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0年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文学 东汉训练题【含详解】
高中 中等 2021-01-07 共 100题 0次下载 王伟
一、 文言文阅读:(共 91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李陵少卿,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日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九月发。

陵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份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下,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选自《汉书·李陵传》,有删改)

:①酒泉、张掖:地名。贰师:李广利,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叫贰师将军。后投降匈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B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C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D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二十岁取字,女子十五岁取字。

B拜,文中指授予官职,拜相如为上大夫”“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中的都为此义。

C胡,这里指中原以北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D天汉,和下文的元平一样,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人们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为国效力。他向汉武帝提出率领五千步兵出征,牵制单于的兵力,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李陵非常勇猛。面对三万强敌,毫不胆怯,杀死很多敌人。单于又召集八万骑兵,李陵愈战愈勇,匈奴一时难以取胜。

C李陵军队死伤惨重,没有武器和匈奴继续作战,李陵在夜里率全军突围,韩延年战死,李陵被迫投降,四百多人逃回塞内。

D听说李陵投降,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只有司马迁高度评价他;而汉武帝则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将司马迁下狱施腐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

2)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也。治《齐诗》,与萧望之、匡衡同师。三人经术皆明,衡为后进,望之施之政事,而奉惇学不仕,好律历阴阳之占。元帝初即位,诸儒荐之,征待诏宦者署,数言事宴见,天子敬焉。时,平昌侯王临以宣帝外属侍中,称诏欲从奉学其术。奉不肯与言,而上封事曰:臣闻之于师,治道要务,在知下之邪正。人诚乡正,虽愚为用;若乃怀邪,知益为害。愚臣诚不敢以语邪人。是岁,关东大水,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太仆、少府减食谷马,水衡省食肉兽。明年二月戊午,地震。其夏,齐地人相食。七月己酉,地复震。上曰:比年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朕甚闵焉。已诏吏虚仓廩,开府臧,振救贫民,群司其茂思天地之戒,有可躅除减省以便万姓者,各条奏。悉意陈朕过失,靡有所讳。因赦天下,举直言极谏之士。奉奏封事曰:诸侯王园,与其后宫,宜为设员,出其过制者,此损阴气应天救邪之道也。今异至不应,灾将随之。唯陛下财察。上复延问以得失。奉以为祭天地于云阳汾阴,及诸寝庙不以亲疏迭毁(注),皆烦费,违古制。又宫室苑囿,奢泰难供,以故民困国虚,亡累年之畜。所繇来久,不改其本,难以末正,乃上疏迁都正本。书奏,天子异其意,签曰:问奉:今园庙有七,云东徙,状何如?”奉对曰昔成王徙洛,般庚迁殷,其所避就,皆陛下所明知也。非有圣明,不能一变天下之道。臣奉愚戆狂惑,唯陛下裁赦。其后,贡禹亦言当定迭毁礼,上遂从之。年老以寿终。

(选自《汉书·翼奉传》,有删改)

(注)迭毁,古宗庙制度。天子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诸侯设五庙供奉五代祖先。其中始封之君、开国帝王之庙,世世不毁,余则亲过高祖而毁其庙,迁其牌位于太庙中。亲庙依次而毁,故称迭毁"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B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C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D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事,文中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为了防止泄漏,用皂囊封缄。

B关东,秦汉时指山海关以东地区。沛公欲王关中关中则指其西地区。

C水衡,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简称。汉武帝时期所置,掌管皇家上林苑。

D般庚,商朝君主,他继位后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般庚迁殷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翼奉勤奋学习,不愿追求仕进。他和萧望之是同学,研究《齐诗》,精通经术*萧望之把经术运用于政事,而他却不愿做官,喜欢历法阴阳占卜之术。

B翼奉被人推荐,受到皇帝尊敬。元帝即位不久,许多儒者就推荐了他。他被征召在待诏宦者署,多次上书言事并被皇帝在闲暇时召见,皇帝很尊敬他。

C翼奉积极进言,指出朝政过失。因为连年发生灾祸,皇帝忧惧不安,广开言路,翼奉生奏指出,要对诸侯王的园林和后宫加以改变,以此来应天救邪。

D翼奉稽古鉴今,改革朝廷礼制。翼奉认为长安寝庙不行迭毁礼,花费很多,豪华的宫室园囿又致民困国虚,他引述历史建议迁都,皇上实施了其建议。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诚乡正,虽愚为用;若乃怀邪,知益为害。

2)比年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元帝时,华阴守丞嘉上封事,言:治道在于得贤。平陵朱云,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上乃下其事问公卿。太子少傅匡衡对,以为:大臣者,明王所慎择也。而嘉猥称云,欲令为御史大夫,妄相称举,疑有奸心,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嘉竞坐之。成帝时,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曰: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酃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云年七十余,终于家。

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节选自《汉书·卷六十七》,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上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B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C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D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五经之一,深富哲理,是传播儒家思想的著作中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

B封事,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陈奏秘密事项时,用皂囊封缄,以防泄密。

C御史大夫,官职名,西汉时相当于副丞相,以协助丞相综理大政,偏重于监察执法。

D东阁,在这里并非开我东阁门中的东阁,而是指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云才兼文武,得到世人尊重。华阴守丞因为朱云忠正而有智谋,向朝廷请求任命他为御史大夫;朱云带领学生乘牛车出行时,探访的人都对他很敬重。

B朱云直言谏净,留下槛折佳话。朱云弹劾张禹,汉成帝很生气,御史拉他下殿,他攀住栏杆不走,直至栏杆被拉断;经大臣辛庆忌劝解,他才被饶恕。

C朱云特立独行,好倜傥有大节。致仕后的朱云远离官场,居住在乡野,教授学生;与宰相薛宣交往,薛宣邀他留在丞相府中,朱云谢绝了对方的好意。

D朱云恬淡无欲,要求死后薄葬。朱云病重时未请医喝药,临终嘱咐用便服入殓,棺木只需容身,墓穴只需容棺即可,家人遵其嘱造了一丈五尺的小坟。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妄相称举,疑有奸心,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

(2)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稍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现作)。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节)

1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B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C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D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14对下列文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官名。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

B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

C,古代泛指居住在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此处指匈奴。蛮,是我国古代对南部各民族的称呼。

D是符节,以竹为竿,上缀有牦牛尾。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受到朝廷恩惠: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从官。苏武逐渐被提升为汉宫栘园中管马厩的官。

B汉匈关系时好时坏: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相互扣押使节,天汉元年,匈奴单于新立,唯恐受到汉的袭击,又修好关系,释放使节。

C苏武被扣有偶然因素:单于正要派使节护送苏武等人回汉朝的时候,适逢昆邪王的儿子缑王、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所以扣押苏武。

D苏武不辱使命: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也没脸面回家,于是拔刀自刎。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2)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李陵字少卿, 拜为骑都尉,武帝以为有广之风。天汉二年,贰师击右贤王于天山。上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者,皆荆楚勇士奇材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上壮而许之。

陵将步卒五千人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军以大车为营。 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

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连战,虏不利,欲去。会陵 军 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单于大喜,使骑并攻汉军。汉军南行,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峡谷。单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昏后,陵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大息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后闻陵降,上怒甚,久之,上悔,遣公孙敖入匈奴迎陵。敖还曰: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闻,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其后陵谓汉使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非我也。

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昭帝立,任立政等三人至匈奴招陵。单于置酒赐汉使者,李陵、卫律侍坐。 立政目视陵,而数自循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归汉也。有顷,律起 更 衣,立政曰少卿归故乡,毋忧富贵。陵曰:丈夫不能再辱。

(选自《汉书李陵传》)

(注)贰师:即贰师将军李广利。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

B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

C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

D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这里指授予官职拜相如为上大夫公车特征拜郎中中的都为此义。

B辎重最初是古代军事中的用语,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后扩用于社会方面。

C军候军官职务,即军曲候。汉军部以下的编制单位称,每设军候一人,军候一般统领200-500人。

D更衣在古代是上厕所的委婉说法,与《鸿门宴》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如厕一词意思相同。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主动请缨,为国效力。贰师与右贤王交战,皇帝打算派李陵运送物资,但李陵提出自当一队抗敌,不给骑兵也要以少击众。

B李陵勇猛善战,有李广遗风。李陵率五千步卒被三万敌军包围,奋力搏战,杀敌数千,后单于召集八万骑兵与陵军作战,也多次失利。

C李陵誓死杀敌,无奈而降。箭尽援绝,李陵带领将士斩断车轮辐条当武器,用短刀作战,也曾想独自杀死单于,最终矢尽将亡而降。

D李陵兵败屈辱投降,又因替匈奴练兵,惹怒汉武帝,汉武帝诛灭了他的亲族。后汉招陵归,陵终不肯。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

立政目视陵,而数自循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归汉也。

人物传记类 容易 组卷次数: 0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天下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朔初来,上书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俸禄薄,未得省见。后稍得亲近。

因奏泰阶之事,上乃拜朔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赐黄金百斤。

隆虑公主子昭平君尚帝女夷安公主。久之,隆虑公主病困,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豫赎死罪,上许之。隆虑公主卒,昭平君日骄,醉杀主傅,狱系内官。以公主子,廷尉上请请论。左右皆为昭平言。上曰:吾弟老有是一子,死以属我。于是为之垂涕叹息,良久曰: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乃可其奏,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朔前曰:臣闻圣王为政,赏不避仇雠,诛不择骨肉。曰:不偏不党,王道汤汤。此二者,五帝所重,三王所难也。陛下行之,是以四海之内元元之民各得其所,天下幸甚!臣朔奉觞,昧死再拜上万岁寿。上乃起。

时天下侈靡趋末,百姓多离农亩。上从容问朔:吾欲化民,岂有道乎?朔对曰:孝文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足履革舄,以韦带剑,莞蒲为席,兵木无刃,衣缰无文;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于是天下望风成俗,昭然化之。今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凤阙,右神明;木土衣绮绣,狗马被缋厕;撞万石之钟,击雷霆之鼓,作俳优,舞郑女;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陛下诚能用臣朔之计,推甲乙之帐燔之于四通之衢,却走马示不复用,则尧舜之隆宜可与比治矣。曰:正其本,万事理;失之豪楚,差以千里。愿陛下留意察之。

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而朔尝至太中大夫,后常为郎,与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诙啁而已。久之,朔上书陈农战强国之计,因自讼独不得大官,欲求试用。辞数万言,终不见用。

赞曰: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辨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传闻者;而杨雄亦以为朔言不纯师,行不纯德,其流风遗书蔑如也。然朔名过实者,以其诙达多端,不名一行,应谐似优,不穷似智,正谏似直,秽德似隐。

(节选自《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

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传闻者

B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传闻者

C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传闻者

D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传闻者

2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征,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由皇帝征聘社会贤才到朝廷充任官职。文中东方朔即是接受皇帝所才来到朝廷。

B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职掌刑狱。根据诏令,可以逮捕、囚禁和审判有罪的王或大臣。

C孝文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汉代第三任皇帝刘恒的庙号,史称汉文帝

D,在文中指五经中的《尚书》;在文中指解说和发挥《周易》的《易传》,其学说据说源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

23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东方朔自视甚高。他向汉武帝上书自荐,言词不谦虚,对自己评价很高,引起了汉武帝的重视。

B东方朔善解人意。在汉武帝为处死昭平,觉得有负隆虑公主临终嘱托而悲伤时,他以圣王为政赏不避仇、诛不避亲的观点来宽慰汉武帝。

C东方朔耿直敢言。在武帝问化民之道时,他指出前世圣主率先垂范,注重仁义道德,天下望风成俗,而汉武帝穷奢极侈,并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D东方朔名过其实。班固认为其虽能言善辩,但因诙达多端,不名一行,所以建议始终不被汉武帝采纳。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朔初来,上书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

(2)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朔初来,上书曰:“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舟,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以拜闻。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今待诏公车,俸禄薄,未得省见。

久之,朔绐驺侏儒,曰:“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侏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过,叩头请罪。居有顷,闻上过,侏儒皆号泣顿首。上问:“何为?”对曰:“东方朔言上欲尽诛臣等。上知朔多端,召问朔:“何恐侏儒为?”对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侏儒长三尺余,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侏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

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朔自赞曰:臣尝受《》,请射之。乃别蓍布卦而对曰:“是非守宫即蜥蜴。上曰:“善。赐帛十匹。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时有幸侣郭舍人,曰:“朔狂,幸中耳,非至数也。臣愿令朔复射。舍人所问,朔应声辄对,变诈锋出,莫能穷者,左右大惊。上以朔为常侍郎,遂得爱幸。

时天下侈靡趋末,百姓多离农亩。上从容问朔:“吾欲化民,岂有道乎?”朔对曰:“愿近述孝文皇帝之时,当世耆老皆闻见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足履革,以韦带剑,莞蒲为席,兵木无刃,衣缊无文,集上书囊以为殿帷。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于是天下望风成俗,昭然化之。今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凤阙,右神明,号称千门万户。木土衣绮绣,宫人簪玳瑁,设戏车,教驰逐,饰文采,丛珍怪,作俳优,舞郑女。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陛下诚能用臣朔之计,推甲乙之帐燔之于四通之衢,却走马示不复用,则尧舜之隆宜可与比治矣。愿陛下留意察之。

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自公卿在位,朔皆做弄,无所为屈。

(节选自《汉书·东方朔传》)

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B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C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D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公车,最早为汉代官署名,是卫尉的下属机构,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也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B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行礼时,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

C射覆,是古代雅士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玩乐方式。是猜度之意,是覆盖之意。覆用瓯盂等器覆盖某一物件,射者通过占筮等途径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

D《易》,相传为老子所著。文中别蓍布卦是指对事物进行预测,《易》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方朔大胆自荐。他认为自己才貌俱佳,且勇敢、敏捷、廉清、守信义,足以成为天子的大臣。武帝读了他的自荐,很赞赏他。

B东方朔机智敏捷,能言善辩。在不得宠幸之时,他故意吓唬几个宫中管理马圈的侏儒,得以接近武帝并获得亲近和赏识,被授予常侍郎的官职。

C东方朔聪明过人,精通占卜之术。皇帝曾让人射覆,东方朔多次准确猜出所覆之物,皇帝赐帛嘉奖。受皇帝宠幸的倡优郭舍人挑战,却终究无法难住东方朔。

D东方朔直言切谏。以孝文皇帝生活俭朴、崇尚高尚的道德和仁义为例,劝武帝舍弃奢侈,以此教化百姓,就能建立与尧舜盛世相媲美的功业。

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

(2)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

29阅读下列材料,根据你对文本中东方朔的了解,说说他向汉武帝如此解释怪哉有何深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提到小时候不知哪里听来的,东方朔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可是最终私塾先生也没有告诉他世上究竟有没有这种虫子。其实怪哉有章可查,如《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七十三:汉武帝幸甘泉宫,弛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英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元帝时,华阴守丞嘉上封事,:“治道在于得贤。平陵朱云,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上乃下其事问公卿。太子少傅匡衡对,以为:“大臣者,明王所慎择也。而嘉猥称云,欲令为御史大夫,妄相称举,疑有奸心,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嘉竟坐之。成帝时,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日:“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鄠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节选自《汉书·卷六十七》,有删改)

3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B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C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D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3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五经之一,深富哲理,是传播儒家思想的著作中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

B封事,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陈奏秘密事项时,用皂囊封缄,以防泄密。

C御史大夫,官职名,西汉时相当于副丞相,以协助丞相综理大政,偏重于监察执法。

D东阁,在这里并非开我东阁门中的东阁”,而是指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

3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云才兼文武,得到世人尊重。华阴守丞因为朱云忠正而有智谋,向朝廷请求任命他为御史大夫;朱云带领学生乘牛车出行时,探访的人都对他很敬重。

B朱云直言谏诤,留下槛折佳话。朱云弹劾张禹,汉成帝很生气,御史拉他下殿,他攀住栏杆不走,直至栏杆被拉断;经大臣辛庆忌劝解,他才被饶恕。

C朱云特立独行,好倜傥有大节。致仕后的朱云远离官场,居住在乡野,教授学生;与宰相薛宣交往,薛宣邀他留在承相府中,朱云谢绝了对方的好意。

D朱云恬淡无欲,要求死后薄葬。朱云病重时未请医喝药,临终嘱咐用便服入殓,棺木只需容身,墓穴只需容棺即可,家人遵其嘱造了一丈五尺的小坟。

3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妄相称举,疑有奸心,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

(2)及后当治槛,上日:“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34左将军辛庆忌为什么能让皇上怒气消解,饶了朱云?请简要说明。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龚遂字少卿,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面刺王过,王至色变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

昭帝崩,亡子,昌邑王贺嗣立,官属皆征入。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为城旦。

宣帝即位,不久,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谓遂曰: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   

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

数年,上遣使者征遂,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为水衡都尉。水衡典上林苑,为宗庙取牲,官职亲近,上甚重之。以官寿卒。

(选自《汉书·循吏传》有删改)

35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

B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

C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

D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

36下列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通晓经学之义,是汉代察举制中的重要科目,隋唐科举制度中也有明经科。

B指髡刑,将人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罚,汉前与笞、杖、徒、流构成五刑。

C御史,我国古代官名,主要行使监察职责,西汉时由御史中丞领导监察弹劾工作。

D末技,文中指工商业,在中国封建历史中,与末技相对的指农业。

3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龚遂忠厚刚毅,敢于进谏。在内能向行为举止不合正道的昌邑王刘贺进谏,在外敢于指责太傅与相,后来龚遂因曾多次向刘贺正言直谏得以免于一死。

B龚遂能力出众,颇受赏识。宣帝在丞相和御史推荐下召见了龚遂,龚遂分析盗贼四起的原因,并出谋划策,很受汉宣帝赞许,因此被任命为渤海太守。

C龚遂颇有谋略,平贼有方。赴任渤海太守后,没有采取武力镇压,而是撤除捕盗官吏,认定手持锄镰等农具的人是善良的百姓,最终平息了辖区内的盗贼。

D龚遂鼓励农桑,很有政绩。在平乱之后,亲自施行节俭以作表率,鼓励百姓致力于农桑,督促百姓到田野耕作,催促百姓收割,官吏和百姓都逐渐殷实富足。

38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1)面刺王过,王至色变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

2)水衡典上林苑,为宗庙取牲,官职亲近,上甚重之。

人物传记类 容易 组卷次数: 0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露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3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B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C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D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4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组是(   

A长君,指对他人兄长的尊称,年长者为君。此处指苏武的哥哥苏嘉。

B后土,相对皇天而言,指地神。古代皇帝要祭祀皇天后土。

C黄门驸马,指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一般也指嫁给公主的人。

D上林,指上林苑,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一般是皇帝尚武游乐打猎的场所。

4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辇下           除:殿阶                B蒙斧钺汤镬       虽:虽然

C如惠语以单于     让:责备                D汉使曰           谢:道歉

4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劝降时虽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文雅方式,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但苏武全然不为所动,称李陵为,划清二人的界限,表明自己的立场。

B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热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

C匈奴与汉和亲后,汉朝使者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欺骗汉朝使者说苏武已死;但正是因为苏武用大雁传书让天子发现,才得以最终重新回到汉朝.

D文章最后一句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

4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2)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修之俗, 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贱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富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选自《汉书·食货志》)

(文)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节选自《管子·治国》)

4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B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C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D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4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其畜积足          恃:依靠

B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怀:使……降顺

C国常富           治:治理

D人之涂             有:保有

4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二段论及灾害的必然性后,就如何应对旱灾和战争接连发问,最后阐明兵早之灾必将带来深重灾难。

B甲文第三段直接点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的观点,同时指出重视农业生产是加强积贮的重要措施。

C乙文第一段通过对民富易治民贫难治两种情况的阐释与比较,论证了"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观点。

D甲乙两文都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向君王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富国强民的主张。

4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2)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

48请简要概括甲文第三段和乙文第二段中粟多的意义。

散文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玄成字少翁,以父任为郎,常侍骑。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出遇知识步行,辄下从者,与载送之,以为常。其接人,贫贱者益加敬,由是名誉日广。以明经擢为谏大夫,迁大河都尉。

初,玄成兄弘为太常丞,职奉宗庙,典诸陵邑,烦剧多罪过。父贤以弘当为嗣,故敕令自免。弘疑,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竟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肯言。于是贤门下生博士义倩等与宗家计议,共矫贤令,使家丞上书言大行,以大河都尉玄成为后。贤薨,玄成在官闻丧,又言当为嗣,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征至长安,既葬,当袭爵,以病狂不应召。玄成素有名声,士大夫多疑其欲让爵辟兄者。欲让爵辟兄者。案事丞相史乃与玄戍书曰:古之辞让,必有丈义可观,故能垂荣于后。今子独坏容貌,蒙耻辱,为狂痴,光耀暗而不宣。微哉!子之所托名也。仆素愚陋,过为宰相执事,愿少风声。不然,恐子伤高而仆为小人也。玄成友人侍郎章亦上疏言:圣王贵以礼让为国,宜优养玄成,勿枉其志,使得自安街门下。而丞相、御史遂以玄成实不病,劾奏之。有诏勿劾,引拜。玄成不得巳受爵。宣帝高其节,以玄成为河南太守。

数岁,玄成征为未央卫尉,迁太常。坐与故平通侯杨恽厚善,恽诛,党友皆免官。后以列侯侍祀孝惠庙,当晨入庙,天雨淖,不驾驷马车而骑至庙下。有司劾奏,等辈数人皆削爵为关内侯。玄成自伤贬黜父爵,叹曰:吾何面目以奉祭祀!”作诗自劾责。

及元帝即位,以玄成为少府,迁太子太傅,至御史大夫。永光中,代于定国为丞相。

玄成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贤,而文采过之。初,贤以昭帝时徙平陵,玄成别徙杜陵,病且死,因使者自白曰: “不胜父子恩,愿乞骸骨,归葬父墓。上许焉。

(节选自班固《汉书·韦贤传》,有删节)

49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辞让/必有文义可观/故能垂荣于后/今子独坏容貌/装耻辱/为狂痴/光耀暗而不宣/微哉/子之所托名也/

B古之辞让必有文/义可观故能垂荣于后/今子独坏/容貌装耻辱/为狂痴/光耀暗而不宣/微哉/子之所托名也/

C古之辞让/必有文义可观/故能垂荣于后/今子独坏容貌/装耻/辱为狂痴/光耀暗/而不宣微哉/子之所托名也/

D古之辞让必有文/义可观/故能垂荣于后/今子独坏容貌/装耻/辱为狂痴/光耀暗而不宣/微哉/子之所托名也/

5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代察举制中选举官员的科目之一,由于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得名。

B博士,可指博学多闻,通达古今的人:也可指职宫名,秦、汉时就设有此官职。

C驷马,指驾一车之四马,本文所指即此意,后来也指显贵所乘的四匹马的高车。

D有司,官吏的通称,也可指官吏所属的部门;古代设它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5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核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韦玄成好学修业,待人谨逊。他年少好学,继承父亲的学问,以明经入仕;在路上遇到认识的人在步行,他就和仆从下车,让认识的人坐着自己的车回去。

B韦玄成力辞嗣爵,品格卓然。在父亲去位后,他心怀谦让,不原辞官回去担任家族的继承人;为把爵位让给兄长,他以生病发狂为借口来拒绝朝廷的昭命。

C韦玄成看重传承,极有孝心。他对自己犯错而致使父亲的爵位被削感到十分难过,感叹自己没有脸面主持祖庙的祭杞;临终时,他向朝廷请求与父亲合葬。

D韦玄成多所任职,文采过人。元帝时,他曾担少府、太子太傅、御史大夫等职,后担任丞相长达七年,操守端重稳当,虽不及其父贤能,文采却超过父亲。

5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

2)圣王贵以礼让为国,宜优养玄成,勿枉其志,使得自安衡门之下。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霸少学律令,喜为吏,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坐同产有罪劾免。后复入谷沈黎郡,使领郡钱谷计。以廉称,察廉为河南大守丞。用宽和为名。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祢平。守丞相长史,坐公卿大议廷中知长信少府夏侯胜非议诏书大不敬,霸阿从不举劾,皆下廷尉。霸因从胜受《尚书》狱中,积三岁乃出。上擢霸为扬州刺史。以贤良高第为颍川太守。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置父老师帅伍长,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食谷马。吏民见者,语次寻绎,问它阴伏,以相参考。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支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内。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霸与语道此。后日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曰:甚苦!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以霸具知其起居,所问豪氂不敢有所隐。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霸具为区处,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猪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其识事聪明如此,吏民咸称神明。奸人去入它郡,盗贼日少。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务在成就全安长吏。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所易新吏又未必贤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节选自《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第五十九》,有删改)

5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所易新吏又未必贤/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

B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所易新吏又未必贤/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

C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所易新吏又未必贤/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

D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所易新吏又未必贤/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

5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入钱,缴纳钱财,下文入谷义为纳谷于官府,汉有以入钱入谷买官的传统。

B同产,同母所生,亦指同母所生者。文中黄霸因亲兄弟犯罪而被罢免侍郎谒者。

C高第,考试及考核官吏成绩优秀。黄霸因品德贤良、考核成绩优秀担任颍川太守。

D邮亭,古时传递文书的人沿途休息的处所,看起来像一个亭子,所以称为邮亭。

5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霸爱好学习,有所追求。他年少时就学习法律条令,喜好为官;后来与夏侯胜一起被下交给廷尉去审罪,在狱中他求教夏侯胜学习了《尚书》。

B黄霸为官廉洁,宽和公平。掌管沈黎郡的钱、谷出入,因廉洁被称道;明知夏侯胜有大不敬的言行,却从不检举弹劾;为廷尉正,被认为判案公平。

C黄霸注重教化,明于治政。他制订条令教则,由各方父老、基层小吏颁行于民间;与官吏民众交谈时,反复推求,掌握很多隐秘之事,以资参考。

D黄霸体恤百姓,关怀属下。他任颍川太守时,让邮亭乡官养鸡、猪,以赡养贫苦之人;不愿因老病辞退属下,治内户口逐年增长,治绩为天下第一。

5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日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曰:甚苦!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

