完全由美方持续挑起语序不当,应改为美方持续挑起的对华贸易争端,排除ADC.“拖累了美国经济,也损害了美国普通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应改为不仅损害了美国普通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拖累了美国经济

18.A

解析:刚愎自用: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不愿意讨论,十分固执。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此处指美国的决策者却十分固执,故:刚愎自用,排除BD。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不闻不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此处指对这些呼声有意不听,故:充耳不闻,排除C。逆来顺受: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低眉顺眼: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也形容底层人民的卑微姿态。悬崖勒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洗心革面:比喻坏人物彻底悔改。

19.C

解析:承接就是美方的反复无常,翻脸比翻书还快,应对其具体解释,按照逻辑顺序应往往是刚刚表态进展顺利,随后又无端指责中国,排除AD;按照逻辑先后顺序,应一会儿说要达成重大协议,一会儿又肆意挥舞关税大棒,排除B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词性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词性的定义
词性:

词可先粗略的分成实词和虚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再细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
◎ 词性的知识扩展
词性:
  词可先粗略的分成实词和虚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再细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
◎ 词性的特性

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如“黄瓜、猪、马、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物质事物(无法分出个体的物质)的名称的叫做“物质名词”,如“火、水、大米。” 4、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
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和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
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
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
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
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注意:形容词前能加很。

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
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
如“次、下、回、趟、场”。

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形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 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 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注意:数词和量词通常被人们称为数量词。

副词:

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 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介词: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连词: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
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助词: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1、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
2、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3、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 词性的知识点拨

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

◎ 词性的知识拓展

兼类词:

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把住质量关。(动词)
把书拿来。(介词)
拿把菜刀来。(量词)
开了一朵花(名词)
花了很多钱。(动词)
 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如:大家选我当代表。(名词)
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动词)
买了一把锁。(名词)
把门锁上。(动词)
你要端正学习态度。(动词)
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词)
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
这里人太多。(形容词)
我们要立个规矩。(名词)
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形容词)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名词)
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形容词)
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
你跟姐姐回家吧。(介词)
年老了,身体不行了。(形容词)
你怎么老哭?(副词)
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形容词)
我今天又白跑了。(副词)

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 词性的考试要求
暂无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词语
难度:
使用次数:117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词语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37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词语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杨连仲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