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言文阅读
>
散文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250
更新时间:2021-09-26
纠错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 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为智犹有所穷。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有时而 焉,亦不能尽天下之利。古之所谓大智者,知天下利害得失之计,而权之 人。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权之。轻敌者败,重敌者无成功。何者?天下未尝有百全之利也,举事而待其百全,则必有所 ,是故知吾之所以胜人,而人不知其所以胜我者,天下莫能敌之。

当汉氏之衰,豪杰并起而图天下,二袁、董、吕争为强暴,而孙权、刘备又已区区于一隅,其用兵制胜,固不足以敌曹氏,然天下终于分裂,讫魏之世,而不能一。盖尝试论之。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刘备有盖世之才,而无应卒之机。方其新破刘璋,蜀人未附,一日而四五惊,斩之不能禁。释此时不取,而其后遂至于不敢加兵者终其身。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魏武不用中原之长,而与之争于舟楫之间,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争利。 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 且夫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方其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虽兵法之所忌,可以得志。孙权者,可以计取,而不可以势破也,而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乘胜而取之。彼非不知其难,特欲侥幸 权之不敢抗也。此用之于新 之蜀,乃可以逞。故夫魏武重发于刘备而丧其功,轻为于孙权而至于败。 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

嗟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天下之能者举知之。 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宋 ·苏轼《魏武帝论》,有删节)

观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虽复名微众寡,地小力穷,官渡受围,濮阳战屈。然天下精明之士,拓落之材,趋若百川之崇巨海,游尘 集高岳。故有荀彧、郭嘉等,或敛风长感, 一见尽怀。然后览英雄之心,骋熊罴之勇,挟天子以崇大顺,扶幼主而显至公,武功赫然,霸业成矣。

(唐 ·朱敬则《魏武帝论》,有删节)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乎计之得失 审:仔细考量

B 则必有所 格:阻止,阻碍

C 此用之于新 之蜀 造:拜访

D 一见尽怀 或:有的人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则是有时而穷 盘盘 ,囷囷焉

B 而权之 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 特欲侥幸 权之不敢抗也 臣诚恐见欺 王而负赵

D 游尘 集高岳 不知东方 既白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知之而不能权之 /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B 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 /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C 知之而不能 /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D 知之 /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4 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苏轼认为曹操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的一组是(

①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       ②与之争于舟楫之间

③行三百里以争利                           ④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

⑤方其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                 ⑥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乘胜而取之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5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 不恰当 的一项是(

A 苏轼一开篇就肯定了明辨利害即为 “智者”的看法,并认为“大智者”还必须善于权衡对手。

B 苏轼认为曹操过于重视刘备、又过于轻视孙权,因而错失统一的时机。

C 朱敬则认为曹操在名望、实力上不占优势,又屡次战败,但最终扶持幼主,使朝廷稳定。

D 两则选文摆事实、讲道理,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文气充沛,很有说服力。

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

2)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

7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和朱敬则对曹操评价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散文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 C

2 D

3 B

4 B

5 A

6 1)犯了这两个(导致失败的)错误来攻打孙权,因此在赤壁兵败,成就了孙吴的强大。

2)这不也就是擅长揣度事情却不擅长揣度他人(所造成)的过错吗?

7 ①苏轼认为曹操不是“大智者”,他不能准确地权衡对手,未能统一天下。

②朱敬则高度肯定了曹操的功业,认为曹操有谋略,善决断,意志坚定,以至吸引贤才归附,成就霸业。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 句意:这种做法,用在刘备刚刚占领的西蜀。造:到达、占领。

故选 C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句末语气词,可译为 “了”或不译;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B. 介词,根据;连词,因为;

C. 介词,在;介词,表被动;

D. 两个都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 D

3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但仅仅知道这个,不能根据人的特点来斟酌使用,所以魏武帝有时胜,有时败,争雄一生,却没有看到他统一天下。

“权之以人”是介词结构后置句,不能断开,排除 A

“则”一般用于句首,其前断开,排除 C

“而”一般用于句首,其前断开,排除 D

故选 B

4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②是说曹操不利用中原地区的优势,却用水军与孙权一决雌雄,属于错误做法,不符合题干要求;

③是说曹操一日一夜行军三百里前去争利,犯了兵家大忌,是错误做法,不符合题干要求;

⑥是说孙权,应以计谋巧取,不能用人多势众来强攻,曹操却想用刚刚投降的荆州士兵,乘胜拿下孙权,这是错误做法,不符合题干要求。

排除这三个选项。

故选 B

5 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A. “肯定了明辨利害即为‘智者’的看法”错。结合原文“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为智犹有所穷”,可见作者并不认为仅仅明辨利害就是“智者”。