  (2)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

人物传记类 容易 组卷次数: 0
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兒宽,千乘人也。治《尚书》,事欧阳生,后受业孔安国。贫无资用,尝为弟子都养(注)。时行赁作,带经而锄,休息辄读诵,其精如此。以射策为掌故,功次,补廷尉文学卒史。宽为人温良,善属文,然懦于武,口弗能发明也。时张汤为廷尉,延尉府尽用文史法律之吏,而宽以儒生在其间,见谓不习事,不署曹,除为从史,之北地视畜数年。反至府,上畜簿,会廷尉时有疑奏,已再见却矣,掾史莫知所为。宽为言其意,掾史因使宽为奏。奏成,读之皆服,以白廷尉汤。汤大惊,召宽与语,乃奇其材。上宽所作奏,即时得可。异日,汤见上。问曰:前奏非俗吏所及,谁为之者?汤言兒宽。上日:吾固闻之久矣。及汤为御史大夫,举宽为侍御史。见上,语经学,上说之,迁左内史。宽既治民,劝农业,缓刑罚,理狱讼,卑体下士,务在于得人心。择用仁厚士,不求名声,吏民大信爱之。宽表奏开六辅渠,定水令以广溉田。收租税,时裁阔狭,与民相假贷,以故租多不入。后有军发,左内史以负租课殿,当免。民闻当免,皆恐失之,大家牛车,小家担负,输租繈属不绝,课更以最。上由此愈奇宽。及议放古巡狩封禅之事,诸儒对者五十余人,未能有所定。先是,司马相如病死,有遗书,颂功德,言符瑞,足以封岱宗。上奇其书,以问宽,宽以宜封禅为对。上然之,乃自制仪。既成,拜宽为御史大夫,从东封泰山。初,褚大通《五经》,为博士,时宽为弟子。及御史大夫缺,征褚大。大自以为得御史大夫至洛阳闻兒宽为之褚大笑及至与宽议封禅于上前大不能及退而服日上诚知人宽为御史大夫,居位九岁,以官卒。

(节选自《汉书·兒宽传》)

(注)弟子都养:意思是替学生管理伙食的人。

57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以为得御史大夫/至洛阳/闻兒宽为之/褚大笑/及至/与宽议封禅于上前/大不能及/退而服曰/上诚知人/

B大自以为得/御史大夫至洛阳/闻兒宽为之/褚大笑/及至/与宽议封禅于上前/大不能及/退而服曰/上诚知人/

C大自以为得/御史大夫至洛阳/闻兒宽为之/褚大笑/及至/与宽议封禅/于上前大不能及/退而服曰/上诚知人/

D大自以为得御史大夫/至洛阳/闻兒宽为之/褚大笑/及至/与宽议封禅/于上前大不能及/退而服曰/上诚知人/

5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也叫《书经》,儒家经典之一,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

B射策,汉代考试取士制度,以诗赋为内容,成绩优异者可授予官职,后亦泛指应试。

C岱宗,即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称岱宗,是帝王举行封禅大典之处。

D博士,有博通古今的人、古代学官、对具有某种技艺的人的尊称等含义,文中指古代学官。

5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兒宽生活贫寒,依然苦学不辍。他先后师从欧阳生、孔安国,因生活贫寒,通过给他人烧饭、为人雇佣劳作以自给;但他坚持学习,终有所成。

B兒宽口才不佳,但是善于属文。他因拙于言辞没有受到张汤重用;后来为掾史写了一篇奏折呈献给皇上,深受赞赏,使张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C兄宽执政为民,深受百姓拥护。任左内史时,他采取择用官吏、兴修水利、按收成征收赋税等措施,受到爱戴,以至百姓争相行动使他不被免官。

D兒宽直抒己见,促成泰山封禅。皇上和众人商议封禅事,诸儒未能定;但兄宽认为应该行封禅之礼,受到皇上认同,并命他跟随东行,封禅泰山。

6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异日,汤见上。问曰:前奏非俗吏所及,谁为之者?

(2)宽既治民,劝农业,缓刑罚,理狱讼,卑体下士,务在于得人心。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大将军光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上亦欲用之。安世闻之,惧不敢当。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怜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与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于安,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

(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 休沐:休息沐浴,即古代官员的例行休假。弋绨:黑色粗厚的丝织物。

6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B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C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D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6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

B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称三公。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

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再举起。

D乞骸骨就是官员自请退职,字面意思就是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6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安世工作尽责。供职尚书时,工作尽心尽责,连例行节假日也没有外出过。担任光禄大夫后,大将军霍光很看重他,御史大夫魏相也对他评价很高。

B张安世为人谦逊。皇帝想任用他为大将军,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担此重任,坚持推辞但没有成功。

C张安世对家人要求严格。他认为自己和儿子地位都尊贵显耀,内心很不安,就向皇帝请求让他的儿子张延寿离开京城去做北地太守。

D张安世善于治家。他虽然有万户封地,但生活节俭,夫人亲自纺织,家奴都有手艺活做。张家凭勤劳节俭、善于经营而富有。

6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2)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1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鲍子都,鲍宣字子都,渤海高城人也。好学,明经,后为都尉、太守功曹,举孝廉为郎,病去官,复为州从事。大司马王商辟宣,荐为议郎,后以病去。哀帝初,大司空何武除宣为西曹掾,甚敬重焉,荐宣为谏大夫,迁豫州牧。岁余,宣坐免。归家数月,复征为谏大夫。宣每居位,常上书谏争,其言少文多实。是时,帝祖母傅太后欲与成帝母俱称尊号,封爵亲属,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何武、大司马傅喜始执正议,失傅太后指,皆免官。丁、傅子弟并进,董贤贵幸,宣以谏大夫从其后,上书谏阻。上以宣名儒。优容之。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宣复上书上感大异,纳宣言,征何武、彭宣,旬月皆复为三公。拜宣为司隶。时,哀帝改司隶校尉但芫司隶,官比司直。丞相孔光四时行园陵,官属以令行驰道中,宣出逢之,使吏钩止丞相掾史,没入其车马,摧辱宰相。事下御史,中丞、侍御史至司隶官,欲捕从事,闭门不肯内。宣坐距闭使者,亡人臣礼,大不敬,不道,下廷尉狱。博士弟子济南王成举幡太学下,曰:欲救鲍司隶者会此下。诸生会者千余人。朝日,遮丞相孔光自言,丞相车不得行,又守阙上书。上遂抵宣罪减死一等,髡钳。宣既被刑,乃徙之上党,以为其地宜田牧,又少豪俊,易长雄,遂家于长子。平帝即位,王莽秉政,阴有篡国之心,乃风州郡以罪法案诛诸豪桀,及汉忠直臣不附己者,宣及何武等皆死。时,名捕陇西辛兴,兴与宣女婿许绀俱过宣,一饭去,宣不知情,坐系狱,自杀。

(《汉书·列传第四十二》有删节)

6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B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C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D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6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朝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文中指鲍宣以此科进入仕途。

B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者。汉朝选拔人才的科目,常合为一科,也指被推选者。

C三公,文中指西汉时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的合称。

D田牧,指打猎与放牧,又指农业和牧业,后泛指从事农牧生产,在文中即是此意。

6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宣勤奋好学,颇受中央和地方官员器重。他先后担任过都尉、太守的功曹,并被大司马和大司空先后举荐担任官职。

B鲍宣数次上书论政,曾当面指责傅太后失政,而皇上因为鲍宣是名儒,因此对他很是优待宽容,没有怪罪于他。

C鲍宣不惧权势,对宰相同样不留情面。他曾将依仗权势,违反规制,乘车在驰道中行走的宰相属吏逮捕,并没收其车马。

D鲍宣忠于汉朝,忠诚正直。他被王莽视为敌人欲除之而后快,后以牵连陇西辛兴一案为由被捕入狱,并在狱中自杀。

6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归家数月,复征为谏大夫。宣每居位,常上书谏争,其言少文多实。

(2)事下御史,中丞、侍御史至司隶官,欲捕从事,闭门不肯内。

69文中博士弟子济南王咸举幡太学下这一场景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1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也。治《齐诗》,与萧望之、匡衡同师。三人经术皆明,衡为后进,望之施之政事,而奉惇学不仕,好律历阴阳之占。元帝初即位,诸儒荐之,征待诏宦者署,数言事宴见,天子敬焉。时,平昌侯王临以宣帝外属侍中,称诏欲从奉学其术。奉不肯与言,而上封事曰:臣闻之于师,治道要务,在知下之邪正。人诚乡正,虽愚为用;若乃怀邪,知益为害。愚臣诚不敢以语邪人。是岁,关东大水,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太仆、少府减食谷马,水衡省食肉兽。明年二月戊午,地震。其夏,齐地人相食。七月己酉,地复震。上曰:比年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朕甚闵焉。已诏吏虚仓廪,开府臧,振救贫民,群司其茂思天地之戒,有可蠲除减省以便万姓者,各条奏。悉意陈朕过失,靡有所讳。因赦天下,举直言极谏之士。奉奏封事曰:诸侯王园,与其后宫,宜为设员,出其过制者,此损阴气应天救邪之道也。今异至不应,灾将随之。唯陛下财察。上复延问以得失。奉以为祭天地于云阳汾阴,及诸寝庙不以亲疏迭毁,皆烦费,违古制。又宫室苑囿,奢泰难供,以故民困国虚,亡累年之畜。所繇来久,不改其本,难以末正,乃上疏迁都正本。书奏,天子异其意,答曰:问奉:今园庙有七,云东徙,状何如?奉对曰昔成王徙洛,般庚迁殷,其所避就,皆陛下所明知也。非有圣明,不能一变天下之道。臣奉愚戆狂惑,唯陛下裁赦。其后,贡禹亦言当定迭毁礼,上遂从之。年老以寿终。

(选自《汉书·翼奉传》有删改)

(注)迭毁,古宗庙制度。天子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诸侯设五庙供奉五代祖先。其中始封之君、开国帝王之庙,世世不毁,余则亲过高祖而毁其庙,迁其牌位于太庙中。亲庙依次而毁,故称迭毁

7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B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C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D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7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事:文中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为了防止泄漏,用皂囊封缄。

B关东:秦汉时指山海关以东地区,沛公欲王关中关中则指其西地区。

C己酉:己酉属天干地支纪年法,除此以外古代还有年号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

D般庚迁殷:般庚,商朝君主,继位后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般庚迁殷

7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翼奉精通经术。他希望能把经术运用于政事,勤奋学习却不愿做官,喜欢历法阴阳占卜之术。元帝即位后,经儒生推荐,被征召到了宦者署。

B翼奉为人正直。平昌侯凭借外戚的身份想向翼奉学习经术,翼奉不愿意,他认为平昌侯怀有奸邪之心,知识越多,危害越大。

C翼奉直言不讳。因为连年发生灾祸,皇帝忧惧不安,广开言路,翼奉上奏指出,要对诸侯王的园林和后宫加以缩减裁汰,以此来应天救邪。

D翼奉忧国忧民。认为长安寝庙不行迭毁礼,花费很多,豪华的宫室苑囿又致民困国虚,他引述历史建议迁都,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

7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年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

2)又宫室苑囿,奢泰难供,以故民困国虚,亡累年之畜。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1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释之,季,南阳堵阳人也。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免归。中郎将爱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文帝称善,拜释之为谒者仆射。从行,上登虎圈,问上林尉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亡穷者。文帝曰:“吏不当如此邪?尉亡赖!”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争口辩,亡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察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项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毋入殿门。遂核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拜释之为廷尉。其后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案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启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

(选自《汉书·张释之传》)

7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B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日/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C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日/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D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日/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7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通常有某种关系的称呼。

B免冠:脱去帽子,我国古时可以表示敬意,也可以表示谢罪。

C廷尉:官名,掌军事。秦汉至北齐时期主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D弃市:古时死刑之一,是在人群聚集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

7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释之素有贤能,才华出众。张释之要辞官回乡,中郎将爱盎知道他贤能,奏请补授张释之谒者的职位;张释之在朝廷上分析秦汉之间的事,受到汉文帝的称赞。

B张释之理性睿智,眼光长远。汉文帝因啬夫熟知禽兽簿,对答如流,要授予啬夫上林令,张释之以担心上行下效,误导天下人崇尚浮夸,不讲求实际来劝止皇帝。

C张释之不惧权贵,刚毅严正。张释之阻止过司马门不下车的太子、梁王进人殿门,并弹核他们的不敬之罪,薄太后批评汉文帝教子不严,又传令赦免太子、梁王。

D张释之执法公正,得到认可。汉文帝要将盗取高祖庙内玉环的人诛灭全族,张释之据理力争,要求按照法律规定判处死刑;张释之议论公正,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7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察也。

(2)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1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馀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全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馀,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曰典属国苏武等十一人。

(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有删改)

7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馀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

B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馀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

C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馀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

D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馀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

7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典属国,秦汉时官职名,负责属国的官员,秩二千石,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B食邑,即采邑,卿大夫的封地,收其赋税而食,但不包括封地上的百姓。

C,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做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称帝王死为

D神爵,是汉宣帝的第四个年号,这里采用的是我国传统纪年法中的年号纪年。

8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坐死:因犯罪被处死

B霍光其奏,免武官           寝:睡觉

C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     故事:旧日的典章制度

D子前坐事死,上           闵:通,同情,怜悯

8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归汉后,虽然受到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但是霍光把廷尉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B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所以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人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待宠爱他。

C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熟悉旧日的典章制度,奉命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中也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

D皇帝很思念那些辅佐得力的臣子,就让人仿照他们的相貌画像,并题写上他们的官爵和姓名,苏武就是其中一位。

8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

2)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武传(节选)

班 固

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我降,与君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欲降之。乃幽武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再言!

8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愈,单于使使晓武      单于愈欲降之

B后虽欲见我          愿勿再言

C匈奴之祸,从我矣       陵降时,忽忽如狂

D乃幽武大窖中         为武酒设乐

8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时降武  我降,与君为兄弟

B与君兄弟  前长君奉车

C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羝乳得归

D於靬王爱之,给衣食  冬,丁令盗武牛羊

85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记载了自东汉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之间共195年的史事。

B《汉书》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它与《后汉书》《史记》《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C班固(32—92),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与其父班彪,其妹班昭是汉朝著名的三位历史学家,并称三班

D鸿雁传书典出《苏武传》,后用鸿雁比喻书信或传递书信的人,古诗中的鸿雁常常表达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8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律、李陵的劝降方式不同,一是他们与苏武的关系不同,二是他们的修养与作为不同,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也就不同。

B匈奴明白了威权富贵无法征服苏武,便想到用摧毁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苏武的反抗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

C李陵劝降苏武时,曾说到汉武帝的刻薄寡恩,苏武明知如此,还是一心守节归汉,这说明他们两人的精神境界是高下分明的。

D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以三个投降匈奴的汉人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是校尉虞常,二是原汉师卫律,三是李广之孙李陵。

8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2)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2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留岁余,还,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乃令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皆各行一二千里。  

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是岁元朔六年也。后二年,骞为卫尉,与李广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

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骞既失侯,因曰: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资金市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旁国。

骞还,拜为大行。岁余,骞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8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B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C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D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8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匈奴、月氏、大宛、康居、大夏、安息、乌孙等古代国家政权,都是张骞出使西域过程中所到、所闻之处,处于古代丝绸之路上。

B堂邑氏奴甘父:堂邑为姓氏,甘父为名,奴,是其做家奴的身份。后文提到被封为奉使君的堂邑父,就是指他。

C汉节:汉代朝廷派出使臣或传达皇帝命令时,凭节为信,中央设有专门掌管符工的官员,名叫符节令。苏武就曾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汉文帝也曾派遣魏尚持节去云中赦免冯唐之罪。

D大行:古代接待宾客的官吏,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官员,西汉张骞二度出使西域后被汉武帝封为大行。

90下列对原文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因为匈奴与月氏之间出现仇怨,所以汉朝乘机招募使者取道匈奴前往月氏,与月氏共同对付匈奴,张骞便以郎的身份应召前往。

B张骞在困境之中不忘朝廷使命。虽被匈奴扣留十余载,最终还是寻找机会与身边人逃往月氏,只是月氏王认为与汉朝距离甚远,所以不再准备向匈奴报仇。

C张骞将出使后的见闻上报朝廷,汉朝天子认为值得与兵弱的大宛、大夏、安息和兵强的大月氏、康居这些国家政权交往,可以用道义使他们成为汉朝的臣属国。

D张骞也是仕途坎坷。曾因熟悉匈奴地界而帮助军队而被封为博望侯,可又因为李广所率军队被匈奴围杀而没能及时赶到救援,险些被杀,最后被削去侯位。

91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

2)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2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霍去病,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大将军受,予壮士,为票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于是上曰:“票姚校尉去病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得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二千五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去病侯三岁,元狩二年春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骞至,匈奴引兵去。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而去病出北地,遂深入,合骑侯失道,不相得。去病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合骑侯敖坐行留不与骠骑将军会,当斩,赎为庶人。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去病,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由此去病日以亲贵,比大将军。其后,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骠骑之兵也,欲召诛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道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上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去病将兵往迎之。去病既渡河,与浑邪众相望。浑邪裨王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去病乃驰入,得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遗浑邪王乘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数万人。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事多此类。元狩六年薨。

(选自《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

9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事多此类

B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事多此类

C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事多此类

D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事多此类

9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名称,可以指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

B单于,匈奴人对部落联盟首领的称呼,除此之外他们也称部落联盟首领为可汗

C传,可以指古代过关津的符信,也可指驿站的车马,文中取第二个意思。

D行在所,简称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

9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去病战功显著,被封为冠军侯。霍去病活捉相国、当户,杀死单于祖父辈的籍若侯产,生擒单于叔父罗姑比,功劳两次勇冠全军,被封为冠军侯。

B霍去病身先士卒,深入敌区作战。霍去病深入匈奴地区,率军到达祁连山,捕杀敌人很多,并且常和精壮士卒奔驰在大军的前面,从没遭遇过很大的危险。

C霍去病机智应变,阵前平定叛乱。浑邪王和休屠王等商量降汉,于是皇帝命令霍去病前去迎接,不料休屠王反悔,霍去病冲入匈奴军营,杀死要逃的八千人。

D霍去病志向远大,誓言消灭敌人。皇帝替霍去病修建了一座宅第,让他去看看,他誓言不消灭匈奴,就无以为家,因此皇帝更加重视和宠爱他。

9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去病侯三岁,元狩二年春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

(2)骞至,匈奴引兵去。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2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孝昭皇帝,武帝少子也。母曰赵婕妤,本以有奇异得幸,及生帝,亦奇异。武帝末,戾太子败,燕王旦、广陵王胥行为骄慢,后元二年二月上疾病,遂立昭帝为太子,年八岁。以侍中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戊辰,太子即皇帝位。始元六年春正月,上耕于上林。二月,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民所疾苦,议罢盐,铁、榷酤。秋七月,罢榷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卖酒升四钱。元凤元年九月,鄂邑长公主、燕王旦与左将军上官、子磁骑将军安、卿史大夫桑弘羊皆谋反,伏诛,初,桀、安父子与大将军光争权,欲害之,许使人为燕旦上书言光罪。时上年十四,觉其诈。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国家忠臣,先帝所属,敢有谮毁者,坐之。光由是得尽忠。冬十月,诏曰:左将军安阳侯桀、驃骑将军桑乐侯安、御史大夫弘羊皆数以邪枉干辅政,大将军不听,而怀怨望,与燕王通谋,置驿往来相约结。燕王遣寿西长、孙纵之等赂遗长公主、丁外人、谒者杜延年、大将军长史公孙遗等,交通私书,共谋令长公主置酒,伏兵杀大将军光,征立燕王为天子,大逆毋道。元凤三年春正月,罢中牟苑赋贫民,诏曰:“乃者民被水灾,颇匮于食,朕虚仓廪,使使者振困乏,其止四年毋漕。三年以前所振贷,非丞相御史所请,边郡受牛者勿收责。元平元年春二月,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有司奏请减什三,上许之。甲申,晨有流星,大如月,众星皆随西行。夏四月癸未,帝崩于未央宫。

(选自《汉书昭帝纪》,有删改)

9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

B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

C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

D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

9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古代等级森严,帝后、皇子、公主之死谓,诸侯之死谓

B榷酤,指汉以后历代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

C农桑,即农耕与蚕桑,泛指农业生产。农桑是古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基本物质基础。

D甲申,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记录年、月、日,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9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昭皇帝年少不凡。他出生时甚是奇异,八岁时继承皇位,十四岁时就能看穿宫廷阴谋。

B孝昭皇帝以仁施政。他命有关部门向贤良文学科的人询问民间疾苦,免去中牟苑贫困户的赋税

C孝昭皇帝聪慧机警。上官桀、上官安父子派人以燕王刘旦的名义上书揭发霍光的罪行,他能发现其中有诈。

D孝昭皇帝重用霍光。他在叛乱平定后完全信任霍光,霍光由此开始辅助他成就帝王之业。

9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国家忠臣,先帝所属,敢有谮毁者,坐之。

(2)乃者民被水灾,颇匮于食,朕虚仓廪,使使者振困乏。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24.

阅读下面《苏武传》节选文段,回答问题。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节选自《苏武传》

10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当:应当

B副有罪,当相坐              :治罪

C反欲斗两主                  斗:使…… 争斗

D虞常果引张胜                引:招供

10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B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C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D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102下列叙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第一、二段写由于苏武副使张胜的唆使,匈奴产生内讧,从而也累及苏武。

B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匈奴的所有人,连单于也对他佩服不已。

C从文章内容看,卫律原是汉朝官员,后投降匈奴,但一直有归汉之心。

D本文段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经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苏武的浩然正气。

10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人物传记类 容易 组卷次数: 0
2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段会宗,字子松,天水上邽人也。竟宁中,以杜陵令五府举为西域都护。西域敬其威信。三岁,更尽还。以单于当朝,徒为雁门大守。数年,坐法免。西域诸国上书愿得会宗。阳朔中复为都护。会宗为人好大节,矜功名,与谷永相友善。谷水闵其老复远出,予书戒曰:若子之材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何必勒功昆山之仄总领百蛮怀柔殊俗愿吾子因循旧贯毋求奇功终更亟还万里之外以身为本会宗既出,城郭甚亲附。岁余,小昆弥为国民所杀,诸翕侯大乱。征会宗为左曹中郎将、光碌大夫,使安辑乌孙。立小昆弥兄末振将。定其国而还。明年,末振将杀大昆弥,会病死。汉恨诛不加。元延中,遣会宗即诛末振将大子番丘。会宗恐大兵入乌孙。惊番丘,亡逃不可得,即留所发兵垫姿地,选精兵三十,径至昆弥所在,召番丘,责以:末振将骨肉相杀,杀汉公主子孙,未伏诛而死,使者受诏诛番丘。即手剑击杀番丘。小昆弥乌犁靡者,末振将兄子也,勒兵数千骑围会宗,会宗为言来诛之意:今围守杀我,如取汉牛一毛耳。宛王郅支头县槁街,乌孙所知也。昆弥以下服,曰:末振将负汉。诛其子可也,独不可告我,令饮食之邪?会宗曰:豫告昆弥,逃匿之,为大罪。即饮食以付我,伤骨肉恩,故不先告昆弥以下号泣罢去。公卿议会宗权得便宜,以轻兵深入乌孙,即诛番丘,宣明国威,宜加重赏。天子赐会宗爵关内侯,黄金百斤。是时,小昆弥季父卑爰疐拥众欲害昆弥,汉复遣会宗使安辑。明年,会宗病死乌孙中,年七十五矣,城邓诸国为发丧立祠焉。

(节选自《汉书·段会宗传》)

10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子之材/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何必勒功昆山之仄/总领百蛮/怀柔殊俗/愿吾子因循旧贯/毋求奇功/终更亟还万里之外/以身为本/

B若子之材/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何必勒功昆山之仄/总领百蛮/怀柔殊俗/愿吾子因循旧贯/毋求奇功/终更亟还万里之外/以身为本/

C若子之材/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何必勒功昆山之仄/总领百蛮/怀柔殊俗/愿吾子因循旧贯/毋求奇功/终更亟还/万里之外以身为本/

D若子之材/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何必勒功昆山之仄/总领百蛮/怀柔殊俗/愿吾子因循旧贯/毋求奇功/终更亟还/万里之外以身为本/

10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在今山西代县、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山峦起伏,山脊上为长城。

B城郭,内城的墙和外城的墙,内城和外城,此处指有城郭的各国。现在泛指城或城市。

C昆弥,一译昆莫,古代中国西域匈奴王国的名号。匈奴有大小二昆弥,受汉王朝册封。

D弩,古代用来射箭的装有臂的一种兵器,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命中率更高。

10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会宗治绩突出,受西域人敬重他在杜陵令任上被五府举荐为西域都护,其治理赢得了西域人的爱戴;他离任以后,西域各国上书希望派他来任职。

