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汇山河 ” 。青衣高髻,眉眼流转,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对话北宋天才画家王希孟, “ 舞绘 ” 的是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千里江山图》。作者以 “ 咫尺有千里之趣 ” 的表现手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千山万壑争雄竞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淼;瓦房茅舍、绿柳红花点缀其间;渔村野渡、水榭长桥 ____________。 “ 此画与天地众人共绘,往来者但见青绿足矣 ” ,作者于单纯的青绿色中求变化,使画面层次分明。
守正是根本,创新是关键。舞台上,虽然 “ 青绿 ” 是最为浓墨重彩的颜色,但却 “ 不止青绿 ” 。白色的丝绢,黑灰色的墨,再加上女官的大红官服、男子的粉衣簪花 ……让人徜徉在具有鲜明流变性和浓郁文化气息的宋代美学和中国传统意趣之中。而正是这些不同的色彩和工艺,最终凝成了____________、让人 “ 一眼万年 ” 的青绿,达到了中国绘画的巅峰,也在舞台上共同构成了 ____________、更具厚重深意的 “ 千里江山 ” 。
事实上,不仅是《只此青绿》 ____________,的北京冬奥会也惊艳了世界。首钢滑雪大跳台 “ 雪飞天 ” ,形如敦煌飞天飘带,优雅飘逸;倒计时表演在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中开篇;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绽放鸟巢 …… “ 中国风 ” 贯穿始终, “ 中国味 ” 融入细节, “ 中国情 ” 感动人心。 传统与现代激荡、科技与文化融合, 既能让人们思接千载,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视通万里,见证中国的大国风范和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所不有 别具一格 层峦叠嶂 举世闻名
B .应有尽有 别具一格 层峦叠嶂 举世瞩目
C .无所不有 独树一帜 崇山峻岭 举世瞩目
D .应有尽有 独树一帜 崇山峻岭 举世闻名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既能让人们思接千载,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视通万里,见证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和中国的大国风范。
B .人们既能思接千载,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视通万里,见证中国的大国风范和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
C .既能让人们思接千载,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视通万里,看见中国的大国风范,见证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
D .人们既能思接千载,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视通万里,看见中国的大国风范,见证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1 . B
2 . D
3 .构成:三个动宾短语分别陈述 “ 中国风 ”“ 中国味 ”“ 中国情 ” ,句式大体一致。表达效果: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意递进,情感突出,盛赞北京冬奥会在融合、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表现及效果。
【解析】
1 .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无所不有:无论什么都有。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很齐全。语境形容《只此青绿》有山、有河、有瓦房、有茅舍等,该有的都有,选择 “ 应有尽有 ” 。
第二处,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风格。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语境形容 “ 宋代美学和中国传统意趣 ” 风格独特,选择 “ 别具一格 ” 。
第三处,层峦叠嶂:形容山多而险峻。崇山峻岭:高而陡峭的山岭。语境形容 “ 千里江山 ” 中的山峰重叠的情态,选择 “ 层峦叠嶂 ” 。
第四处,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意着。语境强调《只此青绿》和冬奥会引起了世界的关注,选择 “ 举世瞩目 ” 。
故选 B 。
2 .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第一处是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 人们 ” 应放在关联词 “ 既能 ” 之前,并去掉 “ 让 ” ;
第二处是 “ 见证 …… 风范 ” 搭配欠妥。
故选 D 。
3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排比修辞构成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 中国风 ’ 贯穿始终 ”“‘ 中国味 ’ 融入细节 ”“‘ 中国情 ’ 感动人心 ” 三个句子都是主谓宾结构,句式整齐、对称,构成了排比修辞。
看到 “ 中国风 ” ,体会 “ 中国味 ” 融入,领悟 “ 中国情 ” ,三个句子语意上构成递进关系,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表达了对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传统文化的赞颂,对冬奥会融合、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赞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