故选 A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 )题得分点有:败,错误;是以,因此;成,成就。

2 )题得分点有:不亦 ……欤,不也就是……吗;料,揣度。

7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

苏轼对曹操的评价,结合 “然天下终于分裂,讫魏之世,而不能一。盖尝试论之。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可知,苏轼认为曹操不是“大智者”,他不能准确地权衡对手,未能统一天下。

朱敬则对曹操的评价,结合 “观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然天下精明之士,拓落之材,趋若百川之崇巨海,游尘之集高岳。故有荀彧、郭嘉等,或敛风长感,或一见尽怀。然后览英雄之心,骋熊罴之勇,挟天子以崇大顺,扶幼主而显至公,武功赫然,霸业成矣”可知,朱敬则高度肯定了曹操的功业,认为曹操有谋略,善决断,意志坚定,以至吸引贤才归附,成就霸业。

参考译文:

世人所说的智者,能知道天下的利与害,能审察计谋的得与失,如此而已。这样的智慧,也有不能应付的时候。只做有利的事,不做有害的事,在有的时候就会无计可施,也不会尽得天下之利。古人所说的有大智慧的人,他们既知道利害得失的计谋,又能根据人的特点来进行斟酌使用。因此有时敢做天下极其危险的事,而能终于成就大功,这就是根据人的特点来使用计谋。轻视敌人会导致失败,过于看重敌人往往又丧失成功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天下没有万无一失的利益,做事情总想着万无一失,必然会影响成功。所以,知道我如何战胜别人,而别人不知道如何战胜我,这种人没有谁能战胜他。

当汉室衰微,豪杰并起,争夺天下,二袁、董卓、吕布,争相攻杀,而孙权、刘备,又屈居在一个角落里,他们在用兵取胜方面,当然无法和曹氏抗衡,然而天下终于四分五裂,一直到曹魏结束,也未能统一。就这件事,试着发表点意见。魏武帝擅长分析判断事,却不擅长分析判断人。刘备有盖世的才能,却没有应付突发事件的机智。当他刚刚打败刘璋,占领益州的时候,蜀人没有完全归附,一日有四五次哗变,斩杀也无法控制局面。放弃这个机会不攻取他,后来就发展到不敢加兵攻打的地步,一直到死都是这种情况。孙权英勇而有谋略,这就不能依靠人多势众来攻取他。魏武帝不利用中原地区的优势,却用水军与孙权一决雌雄,一日一夜行军三百里前去争利。魏武帝犯了两个会导致失败的错误来攻打孙权,所以在赤壁损兵折将,而使东吴强大起来。攻取刘备贵在神速,不应该放长线。当蜀人不信任他,民心未附的时候,卷起铠甲快速追赶他,虽然犯兵家大忌,也可以达到目的。孙权,应以计谋巧取,不能用人多势众来强攻,想用刚刚投降的荆州士兵,乘胜拿下孙权。魏武帝不是不知道这件事难,只是寄希望于侥幸孙权不敢抵抗。这种做法,用在刘备刚刚占领的西蜀,可以取得成功。所以说,魏武帝在攻打刘备这件事上过于谨慎,丧失了成功的机会,在攻打孙权时过于草率,从而导致失败。这不就是擅长分析判断事却不擅长分析判断人的过失吗?

唉!事情的利与害,计谋的得与失,天下有才能的人都能知道。但仅仅知道这个,不能根据人的特点来斟酌使用,所以魏武帝有时胜,有时败,争雄一生,却没有看到他统一天下。

(宋 ·苏轼《魏武帝论》,有删节)

看曹公聪明睿智擅长权力谋略,神机妙算变化无穷,虽然打了败仗,意气却丝毫不衰微,处在危险的境地可是视听一点都不受蒙蔽,面对大事决定战机,只要行动就没有遗漏和后悔的,近古以来,没有这样的人才。虽然名声不大,兵力不强,地方狭小,实力弱小,官渡之战中受困,濮阳一战失败。然而天下精明的士人,落魄的才子,奔向曹公就像百川归向大海,漂浮的尘土向高高的山峰聚集一样。所以有荀彧、郭嘉等,或是被他的风采感动,或是对他一见倾心。然后获得英雄之心,驾驭熊罴之勇,挟持天子来使得国家顺遂,扶持幼主而彰显显至公,功业显赫,霸业就完成了。

(唐 ·朱敬则《魏武帝论》,有删节)

=
类题推荐:
散文类
难度:
使用次数:138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散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46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小题。(15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3.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荷塘上的月色,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4分)

14.文段中描写的月光是“淡淡的”,“不能朗照”,但作者却说“这恰是到了好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15.文段最后,作者说“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有什么作用?(5分)

题型:未分类
知识点:散文类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许欢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