B段会宗心系边安。愿意建功立名。他同谷永的交情很好,谷永怜惜他年老又到远方任职,曾当面对他进行劝诫,但他还是出边安定边疆,为朝廷分忧。

C段会宗便宜从事,完成朝廷使命。元延年中,朝廷派遣他带兵诛杀末振将的儿子番丘,他担心打草惊蛇,只带精兵三十人,亲手杀死番丘并全身而退。

D段会宗病死任上,享受各国祭祀。卑爰疐率领众人想加害国王,汉朝派遣段会宗前去安抚;第二年,段会宗病死。西域各国为他发丧,建立祠堂祭祀。

10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末振将杀大昆弥,会病死,汉恨诛不加。

(2)豫告昆弥,逃匿之,为大罪。即饮食以付我,伤骨肉恩,故不先告。

108段会宗杀死番丘后,赶来报复的人因何而畏服?请简要说明。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2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路温舒,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稍习善,求为狱小吏,因学律令,转为狱史,县中疑事皆问焉。太守行县,见而异之,署决曹史。又受《春秋》,通大义。举孝廉,为山邑丞,坐法免,复为郡吏。元凤中,廷尉光以治诏狱,请温舒署奏曹掾,守廷尉史。会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其辞曰: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上善其言,迁广阳私府长。内史举温舒文学高第,迁右扶风丞。时,诏书令公卿选可使匈奴者。温舒上书,愿给厮养,暴骨方外,以尽臣节。事下度辽将军范明友、太仆杜延年问状,以其言无可取,罢归故官。久之,迁临淮太守,治有异迹,卒于官。

(选自《汉书·贾邹枚路传》,有删节)

10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

B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

C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

D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

1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或女子读书后,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称呼对方的字,表示尊敬。

B《春秋》,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相传由孔子编订,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C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是孝悌之人,廉是清廉之士,后来合称孝廉。也用于指被举荐的士人。

D元凤,年号名,古代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患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要更改年号。

1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路温舒少年时很好学。父亲让他去牧羊,他就采集蒲草,裁成简牍的形状,用绳子编缀起来,在上面写字。

B路温舒断案才能较高。他做小狱吏时,乘机学习律令,后升转为狱史,县中每遇到疑难案件,都向他请教。

C路温舒主张崇尚仁德。他上书宣帝,建议广开言路兴太平之风,减省法令条文,放宽刑罚,废除刑讯之狱。

D路温舒一心报效天子。他曾主动上书请求随使者出使匈奴,但是由于杜延年等人的阻止,结果没有成行。

1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守行县,见而异之,署决曹史。

(2)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2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周勃,沛人。其先卷人也,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以吹箫给丧事。高祖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赐食邑怀德。以将军从高祖击燕王臧荼,赐爵列侯,食绛八千二百八十户。以将军从高帝击韩王信于代,为太尉。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最从高帝得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二千各三人;别破军二,下城三,定郡五、县七十九,得丞相、大将各一人。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责之,趣为我语。其椎少文如此。勃既定燕而归,高帝已崩矣,以列侯事惠帝。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以勃为太尉。十年,高后崩。勃与丞相平、朱虚侯章共诛诸吕。迎立代王,是为孝文皇帝。文帝即位,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邑万户。居十余月,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厌之,则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岁余,陈丞相平卒,上复用勃为相。十余月,上曰: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颇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乃免相就国。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初,勃之益封,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勃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勃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安知狱吏之贵也!勃复就国,孝文十一年曰武侯。

(选自《汉书·卷四十》,有删改)

1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

B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以公主为证/

C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以公主为证/

D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

1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古代指升官。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表示升官的词语还有擢、拜、除、署等。

B石,古代的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也是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C薨,指诸侯死。古人讳言,以专称代替,天子死叫崩,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

D谥,是中国古代帝王或高官死后,朝廷根据其平生功过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如”“

1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勃出身贫寒,生活艰辛。他祖先是卷县人,后迁徙到沛郡,以编织竹器为生,常在别人家的丧事上吹箫以养家糊口。

B周勃南征北战,军功赫赫。他追随刘邦起兵反秦,入关灭秦,还定三秦,先后平定燕王臧荼、韩王信等叛乱,所向披靡。

C周勃木讷刚强,质朴敦厚。汉高祖据此认为可把大事托付给他。他不喜欢文辞,召见儒生说客时不行主宾之礼,说话直白。

D周勃位高权重,仕途顺利。他以军功受封绛侯,历任太尉、丞相,深受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等多位皇帝的倚重。

1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颇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

(2)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2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靳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靳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节选自人教版必修4《苏武传》)

1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B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C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D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1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

B汉节:汉朝使者所持信物(即凭证),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

C大不敬:不敬天子的罪名,对皇帝犯了大不敬的罪,在当时是要处以极刑的。

D春秋:指皇帝统治国家的时间。

119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被单于囚禁,并且不给他吃喝,但苏武坚决不屈服。

B苏武在匈奴经历了许多磨难,先被流放到北海牧羊,后又被於靳王盗去了他的牛羊。

C单于派李陵去劝降苏武,李陵告诉苏武家人的不幸遭遇,目的是动摇苏武的忠心。

D苏武前后拒绝了卫律和李陵的劝降,体现了苏武的民族气节。

1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2)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2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忠弟恽,字子幼,以忠任为郎,补常侍骑,恽母,司马迁女也。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以材能称。好交英俊诸儒,名显朝廷,擢为左曹。霍氏谋反,恽先闻知,因侍中金安上以闻,召见言状。霍氏伏诛,恽等五人皆封,恽为平通侯,迁中郎将。郎官故事,令郎出钱市财用,给文书,乃得出,名曰山郎。移病尽一日,辄偿一,或至岁余不得沐。其豪富郎,日出游戏,或行钱得善部。货赂流行,传相放效。恽为中郎将罢山郎移长度大司农以给财用其疾病休谒洗沐皆以法令从事郎谒者有罪过辄奏免荐举其高弟有行能者至郡守九卿郎官化之,莫不自厉,绝请谒货赂之端,令行禁止,宫殿之内翕然同声。由是擢为诸吏光禄勋,亲近用事。初,恽受父财五百万,及身封侯,皆以分宗族。后母无子,财亦数百万,死皆予恽,恽尽复分后母昆弟。再受訾千余万,皆以分施。其轻财好义如此。恽居殿中,廉洁无私,郎官称公平。然恽伐其行治,又性刻害,好发人阴伏,同位有忤己者,必欲害之,以其能高人。由是多怨于朝廷,与太仆戴长乐相失,卒以是败。恽既失爵位,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恽兄子安平侯谭为典属国,谓挥曰:西河太守建平杜侯前以罪过出,今征为御史大夫。侯罪薄,又有功。且复用。恽曰:有功何益?县官不足为尽力。恽素与盖宽饶、韩延寿善,谭即曰:县官(注)实然,盖司隶、韩冯捐皆尽力吏也,俱坐事诛。会有日食变,驺马狠佐成上书告恽骄奢不悔过,日食之咎,此人所致。章下廷尉案验。廷尉当挥大逆无道,要斩。

(节选自《汉书·杨辉传》)

(注)县官:这里指政府或皇上。

1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旬,正确的一项是

A挥为中郎将/罢山郎/移长度大司农/以给财用其疾病休谒洗沐/皆以法令从事/郎、谒者有罪过/辄奏免/荐举其高第有行能者/至郡守/九卿/

B挥为中郎将/罢山郎/移长度大司农/以给财用/其疾病休谒洗沐/皆以法令从事/郎、谒者有罪过/辄奏免/荐举其高第有行能者/至郡守/九卿/

C挥为中郎将/罢山郎/移长度大司农/以给财用其疾病休谒洗沐/皆以法令/从事郎、谒者有罪过/辄奏免/荐举其高第有行能者/至郡守/九卿/

D挥为中郎将/罢山郎/移长度大司农/以给财用/其疾病休谒洗沐皆以法令/从事郎、谒者有罪过/辄奏免/荐举其高第有行能者/至郡守/九卿/

12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史公记》即《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B平通侯是杨恽被封的爵位,爵位具有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行政职能和经济权利的功能。

C沐指休假日,汉代官吏五日一归家休息沐浴称为休沐,西汉时郎官可以用钱买假日。

D昆弟,同昆仲,指兄和弟。昆弟之交像亲兄弟一样的交情,用于形容亲密友好的关系。

1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恽家学深厚,才华突出。他是司马迁的外孙,很早就读《太史公记》和《春秋》,因为有才能而得到人们的称赞,喜欢结交英俊杰出的儒生,名显朝廷。

B杨恽尊重法律,改革制度。他在做中郎将时,免除山郎的旧例,郎官的假期都按照法令办事,根据郎官的情况上奏罢免或荐举加官。

C杨恽轻财好义,照顾亲族。他在被封为平通侯后把父亲给的五百万钱财全部分给同宗族的人,他把继母留给的几百万钱财分给了继母的兄弟。

D杨恽大放厥词,最终被杀。他夸耀自己的德行和办事能力,又生性刻薄,得罪了很多人;失去爵位以后,因给盖宽饶、韩延寿伸冤而被处以腰斩。

1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郎官化之,莫不自厉,绝请谒货赂之端,令行禁止,宫殿之内翕然同声。

2)县官实然,盖司隶、韩冯翊皆尽力吏也,俱坐事诛。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广利,中山人。女弟李夫人有宠于上。太初元年,以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大宛),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既西过盐水,当道小国各坚城守,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比至郁成,士才有数千,皆饥罢。攻郁成城,郁成距之,所杀伤甚众。贰师将军与东右计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引西还往来二岁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

其夏,汉亡浞野之兵二万余于匈奴,公卿议者皆愿罢宛军,专力攻胡。天子业出兵诛宛,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渐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乌孙、轮台易苦汉使,为外国笑。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而发天下七科适,及载糒给贰师,转车人徒相连属至敦煌。而习马者二人为执驱马校尉,备破宛择取其善马云。

于是贰师后复行,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至轮台,轮台不下,攻数日,屠之。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兵到者三万。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兵走入保其城。贰师欲攻郁成城,恐留行而令宛益生诈,乃先至宛。宛城中无井,汲城外流水,于是遣水工徙其城下水。决其水原,移之,则宛固已忧困。围其城,攻之四十余日,宛贵人谋曰:王毋寡匿善马,杀汉使,今杀王而出善马,汉兵宜解,即不,乃力战而死,未晚也。宛贵人皆以为然,共杀王。相与谋曰:汉所为攻宛,以王毋寡。持其头,遣人使贰师,约曰:汉无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汉军食。贰师闻宛城中新得汉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许宛之约。宛乃出其马,令汉自择之,而多出食食汉军。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三千余匹,而立宛贵人之故时遇汉善者名昧蔡为宛王,与盟而罢兵。

 (选自《汉书·张骞李广利传》,有删改)

:①七科适:西汉有战争时征派至边疆去服兵役的七种人。糒:干粮。

1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贰师将军与左右/计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引而还/往来二岁/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

B贰师将军与左右计/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引而还/往来二岁/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

C贰师将军与左右/计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引而还往来/二岁/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

D贰师将军与左右计/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引而还往来/二岁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

12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元年:我国旧时以人君即位的第一年为元年。建元指开国后第一次建立年号,改元意味着更换了君主。

B郡国:郡和国的并称。汉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直属中央,国分封诸王、侯。

C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是周代封爵之首,"是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本文代指高官。

D拜:指通过某种仪式来授予官职,常用为泛指授予官职、任命。与之意思相近的还有

1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广利身负重任,但当初出师不利。他承担为汉军选取良马的重任而出行,但是行至郁成,士卒已损失惨重。

B汉朝在军事安排上意见有分歧。公卿们都认为汉军已经消灭了许多匈奴兵,可以停战了,而邓光等人认为应攻打宛。

C李广利带兵打仗机智灵活。他根据宛城城中无井要汲取城外流水的情况,断绝了宛城的水源,宛城坚守者因此困苦不堪。

D宛国国王行为失当,上下失和。国王毋寡隐藏好马,杀害汉朝使者,使宛陷人困境,引起手下人的不满,以致身首异处。

1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业出兵诛宛,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渐轻汉。

(2)而立宛贵人之故时遇汉善者名昧蔡为宛王,与盟而罢兵。

文言文阅读单元测试 偏难 组卷次数: 0
3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匡正,王敬重焉。久之,王问仲舒曰:“粤王与大夫泄庸、种、蠡谋伐吴,遂灭之。孔子称殷有三仁,寡人亦以为粤有三仁。桓公决疑于管仲,寡人决疑于君仲舒对曰:“臣愚不足以奉大对。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武夫之与美玉也。王曰:“善。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国中所居而治。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年老,以寿终于家。家徙茂陵,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节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12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

B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

C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

D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态/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

13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典章、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指专通一经、教授生徒的官职。

B对策,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回答自汉朝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C五伯,即春秋五霸,说法之一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D茂材,即秀才,因避汉光武帝刘秀名讳而改称,明清乡试所中的秀才也沿用此称。

13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仲舒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他在室内挂上帷幕,坐在帷幕的后面讲学;弟子们后人学的要由先人学的传授学业,甚至有的学生都没有见过他。

B董仲舒得到重用,两度担任国相。他先辅助骄傲勇武的易王,后辅助凶残蛮横的胶西王;他审时度势、巧施计谋,将江都、胶西两国都治理得很好。

C董仲舒廉洁正直,受到权臣嫉恨。他认为掌握大权、位至公卿的公孙弘奉承谄媚,公孙弘因此对董仲舒心生嫉恨,之后终于寻找时机对他进行了报复。

D董仲舒居家著书,仍然关注国事。他辞官归家之后埋头修学著书,但只要朝廷派官员到他家征询他对重大问题的意见,他都会有根有据地作出解答。

13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愚不足以奉大对。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2)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3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河平中,方进转为博士。数年,迁朔方刺史,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辄举,甚有威名。再三奏事,迁为丞相司直。从上甘泉,既至,会殿中,(陈)庆与廷尉范延寿语,时庆有章劾,自道:行事以赎论,全尚书持我事来,当于此决。前我为尚书时,尝有所奏事,忽忘之,留月余。方进于是举劾庆曰:庆有罪未伏诛,无恐惧心,豫自设不坐之比。又暴扬尚书事,言迟疾无所在,亏损圣德之聪明,奉诏不谨,皆不敬,臣谨以劾,庆坐免官,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居无何,方进奏咸与逢信:邪枉贪污,营私多欲。皆知陈汤奸佞倾覆,利口不轨,而亲交略遗,以求荐举。后为少府,数馈遗汤,信、咸幸得备九聊,不思尽忠正身,内自知行辟亡功效,而官媚邪臣,欲以徼幸,苛得亡耻。孔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咸、信之谓也,过恶暴见,不宜处位,臣请免以示天下。奏可。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及长垄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坐长免,上以方进大臣,又素重之,为隐讳。方进内惭,上谢罪乞骸骨。上报曰:定陵侯长已伏其幸,君虽交通,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其专心一意毋怠,近医药以自持,方进乃起视事,条奏长所厚善京兆尹孙宝、右扶风萧育,刺史二千石以上免二十余人,其见任如此。曰恭侯,长子宣嗣。

(选自《汉书·翟方进传》,有删改)

13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B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C/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D/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了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13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教授生徒的官职

B九卿,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的总称。 在周代,九卿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宗正、太仆、廷尉、典客、治粟内史、少府。

C疏,古代官员向君主分条陈说意见的文字,是用比喻暗示一类的方式对君上进行委婉规劝的一种常见文体。

D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3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翟方进恪尽职守。在担任丞相司直时随皇帝入甘泉官,因发现了陈庆有罪而弹劾他,陈庆因此被朝延免去了官职。

B翟方进刚正直言。新任丞相后没过多久,就上奏陈咸与逢信邪僻贪污,营私多欲,奏请皇上罢免他们以告天下。

C翟方进识才爱才,淳于长虽为外戚,但擅长谋略,翟方进刚任职时唯独与他交往,因翟方进的举荐,淳于长位列九卿。

D翟方进深得皇帝信任。很多官员因淳于长的事被免职,他却安然无恙,皇上还勉励他不要懈怠,要保重身体。

136把文中刘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皆知陈汤奸佞倾覆,利口不轨,而亲交赂遗,以求荐举。

(2)君虽交通,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

137翟方进和淳于长交好,不仅没受到淳于长大逆罪牵连还得到了皇帝的宽慰,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3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夏侯胜字长公,东平人。胜少孤,好学,为学精孰,所问非一师也。征为博士、光禄大夫。会昭帝崩,昌邑王嗣立,数出。胜当乘舆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王怒,谓胜为妖言,缚以属吏。吏白大将军霍光,光不举法。是时,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谋欲废昌邑王。光让安世以为泄语,安世实不言。乃召问胜,胜对言:在《洪范传》曰皇之不极,厥罚常阴,时则下人有伐上者,恶察察言,故云臣下有谋。光、安世大惊,以此益重经术士。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胜独曰: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公卿共难胜曰:此诏书也。胜曰:人臣之义,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议已出口,虽死不悔。于是丞相义、御史大夫广明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及丞相长史黄霸阿纵胜,不举劾,俱下狱。胜、霸既久系,霸欲从胜受经,胜辞以罪死。霸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胜贤其言,遂授之。系再更冬,讲论不怠。至四年夏,因大赦,胜出为谏大夫、给事中,霸为扬州刺史。胜为人质朴守正,简易亡威仪,见时谓上为君,误相字于前,上亦以是亲信之。尝见,出道上语,上闻而让胜,胜曰:陛下所言善,臣故扬之。尧言布于天下,至今见诵。臣以为可传,故传耳。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真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胜复为长信少府迁太子太傅年九十卒官赐冢茔,葬平陵。

(节选自《汉书·夏侯胜传》)

(注)物故:指人死亡。相字:互相以字称呼。

13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胜复为长信少府/迁太子太傅/年九十卒官/

B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胜复为长信少府/迁太子太傅/年九十卒官/

C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胜复为长信/少府迁太子太傅/年九十卒官/

D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胜复为长信少府/迁太子太傅/年九十卒官/

13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古代的学官名,执掌殿试组织、国子生学业、政治咨询、祭典活动等事务。

B乘舆,古代特指天子或者诸侯所乘坐的车子,文中用来代指昌邑王所乘坐的车驾。

C四夷,古籍中对中土以外,四方各族之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D刺史,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始设于汉武帝时,后为地方官职名称。

14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侯胜年少而孤,喜欢求师学习。他年少时虽是孤儿,但非常喜欢学习;他做学问专诚仔细,请教的老师不只一个,受到朝廷征召。

B夏侯胜直言不讳,敢于坚持原则。宣帝即位后要颂扬先帝,夏侯胜认为武帝虽有安国扩疆之功,但对百姓缺乏德泽,不应设立庙乐。

C夏侯胜擅长经术,乐于传授他人。在被关押时,黄霸恳求向他学习经术,他欣然应允;关在监狱的两个冬天里,他的讲授从不懈怠。

D夏侯胜平易质朴,不拘礼节。他拜见天子时称皇上为君,在皇上面前敢以字号称呼,入朝拜见天子之后敢把天子说的话对外人说。

14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怒,谓胜为妖言,缚以属吏。吏白大将军霍光,光不举法。

2)陛下所言善,臣故扬之。尧言布于天下,至今见诵。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3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孝景皇帝,文帝太子也。母曰窦皇后。后七年六月,文帝丁未,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薄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元年冬十月,诏曰: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歌者,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高庙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惠庙酎,奏《文始》《五行》之舞。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遂群生;减耆欲,不受献,罪人不孥,不诛亡罪,不私其利也;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也。朕既不敏,弗能胜识。此皆上世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甚惧焉。其为孝文皇帝庙为《昭德》之舞,以明休德。吴王濞、胶西王印、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茁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皆举兵反。遣太尉亚夫、大将军窦婴将兵击之。斩御史大夫晁错以谢七国。诸将破七国,斩首十余万级。追斩吴王濞于丹徒。胶西王印、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皆自杀。夏六月,诏曰:乃者吴王濞等为逆,起兵相胁,诖误吏民,吏民不得已。今濞等已灭,吏民当坐濞等及逋曰:法令度量,所以禁暴止邪也。狱,人之大命,死者不可复生。吏或不奉法令,以货赂为市,朋党比周,以苛为察,以刻为明,令亡罪者失职,朕甚怜之。有罪者不伏罪奸法为暴甚亡谓也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三年春正月,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甲子,帝崩于未央宫。遗诏赐诸侯王列侯马二驷,吏二千石黄金二斤,吏民户百钱。出宫人归其家,复终身。二月癸酉,葬阳陵。

(节选自《汉书·景帝纪》)

14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罪者不伏罪/奸法为暴/甚亡谓也/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

B有罪者不伏罪/奸法为暴/甚亡谓也/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

C有罪者不伏/罪奸法为暴/甚亡谓也/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

D有罪者不伏/罪奸法为暴/甚亡谓也/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

14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称谓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死曰死。

B丁未,在此表示干支纪年,十二天干、十地支依照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C在先秦时代,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D太尉,始于秦朝时期,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秦时和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14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帝崇敬先帝。他曾下诏表示高祖皇帝圣明如日月经天,而祭祀的乐舞却不相称,应为他做昭德之舞,以彰明其美德。

B景帝善于用人。吴王刘濞等诸侯王举兵造反,即七国之乱,景帝遣周亚夫、窦婴领兵征讨,平定了叛乱。

C景帝心怀仁慈。七王之乱时对受蒙蔽的吏民及逃亡的士卒不以连坐之律追究,一律赦免,并且留下遗诏在他死后遣散宫人各归其家,免除终身徭役。

D景帝勤勉治国。文中多次颁发诏书,涉及礼乐教化、安顿吏民、减轻刑罚、劝勉农桑,对当时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4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歌者,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

2)吏或不奉法令,以货赂为市,朋党比周,以苛为察,以刻为明。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3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论盛孝章书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拏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

《春秋》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轻,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不悉。

(有删改)

:这是孔融写给曹操请求援救其友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曾为吴郡太守,是汉末名士,却遭到孙氏迫害。孔融和盛孝章交谊深厚,于是写了这封论盛孝章的信给曹操,希望曹操驰书于吴,义教盛孝章。但是曹操的信还没有寄出,盛孝章已为孙权所杀。

14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B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C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D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14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稽,古地名。《滕王阁序》中有目吴会于云间,一说kuài,东汉分会稽郡为吴郡、会稽郡二郡,合称吴会。

B传,一种文体,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其他的还有注、笺、义训等。写传必须严格以史实为依据。

C筑台,即建造游观之台。文中燕昭王筑台是招贤之意。

D表,指给皇帝的奏章,如《出师表》《陈情表》。不悉,旧时书信结尾处的套语,犹言不尽。

148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起笔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接着描述了盛孝章岌岌可危的艰难处境。

B第二段开头作者援引齐桓公的典故,是想以曹操比齐桓公,鼓励曹操招纳贤才、匡复汉室。

C第三段列举了许多历史典故,目的是让曹操知道营救盛孝章可以让天下人才归附他。

D本文叙述紧凑、文字凝练,从交友之道和为国求贤两方面来打动对方,措辞得体,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14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人困于孙氏,妻拏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

2)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散文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3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天下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朔初来,上书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俸禄薄,未得省见,后稍得亲近。

因奏泰阶之事,上乃拜朔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赐黄金百斤。

隆虑公主子昭平君尚帝女夷安公主久之,隆虑公主病困,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豫赎罪,上许之,隆虑公主卒,昭平君日骄,醉杀主傅,狱系内官,以公主子,廷尉上请请论,左右皆为昭平言,上曰:“吾弟老有是一子,死以属我。于是为之垂涕叹息,良久日: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

乃可其奏,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朔前曰:“臣闻圣王 为政,赏不避仇讎,诛不择骨肉。书日:不偏不党,王道汤汤。此二者,五帝所重,三王所难也。陛下行之,是以四海之内元元之民各得其所,天下幸甚!臣朔奉觞,昧死再拜上万岁寿。上乃起。

时天下侈靡趋末,百姓多离农亩。上从容问朔:“ 吾欲化民,岂有道乎?朔对日:孝文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足履革舄,以韦带剑,莞蒲为席,兵木无刃,衣缊无文,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于是天下望风成俗,昭然化之。今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凤阙,右神明,木土衣绮绣,狗马被绩屬;撞万石之,击雷霆之鼓,作徘优,舞郑女。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陛下诚能用臣朔之计,推甲乙之帐燔之于四通之衢,却走马示不复用,则尧舜之隆宜可与比治矣。书日:正其本,万事理;失之豪厘,差以千里。愿陛下留意察之。

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而朔尝至太中大夫,后常为郎,与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诙啁而已。久之,朔上书陈农战疆国之计,因自讼独不得大官,欲求试用。辞数万言,终不见用。

赞曰: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日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传闻者;而杨雄亦以为朔言不纯师,行不纯德,其流风遗书蔑如也。然朔名过实者,以其诙达多端,不名一行,应谐似优,不穷似智,正谏似直,秽德似隐。

(节选自《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

15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传闻者

B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日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传闻者

C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诸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传闻者

D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日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传闻者

15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由皇帝征聘社会贤才到朝廷充任官职。文中东方朔即是接受皇帝所才来到朝廷。

B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职掌刑狱。根据诏令,可以逮捕、囚禁和审判有罪的王或大臣。

C撞万石之钟,击雷霆之鼓句中的即时钟。

D,在文中指五经中的《尚书》;在文中指解说和发挥《周易》的《易传》(其学说据说源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

152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方朔自视甚高。他向汉武帝上书自荐,言词不谦虚,对自己评价很高,引起了汉武帝的重视。

B东方朔善解人意。在汉武帝为处死昭平,觉得有负隆虑公主临终嘱托而悲伤时,他以圣王为政赏不避仇、诛不避亲的观点来宽慰汉武帝。

C东方朔耿直敢言。在武帝问化民之道时,他指出前世圣主率先垂范,注重仁义道德,天下望风成俗,而汉武帝穷奢极侈,并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D东方朔名过其实。班固认为其虽能言善辩,但因诙达多端,不名一行,所以建议始终不被汉武帝采纳。

15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

(2)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

中国古代文学东汉 很难 组卷次数: 0
3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鐀之

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累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夫!身亏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干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赞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节选自《汉书司马迁传》)

