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春秋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64
更新时间:2020-11-16
纠错
1.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之外。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大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掩大德。

(《左传崤之战》)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钥匙

B犒从者              敢:勇敢地

C敝邑              腆:丰厚

D彼实吾二君          构:挑拨离间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崤有二陵                 ,月出于东山之上

B夫人请,吾舍之矣         而得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C行千里,其谁不知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D蹇叔之子与师,哭送之     夜缒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B孤违蹇叔以二三子。

C秦违蹇叔,而以贪民。

D郑商人弦高将于周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为争霸而战的秦、晋两方均各有褒贬,唯对郑国始终赞扬。郑与秦、晋比较,属弱国,处于防卫地位,因而作者同情郑国,反对秦国恃强凌弱。弦高犒师的故事一直为人们传诵。

B蹇叔进谏蹇叔哭师是突出蹇叔这个人物对此次战争的看法,表现出他稳健持重老谋深算、富有远见的思想性格。

C崤之战是春秋时期一场著名的战争。文章依次叙写了蹇叔哭师、弦高犒师、晋伏秦师、晋释秦帅等细节,无不情节逼真,委婉动人。不仅揭示秦师败灭原因,而且借战争申发劳师袭以贪勤民者必败的战争观和政治观,体现了浓厚的道家思想色彩。

D晋军活捉了秦国的孟明等三帅,却被秦穆公女儿文嬴用巧妙的言词对儿子连哄带骗的做了番工作之后,放走了。在释囚问题上,先轸与晋襄公看法不同,先轸竭力反对释囚,一怒、唾两个细节,使先轸那耿直、暴烈的性格跃然纸上。

21解释加点词句的意思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不腆敝邑,为从者之   

且使告于郑

秦伯素服郊次,师而哭     

且吾不以一掩大德

查看答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 春秋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7B

18C

19D

20C

21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淹:久。遽:立即。乡:通,朝。眚:过错。

【解析】

【分析】

17

考查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查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B敢:勇敢地错误,由敢犒从者译为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可知,表示客气地说法,冒昧地。故选B

18

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A项 两个都是语气助词,无义;B项两个都是代词,;D项两个都是连词,表修饰;C项前一个是连词,况且;后一个是副词,将。故选C

19

本题考查解释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结合语境,同时要灵活分析各种词类活用的不同用法,再加以对比分析。A劳师以袭远中的意为使……劳累,使动用法;B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中的意为使……受辱,使动用法;C而以贪勤民意为使……劳苦,使动用法;D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中的意为到……做买卖,名词作动词。故选D

20

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C项中的而且借战争申发劳师袭远以贪勤民者必败的战争观和政治观,体现了浓厚的道家思想色彩错误,仁政”“爱民是儒家思想的体现,不是道家思想。故选C

21

本题考查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句意,注意实词在句中的灵活用法,个别语句不好理解时,则需放入原文语境中理解,不可断章取义。

【点睛】

从近5年全国大部分高考试卷看,命题者对文言实词考查的选择有两个特点:第一,重视课内学过的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立足解释文言实词的语境含义。第二,在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同时,也附带考查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它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等。

参考译文: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不是我所听说过的。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防备着我们,这样恐怕不可以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了(蹇叔的劝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

蹇叔的儿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在殽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殽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

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了秦军。(弦高)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敝国不富裕,(但)您的部下要是久住,住一天我们就供给一天的粮食和用品;若只是路过,我们就准备好一夜的保卫工作。并且派人急速去郑国报信。

    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晋国的原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得无厌而使老百姓劳苦不堪,(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送上门的好机会不能放弃,敌人不能轻易放过。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一定要讨伐秦军。栾枝说: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这难道不是忘记先君的遗命吗?

夏四月辛巳,(晋军)在殽山打败了秦军,俘虏了秦军三帅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

    (晋文公的夫人)文嬴向晋襄公请求把秦国的三个将帅放回去,说:他们的确是离间了我们秦晋两国国君的关系,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的肉都不解恨,何劳您去惩罚他们呢?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晋襄公答应了她。先轸朝见襄公,问起秦国的囚徒哪里去了。襄公说:夫人为这事情请求我,我把他们放了。先轸愤怒地说:战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妇人几句谎话就把他们放走,毁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不回头就(对着襄公)吐了口唾沫。

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哭着说: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让你们受了委屈,这是我的罪过。没有废弃孟明,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呢?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劳。

=
类题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 春秋
难度:
使用次数:104
更新时间:2020-11-27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之外。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大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掩大德。

(《左传崤之战》)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钥匙

B犒从者              敢:勇敢地

C敝邑              腆:丰厚

D彼实吾二君          构:挑拨离间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崤有二陵                 ,月出于东山之上

B夫人请,吾舍之矣         而得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C行千里,其谁不知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D蹇叔之子与师,哭送之     夜缒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B孤违蹇叔以二三子。

C秦违蹇叔,而以贪民。

D郑商人弦高将于周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为争霸而战的秦、晋两方均各有褒贬,唯对郑国始终赞扬。郑与秦、晋比较,属弱国,处于防卫地位,因而作者同情郑国,反对秦国恃强凌弱。弦高犒师的故事一直为人们传诵。

B蹇叔进谏蹇叔哭师是突出蹇叔这个人物对此次战争的看法,表现出他稳健持重老谋深算、富有远见的思想性格。

C崤之战是春秋时期一场著名的战争。文章依次叙写了蹇叔哭师、弦高犒师、晋伏秦师、晋释秦帅等细节,无不情节逼真,委婉动人。不仅揭示秦师败灭原因,而且借战争申发劳师袭以贪勤民者必败的战争观和政治观,体现了浓厚的道家思想色彩。

D晋军活捉了秦国的孟明等三帅,却被秦穆公女儿文嬴用巧妙的言词对儿子连哄带骗的做了番工作之后,放走了。在释囚问题上,先轸与晋襄公看法不同,先轸竭力反对释囚,一怒、唾两个细节,使先轸那耿直、暴烈的性格跃然纸上。

21解释加点词句的意思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不腆敝邑,为从者之   

且使告于郑

秦伯素服郊次,师而哭     

且吾不以一掩大德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 春秋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34
更新时间:2020-12-08
加入组卷
1.

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众从之。律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阅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8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函陵,秦军氾南           军:军队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

C朝济而夕设               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D秦伯说,与郑人             盟:盟誓

8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无能也己               且君尝晋君赐矣

B知亡矣               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越国鄙远               焉用亡郑陪邻

D君尝为晋君赐矣         焉置土石

8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烛之武说退秦师理由的一组是(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邻之厚,君之薄也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8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形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辩论技艺,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原因。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90翻译下列句子。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 春秋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83
更新时间:2020-12-08
加入组卷
1.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9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

B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使……缺,损害

96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越国以鄙远                  既东封郑

敢以烦执事                  又欲肆其西封

A两个相同,两个不同

B两个不同,两个不同

C两个相同,两个相同

D两个不同,两个相同

9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B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C越过晋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98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是(   

怀才不遇,牢骚满腹能言善辩,智能过人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巧舌如簧,挑拨离间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⑤

9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题型: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 春秋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高鑫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