15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B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C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宜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D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15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与相对应,表示方位时,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文中指山的南面。

B,指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C《诗》指《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共三百篇,故称诗三百

D《书》指《尚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15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注重实践,四处出游考察。司马迁南游江淮,视察九疑山;北渡汶水、泗水,观察儒风,学习礼节。

B司马迁秉承父志,立誓继承祖业。太史公愤恨未能参与天子封禅大典,要求儿子继承祖业,司马迁立誓同意。

C司马迁身陷牢狱,忍辱著书立说。司马迁遭李陵之祸,受刑入狱,愤恨天子不公,奋发图强,写就史学巨著。

D司马迁治史严谨,深受后人称赞。司马迁写史不虚美不隐恶,人们称赞他有良史之才,佩服他的治史能力。

15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2)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3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良,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项伯尝杀人,从良匿。后十年,陈涉等起,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行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

沛公入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去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良曰:沛公诚欲背项王邪?沛公曰:鲰生说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王也,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王乎?沛公默然,曰:今为奈何?良因要项伯见沛公。沛公与伯饮,为寿,结婚,令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王,所以距关者,备它盗也。

汉六年,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未尝有战斗功,乃言于高帝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良为留,与萧何等俱封。

(节选自《汉书·张良传》)

(注)(jiù)将:主管马匹的军官。  ②缟素:白色的衣服。这里是朴素之义。

158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

B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

C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

D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

159对下列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而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古人是分开的,是对的解释和补充。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如:张良,字子房。

C结婚,现在指男女通过合法手续结为夫妻,文中指的是结缔儿女婚姻关系。

D指帝王宫殿前的台阶,陛下原指站在殿前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成为古代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16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重情重义。张良年少时,不曾在韩国做官,但韩被灭之后,家人惨遭不幸,他用尽家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报仇。

B张良敢于劝谏。刘邦因宫室有数以千计的帷帐、狗马、珍宝、妇女,他想留下住在秦国。樊哙劝谏,刘邦已经听取樊哙的进谏,后张良再次劝谏,于是沛公还军霸上。

C张良为人忠诚。在得知项羽要攻打沛公的消息后,他放下个人安危,主动告知沛公,且冷静地为沛公分析状况、出谋划策。

D张良为官正直。汉高帝想要封他三万户人口的封地,张良自认为自己没有战功,只是尽臣子本分,故而推辞,后被封为留候。

16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2)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王乎?沛公默然,曰:今为奈何?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3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鲍宣字子都,渤海高城人也。好学,明经,后为都尉、太守功曹,举孝廉为郎,病去官,复为州从事。大司马王商辟宣,荐为议郎,后以病去。哀帝初,大司空何武除宣为西曹掾,甚敬重焉,荐宣为谏大夫,迁豫州牧。岁余,宣坐免。归家数月,复征为谏大夫。宣每居位,常上书谏争,其言少文多实。是时,帝祖母傅太后欲与成帝母俱称尊号,封爵亲属,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何武、大司马傅喜始执正议,失傅太后指,皆免官。丁、傅子弟并进,董贤贵幸,宣以谏大夫从其后,上书谏阻。上以宣名儒。优容之。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宣复上书上感大异,纳宣言,征何武、彭宣,旬月皆复为三公。拜宣为司隶。时,哀帝改司隶校尉但芫司隶,官比司直。丞相孔光四时行园陵,官属以令行驰道中,宣出逢之,使吏钩止丞相掾史,没入其车马,摧辱宰相。事下御史,中丞、侍御史至司隶官,欲执从事,杜门不肯内。宣坐距闭使者,亡人臣礼,大不敬,不道,下廷尉狱。博士弟子济南王成举幡太学下,曰:欲救鲍司隶者会此下。诸生会者千余人。朝日,遮丞相孔光自言,丞相车不得行,又守阙上书。上遂抵宣罪减死一等,髡钳。宣既被刑,乃徙之上党,以为其地宜田牧,又少豪俊,易长雄,遂家于长子。平帝即位,王莽秉政,阴有篡国之心,乃风州郡以罪法案诛诸豪桀,及汉忠直臣不附己者,宣及何武等皆死。时,名捕陇西辛兴,兴与宣女婿许绀俱过宣,一饭去,宣不知情,坐系狱,自杀。

(《汉书列传第四十二》有删节)

16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B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C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D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16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者。汉朝选拔人才的科目,常合为一科,也指被推选者。

B明经,汉朝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文中指鲍宣以此科进入仕途。

C三公,文中指西汉时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的合称。

D田牧,指打猎与放牧,又指农业和牧业,后泛指从事农牧生产,在文中即是此意。

16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宣勤奋好学,颇受中央和地方官员器重。他先后担任过都尉、太守的功曹,并被大司马和大司空先后举荐担任官职。

B鲍宣数次上书论政,曾当面指责傅太后失政,而皇上因为鲍宣是名儒,因此对他很是优待宽容,没有怪罪于他。

C鲍宣不惧权势,对宰相同样不留情面。他曾将依仗权势,违反规制,乘车在驰道中行走的宰相属吏逮捕,并没收其车马。

D鲍宣忠于汉朝,忠诚正直。他被王莽视为敌人欲除之而后快,后以牵连陇西辛兴一案为由被捕入狱,并在狱中自杀。

16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归家数月,复征为谏大夫。宣每居位,常上书谏争,其言少文多实。

事下御史,中丞、侍御史至司隶官,欲执从事,杜门不肯内。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4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有删改)

(注)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李、杜:指当时的贤臣李膺、杜密。

166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B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C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D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16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汉代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任职的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人。

B掾属,辅佐三公、郡县主官治政的官吏,其人员由主官自选,不由朝廷任命。

C传舍,旧时官府的一部分,是古代高级官员在办公之余,休息住宿的处所。

D印绶,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于身。也借指官爵。

16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滂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弹劾刺史、二千石权豪共二十余人,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表示如存私心,检举失实,甘愿受死。

B范滂反对宦官,遭受陷害。党锢之祸再起,朝廷下诏缉捕他。吴导伏床哭泣,欲弃官与他出逃,范滂不肯连累别人,自己投案死于狱中。

C范滂做事公正,立场坚定。外甥李颂为同乡人所不齿,范滂在任命他做小官的问题上坚决不通融,即便是举荐他的宗资也无可奈何。

D范滂慷慨赴难,重情孝母。他决定以死平息灾祸,但也难以割舍母亲的恩情;他的母亲深明大义,理解他的选择,母子离别的事迹令时人感动流泪。

16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

2)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4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傅喜字稚游,河内温人也。少好学问,有志行。哀帝立为太子,成帝选喜为太子庶子。哀帝初即位,以喜为卫尉,迁右将军。是时,王莽为大司马,乞骸骨,避帝外家。上既听莽退,众庶归望于喜。喜从弟孔乡侯晏亲与喜等,而女为皇后。帝舅阳安侯丁明,皆亲以外属封。喜执谦称疾。傅太后始与政事,喜数谏之,由是傅太后不欲令喜辅政。上于是用左将军师丹代王莽为大司马,赐喜黄金百斤、上将军印绶,以光禄大夫养病。

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皆上书言:喜行义修洁,忠诚忧国,内辅之臣也。今以寝病,一旦遣归,众庶失望,皆曰傅氏贤子,以论议不合于定陶太后故退,百寮莫不为国恨之。忠臣,社稷之卫。百万之众,不如一贤,故秦行千金以间廉颇,汉散万金以疏亚父。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上亦自重之。明年正月,乃徙师丹为大司空,而拜喜为大司马,封高武侯。

傅太后欲求称尊号,与成帝母齐尊。喜与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共执正议。傅太后大怒,上不得已,先免师丹以感动喜,喜终不顺。后数月,遂策免喜曰:君辅政出入三年,未有昭然匡朕不逮,而本朝大臣遂其奸心,咎由君焉。其上大司马印绶,就第。傅太后又自诏丞相、御史曰:高武侯喜无功而封,内怀不忠,附下罔上,与故大司空丹同心背畔,放命圮族,亏损德化。罪恶虽在赦前,不宜奉朝请,其遣就后又欲夺喜侯,上不听。

喜在国三岁余,哀帝崩,平帝即位,王莽用事,免傅氏官爵归故郡。莽白太后下诏曰:高武侯喜姿性端悫,论议忠直。虽与故定陶太后有属,终不顺指从邪,介然守节,以故斥逐就国。其还喜长安,以故高安侯莫府赐喜,位特进,奉朝请。喜虽外见褒赏,孤立忧惧,后复遣就国,以寿终。莽赐谥曰贞侯。

(选自《汉书》,有删节)

(注)奉朝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端悫:正直诚谨。

17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以寝病                    病:卧病

B其上大司马印绶,就第        就第:任职

C汉散万金以亚父            疏:疏离

D附下                    罔:欺骗

171下列对文中加双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家亦称外戚,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与皇族宗亲没有丝毫关系。外戚一般要远离朝政,以消猜忌。

B从弟,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后也将同族比自己稍小的亲兄弟以外的平辈兄弟称为从弟。

C国,古代既可指京城,又可指国家或是享有独立的政治行使职权、经济自主权的王侯封地,文中则是指京城。

D用事,指执掌权力、主持政事。与其同义的词语还有当事”“当国”“当政”“掌政”“主政”“在位等。

17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喜深受成帝和哀帝赏识、亲近,大司马王莽以年老为由辞官后,百姓把希望都寄托在担任太子庶子的傅喜身上。

B在堂弟傅晏的女儿成为太后后,傅喜多次劝止她不要干预朝政。但傅太后施弄手段,导致傅喜身受虚衔,远离朝政。

C傅喜劝谏不避亲,反对傅太后称尊做法。皇帝推重傅喜,试图用免去师丹官职的做法来触动他,但傅喜没有顺从。

D王莽执政后,免去了傅氏家族的官职爵位,遣返傅氏回郡,却肯定了傅喜的忠诚正直,赏赐府第,令他留守长安。

17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辅政出入三年,未有昭然匡朕不逮,而本朝大臣遂其奸心,咎由君焉。

(2)虽与故定陶太后有属,终不顺指从邪,介然守节,以故斥逐就国。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4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谒,客怒缚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

后迁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畏服。会丞相车千秋死,先是千秋子为雒阳武库令,自见失父,而相治郡严,恐久获罪,乃自免去。相使掾追呼之,遂不肯还。相独恨曰:大将军闻此令去官,必以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武库令西至长安,大将军霍光果以责过相曰:幼主新立,以为函谷京师之固,武库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弟为关都尉,子为武库令。今河南太守不深惟国家大策,苟见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浅薄也!”后人有告相贼杀不辜,事下有司。河南卒戍中都官者二三千人,遮大将军,自言愿复留作一年以赎太守罪。河南老弱万余人守关欲入上书,关吏以闻。大将军用武库令事,遂下相廷尉狱。久系逾冬,会赦出。复有诏守茂陵令,迁杨州刺史。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相与丙吉相善,时吉为光禄大夫,与相书曰: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重,臧器于身。相心善其言,为霁威严。居部二岁,征为谏大夫,复为河南太守。

数年,宣帝即位,征相入为大司农,迁御史大夫。四岁,大将军霍光薨,上思其功德,以其子禹为右将军,兄子乐平侯山复领尚书事。相因平恩侯许伯奏封事,言:今光死,子复为大将军,兄子秉枢机,昆弟诸婿据权势,在兵官。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宣帝善之,诏相给事中,皆从其议。霍氏杀许后之谋始得上闻。乃罢其三侯,令就第,亲属皆出补吏。于是韦贤以老病免,相遂代为丞相,封高平侯,食邑八百户。及霍氏怨相,又惮之,谋矫太后诏,先召斩丞相,然后废天子。事发觉,伏诛。宣帝始亲万机,厉精为治,练群臣,核名实,而相总领众职,甚称上意。相数陈便宜,上纳用焉。

相敕掾史案事郡国及休告从家还至府,辄白四方异闻,或有逆贼风雨灾变,郡不上,相辄奏言之。时,丙吉为御史大夫,同心辅政,上皆重之。相为人严毅,不如吉宽。视事九岁,神爵三年薨,谥曰宪侯。

(选自《汉书·魏相并吉传》,有删节)

17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B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C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D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17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策指汉代试士,将设问写在简策上,应试者因所问作答。后代也有以此取士。

B武库在古代泛指储藏器物的仓库,也用来指掌管兵器的官署。文中指的是后者。

C宣帝是西汉皇帝刘询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

D休告指官员休假或请求休假,文中指前者。类似的说法还有休沐”“洗沐

17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相为人严毅,执政严厉。任河南太守时,禁止奸邪,豪强畏惧,有下属因害怕受责而主动离职。

B魏相执政有声,百姓爱戴。曾有百姓在他被治罪时为他求情,甚至有戍卒愿意多服劳役替他赎罪。

C魏相心系朝局,直言不隐。他担心霍家为祸朝廷,上书皇帝陈述危害,最终化解了霍家乱政阴谋,并罢免其中三人的侯爵。

D魏相识高见远,善于图身。他从车千秋儿子的事担心自己会遭受非难;丙吉劝他谨慎自重,修炼才能,他便欣然接受,收敛威严。

17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

2)大将军用武库令事,遂下相廷尉狱。久系逾冬,会赦出。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4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子卿。天汉元年,武帝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会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归汉。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张胜许之。其一人夜亡,告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驰召医。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皮常,欲因此时降武。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旄尽落。武使匈奴,明年,陵降,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武曰: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来归明年,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宣帝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甚优宠之。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删减)

17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武素与桀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B武素与桀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C武素与桀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D武素与桀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17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20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

B斥候,古代的侦察兵,据传起源于汉代。分骑兵和步兵,一般由行动敏捷的军士担任,是一个重要的兵种。

C,文中指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耗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之为凭证。

D,我国古代每月第一天叫。如《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每月的最后一天叫

18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面对卫律的逼降,他义正词严。使卫律哑口无言,只得复举剑拟之

B苏武出使匈奴,表现出不屈的民族气节。苏武到匈奴后,因突发变故,被扣幽禁,他两次自杀,只为捍卫国家尊严。

C苏武为了完成使命,历经磨难而不屈。单于想让苏武投降,就把他关在一个大地窖中,苏武不屈服,用绝食来反抗。

D苏武节操显著,他晚年得到优厚对待。他历经磨难,终于回到了汉朝;汉昭帝死后,汉宣帝让他做了右曹典属国,优待他。

18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2)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4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侯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删改)

18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B(虞常)胜曰                          候:拜访

C虞常果张胜                            引:牵攀、招供

D归营                                  舆:抬、扛

18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缑王者,昆邪王姊子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B为武置酒设乐。谓武曰                寿毕,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C使牧羝,羝乳得归                    精思傅会,十年

D单于使陵至海上,武置酒设乐          冰,水之,而寒于水

18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幸蒙其赏赐

B武使匈奴,明年,陵降

C且陛下春秋

D皆为陛下所成就

18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出使匈奴,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行动,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贏得了敌国的尊敬。

D李陵作为昔日同僚对苏武进行劝降,从侧面塑造了苏武忠于国家、坚守气节的形象。

186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4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 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 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 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不失。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敷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 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译道,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留岁,还,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 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乃令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皆各行一二千里。初,汉欲通西南夷,费多,罢之。及骞言可以通大夏,乃复事西南夷。

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是岁元朔六年也。后二年,骞为卫尉,与李广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

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骞既失,因曰: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 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弁,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 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旁国。

骞还,拜为大行。岁余,骞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 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节选自《汉书》卷六一)

18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B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C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D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18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匈奴,活跃在我国北方一带的游牧民族。其部落联盟首领称为单于。汉武帝时,转守为攻,其势力逐渐转衰。

B节,节杖,古代使臣持的表明身份的凭证。用竹、木、铜等材料制成,上面刻有文字,双方各执一半。

C中国,上古时建国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地区,与四夷相对,后泛指中原地区。与李凭中国弹箜篌意同。

D侯,本指射礼用的箭靶,又特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第二等,后泛指显贵。也用于对士大夫的尊称。

18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骞不畏困难,应召出使。面对匈奴与月氏结怨的局势,汉朝乘机出使月氏想与月氏共同对付匈奴,张骞奉命出使,途径匈奴时被扣留。

B张骞坚贞不屈,不辱使命。张骞寻找机会和身边的人逃往月氏,历经艰险西行几十天到达大宛,取得大宛信任,派遣翻译辅助,辗转抵达月氏。

C张骞待人宽厚,守信用,西域人非常爱戴他。曾随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因知晓有水草之处,使军队能够及时得到供给,于是被封为博望侯。

D张骞两次出使,加强了中原与华夏各族的联系。他带着价值数千万的财物,道路方便通行的时候就亲自出使旁边的国家,归国后一年多去世。

190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

2)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4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诸生于是以为能。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

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奏之,文帝谦让未皇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谊追伤之,因以自喻。

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数问以得失。

居数年,梁王胜坠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后岁余,亦死。贾生之死,年三十三矣。

先是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上深纳其言,养臣下有节。是后大臣有罪,皆自杀,不受刑。  

孝武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贾嘉最好学,世其家。

赞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凡所著述五十八篇,谊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

(选自《汉书·贾谊传》,有删改)

19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是/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

B先是/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

C先是/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

D先是/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

19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材,即秀才,此处指优异的才能。到汉晋南北朝时期,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B博士,在古代是对具有某种技艺的人的尊称,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

C宣室,汉代指未央宫中的宣室殿,是皇帝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汉文帝在此召见贾谊,后代许多诗文里都引用了这个典故。

D伊、管,指的是商朝的伊尹和春秋时期的管仲,伊尹助商汤建商,管仲相齐桓公称霸,二人均为贤相,此处借二人来赞美贾谊的才能。

19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在当地很有名气,后来他被郡守吴公招致门下,因为吴公颇有政绩,再加上贾谊曾经向李斯学习过,所以汉文帝征贾谊为廷尉。

B刚入朝做官时,贾谊是最年轻的官员,每次诏令一下,他都能对答如流,并且符合其他官员的心意,汉文帝也很喜欢他,越级提拔他,做到了太中大夫。

C汉文帝非常看重贾谊,想要让贾谊升官至公卿,这一举动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反对,他们还诋毁贾谊,致使贾谊后来被贬,任长沙王太傅。

D在梁王坠马而死后,作为梁王太傅,贾谊十分愧疚,以至于一年多后也悒郁而终。他死后,在汉武帝时期,他的两位孙子被任命为郡太守。

19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所著述五十八篇,谊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人物传记类 容易 组卷次数: 0
4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方进年十二三,失父孤学,给事太守府为小史,迟顿不及事,数为椽史所詈辱。方进自伤,乃从汝南蔡父相问已能所宜。蔡父大奇其形貌,谓曰:小史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努力为诸生学问。方进既厌为小史,西至京师受经,积十余年,经学明习,以射策甲科为郎。河平中,方进转为博士数年,迁朔方刺史,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辄举,甚有威名。再三奏事,迁为丞相司直。故事,司隶校尉位在司直下,方进新视事,而涓勋亦初拜为司隶,不肯谒丞相、御史大夫,后朝会相见,礼节又倨。方进阴察之,举奏其状,因曰:臣闻国家之兴尊尊而敬长爵位上下之礼王道纲纪《春秋》之义尊上公谓之宰海内无不统焉。勋不遵礼仪,轻谩宰相。贱易上卿,乱朝廷之序,不宜处位。上遂贬勋为昌陵令。方进旬岁间免两司,朝廷由是惮之。上欲试以治民,徙方进为京兆尹,博击豪强,京师畏之。居官三岁,永始二年,丞相官缺,群臣多举方进,上亦器其能,遂擢方进为丞相。身既富贵,而后母尚在,方进内行修饬,供养甚笃。及后母终,既葬三十六日,除服起视事,以为身备汉相,不敢逾国家之制。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天子甚器重之,奏事亡不当意,内求人主微指以固其位。初,定陵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及长坐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坐长免,上以方进大臣,又素重之,为隐讳。方进内惭,上疏谢罪乞骸骨。上报曰:定陵侯长已伏其辜,君虽交通,然朝过夕改,朕无疑焉。其见重如此。为相九岁,灾年,上责,方进即日自杀。天子亲临吊者数至,礼赐异于他相故事。谥曰恭侯。

(选自《汉书·翟方进传》,有删改)

195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国家之兴尊/尊而敬长/爵位上下之/礼王道纲纪《春秋》之义尊上公/谓之宰海内无不统焉

B臣闻国家之兴/尊尊而敬长爵/位上下之礼王道纲纪/《春秋》之义尊上公/谓之宰/海内无不统焉

C臣闻国家之兴/尊尊而敬长/爵位上下之礼/王道纲纪/《春秋》之义/尊上公谓之宰/海内无不统焉

D臣闻国家之兴尊/尊而敬长/爵位上下之/礼王道纲纪《春秋》之义/尊上公谓之宰/海内无不统焉

19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射策,汉代选士的一种以经术为内容的考试方法。主试者提出问题,书之于策,覆置案头,受试人拈取其一,叫作,射是投射之意。

B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除服,既指脱去丧服,不再守孝,也指祥祭之服,古代丧祭,父母死后周年的祭礼,称小祥,两周年后的祭礼,称大祥。

D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乞身致仕、归养、视事、下车等都指的是官员请求退休。

19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翟方进年少隐忍坚强,后来学业有成。他为小史时屡次被人责骂侮辱,经人指点后去京师学习经书,积累学习十余年,考中了射策甲科,后官至丞相。

B翟方进性格刚直不阿,敢于直言进谏。他刚当丞相司直时,因上奏弹劾司隶滑勋对上级傲慢无礼,不遵礼法,被贬为昌陵令。

C翟方进谨行孝道,自觉遵守国家制度。他身处富贵之中,侍奉后母也十分诚敬;认为自己身为丞相,不能逾越国家的制度。

D翟方进才能卓越不凡,深受皇帝敬重。他博学多才,兼通法令吏事,上奏进言多被皇帝采纳实施,死后皇帝多次亲自前往吊唁。

19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年,迁朔方刺史,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辄举,甚有威名。

(2)及长坐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坐长免,上以方进大臣,又素重之,为隐讳。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陵少卿,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九月发。

陵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下,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佘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选自《汉书·李陵传》,有删改)

:①酒泉、张掖:地名。贰师:李广利,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叫贰师将军。后投降匈奴。

19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B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C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D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20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二十岁取字,女子十五岁取字。

B拜,文中指授予官职,拜相如为上大夫”“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中的都为此义。

C胡,这里指中原以北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D天汉,和下文的元平一样,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人们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20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为国效力。他向汉武帝提出率领五千步兵出征,牵制单于的兵力,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李陵非常勇猛。面对三万强敌,毫不胆怯,杀死很多敌人。单于又召集八万骑兵,李陵愈战愈勇,匈奴一时难以取胜。

C李陵军队死伤惨重,没有武器和匈奴继续作战,李陵在夜里率全军突围,韩延年战死,李陵被迫投降,四百多人逃回塞内。

D听说李陵投降,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只有司马迁高度评价他;而汉武帝则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将司马迁下狱施腐刑。

20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

2)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4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鐀之书。于是论次其文。

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累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夫!身亏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赞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节选自《汉书·司马迁传》)

注解:(chōu):抽引;引申为研究。史记:历史记载,还包括档案文件。石室、石匮:都是汉朝藏书之处。缧绁(léixiè):拘禁犯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隐约:谓义深言简。

20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B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C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D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204下列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阴相对应,表示方位时,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文中指山的南面。

B吾不能早用子”“君知其难也”“是寡人之过也其中的”“”“寡人都表示敬称。

C足下是我国古代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

D晋侯秦伯围郑其中的”“是古代爵位名称,春秋时王以下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级。

20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注重实践,四处出游考察。司马迁南游江淮,视察九嶷山;北渡汶水、泗水,观察儒风,学习礼节。

B司马迁秉承父志,立誓继承祖业。太史公愤恨未能参与天子封禅大典,要求儿子继承祖业,司马迁立誓同意。

C司马迁身陷牢狱,忍辱著书立说。司马迁遭李陵之祸,受刑入狱,愤恨天子不公,奋发图强,写就史学巨著。

D司马迁治史严谨,深受后人称赞。司马迁写史不虚美不隐恶,人们称赞他有良史之才,佩服他的治史能力。

20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2)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5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平,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治黄帝老子之术。及平长,可取妇,富人莫与者,贫者平亦愧之。户牖富人张负有女孙,五嫁夫辄死,人莫敢取,平欲得之。张负独视伟平,以女孙予陈平。平既取张氏女,资用益饶,游道日广。项羽略地至河上平往归之从入破秦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居无何汉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度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要下当有宝器金玉,目之,欲杀平。平心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船人知其无有,乃止。平遂至修武降汉,汉王召入。与语而说之,是日拜平为都尉。其后,汉王谓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赏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嫚而少礼,士之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顿耆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两短,集两长,天下指麾即定矣。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必内相诛。汉囚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恣所为,不问出入。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项王果疑之,亚父怒曰:乞骸骨归。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明年,淮阴侯信破齐,自立为假齐王,使使言之汉王。汉王怒而骂,平蹑汉王。汉王寤,乃厚遇齐使,使张良往立信为齐王。于是封平以户牖乡。用其计策,卒灭楚。汉七年,平从击韩王信于代。至平城,为匈奴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平奇计,使单于阏氏解,围以得开。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更封平为曲逆侯。孝文二年,平薨,谥曰献侯。

(节选自《汉书·陈平列传》)

20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略地至河上/平往归之/从入破秦/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居无何/汉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

B项羽略地至河上/平往归之/从入破秦/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居无何/汉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

C项羽略地/至河上平往归之/从入破秦/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居无何/汉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

D项羽略地/至河上平往归之/从入破秦/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居无何/汉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

20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帝老子之术,指先秦道家学派的分支,尊崇黄帝、老子思想,亦称黄老之术

B乞骸骨,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家安度晚年,为古代官吏自请退职之说。

C单于,专指汉代匈奴人对他们的部落联盟首领的称呼,意为广大之貌,也称可汗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级嫔妃或封王的贵族。

20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家境贫穷,气质不凡。陈平家里贫穷,富人们多不愿将家里的女孩子嫁给他,但唯独户牖富人张负觉得陈平不平凡,把孙女嫁给了陈平。

B陈平遇事果断,机智避险。担心项羽杀他,他派人还回钱印,自身从小路带剑逃跑;揣测船夫心态,他解下衣服裸身并帮助划船,示意无钱财。

C陈平善用计谋,提议离间。陈平出主意,说项王有优、缺点,说汉王也有优、缺点,谁能够先舍得拿出几万斤金,给对方的大臣,就能离间对手君臣。

D陈平献策有功,屡受封赏。在处理韩信自立假齐王事件时,陈平提醒有功,被封以户牖乡;后因献秘计助刘邦解匈奴人包围,被封为曲逆侯。

2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度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要下当有宝器金玉,目之,欲杀平。

2)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5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钟离意字子阿。少为郡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意封还记,入言于太守曰: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二十五年,迁堂邑令。县人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趾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车驾数幸广成苑,意以为从禽废政,常当车陈谏般乐游田之事,天子即时还宫。

时诏赐降子缣,尚书案事,误以十为百。帝见司农上簿,大怒,召郎,将笞之。意因入叩头口: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乃解衣就格。帝意解,使复冠而贳郎。

帝性褊察,好以耳目隐发为明,故公卿大臣数被诋毁,近臣尚书以下至见提拽。尝以事怒郎药崧,以杖撞之。崧走入床下,帝怒甚,疾言曰:郎出!崧曰:天子穆穆,诸侯煌煌。未闻人君自起撞郎。帝赦之。朝廷莫不悚栗,争为严切,以避诛责;惟意独敢谏争,数封还诏书,臣下过失辄救解之。会连有变异,意复上,帝虽不能用,然知其至诚。

意视事五年,以爱利为化,人多殷富,以久病卒官。遗言上书陈升平之世,难以急化,宜少宽假。帝感伤其意,下诏嗟叹,赐钱二十万。

(选目《后汉书·钟离意传》)

2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

B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

C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

D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

2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督邮,汉代郡府属吏。职掌督送邮书,并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

B显宗,帝王谥号名。谥号是指古代帝王、贵族等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C胡,古代泛称北方边地和西域的民族为,后也泛指一切外国为

D疏,古代臣子向皇帝分条陈述自己对某事的意见的一种文书,也称奏疏

2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离意富有仁德。会稽发生大瘟疫时,钟离意亲自照看病人;后来任堂邑县令时又同情防广,允许他离开监狱替其母亲办丧事。

B钟离意不受赃秽。朝廷下诏将张恢贪污的财物分给大臣,钟离意分到珠宝,但他把珠宝放地上表示不接受,皇帝改用库钱赏赐给他和其他大臣。

C钟离意敢于谏言。皇帝多次到广成苑打猎,钟离意认为这样做会荒废政务,经常挡住皇帝车马进行劝谏,皇帝每次只好当即回宫。

D钟离意忠心可鉴。钟离意在遗书中向皇帝陈述太平盛世、宽以执政的道理,皇帝对他的心意既感动又伤感,下诏表示感叹,赐给他二十万钱。

2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2)意视事五年,以爱利为化,人多殷富,以久病卒官。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5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褒字子渊,蜀人也,宣帝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奇异之好,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益召高材刘向、张于侨、华龙、柳装等待诏金马门。神爵、五凤之间,天下殷富,数有嘉应。上颇作歌诗,欲兴协律之事,丞相魏相奏言知音善鼓雅琴者渤海赵定、梁国龚德,皆召见侍召。于是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选好事者令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时汜乡候何武为僮子,选在歌中,久之,武等学长安,歌太学下,转而上闻.宣帝召见武等观之,皆赐帛,谓曰:此盛德之事,吾何足以当之!褒既为刺史作颂,又作其传,益州刺史因奏褒有轶材,上乃征褒,既至,诏褒为圣主得贤臣颂其意。褒对曰:夫荷旃被毳者,难与道纯绵之丽密;羹藜含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今臣辟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指虽然,敢不略陈愚而抒情素!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所任贤,则趋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其后太子体不安,苦忽忽善忘,不乐。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疾平复,乃归。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令后宫贵人左右管诵读之。后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宝,可祭祀致也,宣帝使褒往祀焉。褒于道病死,上闵惜之。

(节选自《汉书·王褒传》)

2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臣辟/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指/

B今臣辟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指/

C今臣辟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指/

D今臣辟/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指/

2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说法有两种。一种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另一种指六部儒家经典。

B《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因其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故名《楚辞》。

C太牢,天子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率,只有羊、豕,没有牛。

D太子,指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由于立嫡立长,皇帝的嫡长子一般自动获得太子身份。

2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褒初露锋芒,文才声名远播。他讲论六艺群书,广泛而详尽地搜罗奇异的玩好,征召九江人被公诵读《楚辞》。

B王褒擅长写作,多次受到征召。益州刺史王襄曾召他作《中和》《乐职》《宣布诗》,皇上也曾召他作颂。

C王褒善诵奇文,巧为太子治病。太子身体不适时,王褒奉诏进宫侍奉太子,他早晚用诵读奇文的方法为太子治病。

D王褒为人谦卑,应召陈词委婉。当他接受为圣明君主得到贤臣而作赋颂的任务时,他态度谦逊,抒发衷情,作了赋颂。

2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神爵、五凤之间,天下殷富,数有嘉应。

2)于是益州刺史王襄欲宜风化于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5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晁错,颍川人也。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生所,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时,天下亡治《尚书》者,独闻齐有伏生,治《尚书》。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以其辩得幸太子。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晁错上书论兵事。文帝嘉之。错复言守边备塞、劝农力本,当世急务二事。上从其言,募民徙塞下。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申屠嘉心弗便,力未有以伤。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请下廷尉诛。上日:此非庙垣,乃埂中垣,不致于法。丞相谢。罢朝,因怒谓长史日: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固误。丞相遂发病死。错以此愈贵。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诸侯護哔。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日: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公何为也?”错日: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日: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会窦婴言爰盎,诏召入见。上问盎日: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日:方今计,独有斩错,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于是上默然。后十余日,丞相青翟、中尉嘉、廷尉欧劾奏错曰:错不称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亡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臣请论如法。制日:可。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

(节选自《汉书·晁错传》)

21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错不称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亡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

B错不称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亡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

C错不称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亡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

D错不称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亡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

2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商:即申不害和商鞅,战国时期法家重要代表人物。申不害重,商鞅重。法家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后人称为刑名之学

B尚书:又称,与诗、礼、易、春秋合称五经"。传统《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C匈奴: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史记》《汉书》均有记载。蒙恬北筑长城、霍去病封狼居胥、王昭君出塞和亲都与匈奴有关。

D景帝:即汉景帝刘启的庙号。他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

2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晁错忠心耿耿,深受重用。在担任内史时,他提出徙民实边的积极防御策略,备御匈奴攻掠;主张重农贵粟,以增加农业生产,振兴经济。

B晁错公而忘私,奋不顾身。他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为汉朝的发展巩固和长治久安建言献策,即使父亲从家乡前来劝告也不为所动。

C晁错深谋远虑,进言削藩。担任御史大夫后,他再提剥夺诸侯特权以巩固中央集权,损害了诸侯利益,吴、楚七国便以诛错为名发动叛乱。

D晁错锐意改革,得罪权贵。他多次得到文帝和景帝称赞,但与丞相申屠嘉、外戚窦婴、大臣爱盎等人关系并不融洽,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2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2)罢朝,因怒谓长史日: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固误。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5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楚元王交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汉六年,立交为楚王。既至楚,以穆生、白生、申公为中大夫。高后时,浮丘伯在长安,元王遣子郢客与申公俱卒业。元王好《诗》,诸子皆读《诗》。文帝时,申公始为《诗》传,元王亦次之《诗》传。元王,郢客嗣,是为夷王。薨,子戊嗣。景帝即位,封元王宠子富为休侯。

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者酒,常为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称疾卧。申公、白生强起之曰:独不念先王之德与?今王一旦失小礼,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申公、白生独留。

王戊稍淫暴,为薄太后服私奸,削东海、薛郡,乃与吴通谋。二人谏,不听,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于市。休侯使人谏王,王曰: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休侯惧,乃与母太夫人奔京师。景帝三年,戊起兵应吴王反。汉绝吴楚粮道,吴王走,戊自杀。

既平吴楚,富等皆坐免侯,后闻其数谏戊,乃更封为红侯。富子辟强,亦好读《诗》,清静少欲。辟强子德,修黄老术,有智略。昭帝时,杂案上官氏、盖主事。德常持《老子》知足之计。德妻死,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取,畏盛满也。盖长公主孙谭遮德自言,德数责以公主起居无状。侍御史以为光望不受女,承指劾德诽谤诏狱,免为庶人。光闻而恨之,复白召德。岁馀,与立宣帝。

宣帝五凤元年,德子向坐铸伪黄金,当伏法,德上书讼罪。会薨,大鸿胪奏德讼子罪,失大臣体,不宜赐谥置嗣。曰:赐谥缪侯,为置嗣。

(选自《汉书·楚元王传第六》,有删改)

22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易》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B《易》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C《易》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D《易》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2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古人在本名之外,为自己另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名字,如岳飞字鹏举,王绩字无功。古代对人称字,表尊重。

B,称诸侯或大官的去世;中国古代等级森严,阶层不同,死的说法各异:天子死曰,诸侯死曰

C黄老,黄帝和老子,传说为黄老之学的创始人;黄老之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各家观点,融汇而成的学说体系,又称黄老思想。

D,是圣旨的一种,内容与当朝典章制度有关;圣旨因不同的内容而采用不同的名称,主要有策书、诏书、制书、戒敕四种。

2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元王不仅本人好书,学《诗》并为之作注,还注重以文化传家,送儿子刘郢客去自己老师那里完成学习《诗》的学业,其后代有很多读书人。

B刘富受父亲影响,也学习《诗》;楚元王宠爱他,估计也与此有关。他的后代受老子思想影响较大,清静少欲,知足畏满,但刘向是例外。

C刘德曾与其他官员共同审理盖长公主一案,公主的孙子在路上拦住刘德,为自己的祖母申辩,刘德则反复责备公主,说她生活起居不成体统。

D穆生曾做楚地中大夫,他受到楚元王和刘戊的优待,后来刘戊有一天忘记给予其这一优待,穆生接受不了,先称病不出,后来干脆离开。

22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休侯使人谏王,王曰: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

2)德妻死,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取,畏盛满也。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5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武诣博士受业,治《易》。以射策甲科为郎,与翟方进交志相友。光禄勋举四行,迁为鄠令,坐法免归。武兄弟五人,皆为郡吏,郡县敬惮之。武弟显家有市籍,租常不入县,数负其课。市啬夫求商捕辱显家,显怒欲以吏事中商武曰以吾家租赋繇役不为众先奉公吏不亦宜乎武卒白太守召商为卒吏州里闻之皆服焉。

九江太守戴圣,《礼经》号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前刺史以其大儒,优容之。及武为刺史,行部隶囚徒,有所举以属郡。圣曰:后进生何知,乃欲乱人治!皆无所决。武使从事廉得其罪,圣惧,自免,后为博士,毁武于朝廷。武闻之,终不扬其恶。而圣子宾客为群盗,得系庐江,圣自以子必死。武平心决之,卒得不死。自是后,圣惭服。

武为刺史,二千石有罪,应时举奏,其余贤与不肖故之如一。是以郡国各重其守相,州中清平。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试其诵论,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出记问垦田顷亩、五谷美恶,已乃见二千石,以为常。

武为人仁厚,好进士,将称人之善。为楚内史厚两龚,在沛郡厚两唐,及为公卿,荐之朝廷。此人显于世者,何侯力也,世以此多焉。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欲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托。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

就国后,莽寝盛,为宰衡,阴诛不附己者。元始三年,吕宽等事起。时,大司空甄丰承莽风指,遣使者乘传案治党与,连引诸所欲诛。武在见污中,大理正槛车征武,武自杀。众人多宽武者,莽欲厌众意,令武子况嗣为侯,盖武曰刺侯。

(节选自《汉书·何武传》,有别改)

22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显怒/欲以吏事中商/武曰/以吾家租赋繇役不为众先/奉公吏不亦宜乎/武卒白太守召商/为卒吏/州里闻之皆服焉

B显怒/欲以吏事中商/武曰/以吾家租赋繇役不为众先/奉公吏不亦宜乎/武卒白太守/召商为卒吏/州里闻之皆服焉

C显怒/欲以吏事中商/武曰/以吾家租赋繇役不为众先奉公吏/不亦宜乎/武卒白太守/召商为卒吏/州里闻之皆服焉

D显怒/欲以吏事中商/武曰/以吾家租赋繇役不为众先奉公吏/不亦宜乎/武卒白太守召商/为卒吏/州里闻之皆服焉

22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射策,汉代选士的考试方法之一,主试者将考试内容书于策上,应试者拈取其一作答。

B市籍,秦汉时对商人专门设立的户籍,有市籍的商人要向官府缴纳市租,社会地位较高。

C传舍,战国时期贵族阶层供门下食客食宿的地方,亦泛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

D就国,是指臣子受到君主的分封而获得相应的领地后,前往该地进行统治管理的行为。

22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武公平公正,宽容大度。他面对戴圣的不法行为,不碍于其声名,派人调查;遭戴圣诋毁却不扬其恶,在戴圣儿子犯法时秉公执法。

B何武为官刚正,重视教育。他担任刺史时对官吏的罪行即时检举揭发;巡行部属时必先到学宫接见诸生,并考查他们的学业

C何武关注民生,受民拥护。外出巡查时,他定要了解和询问百姓的田产和收成;为官深受百姓敬重和爱戴,声名远扬。

D何武唯才是举,坚持原则。他先后推举了两龚、两唐等贤才;选任官吏时一定会先制定好规则,以防止有人请求托付。

23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曰:后进生何知,乃欲乱人治!皆无所决。

2)大司空甄丰承莽风指,遣使者乘传案治党与,连引诸所欲诛。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5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朔初来,上书曰: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俸禄薄,未得省见。

久之,朔绐驺侏儒,曰: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侏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过,叩头请罪。居有顷,闻上过,侏儒皆号泣顿首。上问:何为?对曰:东方朔言上欲尽诛臣等。上知朔多端,召问朔:何恐侏儒为?对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侏儒长三尺余,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侏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

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朔自赞曰:臣尝受《》,请射之。乃别蓍布卦而对曰:是非守宫即蜥蜴。上曰:善。赐帛十匹。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时有幸倡郭舍人,曰:朔狂,幸中耳,非至数也。臣愿令朔复射。舍人所问,朔应声辄对,变诈锋出,莫能穷者,左右大惊。上以朔为常侍郎,遂得爱幸。

时天下侈靡趋末,百姓多离农亩。上从容问朔:吾欲化民,岂有道乎?朔对曰:愿近述孝文皇帝之时,当世耆老皆闻见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足履革,以韦带剑,莞蒲为席,兵木无刃,衣缊无文,集上书囊以为殿帷;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于是天下望风成俗,昭然化之。今陛下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凤阙,右神明,号称千门万户。木土衣绮绣,宫人簪玳瑁,设戏车,教驰逐,饰文采,丛珍怪,作俳优,舞郑女。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陛下诚能用臣朔之计,推甲乙之帐燔之于四通之衢,却走马示不复用,则尧舜之隆宜可与比治矣。愿陛下留意察之。

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自公卿在位,朔皆傲弄,无所为屈。

(节选自《汉书·东方朔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B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C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D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公车,最早为汉代官署名,是卫尉的下属机构,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也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B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行礼时,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

C射覆,是古代雅士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玩乐方式。是猜度之意,是覆盖之意。覆者用瓯盂等器覆盖某一物件,射者通过占筮等途径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

D《易》,相传为老子所著。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易》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东方朔大胆自荐,他认为自己才貌俱佳,且勇敢、敏捷、廉洁、守信义,足以成为天子的大臣。武帝读了他的自荐,很赞赏他。

B东方朔机智敏捷,能言善辩。在不得宠幸之时,他故意吓唬几个宫中管理马圈的侏儒,得以接近武帝并获得亲近和赏识,被授予常侍郎的官职。

C东方朔聪明过人,精通占卜之术。皇帝曾让人射覆,东方朔多次准确猜出所覆之物,皇帝赐帛嘉奖。受皇帝宠幸的倡优郭舍人挑战,却终究无法难住东方朔。

D东方朔以孝文皇帝生活俭朴、崇尚高尚的道德和仁义为例,劝武帝舍弃奢侈,以此教化百姓,就能建立与尧舜盛世相媲美的功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

2) 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5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贡禹,字少翁,琅琊人也。以明经絮行著闻,征为博士,凉州刺史,病去官。复举贤良,为河南令,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禹曰:冠壹免,安复可冠也!遂去官。元帝初即位,征禹为谏大夫,数虚己问以政事。是时年岁不登,郡国多困。禹奏言:今大夫僭诸侯,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其日久矣。承衰救乱,矫复古化,在于陛下。天子纳善其忠,乃下诏,迁禹为光禄大夫。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天子报曰:朕以生有伯夷之廉、史鱼之直,守经据古,不阿当世,孳孳于民,俗之所寡,故亲近生,几参国政。今未得久闻生之奇论也,而云欲退,意岂有所恨与?后月余,以禹为长信少府。会御史大夫陈万年卒,禹代为御史大夫,列于三公。自禹在位,数言得失,书数十上。禹以为古民亡赋算,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宜今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又言诸离宫及长乐宫卫可减其太半,以宽繇役。又诸官奴婢十万余人戏游亡事,税良民以给之,岁费五六巨万,宜免为庶人廪食,令代关东戍卒?天子下其议,令民产子七岁乃出口钱,自此始。又罢上林宫馆希幸御者,减诸侯王庙卫卒省其半。余虽未尽从,然嘉其质直之意。禹又奏欲罢郡国庙,定汉宗庙选毁之礼,皆未施行。为御史大夫数月卒,天子赐钱百万,以其子为郎,官至东郡都尉。

(节选自《汉书·贡禹传》)

23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

B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

C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

D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

23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辟制是汉代开始实行的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包括皇帝征召和公府、州郡征召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官府征召称

B陛下原指站在宫殿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C四夷是古时华夏族(汉族别称)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分别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D离宫是指在国都之外为皇帝修建的永久性居住的宫殿,皇帝一般会在固定的时间去居住。也泛指皇帝出巡时的住所。

23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贡禹为臣忠诚,心忧国事。他建言元帝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乱的礼制,恢复古代的教化,元帝欣赏他的忠诚并提拔了他。

B贡禹精通经义,品行端正。元帝称赞他有伯夷的廉洁,有史鱼的刚直,认为他是当时世上少有的高尚贤良的人,值得亲近。

C贡禹年事虽高,仍被重用。元帝拒绝了他告老还乡的请求,反而任命他为长信少府,后又让他担任御史大夫,使他位列三公。

D贡禹反对奢侈,为民请命。皇帝多次听从他的建议,延后了口钱起征的年龄,减少了诸侯王庙的卫兵,罢除了郡国的宗庙。

23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帝初即位,征禹为谏大夫,数虚己问以政事。是时年岁不登,郡国多困。

(2)今未得久闻生之奇论也,而云欲退,意岂有所恨与?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5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龚胜字君宾,楚人也,少好学明经,著名节,为郡吏。州举茂才,为重泉令,病去官。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荐胜,哀帝自为定陶王固已闻其名,征为谏大夫。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制度泰奢,刑罚泰深,赋敛泰重,宜以俭约先下。为大夫二岁,丞相习直,光禄大夫,守右扶风。数月,上知胜非拨烦吏,乃复还胜光禄大夫。胜言董贤乱制度,由是逆上指。

后岁余,丞相王嘉上书荐故廷尉梁相等,尚书劾奏嘉言事恣意,迷国罔上,不道。下将军中朝者议,左将军公孙禄等十四人皆以为嘉应迷国不道法。胜独书议曰: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日暮议者罢。明旦复会,左将军禄问胜:君议亡所据,今奏当上,宜何从?胜曰:将军以胜议不可者,通劾之。博士夏侯常见胜应禄不和,起至胜前谓曰:宜如奏所言。胜以手推常曰:去!

后数日,复会议可复孝惠、孝景庙不,议者皆曰宜复。胜曰:当如礼。常复谓胜:礼有变。胜疾言曰:去!是时之变。常恚,谓胜曰: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

莽既篡国,遣五威将帅行天下风俗,将帅亲奉羊、酒存问胜。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即拜。使者欲令胜起迎,久立门外,胜称病笃,辄推不受。曰: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

(选自《汉书·列传第四十二》,有删改)

23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

B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

C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

D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

240下列对文中加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汉代设置这一科,为儒生进入仕途提供了渠道。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茂才:秀才。西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茂才

C迁、徙: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官职。左迁,指降低官职,也说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右迁,指升任官职。徙,指一般的官职调动。

D印绶: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

24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龚胜好学通经,名重一时。年轻时被举荐为秀才,后又被何武、阎崇推荐,连哀帝对他也早已闻名;王莽篡位后也多次召他为官。

B龚胜为官刚正,敢于直言进谏。他关心民生,担任谏官时多次上书批评时弊,提倡俭约,揭露权臣董贤扰乱朝纲,因此得罪皇帝。

C龚胜敢于坚持己见,不愿随波逐流。在讨论王嘉误国乱法及是否恢复孝惠、孝景祠庙问题时,他表达不同意见,甚至与人发生争执。

D龚胜忠于汉朝,坚决不事二主。王莽篡汉后,他屡次称病,拒不接受新朝授予的高官, 最终绝食而亡,以死明志,令人感佩。

242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

2)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

人物传记类 容易 组卷次数: 0
59.

阅读《苏武传》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初,武与 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 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 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死。来时,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 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24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赐钱二百万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B惶恐饮药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C父死。无所恨    何以汝为见

D泣下霑衿          衡因上书陈事

244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以君主既然不义。臣则不必尽忠为由劝降。苏武则以君臣之义高于一切拒降。

B面对李陵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苏武始终不为所动。表现出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C李陵有感于苏武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而泣下霑襟。可见其尚存羞恶。

D选段通过李陵与苏武的对比。及李陵劝降前后表现的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丰满。

245将选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6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歆字子骏,少以通诗书能属文召,见成帝,待诏宦者署。河平中,受诏与父向领校秘书,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哀帝初即位,大司马王莽举歆宗室有材行,为侍中太中大夫,迁奉车光禄大夫,贵幸。复领五经,卒父前业。歆乃集六艺群书,种别为七略。歆及向始皆治易。宣帝时,诏向受谷梁春秋。十余年,大明习。及歆校秘书,见古文春秋左氏传,歆大好之。时丞相史尹咸以能治左氏,与歆共校经传。歆略从成及丞相翟方进受,质问大义。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歆湛靖有谋,父子俱好古,博见强志,过绝于人。歆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歆数以难向,向不能非间也,然犹自持其谷梁义。哀帝令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博士或不肯置对,歆因移书太常博士,责让之。曰:今圣上闵文学错乱故下明诏试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衔命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今则不然深闭固距而不肯试欲以杜塞余道非所望士君子也其言甚切,诸儒皆怨恨。是时,名儒光禄大夫龚胜以歆移书,上疏深自罪责,愿乞骸骨罢。及儒者师丹为大司空,亦大怒,奏歆改乱旧章,非毁先帝所立。上曰:歆欲广道术,亦何以为非毁哉?歆由是忤执政大臣,为众儒所讪,惧诛,求出补吏。为河内太守,以宗室不宜典三河,徙守五原,后复转在涿郡,历三郡守。数年,以病免官,起家复为安定属国都尉。

(节选自《汉书·楚元王传》)

24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圣上闵文学错乱/故下明诏/试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衔命/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今则不然/深闭固距/而不肯试/欲以杜塞/余道非所望士君子也/

B今圣上闵文学错乱/故下明诏/试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衔命/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今则不然/深闭固距而不肯/试欲以杜塞余道/非所望士君子也/

C今圣上闵文学错乱/故下明诏/试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衔命/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今则不然/深闭固距/而不肯试/欲以杜塞余道/非所望士君子也/

D今圣上闵文学错乱/故下明诏/试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衔命/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今则不然/深闭固距/而不肯试/欲以杜塞/余道非所望士君子也/

247下列各组句子中,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诏,汉代以才技征召士人,使之随时听候诏令,优异者待诏于宦者署,以备顾问。

B六艺,六种儒家经书的统称,此与《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意思相同。

C谷梁,注解《春秋》的典籍,与公羊、左氏合称春秋三传,问世最早,汉时受到推崇。

D乞骸骨,简作乞骸,使骸骨得以归葬于故乡,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

24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歆学识渊博,才能卓然。他通《诗》《书》,贯六艺,精数术,撰《七略》,校经传,被成、哀二帝器重。

B刘歆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研究《左传》时,他师从尹咸及丞相翟方进,并引用传文解释经典,独辟蹊径。

C刘歆治学严谨,坚持己见。他认为左氏比谷梁、公羊更能接近孑L子的意旨,连父亲也不能把观点强加于他。

D刘歆直言遭祸,图身自保。他因言辞得罪师丹等人请求离开朝廷,任河内太守时,又请求徙守五原以避祸。

24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诸博士或不肯置对,歆因移书太常博士,责让之。

(2)歆由是忤执政大臣,为众儒所讪,惧诛,求出补吏。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6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陈威为御史中丞,漏泄省中语下狱。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咸掠治困笃,博诈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博出狱,又变姓名,为咸验治数百,卒免咸死罪。威得论出,而博此显名。

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官寺尽满。从事白请留此县录见诸自言者,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博心知之,告外趣驾。既白驾办,博出就车见自言者,使从事明敕告吏民: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欲言二千石墨绶长吏者,使者行部还,诣治所。其民为吏所冤,及言盗贼辞讼事,各使属其部从事。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博杀此吏,州郡畏博威严。

迁琅邪太守。齐郡舒缓养名,博新视事,右曹掾吏皆移病卧。博问其故,对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博奋髯抵几曰:观齐几欲以此为俗邪?乃召见诸曹史书佐及县大吏,选视可用者,出教置之。皆斥罢诸病吏,白巾出府门。郡中大惊。文学儒吏时有奏记称说云云,博见谓曰:如太守汉吏,奉三尺律令以从事耳,亡奈生所言圣人道何也!且持此道归,尧、舜君出,为陈说之。其折逆人如此。视事数年,大改其俗。

迁廷尉,职决疑,当谳平天下狱。博恐为官属所诬,视事,召见正监典法掾吏,谓曰:廷尉本起于武吏,不通法律,幸有众贤,亦何忧!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掾吏试与正监共撰前世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持以问廷尉,得为诸君覆意之。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博皆召掾吏,并坐而问,为平处其轻重,十中八九。官属咸服博之疏略,材过人也。每迁徙易官,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节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有删节)

(注)二千石:指郡太守。移:旧时公文的一种。谳(yàn):审判定罪

25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漏泄省中语下狱          坐:因为……而获罪

B吏民数百人遮道自        言:对……

C博新视事                  视事:任职

D决疑                  典:掌管

25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博诈医入狱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B而博此显名                     斧斤时入山林

C从事白请留此县录见诸自言者     吾今报府

D选视可用者                     所与

25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朱博办事奇谲的一组是(   

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    ②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

博本武吏,不更文法                ④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

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皆斥罢诸病吏,白巾出府门。

视事数年,大改其俗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25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

B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

C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

D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

25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博性格开朗、喜爱交游。尽管家境贫苦,但是他刚直仗义,因此能和一些公卿子弟相识相知,并在关键时刻以他的智谋舍身救人。

B朱博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有个狡猾的官员趁他巡视部属时煽动几百人拦道投诉,他先解散了投诉者,判处如神;后慢慢查问,斩杀了组织者。

C朱博打击陋习毫不客气。刚到琅邪太守任上,就免去了一批故意装病作态的官员。几年时间使琅邪的陋习有了很大的改变。

D朱博处事干练。升迁为廷尉,和正监、掾吏一同重新判断过去难以决断的几十个案件,为其中的八九件翻案,属吏都佩服他。

25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

2)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

3)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62.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勃,沛人。其先卷人也,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以吹箫给丧事。高祖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赐食邑怀德。以将军从高祖击燕王臧荼,赐爵列侯,剖符世世不绝,食绛八千二百八十户。以将军从高帝击韩王信于代,为太尉,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从高帝得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二千各三人;别破军二,下城三,定郡五、县七十九,得丞相、大将各一人。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责之:趣为我语。其椎少文如此。 勃既定燕而归,高帝已崩矣,以列侯事惠帝,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以勃为太尉。十年,高后崩。迎立代王,是为孝文皇帝。

文帝即位,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邑万户。居十余月,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厌之,则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岁余,陈丞相平卒,上复用勃为相。十余月,上曰:前日吾召列侯就国,或颇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乃免相就国。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 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初,勃之益封,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勃狱辞,乃谢曰:吏方脸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勃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安知狱吏之贵也!勃复就国,孝文十一年曰武侯。

(摘编自《汉书·卷四十》)

25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

B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以公主为证/

C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

D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

25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古代指升官。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表示升官的词语还有擢、拜、除、署等。

B石,古代的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也是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C薨,指诸侯死。古人讳言以专称代替,天子死叫崩,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

D谥,是中国古代帝王或高官死后,朝廷根据其平生功过给予的褒贬称号,如”“

25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勃出身贫寒,生活艰辛。他祖先是卷人,后迁徙到沛,以编织竹器为生,常在别人家的丧事上吹箫以养家糊口。

B周勃南征北战,军功赫赫。他追随刘邦起兵反秦,入关灭秦,还定三秦,先后平定燕王、韩王等叛乱,所向披靡。

C周勃墓木讷刚强,质朴敦厚。他不喜欢文辞,召见儒生说客时不行主宾之礼,说话直白,汉高祖据此认为可以把大事托付给他。

D周柏位高权重,仕途顺利。他以军功受封绛侯,历任太尉、右丞相,深受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等多位皇帝的倚重。

25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前日吾召列侯就国,或颇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

2)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6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两吏挟持。望之独不肯听,自引出阁。光闻之,告吏勿持。望之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令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于是光独不除用望之。三岁间,仲翁至光禄大夫,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仲翁谓望之曰:不肯录录,反抱关为?”望之曰:各从其志。地节三年夏,京师雨雹,望之因是上疏,口陈灾异之意,以为:今陛下思政求贤,然而善祥未臻,是大臣任政,一姓擅势之所致也。唯明主躬万机,举贤材,与参政谋,令公卿大臣朝见奏事。如是则奸邪塞,私权废矣。天子拜望之为谒者。时上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所白处奏皆可。宣帝察望之经明持重,论议有余,材任宰相,欲详试其政事,以为左冯翊。后为太傅。及宣帝寝疾,选大臣可属者,拜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受遗诏辅政。中书令弘恭、石显久典枢机,与车骑将军史高为表里,论议常独持故事,不从望之等。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数荐名儒茂才以备谏官。恭、显告望之等谋欲罢车骑将军状,欲以专擅权势。望之对曰:外戚在位多奢淫,欲以匡正国家,非为邪也。后数月,天子方倚欲以为丞相,会望之子仍上书讼望之前事,事下有司,复奏:望之前所坐明白,无谮诉者。而教子上书,失大臣体,不敬,请逮捕。弘恭、石显等知望之素高节,不诎辱,因令太常急发执金吾车骑驰围其第。望之仰天叹曰: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竟饮鸩自杀。天子闻之惊,为之涕泣,哀恸左右。

(节选自《汉书·萧望之传第四十八》,有删改)

注:露索:露出身体被人搜查。

260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望之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

B望之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

C望之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

D望之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

26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诗》为汉代传习的《诗经》四家诗之一,另外三家分别是《鲁诗》《韩诗》《毛诗》。

B射策是汉代选土之法,主试者将问题写在策上,受试人选取作答。中甲科者可为郎中。

C左冯翊,既是官名,也是管辖的政区名,汉代与京兆尹、右扶风一起合称为三辅

D茂才在文中的含义与科举考试时的秀才相同,都指优秀人才,明清则用来称呼举人。

26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望之心直口快,反受霍光冷遇。他被丙吉推荐给大将军霍光,但不肯接受脱衣搜身的规矩并批评霍光未能礼贤下士,故不为霍光看重。

B萧望之直言进谏,获得皇帝重用。趁有天灾异象,他向宣帝建议举用贤才参与政事,废除一姓专权;宣帝多次听取他的意见并逐步重用他。

C萧望之受诏辅政,做事高瞻远瞩。他在宣帝病重时辅佐朝政,认为中书地位极为重要,多次推荐人才做谏官,希望制约中书把政的局面。

D萧望之不善计谋,被逼自杀身亡。弘恭、石显诬告他专权揽政,后又诬陷他儿子对朝廷不敬;他不愿受辱偷生,就喝毒酒自杀以示清白。

26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上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

(2)及宣帝寝疾,选大臣可属者,拜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受遗诏辅政。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6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楚元王交,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汉六年,立交为楚王。既至楚,以穆、白、申为中大夫。高后时,浮丘伯在长安,元王遣子郢客与申公俱卒业。元王好诗,诸子皆读诗。文帝时,申公始为诗传,元王亦次之诗传。元王,郢客嗣,是为夷王。薨,子戊嗣。景帝即位,封元王宠子富为休侯。

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常为设醴。及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称疾卧。申、白强起之曰:独不念先王之德与?今王一旦失小礼,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申,白独留。

王戊稍淫暴,为薄太后服私奸,削东海、薛郡,乃与吴通谋。二人谏,不听;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于市。休侯使人谏,王曰: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惧,乃与母太夫人奔京。景帝三年,戊起兵应吴反。汉绝吴楚粮道,吴王走,戊自杀。

既平吴楚,富等皆坐免侯,后闻其数谏,乃更封为红侯。富子辟彊,亦好读诗,清静少欲,辟彊子德,修黄老术,有智略。昭帝时,杂案上官氏、盖主事。德常持老子知足之计。妻死,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取,畏盛满也。盖长公主孙谭遮德自言,德数责以公主起居无状,侍御史以为光望不受女,承指劾德诽谤诏狱,免为庶人,光闻而恨之,复白召德。岁余,与立宣帝。

宣帝五凤元年,德子向坐铸伪黄金,当伏法,德上书讼罪。会薨,大鸿胪奏德失大臣体,不宜赐谥置嗣。曰:赐谥缪侯,为置嗣。

(节选自《汉书·楚元王传》)

26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B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 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C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D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26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字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如岳飞字鹏举,王绩字无功;古代对人称字,表尊重。

B薨,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去世;中国古代等级森严,阶层不同,死的说法各异: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C黄老,黄帝和老子,传说为黄老之学的创始人;黄老之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各家观点,融汇而成的学说体系,又称黄老思想。

D制,是圣旨的一种,内容与当朝典章制度有关;圣旨因不同的内容而采用不同的名称,主要有诏曰、制曰、敕曰三种。

26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元王不仅本人好书,学《诗》并为之作注,还注重文化传家,送儿子刘郢客去自己老师那里完成《诗》的学习,其后代有很多读书人。

B刘富受父亲影响,也学习《诗》;楚元王宠爱他,估计也与此有关。他的后代受老子思想影响较大,清静少欲,知足畏满,但刘向是例外。

C刘德曾与其他官员共同掌管盖长公主一案,公主的孙子在路上拦住刘德,为自己的祖母申辩,刘德则反复责备公主,说她生活起居不成体统。

D穆生是楚元王的同学,曾作楚中大夫,他受到元王和刘戊的优待,后来刘戊取消了这一优待,穆生接受不了,先称病不出,后来干脆离开。

26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休侯使人谏,王曰: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

(2)德妻死,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取,畏盛满也。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学《》,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丞不以时谒,客怒缚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

数年,宣帝即位,征相入为大司农,迁御史大夫。四岁,大将军霍光薨,上思其功德,以其子禹为右将军,兄子乐平侯山复领尚书事。相因平恩侯许伯奏封事,言:今光死,子复为大将军,兄子秉枢机,昆弟诸婿据权势,在兵官。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迢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又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相复因许伯白,去副封以防雍蔽。宣帝善之,诏相给事中,皆从其议。霍氏杀许后之谋始得上闻。乃罢其三侯,令就第,亲属皆出补吏。于是韦贤以老病免,相遂代为丞相,封高平侯,食邑八百户。及霍氏怨相,又惮之,谋矫太后诏,先召斩丞相,然后废天子。事发觉,伏诛。宣帝始亲万机,厉精为治,练群臣,核名实,而相总领众职,甚称上意。相好观汉故事及便宜章奏,以为古今异制,方今务在奉行故事而已。数条汉兴已来国家便宜行事,及贤臣贾谊、晁错、董仲舒等所言,奏请施行之。

相救橡史案事郡国及休告从家还至府,辄白四方异闻,或有逆贼风雨灾变,郡不上,相辄奏言之。时,丙吉为御史大夫,同心辅政,上皆重之。相为人严毅,不如吉宽。视事九岁,神爵三年薨,谥曰宪侯。子弘嗣,甘露中有罪削爵为关内侯。

(摘编自《汉书·魏相传》)

26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B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C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D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269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书名,即《周易》的简称,也称《易经》。中国儒家经典之一,分《经》、《传》两部分。《经》据传为周文王所作。

B对策,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时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答策出色者,可以评为状元高第

C传,这里指驿站;驿舍,类似于现在的旅店或宾馆。《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舍相如广成传舍的传,也是这个意思。

D视事,多指官员到任开始处理政事,也可理解为办公。《张衡传》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中的视事意思与此相同。

27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霍光死了之后,汉宣帝想让霍光的儿子和侄子担任重要的官职。魏相通过许伯上书表示反对,也因此得罪了霍氏家族。

B先前给皇帝写上书的要写两份,有关官员可以决定是否把奏疏报上去,这样皇帝就有可能受到蒙蔽。魏相反对这种做法。

C霍光的后代忌恨魏相,借助皇后的支持想要发动政变,要斩杀丞相,然后废掉皇帝。结果这件事情败露了,霍氏也得到了惩罚。

D魏相命令掾史要把各地的奇闻怪事以及如果有贼寇反叛和自然灾害变故都报上来,郡守不上报,魏相总是向皇帝上奏说明情况。

27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宣帝始亲万机,厉精为治,练群臣,核名实。

2)相好观汉故事及便宜章奏,以为古今异制,方今务在奉行故事而已。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6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之孙也。明经学,年未二十,为议郎。光禄勋匡衡举光方正,为谏大夫。坐议有不合,左迁虹长。成帝初即位,举为博士,数使录冤狱,行风俗,振赡流民,奉使称旨,由是知名天下。为上所亲信,转为尚书令。凡典枢机十余年,守法度,修故事。上有所问,据经法以心所安而对,不希指苟合;如或不从,不敢强谏争,以是久而安。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光久典尚书,练法令,号称详平。时定陵侯淳于长坐大逆诛,其小妾以长事未发觉时弃去,已更嫁。用长事发,丞相方进以为:令,犯法者各以法时律令论之,明有所讫也。长犯大逆时,其妾为长妻,已有当坐之罪,与身犯法无异。后乃弃去,于法无以解。请论。光以为:"大逆无道,父母妻子皆弃市,欲惩后犯法者也。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长未自知当坐大逆之法,而弃去其妾,已更嫁,义已绝,而欲以为长妻论杀之,名不正,不当坐。有诏光议是。后为丞相。哀帝初即位,躬行俭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褒赏大臣,益光千户。时,傅太后居北宫,北宫有复道通未央宫,傅太后从复道朝夕至帝所,求欲称尊号,贵宠其亲属,使上不得直道行。顷之,太后从弟子傅迁在左右尤倾邪,上免官遣归故郡。傅太后怒,上不得已复留迁。光奏言:诏书侍中驸马迁巧佞无义,国之贼也,免归故郡。复有诏止。天下疑惑,无所取信,亏损圣德,诚不小愆。臣请归迁故郡,以销奸党。卒不得遣,复为侍中,光尘罢归。元始五年薨,年七十,谥曰简烈侯。

(节选自《汉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

272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

B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

C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

D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

27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学,注解经书之学,其中指《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

B举、拜,都指授予官职,和《张衡传》中举孝廉不行一句中的意思一致。

C大逆,封建时代称危害君父、宗庙、宫阙等严重罪行,犯此重罪者当处以极刑。

D封,指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文中指皇帝赏赐给孔光千户封邑。

27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光博学多才,名声传遍朝野。他是孔子后裔,年未二十就精通经学;任博士时,受命审查冤狱、整治风俗、赈济灾民,所做之事符合旨意,由此知名天下

B孔光公正执法,反对诛杀小妾。淳于长犯罪被诛,丞相认为其已改嫁的妾应被株连问罪,但孔光反对,认为杀掉小妾名义不正。他的观点被皇上认为是正确的。

C孔光公正不阿,进言遣送傅迁。皇上将傅迁免去官职遣归故郡,后迫于傅太后之怒又留用傅迁。孔光认为这样做纵容太后,有损圣德,请求依然遣归傅迁。

D孔光经历数代,宦海数次浮沉。他从议郎一职步入仕途,担任谏大夫时被贬为虹县县令;汉成帝时任尚书令、丞相等职;汉哀帝时因进言被免去官职,回到故里。

27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上所亲信,转为尚书令。凡典枢机十余年,守法度,修故事。

2)躬行俭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6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遗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元鼎中,博士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还,奏事,徙为太常丞。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颛之可 也。汤以致其法,不能诎其义,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偃穷诎,服罪当死。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 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 复传还。弃繻而去。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繙生也。军行郡国,所见便宜以闻。还奏事,上甚说。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 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石前行。驾下不匀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 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诏问画吉凶之状,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 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 内属。天子大说,赐南越大臣印绶,一用汉法,以新改其俗,令使者留填抚之。越相吕嘉不欲内属, 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终军列传》)

[注]繻: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

27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好学/以辩博能属丈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土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 见军

B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 召见军

C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

D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 /见军

27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矫制,指假托帝王的命令,出于歹意假托帝王命令行事者才会获罪。

B《春秋》,我国儒家经典著作,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C匈奴,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游牧民族,其最高首领被称作单于

D和亲,指与敌议和,用婚姻关系来维护双方的友好关系。

27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军受命审问徐偃,令其服罪。徐偃独断专行,对张汤的弹劾还巧言狡辩,终军受命审 理此案,驳斥了徐偃,使徐偃理屈词穷,接受法律的审判。

B终军前往京城谒见,踌躇满志。终军去京城谒见博士,过关时拒绝接受凭证,认为自己 不需凭它作回来的凭证,最终终军被任命为谒者,奉使巡视郡国。

C终军力争出使匈奴,欲建功业。当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表示,自己过去没有什么功劳,现在愿意出使匈奴,当好使者的助手,此事得到了皇帝的同意。

D终军请缨前往南越,为国捐躯。终军争取到出使南越的任务,成功地说服了南越王归 附,结果因为南越发生了内乱,二十多岁的终军为国捐躯。

27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2)军行郡国,所见便宜以闻。还奏事,上甚说。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6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所至皆交结豪杰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邓禹及诸将多知之,数相荐举,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即拜汉大将军,持节北发十郡突骑。幽州牧苗曾闻之,阴勒兵,敕诸郡不肯应调。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收曾斩之,而夺其军。北州震骇,城邑莫不望风弭从。及河北平,汉与诸将奉图书,上尊号。光武即位,拜为大司马。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刘永将周建别招聚收集得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襄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贼众虽多,皆动掠群盗。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明年,鬲县五姓共遂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每当出师,朝受诏,夕即引道,初无办严之日。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天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二十年,汉病笃。及,赐谥曰忠侯。送葬如大将军霍光故事。

《后汉书·吴汉传》

280下列对文中画皮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所至皆交结豪杰/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B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所至皆交结豪杰/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C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所至皆交结豪杰/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D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所至皆交结豪杰/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28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亭长是基层官吏,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

B光武是西汉王朝建立者刘秀的谥号,他结束军阀混战局面,定都洛阳,励精图治,史称光武中兴

C移檄指发布檄文,檄是古代官方文书,多作征召、晓谕、声讨等使用,插上羽毛传递紧急军情叫羽檄

D薨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天子死曰崩,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28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汉临危不惧,振奋将士意志。他与周建的军队交战伤了膝部,为消除恐慌,他裹好膝伤,杀牛犒劳士卒,勉励部下建功封侯,最后打败周建。

B吴汉沉着冷静,不战而能平叛。鬲县五姓反叛,共同驱逐守县官吏,他禁止诸将进攻,命人逮捕守县官吏,派人到城中道歉,五姓就相率归降。

C吴汉忠于职守,得到皇帝信任。征伐时,皇帝没有安定下来,他就不休息,他主管军事,勤于修理兵器,皇帝给他很高评价,他去世后,葬礼隆重。

D吴汉不贪私利,严格管束家人。他外出打仗时,妻儿在家购买田业。他认为军队供养不足,不应多买田宅,因此责备他们,把田宅分给了百姓。

28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幽州牧苗曾闻之,阴勒兵,敕诸郡不肯应调。

2)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6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先生生于元季,蚤蕴伊吕之志。遭时变更,命世之才,沉于下僚;浩然之气,阨于不用。因著书立言,以俟知者。其经济之大,则垂诸《郁离子》;其诗文之盛,则播为《覆瓿集》。风流文彩英余,阳春白雪雅调,则发泄于长短句也。或愤其言之不听或郁乎志之弗舒感四时景物托风月情怀皆所以写其忧世拯民之心。故名之曰《写情集》,厘为四卷。呜呼!千载之前,千载之后,英迈挺卓,能几人哉?

(节选自叶蕃《<写情集>序》,有删减)

284给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85文中的先生是_______(姓名),被封为_______

286根据材料,概括《写情集》的特点。

散文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7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傅介子,北地人也,以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语在《西域传》。至元凤中,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因诏令责楼兰、龟兹国。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还奏事,诏拜介子为中郎,迁平乐监。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验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该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来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遂持王首还诣,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上乃下诏曰:楼兰王安归尝为匈奴间,候遮汉使者,发兵杀略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辈,及安息、大宛使,盗取节印献物,甚逆天理。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众。其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选自《汉书傅介子传》)

287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

B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

C介子至龟兹/复责其主/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

D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

28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楼兰,西域古国名,曾经为丝绸之路发源之地,现在只剩下古代遗迹。

B元凤,汉昭帝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社会皇帝在位时用以纪年的一种名号。

C中郎,是一种官名,为近侍之官。常称中郎将,亦通称中郎,属郎中令。

D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鐐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如宫阙

28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介子主动请缨。他认为龟兹和楼兰国杀害汉朝使者,有损大汉的威严,故在元凤年间以骏马监的身份主动请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

B傅介子善于辞令。到了楼兰,他根据已存在的具体事实,严厉指责楼兰教唆匈奴去拦截和杀害汉朝使者,结果楼兰王只好谢罪,表示顺服。

C傅介子忠于朝廷。路过龟兹时,他发现龟兹王对身边的人毫无防范心理,于是请求前往刺杀,以此举展示国威,也表现他对朝廷忠心。

D傅介子有智有勇。他依次策划了秘密会谈、设计诱惑和实施刺杀三个阶段的行动,楼兰刺杀全过程表现了他的智慧与胆识。

29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

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7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邹阳,齐人也。汉兴,诸侯王皆自治民聘贤。吴王濞招致四方游,阳与吴严忌、枚乘等俱仕吴,皆以文辩著名。久之,吴王以太子事怨望,称疾不朝,阴有邪谋,阳奏书谏。为其事尚隐,恶指斥言,故先引秦为谕,然后乃致其意。吴王不内其言。是时,景帝少弟梁孝王贵盛,亦待士。于是邹阳、枚乘、严忌知吴不可说,皆去之梁,从孝王游。阳为人有智略,惋慨不苟合,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间。胜等疾阳,恶之孝王。孝王怒,下阳吏,将杀之。阳客游以谗见禽,恐死而负累,乃从狱中上书。书奏孝王,孝王立出之,卒为上客。初,胜、诡欲使王求为汉嗣,王又尝上书,愿赐容车之地径至长乐宫,自使梁国士众筑作甬道朝太后。袁盎等皆以为不可。天子不许。梁王怒,令人刺杀盎。上疑梁杀之,使者冠盖相望责梁王。梁王始与胜、诡有谋,阳争以为不可,故见谗。枚先生、严夫子皆不敢谏。及梁事败,胜、诡死,孝王恐诛,乃思阳言,深辞谢之,赍以千,令求方略解罪于上者。阳素知齐人王先生,年八十余,多奇计,即往见,语以其事。王先生辞以难哉,而欲阳之长安见王美人之兄王长君。阳辞去,径至长安,因客见王长君。留数日,乘间而言曰:窃闻长君弟得幸后宫,而长君行迹多不循道理者。今袁盎事即穷竟,梁王恐诛。如此,则太后怫郁泣血,无所发怒,切齿侧目于贵臣矣。臣恐长君危于累卵,窃为足下忧之。诚能精为上言之,得毋竟梁事,长君必固自结于太后。太后厚德长君入于骨髓而长君之弟幸于两宫金城之固也又有存亡继绝之功德布天下名施无穷愿长君深自计之长君曰:。诺。乘间入而言之。及韩安国亦见长公主,事果得不治。

(节选自《汉书·邹阳传》,有删改)

29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后厚德/长君入于骨髓/而长君之弟幸于两宫/金城之固也/又有存亡继绝之/功德布天下/名施无穷/愿长君深白计之/

B太后厚德长君/入于骨髓/而长君之弟幸于两宫/金城之固也/又有存亡继绝之功/德布天下/名施无穷/愿长君深白计之/

C太后厚德长君/入于骨髓/而长君之弟幸/于两宫金城之固也/又有存亡继绝之功德/布天下/名施无穷/愿长君深白计之/

D太后厚德/长君入于骨髓/而长君之弟幸于两官/金城之固也/又有存亡继绝之功德/布天下名/施无穷/愿长君深白计之/

29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

B长乐宫,西汉时期的宫殿,位于汉长安城南隅,总面积达六平方公里,相当于汉长安城的六分之一。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居于此宫,惠帝以后汉帝居未央官。

C金,货币单位。周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一镒为一金,两汉以黄金一斤为一金,汉以后以银一两为一金;金在古代还用于指黄金、铜、金属,又泛指钱财。

D《汉书》,又称《前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之一,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

29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阳富有才干。他被吴王刘濞招为贤士,与严忌、枚乘在吴国为官,以能写文章,长于辩论而著名;游说天子贵臣王长君更展示了他的辩才。

B邹阳坚持原则。吴王刘濞暗中有反叛之谋,邹阳上书劝谏;梁孝王因行为不端受到天子谴责后策划阴谋,邹阳极力谏诤,而严忌等则反对他这样做。

C邹阳胸有谋略。他以秦为喻,委婉劝谏已有谋反之心的吴王,既尽了忠心,又保护了白己;他又能在王先生指点下利用王长君使梁王解困。

D邹阳为人仗义。他因遭谗言,行将为梁孝王所杀,恐怕死后留下恶名而被人唾骂,在狱中上书白辩,梁孝王致歉示谢后,他又为梁王脱困奔走。

29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为其事尚隐,恶指斥言,故先引秦为谕,然后乃致其意。

(2)窃闻长君弟得幸后宫,而长君行迹多不循道理者。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7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夏候胜字长公,为东平人。胜少孤,好学,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行传》,说灾异、善说礼服。征为博士、光禄大夫。会昭帝,昌邑王嗣立,数出。胜当乘與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王怒,谓胜为妖言,缚以属吏。吏白大将军霍光,光不举法。后十余日,光卒与张安世白太后,废昌邑王,尊立宣帝。光以为群臣奏事东宫,太后省政,宜知经术,白令胜用《尚书》授太后。迁长信少府,赐爵关内候,以与谋废立,定策安宗庙,益千户。

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于是群臣大议廷中,皆曰:“:诏书长信少府胜独日:“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公卿共难胜曰:“此诏书也。胜曰:“诏书不可用也。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意顺指。议已出口,虽死不悔。于是丞相蔡义、御史大夫田广明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及丞相长史黄霸阿纵胜,不举劾,俱下狱。

胜为人质朴守正,简易亡威仪。见时谓上为君,误相字于前,上亦以是亲信之。尝见,出道上语,上闻而让胜,胜曰陛下所言善,臣故扬之。尧言布于天下,至今见诵。臣以为可传,故传耳。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

胜复为长信少府,迁太子太博。受诏撰《尚书》《论语说》,赐黄金百斤。年九十卒官,赐冢茔,葬平陵。太后赐钱二百万,为胜素服五日,以报师傅之思,儒者以为荣。

(根据《汉书》所编,有改动)

29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

B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

C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

D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

29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城恐不可得,见欺。   徒:白白地(《廉颇蔺相如列传》)

B于是秦王不             怿:高兴、喜悦(《廉颇蔺相如列传》)

C子为父死,无所         恨:遗憾(《苏武传》)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张衡传》)

29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士,为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土,秦因之。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与现代的博士有所不同。

B崩,指天子、帝王的死。根据《礼记》记载:天子死叫诸侯死叫大夫死叫,士死叫庶人死叫不禄

C东宫,是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官东部,称东宫。后多为太子住处,亦指太子。这与中宫又可以借指皇后,是同样道理。

D诏书,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字。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君主专制国家后,改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

29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侯胜通晓经术。他跟随始昌学习《尚书》及《洪范五行传》;为太后讲授过《尚书》,为此在他去世之后,太后还为他穿了五天的孝服。

B夏侯胜直言敢谏。宣帝即位后想褒扬汉武帝的功业,群臣附和,唯独夏侯胜坚决反对,认为不宜为武帝立庙,他因此受到弹劾而下狱。

C夏候胜生性直率。因私自传播皇上的话受到责备时,他援引尧帝之言传布天下之例,坚持辩称自己并没有做错。他在朝中素有直声,也深得宣帝信任。

D夏候胜仕途坎坷。他开始被征召为博士和光禄大夫,又曾两次升任长信少府,后因被弹劾下狱而去职,最后升为太子太傅。

29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胜当乘舆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

(2)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议已出口,虽死不悔。

(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苏武传》)

(4)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7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朔初来,上书曰: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赉,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

久之,朔给驺侏儒,曰: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侏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过,叩头请罪。居有顷,闻上过,侏儒皆号泣顿首。上问:何为?对曰:东方朔言上欲尽诛臣等。上知朔多端,召问朔:何恐侏儒为?对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侏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侏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

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朔自赞曰:臣尝受《》,请射之。乃别著布卦而对曰:是非守宫即蜥蜴。上曰:善。赐帛十匹。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时有幸倡郭舍人,曰:朔狂,幸中耳,非至数也。臣愿令朔复射。舍人所问,朔应声辄对,变诈锋出,莫能穷者,左右大惊。上以朔为常侍郎,遂得爱幸。

时天下侈靡趋末,百姓多离农亩。上从容问朔:吾欲化民,岂有道乎?朔对曰:愿近述孝文皇帝之时,当世耆老皆闻见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足履革舄,以韦带剑,莞蒲为席,兵木无刃,衣缊无文,集上书囊以为殿惟;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于是天下望风成俗,昭然化之。今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凤阙,右神明,号称千门万户;木土衣绮绣,宫人簪玳瑁,设戏车,教驰逐,饰文采,丛珍怪,作徘优,舞郑女。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陛下诚能用臣朔之计,推甲乙之帐燔之于四通之衢,却走马示不复用,则尧舜之隆宜可与比治矣。愿陛下留意察之。

朔虽谈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自公卿在位,朔皆敖弄,无所为屈。

(选自《汉书·东方朔传》,有删改)

30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B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C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D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30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车,最早为汉代官署名,是卫尉的下属机构。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也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B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行礼时,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

C射覆,是古代雅士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玩乐方式。是猜度之意,是覆盖之意。覆者用瓯、盂、盒子等器覆盖某一物件,射者通过占筮等途径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

D《易》,相传为老子所著,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30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方朔大胆自荐。他认为自己才貌俱佳,且勇敢、敏捷、廉洁、守信义,足以成为天子的大臣。武帝读了他的自荐,很赞赏他。

B东方朔机智敏捷,能言善辩。在不得宠幸之时,他故意吓唬几个宫中管理马圈的侏儒,得以接近武帝并获得亲近和赏识,被授予常侍郎的官职。

C东方朔聪明过人,精通占卜之术。武帝曾让人射覆,东方朔多次准确猜出所覆之物,武帝赐帛嘉奖。受武帝宠幸的倡优郭舍人挑战,但他终究无法难住东方朔。

D东方朔善于劝谏。他以孝文皇帝生活俭朴、崇尚高尚的道德和仁义为例,劝武帝舍弃奢侈,以此教化百姓,就能建立与尧舜盛世相媲美的功业。

30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

2)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7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之孙也。明经学,年未二十,为议郎。光禄勋匡衡举光方正,为谏大夫。坐议有不合,左迁虹长。成帝初即位,举为博士,数使录冤狱,行风俗,振赡流民,奉使称旨,由是知名天下。为上所亲信,转为尚书令。凡典枢机十余年,守法度,修故事。上有所问,据经法以心所安而对,不希指苟合;如或不从,不敢强谏争,以是久而安。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光久典尚书,练法令,号称详平。时定陵侯淳于长坐大逆诛,其小妾以长事未发觉时弃去,已更嫁。用长事发,丞相方进以为:令,犯法者各以法时律令论之,明有所讫也。长犯大逆时,其妾为长妻,已有当坐之罪,与身犯法无异。后乃弃去,于法无以解。请论。光以为:大逆无道,父母妻子皆弃市,欲惩后犯法者也。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长未自知当坐大逆之法,而弃去其妾,已更嫁,义已绝,而欲以为长妻论杀之,名不正,不当坐。有诏光议是。后为丞相。哀帝初即位,躬行俭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褒赏大臣,益光千户。时,傅太后居北宫,北宫有复道通未央宫,傅太后从复道朝夕至帝所,求欲称尊号,贵宠其亲属,使上不得直道行。顷之,太后从弟子傅迁在左右尤倾邪,上免官遣归故郡。傅太后怒,上不得已复留迁。光奏言:诏书侍中驸马迁巧佞无义,国之贼也,免归故郡。复有诏止。天下疑惑,无所取信,亏损圣徳,诚不小愆。臣请归迁故郡,以销奸党。卒不得遣,复为侍中。光坐罢归。元始五年薨,年七十,谥曰简烈侯。

(节选自《汉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

30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

B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

C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

D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

30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学,注解经书之学,其中指《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

B举、拜,都指授予官职,和《张衡传》中举孝廉不行一句中的意思一致。

C大逆,封建时代称危害君父、宗庙、宫阙等严重罪行,犯此重罪者当处以极刑。

D封,指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文中指皇帝赏赐给孔光千户封邑。

30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光博学多才,名声传遍朝野。他是孔子后裔,年未二十就精通经学;任博士时,受命审查冤狱、整治风俗、赈济灾民,所做之事符合旨意,由此知名天下。

B孔光公正执法,反对诛杀小妾。淳于长犯罪被诛,丞相认为其已改嫁的妾应被株连问罪,但孔光反对,认为杀掉小妾名义不正。他的观点被皇上认为是正确的。

C孔光公正不阿,进言遣送傅迁。皇上将傅迁免去官职遣归故郡,后迫于傅太后之怒又留用傅迁。孔光认为这样做纵容太后,有损圣德,请求依然遣归傅迁

D孔光经历数代,宦海数次浮沉。他从议郎一职步入仕途,担任谏大夫时被贬为虹县县令;汉成帝时任尚书令、丞相等职;汉哀帝时因进言被免去官职,回到故里。

30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上所亲信,转为尚书令。凡典枢机十余年,守法度,修故事。

2)躬行俭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7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德字路叔,修黄老术,有智略。少时数言事,召见甘泉宫,武帝谓之千里駒。昭帝初,为宗正丞,杂治刘泽诏狱。父为宗正,徙大鸿胪丞,迁太中大夫,后复为宗正,杂案上官氏、盖主事。德常持《老子》知足之计。妻死,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取,畏盛满也。盖长公主孙谭遮德自言,德数责以公主起居无状。侍御史以为光望不受女承指劾德诽谤诏狱免为庶人屏居山田。光闻而恨之,复白召德守青州刺史。岁余,复为宗正,与立宣帝,以定策赐爵关内侯。地节中,以亲行谨厚封为阳城侯。子安民为郎中右曹,宗家以德得官宿卫者二十余人。

德宽厚,好施生,每行京兆尹事,多所平反罪人。家产过百万,则以振昆弟宾客食饮,曰:富,民之怨也。

立十一年,上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而刘德武帝时治淮南狱得其书。子更生幼而读诵,以为奇,献之,言黄金可成。上令典尚方铸作事,费甚多,方不验。上乃下更生吏,吏劾更生铸伪黄金,系当死。德上书讼罪。会薨,大鸿胪奏德讼子罪,失大臣体,不宜赐谥、置嗣。制曰:赐谥缪侯,为置嗣。传至孙庆忌,复为宗正、太常。,子岑嗣,为诸曹中郎将,列校尉,至太常。薨,传子,至王莽败,乃绝。

(节选自《汉书卷三十六》,有删改)

30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侍御史以为光望不受女/承指劾德诽谤诏狱/免为庶人/屏居山田。

B侍御史以为光望不受女承/指劾德诽谤/诏狱免为庶人/屏居山田。

C侍御史以为光望不受女承/指劾德诽谤诏狱/免为庶人/屏居山田。

D侍御史以为光望不受女/承指劾德诽谤/诏狱免为庶人/屏居山田。

30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老:也称黄老学说,古代一种思想流派。,指上古的黄帝;,指春秋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黄老思想的特点是无为而治

B大鸿胪:古代官职名,掌管诸侯及少数民族事务。秦及汉初本名典客,汉景帝时改名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改为大鸿胪。

C地节:是汉宜帝的第二个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太后、皇后、皇帝的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3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德是少年英才。年少时多次谈论政事,武帝在甘泉宫召见他,称赞他是千里驹

B刘德为人谨慎,行事低调。他怕太荣盛而不敢娶大将军霍光的女儿;他担心引起民愤,所以乐善好施,广散余财。

C刘德拥立有功,福泽族人。不仅他自己被赐爵,他的儿子也做了官,因刘德而能做官的族人更是有二十多人。

D刘德为人宽厚,素有令名。可惜儿子更生蛊惑皇帝,铸造假黄金,劳民伤财被判了罪。刘德也受其连累毁了清誉。

31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产过百万,则以振昆弟宾客食饮,曰:富,民之怨也。

2)上乃下更生吏,吏劾更生铸伪黄金,系当死。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7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商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父,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慼。繇是为诸曹侍中中郎将。成帝即位,甚敬重商,徙为左将军。而帝元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颛权,行多骄僭。商论议不能平凤,凤知之,亦疏商。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蹂躏,长安中大乱。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群臣皆从凤议。左将军商独曰: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明年,商代匡衡为丞相。为人多质有威重,长八尺余,身体鸿大,容貌甚过绝人。河平四年,单于来朝。商坐未央廷中,单于前,拜谒商。商起,离席与言,单于仰视商貌,大畏之,迁延却退。初,大将军凤连昏杨肜为琅邪太守,其郡有灾害十四,已上。商部属按问,凤以晓商曰:灾异天事,非人力所为。肜素善吏,宜以为后。商不听,竟奏免肜,奏果寝不下,凤重以是怨商,阴求其短,使人上书言商闺门内事。于是左将军丹等奏: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上素重商,制曰弗治。凤固争之,于是制诏御史: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今乐昌侯商为丞相,未闻忠言嘉谋,使者收丞相印绶。商免相三日,发病欧血薨,谥曰戾侯。

(节选自《汉书·列传第五十二》,有删改)

3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B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C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D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313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薨是死亡的用语之一,天子死叫,诸侯死叫,大夫死叫,士死叫不禄

B擢指古代官员的职务变动,情况比较复杂,既指选用提拔,也指平调乃至降职。

C丞相是中央官职,位高权重,秦汉时代属于三公。历代时设时废,或改易其名。

D单于是汉代匈奴部落联盟首领的称号,后世鲜卑等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也称单于。

3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商对父尽孝,不慕钱财。他在父亲去世后守丧时非常哀痛;父亲留下的遗产他没有继承,而是分给了他的异母弟弟。

B王商头脑清醒,明辨真伪。京城传言洪水将至,人们惊慌逃跑,长安城中大乱,朝臣提议分头躲避,而王商认为是讹传。

C王商身材高大,外表威严。他身高八尺,身材魁梧,容貌英俊,所以单于在朝廷上拜见他时十分惧怕,于是马上离开。

D王商不畏权贵,不徇私情。琅邪太守杨肜治所发生灾害,权臣王凤为亲家求情,而王商不听,上奏请求罢免杨肜。

3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

2)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7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伤寒论》序

张仲景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注):重器:珍贵之宝器,此喻人的身体。憃:蠢的异体字,愚昧无知。府俞:气腑俞穴。人迎趺阳:三部诊法是诊察颈人迎、手寸口、足跌阳三个部位的脉象变化以推测病情的一种方法。

3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B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C/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D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3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巫祝,古代称事鬼神者为巫,祭主赞词者为祝;后巫祝连用指掌管占卜祭祀的人。

B建安,此处为年号纪年法,建安纪年指建安元年。除此之外,古代纪年法还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

C五行,指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即水、火、金、木、土。

D神明,指人的精神和智慧,文中指神灵,如同奉若神明”“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仲景批评当时医生察看疾病,询问病情时,时间太短暂,诊察如以管看天似的很不全面。

B文中记述张仲景的宗族人口本来很多,但从建安纪年以来,尽管谷物丰收,但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的要占十分之七。

C张仲景认为不是才学高超,见识精妙的人,是不能探求出医理的精微之处。

D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目的是激励自己及居世之士努力学习医学。

3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2)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320文中作者批评了当时哪些不良的社会风气?

散文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7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丐之。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是时,方筑朔方,公孙弘谏,以为罢敝中国。上使买臣难诎弘,语在《弘传》。后买臣坐事免,久之,召待诏。是时,东越数反覆,买臣因言: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可破灭也。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上谓买臣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买臣顿首辞谢。诏买臣到郡,治楼船,备粮食、水战具,须诏书到:军与俱进。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居岁余,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征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选自《汉书·朱买臣传》,有删改)

3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

B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

C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

D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

32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阙,宫门两侧的高台,中间有道路,台上起楼观。后借指朝廷或京城。

B顿首,指磕头,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也用为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

C上计,指地方官员在年终将户口、赋税、狱讼等编造计簿,呈送朝廷考核。

D九卿,是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秦之后九卿代指的官员一直是固定的。

3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买臣不治产业,穷且益坚。他靠砍柴卖钱来维持生计,但他喜欢读书,常在劳动中高声诵读文章,非常自信。

B朱买臣富有韬略,受到重用。他在皇上面前论说《春秋》《楚词》,被任命为中大夫。后与韩说等人一同打败东越有功,被任命为主爵都尉。

C朱买臣精于兵法,善抓战机。东越反复无常,朱买臣认为其原先盘踞之地不易被攻取,己方应抓住其南迁的战机。

D朱买臣有情有义,不念旧恶。他厚待前妻,报答故人,并不计较他们对自己的嫌弃与嘲笑,他的美德助其战胜东越。

3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

2)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7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单于庭。

陵将其步卒五千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侯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峡谷,单于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 犹有得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

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节选自《汉书李陵传》)

(注)贰师:指贰师将军李广利。上:汉武帝。

32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步兵五千人单于庭      涉:到,进入

B斩车辐而持之          徒:空

C单于其后              遮:遮盖

D犹有得归报天子者      脱:逃脱

32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B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C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D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3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为国效力。他向汉武帝提出率领五千步兵出征,分散单于的兵力,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李陵非常勇敢。面对三万强敌,毫不胆怯,杀死很多敌人。单于又召集八万骑兵,李陵愈战愈勇,匈奴难以取胜,准备撤兵。

C李陵军队死伤惨重,没有武器和匈奴继续作战,李陵在夜里率众突围,韩延年战死,四百多人逃回塞内,李陵被迫投降。

D李陵得到了司马迁的高度评价,认为可以和古代名将相比;而汉武帝则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将司马迁下狱施以腐刑。

32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陵军侯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

2)身虽陷败,然其所摧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80.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公孙贺字子叔,北地义渠人也。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

贺少为骑士,从军数有功。自武帝为太子时,贺为舍人,及武帝即位,迁至太仆。贺夫人君孺,卫皇后姊也,贺由是有宠。元光中为轻车将军,马邑。后四岁,出云中。后八岁,遂代石庆为丞相,封葛绎侯。时朝廷多事,督责大臣。自公孙弘后,丞相李蔡、严青翟、 赵周三人坐事死。石庆虽以谨得终,然被谴。

初,贺引拜为丞相,不受印绶,顿首涕泣,曰:臣本边鄙,以鞍马骑射为官,材诚不任宰相。上与左右见贺悲哀,感动下泣,曰:扶起丞相。贺不肯起,上乃起去,贺不得已拜。出,左右问其故,贺曰:主上贤明,臣不足以称,恐负重责,从是殆矣。

贺子敬声,代贺为太仆,父子并居公卿位。敬声以皇后姊子,骄奢不奉法,征和中擅用北军钱千九百万,发觉,下狱。是时,诏捕阳陵朱安世不能得,上求之急,贺自请逐捕安世以赎敬声罪。上许之。后果得安世。安世者,京师大侠也,闻贺欲以赎子,笑曰:丞相祸及宗矣。南ft之竹不足受我辞, 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安世遂从狱中上书,告敬声与阳石公主有私,及使人巫祭祠诅上,且上甘泉当 驰道埋偶人,祝诅有恶言。下有司案验贺,穷治所犯,遂父子死狱中,家族。

32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元光中为轻车将军,马邑_______  2)石庆虽以谨得终,然被谴_______

330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相同的一项。

1)父子并公卿位(  

A.居官任职    B.岁月不居    C.后来居上    D.安居乐业

2)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三人坐事死

A.比权量力    B.比肩接踵    C.无与伦比    D.比屋连甍

331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

B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

C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

D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

332把第段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下有司案验贺,穷治所犯,遂父子死狱中,家族。

333根据第段判断公孙贺不接受丞相之职的直接原因是( 

A公孙贺担心自己出生边远地,见识浅陋,不利管理国家。

B公孙贺担心自己靠军功做官,没有全面治理国家的才能。

C公孙贺担心自己像前面三位丞相一样被责罚,处危险中。

D公孙贺担心自己在英明君主的监管之下,难以施展才能。

334根据文本内容,概括公孙贺的主要品质。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8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晁错,颍川人也。错为人峭直刻深。文帝时,天下亡治《尚书》者,独闻齐有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迁博士。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错复言守边备塞,劝农力本,当世急务二事。上从其言,募民徙塞下。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文帝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縣此与错有隙。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与错议出军事,错欲令上自将兵,而身居守。会窦婴言袁盎,诏召入见,上方与错调兵食。上问盎曰;计安出?"盎对曰:愿屏左右。乃屏错。对曰: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愚计出此,唯上孰计之。乃拜盎为泰常,密装治行。后十余日,丞相青翟、中尉嘉、廷尉欧劾奏错曰:错不称胜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亡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臣请论如法。制曰:可。错殊不知。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击吴、楚叛将。还,见上,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臣窃为陛下不取也。景帝然曰:吾亦恨之!”乃拜邓公为城阳中尉。

(节选自《汉书·晁错传》)

33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B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C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D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33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

B博士,古代可以指通晓古今、能言善辩的人,也可以指学官名。

C太子,指我国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君位的人,通常住在中宫。

D景帝,汉文帝之子,继承和发展汉文帝的事业,共同开创文景之治

33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晁错不负期望。晁错被派去学习《尚书》,学成归来,向朝廷上奏报告学习情况,称道《尚书》,后被任命为太子舍人等。

B晁错忧国忧民。匈奴多次侵犯边境,晁错上书谈论兵事,又上书阐述守边备塞,鼓励农耕等主张,随后又说应该削诸侯。

C晁错曾受宠信。晁错写出了三十篇奏疏,汉文帝虽然没有采纳,然而对他的才华很是赞赏;当时,太子也称赞他的计策。

D晁错死于东市。诸多大臣上奏弹劾晁错,认为晁错应当受斩,晁错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骗上车,穿着朝服在东市被斩。

33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繇此与错有隙。

(2)错不称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亡臣子礼,大逆无道。

339晁错因何被杀?请简要概括。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8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泰山,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之书。

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夫!身亏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三代,录秦汉,上计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赞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选自《汉书·司马迁传》,有删改)

34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B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C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D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34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阳,与相对应,表示方位时,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B封,指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C《诗》指《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共三百篇,故称诗三百

D《书》指《尚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34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注重实践,四处出游考察。司马迁南游江淮,视察九疑山;北渡汶水、泗水,观察儒风,学习礼节。

B司马迁秉承父志,立誓继承祖业。太史公愤恨未能参与天子封禅大典,要求儿子继承祖业,司马迁立誓同意。

C司马迁身陷牢狱,忍辱著书立说。司马迁遭李陵之祸,受刑入狱,愤恨天子不公,奋发图强,写就史学巨著。

D司马迁治史严谨,深受后人称赞。司马迁写史不虚美不隐恶,人们称赞他有良史之才,佩服他的治史能力。

34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2)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

人物传记类 容易 组卷次数: 0
8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萧望之,东海兰陵人也。家世以田为业,至望之,好学,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先是,左将军上官桀与盖主谋杀光,光既诛桀等,后出入自备。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两吏挟持。望之独不肯听,吏牵持匈匈。光闻之,告吏勿持。望之既至前,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将以流大化,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于是光独不除用望之。及御史大夫魏相除望之为属,察廉为大行治礼丞。宣帝察望之经明持重,论议有余,材任宰相,欲详试其政事,复以为左冯翊。望之从少府出为左迁,恐有不合意,即移病。上闻之,使侍中上谕意曰:所用皆更治民以考功。望之即视事。神爵二年,遣长罗侯惠使遂公主配元贵靡。未出塞,翁归靡死,其兄子狂王背约自立。惠从塞下上书,愿留公主敦煌郡。惠至乌孙,责以负约,因立元贵靡,还迎公主。诏下公卿议,望之以为:不可乌孙持两端亡坚约其效可见前少主在乌孙四十余年恩爱不亲密边境未以安此已事之验也今少主以元贵靡不得立而还,信无负于四夷,此中国之大福也。天子从其议,征少主还。汉遂不复与结婚。为太傅,以《论语》授皇太子。宣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元帝。望之本以师傅见尊重,上即位,数宴见,言治乱,陈王事。望之选白宗室明经达学散骑谏大夫刘更生给事中,与侍中金敝并拾遗左右。四人同心谋议,劝道上以古制,多所欲匡正,上甚乡纳之。

(选自《汉书》,有删改)

:翁归靡:乌孙国王。

34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乌孙持两端/亡坚约其效/可见前少主在乌孙/四十余年恩爱/不亲密/边境未以安/此已事之验也/

B不可/乌孙持两端/亡坚约其效/可见前少主在乌孙/四十余年/恩爱不亲密/边境未以安/此已事之验也

C不可/乌孙持两端/亡坚约/其效可见/前少主在乌孙/四十余年/恩爱不亲密/边境未/以安此已事之验也/

D不可/乌孙持两端/亡坚约/其效可见/前少主在乌孙四十余年/恩爱不亲密/边境未以安/此已事之验也/

34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察廉,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荐孝顺父母、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B左迁,指贬官,降职。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序言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C移病,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D天子,古代统治者把他们的政权说成是受天命建立的,因此称国王或皇帝为天的儿子。

34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望之喜爱读书,获得赏识。他祖上世代务农,但他喜欢读书,受到人们的称赞;宣帝了解到他明晓经学,有才干,想考察他,任命他做了左冯翊。

B萧望之敢于进谏,被人记恨。霍光执掌朝政,因曾有人要谋害自己而加强防备,萧望之对霍光的一些做法看不顺眼,向霍光进言劝谏,被霍光记恨。

C萧望之反对联姻,获得采纳。汉朝公主去乌孙成亲,到了乌孙国后,乌孙国内发生内乱,皇帝召大臣商议联姻一事,萧望之反对联姻,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D萧望之尽心为国,获得信任。他与另外三人同心协力、精心谋划,用古代的制度劝勉和引导元帝,在许多方面都想有所纠正,元帝对他们非常信任。

34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

2)望之以师傅见尊重,上即位,数宴见,言治乱,陈王事。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8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翟义字文仲,少以父任为郎,年二十出为南阳都尉,宛令刘立与曲阳侯为婚,又素著名州郡,轻义年少。义行太守事,行县至宛,丞相史在传舍。立持酒肴谒相史,对饮未讫,会义亦往,外吏白都尉方至,立语言自若,须臾义至,内谒径入,立乃走。义既还,阳以他事召立,以其贼不辜,部掾吏夏恢缚立,传送邓狱。恢以宛大县,恐见篡夺,白义可因随后行县送邓。义曰:欲令都尉自送,则如勿收邪。载环宛市乃送,吏民不敢动,威震南阳。

数岁,平帝崩,王莽居摄,义心恶之,乃谓姊子上蔡陈丰曰:新都侯摄天子位,号令天下,依托周公辅成王之义,且以观望,必代汉家,其渐可见。方今宗室衰弱,外无强蕃,天下倾首服从,莫能亢捍国难。吾幸得备宰相子身守大郡父子受汉厚恩义当为国讨贼以安社稷欲举兵西诛不当摄者选宗室子孙辅而立之设令时命不成,死国可不惭于先帝。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丰话诺。

义遂与东郡都尉刘宇、严乡侯刘信等结谋。募郡中勇敢,部署将帅,立信为天子。义自号大司马柱天大将军,以东平王傅苏隆为丞相,中尉皋丹为御史大夫,移檄郡国,言莽鸩杀孝平皇帝,矫摄尊号,今天子已立,共行天罚。郡国皆震,比至山阳,众十余万。

莽闻之,大惧,抱孺子会群臣而称曰:莫成王幼,周公摄政,而管蔡挟禄父以畔,今翟义亦挟刘信而作乱,自古大圣犹惧此,况臣莽之斗筲!群臣皆曰:不遭此变,不章圣德。莽于是依《周书》作《大诰》,曰:今翟义、刘信等谋反大逆,流言惑众,欲以篡位,害我孺子,罪深于管蔡,恶甚于禽兽。

于是吏士精锐遂攻围义于圉城,破之,义与刘信弃军庸亡。至固始界中捕得义,尸磔陈都市,卒不得信。莽尽坏义第宅,污池之。发父方进及先祖冢在汝南者,烧其棺柩,夷灭三族。

(节选自《汉书·翟义传》)

34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幸得备宰相子/身守大郡父子/受汉厚恩/义当为国/讨贼以安/社稷欲举兵/西诛不当摄者/选宗室子孙辅而立之

B吾幸得备宰相子/身守大郡/父子受汉厚恩/义当为国讨贼/以安社稷/欲举兵西诛不当摄者/选宗室子孙辅而立之

C吾幸得备宰相子/身守大郡父子/受汉厚恩义/当为国讨贼/以安社稷/欲举兵西诛/不当摄者选宗室子孙/辅而立之

D吾幸得备宰相子/身守大郡/父子受汉厚恩义/当为国讨贼/以安社稷/欲举兵西诛/不当摄者选宗室子孙/辅而立之

34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舍,原为战国时贵族供门客食宿的地方,后泛指行人居住的旅舍,如广成传舍

B居摄,出自于《汉书·食货志》,指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

C孺子,可指幼儿、幼童,也可以指天子、诸侯、世卿等的继承人。文中指的是幼童。

D管蔡,周武王弟管叔鲜、蔡叔度。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蔡散布流言并起兵反叛。

35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翟义有胆有识,扬威郡内。刘立轻慢翟义,因罪被拘,夏恢担心人犯被劫,翟义却用囚车载着刘立绕宛县城示众,对南阳吏民直到了震慑作用。

B翟义洞悉形势,心忧社稷。平帝驾崩后,他对王莽号令天下、效仿周公辅佐成王之举进行分析,结合国家形势,指出其以辅佐之名行夺权之实。

C翟义忠于汉朝,起兵拥刘。他与刘字、刘信结谋起义,立刘信为天子,自称柱天大将军,传送文书,昭告郡国,号召天下诉伐篡汉自立的王莽。

D翟义兵败身亡,祸及宗族。王莽派精兵良吏在固始逮捕翟义,将其陈尸示众,毁其住宅,掘其父亲及先祖的坟墓,烧毁他们的棺柩,夷灭三族。

35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义既还,阳以他事召立,以其贼不辜,部掾吏夏恢缚立,传送邓狱。

2)设令时命不成,死国可不惭于先帝。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8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节选自《苏武传》)

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

352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B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C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D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35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辇: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如帝辇、凤辇。

B大不敬:中国古代侵犯皇帝及上级官员人身、权力及尊严的一种罪名。

C后土: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合,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神,也就是地神。

D黄门驸马:黄门,宫庭禁门,后成为官署名;黄门驸马指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35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投降匈奴的李陵不敢求武,实为有愧于心,不敢见武。他的劝降是以老朋友的身份,期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B李陵劝降采用攻心之法,先以苏武父亲和兄长之死指出汉朝的薄情,意指汉不值得效忠;再披露苏武家庭的悲剧,断绝他对妻儿家室的念想。

C对于李陵的劝降,苏武全然不为所动。称李陵为王,意在划清二人的关系,表明自己的立场,可谓绵里藏针、有礼有节。

D李陵和苏武在家和国之间做出了各自的选择,两种思想两种胸怀对比鲜明,使苏武的形象更加高大,可敬可佩。

35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人物传记类 偏难 组卷次数: 0
8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庆忌字子真,少以父任为右校丞,随长罗侯常惠屯田乌孙赤谷城,与歙侯战,陷陈却敌,惠奏其功,拜为侍郎,迁校尉,将吏士屯焉者国。元帝初,补金城长史,举茂材,迁郎中车骑将,朝廷多重之者。转为校尉,迁张掖太守,徙酒泉,所在著名。

成帝初,征为光禄大夫,迁左曹中郎将,至执金吾。坐子杀赵氏,左迁酒泉太守。岁余,大将军王凤荐庆忌:前在两郡著功迹,历位朝廷,莫不信乡。质行正直,仁勇得众心,通于兵事,明略威重,任国柱石。臣凤不宜久处庆忌之右。乃复征为光禄大夫、执金吾。数年,坐小法左迁云中太守,复征为光禄勋。

时数有灾异,丞相司直何武上封事曰:虞有宫之奇,晋献不寐;卫青在位,淮南寝谋。故贤人立朝,折冲厌难,胜于亡形。司马法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夫将不预设则亡以应卒士不素厉则难使死敌。是以先帝建列将之官,近戚主内,异姓距外,故奸轨不得萌动而破灭,诚万世之长册也。光禄勋庆忌行义修正,柔毅敦厚,谋虑深远。前在边郡,数破敌获虏,外夷莫不闻。乃者大异并见,未有其应。加以兵革久寝。《春秋》大灾未至而预御之,庆忌宜在爪牙官以备不虞。其后拜为右将军诸吏散骑给事中,岁余徙为左将军。

庆忌居处恭俭,食饮被服尤节约,然性好舆马,号为鲜明,唯是为奢。为国虎臣,遭世承平,匈奴、西域亲附,敬其威信。年老卒官。长子通为护羌校尉,中子遵函谷关都尉,少子茂水衡都尉出为郡守,皆有将帅之风。宗族支属至二千石者十余人。

(节选自《汉书·辛庆忌传》》

35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法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夫/将不预设/则亡以应/卒士不素厉/则难使死敌

B司马法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夫/将不预设则亡/以应卒士/不素厉则难/使死敌

C司马法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夫将不预设/则亡以应卒/士不素厉/则难使死敌

D司马法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夫将不预/设则亡以应/卒士不素厉/则难使死敌

35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屯田,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都曾在西域屯田。

B太守,官职名,又称郡守,州郡最高的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隋唐后的刺史、知府别称太守,清朝专称知县。

C封事,是指密封的奏章。在汉代,一般的奏章都不封口,臣子上书奏陈秘密事项,为防止泄露,才用黑色口袋,贴上双重封条呈进。唐朝仍沿用此种做法。

D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古代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

35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庆忌富有军事才能,军功卓越。他跟随长罗侯常惠驻兵守边,开垦屯田。在与歙侯作战的过程中,陷阵却敌,建立卓越的功绩,被朝廷授予侍郎的职位。

B辛庆忌富有政治才能,治理有方。他深受朝廷重用,曾先后担任过张掖太守、酒泉太守。他励精图治,所治境内的人民都能够得以安居乐业,为当时的人所称颂。

C辛庆忌品质行为正直,深受喜爱。大将军王凤、丞相司直何武上书推荐褒扬辛庆忌,都认为他威望很大,可以担任国家柱石,不想自己挡在前面,阻碍他成功。

D辛庆忌举止恭敬谦逊,生活简朴。作为国家勇武之臣,他获得了匈奴、西域的敬重。他饮食穿戴尤其节俭朴素,但性喜车马,标识很醒目,这算是他唯一的奢侈。

35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年,坐小法左迁云中太守,复征为光禄勋。

2)《春秋》大灾未至而预御之,庆忌宜在爪牙官以备不虞。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8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韦玄成字少翁,韦贤少子也。以父任为郎、常侍骑。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出遇知识步行,辄下从者,与载送之;其接人,贫贱者益加敬,由是名誉日广。明经擢为谏大夫,迁大河都尉。初,玄成兄弘为太常丞,职奉宗庙,典诸陵邑,烦剧多罪过。父贤以弘当为嗣,故敕令自免。弘怀谦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竞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肯言。于是贤门下生博士义倩等与宗家计议,共矫贤令,使家丞上书言大行,以大河都尉玄成为后。贤薨,玄成在官闻丧,又言当为嗣,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征至长安,既葬,当袭爵,以病狂不应召。玄成素有名声,士大夫多疑其欲让爵辟兄者。而丞相、御史遂以玄成实不病,劾奏之。有诏勿劾,引拜。玄成不得已受爵。宣帝高其节,以玄成为河南太守。数岁,玄成征为未央卫尉,迁太常。坐与故平通侯杨恽厚善,恽诛,党友皆免官。后以列侯侍祀孝惠庙,当晨入庙,天雨淖,不驾驷马车而骑至庙下。有司劾奏,等辈数人皆削爵为关内侯。玄成自伤贬黜父爵,叹曰:吾何面目以奉祭祀!”初,宣帝宠姬张婕好男淮阳宪王好政事,通法律,上奇其才,有意欲以为嗣,然用太子起于细微,又早失母,故不忍也。久之,上欲感风宪王,辅以礼让之臣,乃召拜玄成为淮阳中尉。及元帝即位,以玄成为少府,迁太子太傅,至御史大夫。永光中,代于定国为丞相。贬黜十年之间,遂继父相位,封侯故国,荣当世焉。玄成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贤,而文采过之。建昭三年薨,谥曰共侯。

(《汉书·列传第四十三》,有删节)

36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弘怀谦/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竟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肯言

B弘怀谦/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竟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肯言

C弘怀谦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竟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肯言

D弘怀谦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竟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肯言

36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是始于汉代的选举官员的科目,文中的韦玄成通过明经科被选拔为谏大夫。

B宗庙,指帝王祭祖的处所,也代指朝廷或国家政权。文中指汉朝皇帝祭祖的庙宇。

C贬黜,是指降低官职或罢免官职,也指降低爵位。文中指韦玄成被降低了爵位。

D文中的故国与苏轼《念奴娇》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故国意思相同。

36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玄成出身高贵,谦虚好学。凭借父亲的恩荫,被朝廷任命为郎官和常侍骑;年轻时便致力儒业,并能谦卑地对待士人。

B韦玄成知礼谦让,谦敬兄长。他深知父亲本意,因而假装发疯拒绝代替兄长做家族继承人并承袭爵位,后迫不得已才继承。

C韦玄成素有美好的名声,但丞相、御史则以韦玄成欺瞒朝廷而弹劾他,皇帝诏令不许,反而授予他河南太守的官职。

D因韦玄成文采出众,严守礼制谨慎处世,故而被宣帝征召,任命他为淮阳中尉,让他辅佐并感化宠姬张婕妤的儿子宪王。

36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遇知识步行,辄下从者,与载送之;其接人,贫贱者益加敬,由是名誉日广。

(2)上奇其才,有意欲以为嗣,然用太子起于细微,又早失母,故不忍也。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8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与》,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而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节选,有删改)

晁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于弱,大封同姓,封三庶草,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郤,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乃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诸侯既新削罚,振恐,多怨是错。吴王先起兵,诸侯遂并力发兵西。吴王发使遣诸侯书曰:以汉有贼臣,无功天下,侵夺诸侯地,不以诸侯人君礼遇刘氏骨肉,绝先帝功臣,进任奸人,诳乱天下,欲危社稷。陛下多病志失,不能省察。欲举兵诛之,谨闻教。

七国反书闻天子,上问袁盎曰:君尝为吴相,知吴臣田禄伯为人乎?今吴楚反,于公何如?盎对曰:吴楚以反为名,西共诛是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斩晁错,发使故吴楚七国,复其故削地,则兵可无血刃而俱罢。后十余日,错斩东市。则遣袁盎奉使告吴。吴王闻袁盎来,亦知其欲说己,笑而应曰:我已为东帝,尚何谁拜?

(《史记·吴王濞列传》节选,有删改)

曰: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其父睹之,刭干沟渎,亡益救败,未全共宗,悲夫!

(《汉书·袁盎晁错传》节选,有删改)

36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

B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

C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

D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

36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煮海,一种古老的利用海水提炼海盐的方法。相传此法始于黄帝之臣夙沙氏。《世本》书中有夙沙氏煮海为盐的字句。

C社稷,社为谷神,稷为土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君主祭社稷以祈国事太平,五谷丰登。

D,用以阐发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论。史传中类似的评论还有很多,如《左传》称君子曰,《史记》称太史公曰,《三国志》称评曰

36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晁错主张削减诸侯的封地,此举招致诸侯们的反对,晁父担心晁错安危,赶来劝说,晁错却不为所动,晁父伤心自杀。

B景帝听到邓公分析吴楚借诛杀晁错之名而行谋反之实、错杀晁错带来的严重后果后,为自己的决定而懊悔。

C晁错认为吴王刘濞为人骄傲自满,盛气凌人,利用矿山采铜铸钱,煮海水制盐,招诱天下流亡人口,图谋叛乱。

D袁盎主张斩杀晁错,赦免吴、楚七国的罪过,恢复诸侯原来被削减的封地,这样就能兵不血刃结束战争。

36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2)其父睹之,刭于沟渎,亡益救败,未全其宗。

文言文阅读单元测试 偏难 组卷次数: 0
8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李陵)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选自《汉书·苏武传》节选)

36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坐                相坐:坐下

B主背亲              畔:同,背叛

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    厚:关系很好

D扶辇下              除:殿阶

369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书》是《史记》之后又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

B黄门驸马指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C辇是车的一种,秦以后可以称老百姓所乘的车。

D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因群臣不能直呼天子,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37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有民族气节。他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在与卫律叛国求荣的无耻嘴脸的对比中凸显。

B苏武富贵不能淫。卫律用武力威吓苏武失败,便改为劝说,遭到苏武的痛骂与斥责。

C李陵劝苏武投降,说朝廷法令无常,苏武的安危不可预料,其目的是想告诉苏武他自己投降的原因。

D卫律与李陵因为身份不同,劝说苏武的方式也不同,前者方式直接,后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71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9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延寿字长公,燕人也,(霍光)擢为谏大夫,迁淮阳太守,治甚有名。数年,徒为东郡太守。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修治学官,春秋乡射,陈钟鼓管弦,盛升降揖让;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乡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及门下掾自到,人救不殊,因喑不能言。延寿闻之,对椽史涕泣,遣吏医治视,厚复其家。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卒日:“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日:“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

入守左冯翊,岁余,不肯出行县。丞椽数白:“宜循行郡中,览观民俗,考长吏治迹。延寿日:“县皆有贤令长,督邮分明善恶于外,行县恐无所益,重为烦忧。丞椽皆以为方春月,可一出劝耕桑。延寿不得已,行县至高陵,民有昆弟相与讼田,延寿大伤之,:“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受其耻,咎在冯翊,当先退。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一县莫知.所为,令丞、啬夫、三老亦皆自系待罪。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些两昆弟深自悔皆自髡肉袒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延寿开阁延见厉勉以意告乡都有以表劝悔过从善之民。延寿乃起听事,劳谢令丞以下。郡中歙然,莫不传相敕厉,不敢犯。延寿恩信周遍二十四县,莫复以辞讼自言者。

(节选自《汉书·韩延寿传》)

:①不殊:指自杀术死。:免除赋税徭役。移病:旧时官员上书称病。

37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皆自髡肉祖/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延寿开阁延见厉勉/以意告乡部/有以表劝悔过从善之民

B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皆自髡肉祖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延寿开阁延见/厉勉以意告乡部/有以表劝悔过从善之民

C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皆自髡肉祖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延寿开阁延见厉勉/以意告乡部/有以表劝悔过从善之民

D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皆自髡肉袒/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延寿开阁延见/厉勉以意告乡部/有以表劝悔过从善之民

37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射,是古代射箭饮酒的礼仪。文中指地方长官春秋两季在学校以礼会民习射。

B左冯翊,与京兆尹、右扶风是汉代拱卫京城的三辅”,文中是指行政区长官。

C督邮,是汉代各郡属吏督邮书掾或曹掾的简称,代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等。

D传舍,原为战国时贵族供门客食宿之地,文中指当时供官员或行人食宿的处所。

37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延寿为官一方,治政有法。任东郡太守,重在教化,引导百姓亲爱和睦,主张礼让宽容,征用劳役、征收租税时开诚布公,并加强治安管理,因而吏民归服。

B韩延寿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待下属,施以恩德,讲究诚信,尤其是当自己被下属欺凌压迫时,他并非采用训诫惩罚之法,而是深刻责己,最终感化了他们。

C韩延寿礼贤下士,善纳谏言。所到任职之地,以礼待用贤士。虽贵为太守,也能够听取下属合理的意见,即便地位卑微的门卒进言,他也坦承已过,采纳谏言。

D韩延寿无为而治,化解纠纷。视察高陵时遇昆弟讼田案,他认为是其才德难以教化民众,便移病不理政务。官吏自系,讼者宗族责让,使昆弟自相化解了矛盾。

37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

(2)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9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去病卒,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光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光与左将军。上官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帝相配,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婕妤,数月立为皇后,安为骠骑将军,封桑乐侯。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公主内行不修近幸河间丁外人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光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欲令得召见,又不许。长主以是怨光。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自先帝时,桀已为九卿,位在光右。及父子并为将军,有椒房中宫之重,顾专制朝事,由是与光争权。

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盐铁,为国兴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盖主、桀、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伺光出沐日奏之。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书奏,帝不肯下。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日: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联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光威震海内。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迄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元平元年,昭帝崩,宣帝立。光秉政前后二十年。地节二年春病笃,车驾自临问光病,上为之涕泣。光上书谢恩曰:愿分国邑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候,奉兄骠骑将军去病祀。事下丞相御史,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

(节选自《汉书·霍光传》,有删改)

37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公主内行/不修近/幸河间/丁外人桀安/欲为外人求封

B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公主内行不修/近幸河间丁外人//安欲为外人求封

C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公主内行/不修近幸/河间丁外人//安欲为外人求封

D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公主内行不修/近幸河间/丁外人/桀安欲为外人求封

37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骠骑将军,汉武帝始置的武官官号。因霍去病骑术精湛,又善于领兵打仗,汉武帝特意为他设置此官号,以表彰他的功绩。

B休沐,即休息和沐浴。《汉律》 载,吏员五日一休沐,官吏平时在官府办公,只有到了休沐时间,才可以沐浴更衣,和家人团聚。

C椒房,皇后专属居所的雅称,始于汉代。椒房殿以川椒和泥涂饰墙壁,取多子而芳香的寓意,是后宫中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D四夷,古代对中原周边各民族的泛称。逐渐崛起的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威胁日益严重,四夷就成了带有歧视性的蔑称。

37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光本性端庄肃正,欣赏忠义之人。他每次从下殿门进出,停止、前进都有固定的地方,尺寸丝毫不差;面对宁死也不肯交出符玺的郎官,他不怒反赞。

B霍光为臣尽忠职守,深得皇上信任。他辅佐幼主,政令都由他亲自发出:阻止上官家族及亲信加官进爵而招致报复,但都因皇上的庇护而免遭杀身之祸。

C霍光为政杀伐果决,维护朝政稳定。在执政期间,对妄图加害自己、发动政变的上官父子及桑弘羊等人,他果断出击,尽诛逆贼,成功护主,威震海内。

D霍光生前位高权重,死后备极哀荣。他病重期间,皇上亲自慰问他的病况;他去世以后,就连皇上和太后都亲临他的丧礼,他的后代也受到朝廷的封赐。

37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2)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

人物传记类 中等 组卷次数: 0
二、 未分类:(共 9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滋,当解释。荣:犹

380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B三、四句是说女主人公在不经意间受到了绿叶繁花的逗引,不禁吃惊日子过得飞快,于是想到折花送给远游的丈夫。

C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芬芳,无奈路远莫致之,相隔的路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着实令人惋惜。这两句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D在五、六句的基础之上,七、八句转入了对失望心态的描写,此物何足贵一语中有对所思念的人离家太久的自我安慰。

E.整首诗围绕着折花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381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奇树的象征意义。

中等 组卷次数: 0
2.

根据《涉江采芙蓉》,完成下列题目。

382下列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营造了素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联想。

B诗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采用了《诗经》中常用的比和兴的手法。

C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自问自答,很自然地体现了诗歌的情感转变。

D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远道而来,还顾有很强的动作性和画面感。

383结合《涉江采芙蓉》的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两句所包含的情感。

中等 组卷次数: 0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84下面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的开头以女子的口吻写起,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摘几枝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

B美好欢乐的情景,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主人公全部忧思之由来。

C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一句无疑是全诗的主旨之语,将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的痛苦之情准确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E. 因芙蓉花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具有坚韧的特点,所以诗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能营造素雅的意境,象征执着的爱情,给人以美的联想。

385结合全诗,分析兰泽多芳草一句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中等 组卷次数: 0
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步出城东门

(汉)无名氏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注)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38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具有一种近于民歌的素朴风格,很耐人寻味。话不在多,意不在巧;平平淡淡地说来,却如一曲纯净的旋律,一往情深。

B开头两句写主体人物的活动,交代了抒情主人公的立足点和遥望的方向,为下文抒发思想情感作铺垫。

C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自己的朋友分明前日沿此路而去,今日却说河水无梁可渡,暗含对世事不如人意的感慨。

D在风雪中送别友人归去,诗中此处通过实写友人离去的场景,渲染凄伤的氛围,衬托出抒情主人公不能和友人一样回返故乡的自伤自怜之意。

387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思想情感?请联系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中等 组卷次数: 0
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选自《文选》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芙蓉,荷花。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遗(wèi)赠送。以:连词,表示结果。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树发华滋(注)。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香萦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滋:繁盛。

388下列各项对《庭中有奇树》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是对主人公居住环境的描写,庭院中,一棵奇异美丽的树长得枝繁叶茂,尤其那花开得十分茂盛,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B三、四句描写主人公看见树上那美丽的花,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于是扳着树枝折下一枝开得最美的花,准备送给自己日夜思念的亲人。

C五、六句写主人公得到花后,顿时感到花香充满了自己的襟怀和衣袖,但遗憾的是,自己所思念的人离得太远根本无法送到亲人的手中。

D主人公看到奇树时,心情兴奋起来,折到花时突然想到要送给亲人,闻到花香时兴奋到了极点,但一想到无法送达,心情又低落下来。

389试简要分析两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中等 组卷次数: 0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9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首句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营造了素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联想。

B诗歌选取了芙蓉”“兰泽以及芳草三个美好事物为意象,以乐景写乐情。

C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自问自答,很自然地体现了诗歌的情感转变。

D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远道而来,还顾有很强的动作性和画面感。

E. 诗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采用了《诗经》中常用的比和兴的手法。

391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两句所包含的情感。

中等 组卷次数: 0
7.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诗五首(其三)

王粲1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

方舟2顺广川,薄暮未安坻3

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

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

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

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

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注释:(1)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曾从曹操南征孙权,此诗为征战途中所作。(2)方舟:两船相并。(3)坻:指江岸。

39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舟顺广川是说战船相并,顺江而下,军队征战气势非凡。

B薄暮未安坻与首句的征遐路呼应,强调征战路途遥远。

C下船登高防两句,写出了草深露重时登高望远的复杂心绪。

D即戎有授命两句,诗人慨叹作战自有军命法则,不可违背。

39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叙事开篇,简洁地交代了征战的目的。

B诗歌融情于景,奠定了悲壮豪迈的基调。

C诗歌语言有表现力,几笔便勾画出征夫形象。

D诗歌情感真挚动人,抒情中不乏理性思考。

394诗歌情感跌岩起伏,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中的情感变化。

中国古代文学东汉 偏难 组卷次数: 0
8.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去者日以疏

《古诗十九首》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注)因,由也。

395下面对此诗的理解赏析的各项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二句将作对比,又将作对比,直接阐明事理,带给人思考,也发人警醒。

B第三到第八句既是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结合,也是触景生情,所见为萧瑟之景,了无生趣,从而引发诗人的愁思。

C第七、八句情景交融,一个字,使用拟人手法,既照应了开头两句,又直接抒发情感,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D全诗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近写眼前景象,远写人生感悟;既表意的宽度,又有抒情有的深度。

396此诗景情思结合很好。请简要分析诗中抒发的情感。

中等 组卷次数: 0
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羽林郎

(东汉)辛延年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选自《乐府诗集》,有删改)

397诗歌是如何表现胡姬的美丽的?请简要分析。

398胡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偏难 组卷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